•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文化自信融入高校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的基本路徑研究

      2024-01-02 23:23:14王金龍李梓祎
      高教學刊 2023年33期
      關鍵詞:文化自信教材內(nèi)容

      王金龍 李梓祎

      摘 ?要:以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為核心敘事主線的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中具備貫徹文化自信教育的獨特優(yōu)勢。文化自信有效融入“綱要”課程,既需對教材的內(nèi)容知識體系予以梳理與突顯,亦需采取一定的教學策略與方法?!熬V要”課教材內(nèi)容中所涉及的燦爛輝煌的中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與社會主義革命文化、改革開放后繁榮發(fā)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對大學生文化自信教育提供歷史根基與現(xiàn)實依據(jù);而理清文化自信與其他“三個自信”之間的邏輯關系、結合教材內(nèi)容編排特點進行縱向比較突出、豐富教學方法與教學內(nèi)容要素皆為有效方法策略。

      關鍵詞:文化自信;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知識路徑;教學策略路徑;教材內(nèi)容

      中圖分類號:G641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3)33-0098-04

      Abstract: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leading Chinese people devoted themselves to revolution,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is the principle line of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with possesses the unique advantages in cultural confidence educa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cultural confidence into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the textbook content system should be dredged and highlighted, some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methods should be adopted. The brillia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and Socialist Revolutionary Culture leaded by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thriving Socialist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fter reform and opening, providing the historical and realistic basis for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education. Untang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three other confidence, making vertical comparisons on the basis of features of content arrangement in textbook, enriching teaching methods and elements, are effective methods and strategies.

      Keywords: cultural confidence;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knowledge path; teaching strategy path; textbook content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首次將文化自信與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論自信正式地一并提出,使“四個自信”的理論內(nèi)在邏輯結構正式、完整的形成[1]。在2022年10月召開的中國共產(chǎn)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又著重強調堅定文化自信在內(nèi)的“四個自信”,是我們堅持自信自立、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的必然要求[2]。在“四個自信”之中,將“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3],也即文化自信有效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中,增進當代大學生對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有效認同進而培育并樹立其文化自信,是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與基本要求。在高校各門思想政治理論課當中,縱貫整個近現(xiàn)代中國歷史、以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敘事主線的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以下簡稱“綱要”課),因其教學內(nèi)容涵蓋、承載了當代文化自信教育的歷史根底與現(xiàn)實依據(jù),更應成為當代大學生文化自信教育的有效戰(zhàn)略陣地。

      一 ?文化自信融入“綱要”課的知識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2],是推進文化自信、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的必然要求??芍袊糯鷥?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與社會主義革命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當代中國推進文化自信建設、進行文化自信教育的三個基本方面與著力點。而事關“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這一教育根本問題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無疑應當成為當代青年學生文化自信教育的主陣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中,敘事主線縱貫整個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內(nèi)容涉及中國古代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新民主主義與社會主義革命文化,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更應成為高校對大學生進行文化自信教育的主要陣地。文化自信有效融入“綱要”課,必須對其教材所涉及的文化自信教學內(nèi)容及其作用予以有效梳導與突顯,從而更好地使中國古代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新民主主義與社會主義革命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有效成為當代大學生文化自信教育的歷史根基與現(xiàn)實依據(jù)。

      (一) ?中國古代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培育大學生文化自信的歷史根基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2]。燦爛輝煌的中國古代文化,是當代大學生樹立文化自信的歷史根基。中國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其發(fā)展之連續(xù)性、豐富性及對世界文化繁榮發(fā)展所做出的重大貢獻,是大學生樹立當代文化自信的底氣來源[1],它支撐起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教材(2023版)第一章第一節(jié)的首要部分,專門強調了中國古代文明的燦爛輝煌程度,指出中國是世界上少有的歷史文化從未間斷、一直延續(xù)至今的國家,并特別強調了“中華優(yōu)秀文化是中華兒女共同的精神基因,也是中華民族發(fā)展壯大的強大精神力量”[4]。中華傳統(tǒng)文化生生不息的根源,即為“中國人民在長期奮斗中培育、繼承、發(fā)展起來的偉大民族精神”[5]。而以中華民族精神為支撐的中國古代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也正是當代中國大學生樹立文化自信的歷史基礎。在“綱要”課程的起始階段,其理應成為一項重要教學內(nèi)容。不僅如此,傳統(tǒng)文化作為中華民族文化最顯著的精神特質、最深層次的價值精神追求,也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文化與當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生存、發(fā)展所必需仰賴的沃土[6]。

