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夫
用磯釣竿可以解決寒季鯽魚不靠岸的問題,當你感覺近岸鯽魚難釣時,不妨用磯釣竿釣遠吧,興許會有不錯的收獲和感覺。
磯竿原本是在近海水域的礁山、島嶼上拋投釣小型海魚時使用的一種輕型釣具,后來又被用于淡水釣,特別是在湖庫等天然水域帶漂遠投。因此,有的釣魚人又把磯竿稱作“兩用竿”,意為既可手竿釣,亦可海竿釣。
釣具生產廠和經營商家發(fā)現磯竿購買者多用于淡水釣,便降低成本,開發(fā)了適應淡水魚的輕便靈巧的磯竿,以物美價廉、適用范圍廣而獲得廣大釣友青睞,因此在大中城市和內地城鄉(xiāng)推廣極快。而且這種釣竿集手竿、海竿之長于一體,拓展了釣友施釣的空間,無疑是釣具上的一大革新和進步。
一、磯竿的選擇
淡水釣的一般對象魚是鯽魚