      “綱要”課的文化自信教育,需先著重講明古代中華文明在世界上的長期領先地位。對于中國古代所形成的天人合一、天下為公、民為邦本、為政以德、講信修睦和厚德載物等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和道德觀,也需要對學生予以講解、介紹,因為它們“同科學社會主義價值觀主張具有高度契合性”[2]。這樣不僅能使歷史文化素養(yǎng)相對欠缺的當代大學生了解古代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與燦爛輝煌,從而夯實其文化自信的歷史根基,也有助于其認知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社會主義文化的相通相近之處,從而使其在“綱要”課中后期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學習中形成縱向一貫的文化自信邏輯體系。

      (二) ?新民主主義與社會主義革命文化是培育大學生文化自信的重要依據(jù)

      中國共產(chǎn)黨的百年奮斗歷史,也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百年文化建設史。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新民主主義與社會主義革命文化,是當代大學生樹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歷史根據(jù)。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中國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從而實現(xiàn)中華民族獨立與人民解放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以及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社會主義革命,是“綱要”課程最重要的教學內(nèi)容之一。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中國共產(chǎn)黨為領導的新民主主義文化,是在廢除封建買辦文化、沖破文化戰(zhàn)線上的“反圍剿”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發(fā)展、壯大起來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文化,并在整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顯示出了強大生命力,因為它是“無產(chǎn)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中華民族的新文化,即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4]。其作為新民主主義理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中國指明了中國革命文化的發(fā)展方向。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中國人民繼續(xù)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中的領導地位,在反對封建文化、帝國主義文化過程中,宣傳、建設人民民主與社會主義文化,在向社會主義的過渡中,完成從新民主主義文化向社會主義文化的轉變。

      在“綱要”課該部分的教學過程中,應當突顯中國共產(chǎn)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時期的一系列文化建設工作成就以及該時期我們黨所錘煉、形成的一系列精神譜系的重要價值,前者如推動“左聯(lián)”成立、發(fā)展抗日革命文化運動、推動文化界抗戰(zhàn)統(tǒng)一戰(zhàn)線、提出“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闡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文化綱領和提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目標及“雙百方針”等等,后者如井岡山精神、蘇區(qū)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灣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和“兩彈一星”精神等等?!熬V要”課中進行文化自信的講授,應特別關注新民主主義與社會主義革命文化的重要性,因其作為革命時期的中華民族新文化,既堅持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品質,又與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承接,帶有鮮明的中國特點與民族特性,為后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提供了直接的歷史根據(jù)。

      (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培育大學生文化自信的當代現(xiàn)實依據(jù)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fā)展道路”[2]。改革開放以來所形成的、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當代大學生樹立文化自信最直接的現(xiàn)實依據(jù)。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chuàng)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立足中華文化立場與當代中國實際,以面相現(xiàn)代化、面相世界、面向未來為方向,以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為價值旨歸,具有鮮明的中國特點、中國氣派,從而激發(fā)起了全民族的文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活力,增強了實現(xiàn)中國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綱要”課中有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文化自信教學內(nèi)容,應主要從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事業(yè)所取得的舉世矚目的理論與實踐成就來進行展開,而這一內(nèi)容也正是“綱要”課程后期教學內(nèi)容的主題、主干所在。首先,要講明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內(nèi)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集中體現(xiàn)。正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內(nèi)涵的不斷豐富與厚度的持續(xù)增強,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有了更深厚的文化底蘊與支撐。其次,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取得的偉大實踐成就,作為文化自信教育的有效抓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7]。所以當代中國在站起來基礎上實現(xiàn)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巨大飛躍以及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現(xiàn)實實際,也恰恰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高度自信、高度繁榮的。繁榮發(fā)展、砥礪前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及其當下所取得的偉大理論與實踐成就,正是當代青年大學生確立文化自信的直接來源與現(xiàn)實根據(jù)。在“綱要”課后期的教學內(nèi)容中,要特別注重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講解,以現(xiàn)實、真切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就來培育、樹立當代青年學生的文化自信。

      二 ?文化自信融入“綱要”課的教學策略路徑

      在“綱要”課中更為有效地進行文化自信教育,除需對教學內(nèi)容知識體系進行必要的突顯與疏導外,還應講求一定的教學策略與方法,這主要包括理清文化自信與其他“三個自信”之間的相互邏輯關系、結合教材教學內(nèi)容的編排特點進行縱向比較突出,以及豐富教學方法與教學要素等。

      (一) ?理清文化自信與其他“三個自信”之間的相互邏輯關系

      “四個自信”相互之間并非完全分割、互不牽連的獨立性存在,而是有機相連、密不可分的統(tǒng)一體。文化自信作為“更基礎、更廣泛、更根本的自信”這一基本特質,決定了其與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論自信之間有著緊密的邏輯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持與發(fā)展,需要社會主義文化予以從中調適進而化解道路進程中的各種矛盾,文化自信可謂道路自信的靈魂,“道路自信必須以文化自信為基礎”[1]。理論自信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內(nèi)容與核心動力,而文化自信更是理論自信本身的最終價值訴求。沒有科學理論支撐、提挈的文化很難存續(xù)不滅,而沒有文化積淀、不符文化發(fā)展邏輯的理論亦難被人民群眾所認同與堅守。社會主義的制度與其文化也是密切相連、相得益彰。社會主義文化能起到指引、幫扶社會主義制度的作用,而優(yōu)越的社會主義制度更是社會文化繁榮、文化自信得以萌生的制度基礎與基本保障。

      由此可知,在“綱要”課的講授中,理解文化自信與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的緊密關系并結合后者來貫徹文化自信教育,勢必有助于大學生全面、深刻地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從而樹立起文化自信。因為對以“四個選擇”為核心課程目標的“綱要”課而言,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正為其教學內(nèi)容之主體部分,故在課程中進行文化自信教育,必須時刻理清、處理好其與其他“三個自信”這一課程主體教學內(nèi)容之間的邏輯相互關系,這不僅不會使文化自信的相對重要性有所下降,反而會使學生在對“四個自信”的綜合、相互把握中更好地增進對文化自信的認同與理解。

      (二) ?結合教材內(nèi)容編排特點進行比較突出

      “綱要”課教材前三章內(nèi)容主要是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近代農(nóng)民階級、地主階級、資產(chǎn)階級維新派與資產(chǎn)階級革命派等各階級探索國家出路歷程及其失敗的歷史,中間四章則是中國共產(chǎn)黨所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并取得偉大勝利的歷史,最后三章主要是新中國成立至今中國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并取得重大理論與實踐成就的歷史。上述教材內(nèi)容的設計與編排特點,以及“四個選擇”這一課程教學目標的必然要求,決定了“在比較中突顯”是“綱要”課的主體教學方法。而“綱要”課的文化自信教育,也恰恰能通過這一教學方法得以有效落地,其中更以教材前兩部分內(nèi)容最具典型性。

      五四運動之前歷時八十年的舊民主主義革命,先后經(jīng)歷了農(nóng)民階級發(fā)動的太平天國運動、封建地主階級興辦的洋務運動、資產(chǎn)階級改良派領導的戊戌變法以及資產(chǎn)階級革命派發(fā)動的辛亥革命四次救國探索方案。以上各階級救國探索失敗的根本原因,仍在于拜上帝教、“中體西用”、公羊“三世說”和三民主義等指導思想文化上的先天不足或固有缺陷。汲取基督教教義片段并雜糅中國封建農(nóng)民起義中“平等”“均平”等思想而形成的拜上帝教,因其不符合中國近代社會發(fā)展趨勢與本土文化傳統(tǒng),不可能使太平天國跳出舊式農(nóng)民運動的輪回,更遑論在近代中國完成救亡圖存。封建地主階級試圖以西方器物補救中國封建倫常的“中體西用”思想,因其封建性的理論設計難以調解封建政權與近代西方先進器物之間的體用不合,故不可能在保衛(wèi)封建、依賴西方的過程中真正發(fā)揮先進器物的有效性,不得不以失敗告終。資產(chǎn)階級維新派的公羊“三世說”以及資產(chǎn)階級革命派的三民主義,作為兩者的指導思想,皆未正確、深刻揭示出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未能正確認識、援用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以進行徹底地反帝反封建斗爭,也都難逃失敗的命運。然而不同于以上近代各階級探索失敗的命運,無產(chǎn)階級的先鋒隊中國共產(chǎn)黨能夠最終走向成功,正在于其以深刻揭示人類社會發(fā)展基本規(guī)律的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為指導,并將這一思想、文化理論靈活運用于中國革命,在扎根中國社會實際、立足最廣大人民群眾之中開創(chuàng)并不斷推進著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最終帶領中國人民實現(xiàn)了民族獨立與人民解放、國家富強與人民富裕。通過對以上近代各階級指導思想的縱向成敗對比,能有效突顯出馬克思主義是近代中國歷史的選擇,進而培育起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及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文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內(nèi)在價值認同,使其真正確立起文化自信。

      (三) ?豐富教學方法與教學要素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當下意識形態(tài)教育的重要戰(zhàn)略陣地,決不應該僅僅局限于課程教材內(nèi)容進行單維的剛性灌輸,更應該豐富其教學方法與教學內(nèi)容,實現(xiàn)由單一教學方式向多元教學方式、單一課程教材要素向多維教學要素的雙重轉變,從而在課堂教學中形成一種生動性的引導,以強化課堂教育的實效。文化自信教育方面亦應如此。在“綱要”課中貫徹文化自信教育,應充分利用“綱要”課獨具的史實性、場景性、導向性等優(yōu)勢,豐富教學方法與教學形式,實現(xiàn)文化自信的多維注入與情境、價值認同。專題教學、實踐教學、情境教學和問題教學等教學方式,皆可有效運用于“綱要”課的文化自信教育教學中。如五四時期馬克思主義與非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多次論戰(zhàn)及其最終被中國先進知識分子選擇、接受的這一歷史必然過程,可以專題教學方式展開,以突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與有效性,從而增進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及后續(xù)以其為指導的新民主主義與社會主義革命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價值認同。此外,組織高校青年學生參觀學校駐地的紅色文化景點進行實踐教學,并結合教材內(nèi)容設置歷史情境講授新民主主義與社會主義革命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并讓其進行歷史情境參與和切身體悟,無疑有助于大學生在身臨其境中增進內(nèi)心的文化認同與文化自信。此外,在教學內(nèi)容要素方面,以“綱要”課教材內(nèi)容為基準,既可以以歷史文獻資料為基礎開展經(jīng)典閱讀、趣味閱讀,也可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科技技術,讓MOOCS技術、虛擬現(xiàn)實技術等走進課堂、走近學生,實現(xiàn)文化自信教育教學方面上的媒介要素拓展。

      三 ?結束語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指導地位的重要戰(zhàn)略陣地。其中,培育、樹立起當代大學生對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內(nèi)在價值認同并進而確立起其文化自信,正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必然要求與應有之義。相比高校其他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而言,揭示文化自信教育的歷史背景、教學內(nèi)容縱觀整個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以“四個自信”為核心課程目標的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無疑是高校貫徹文化自信教育、培育大學生文化自信最為有效的戰(zhàn)略陣地。在“綱要”課教學過程中,實現(xiàn)文化自信教育有效融入其中,需對相應的教學內(nèi)容體系進行疏導與突顯,這可從教材內(nèi)容中的燦爛輝煌的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與社會主義革命文化、繁榮發(fā)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三個方面進行縱向鋪展。而在“綱要”課文化自信教學的策略與方法上,則應把握好文化自信與其他“三個自信”之間的相互邏輯關系、結合教材內(nèi)容特點進行縱向比較突出、以及豐富教學方法與教學要素等方面。

      參考文獻:

      [1] 羅建華.從“三個自信”到“四個自信”:習近平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思考與定位[J].求實,2017(5):4-12.

      [2]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9,43.

      [3]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7-1.

      [4] 本書編寫組.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13,158.

      [5]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140.

      [6] 秋石.堅定文化自信譜寫文化強國新篇章[J].求是,2017(13):8-12.

      [7]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猜你喜歡
      文化自信教材內(nèi)容
      整合教材內(nèi)容,為寫作教學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內(nèi)容的比較及啟示
      地理教育(2022年13期)2022-04-08 21:25:40
      高中歷史必修與選修教材內(nèi)容融通之初探——以選擇性必修一的復習課為例
      舞蹈系成功召開“天津民間舞項目研究
      ——教材內(nèi)容”展示與研討會
      融媒體時代如何踐行基層群眾文化自信
      祖國(2016年20期)2016-12-12 18:44:33
      淺析習近平“文化自信”的四個維度
      山東青年(2016年9期)2016-12-08 18:09:20
      新聞媒體堅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聲屏世界(2016年9期)2016-11-10 22:23:12
      師之大愛—————三尺講臺鑄輝煌
      如何讓西方文化帝國主義“退場”
      人民論壇(2016年27期)2016-10-14 13:35:36
      關于高職院校國學教材內(nèi)容的思考
      望城县| 合水县| 河北省| 河北区| 宜君县| 泗阳县| 富源县| 安康市| 吴堡县| 宜良县| 进贤县| 龙泉市| 公主岭市| 安多县| 正宁县| 宝鸡市| 斗六市| 密云县| 阿拉善左旗| 曲周县| 松江区| 潢川县| 富源县| 新巴尔虎左旗| 碌曲县| 山丹县| 青神县| 大新县| 仪陇县| 定边县| 苏州市| 正镶白旗| 沽源县| 嵩明县| 栾城县| 曲靖市| 五原县| 天祝| 社旗县| 绥芬河市| 潼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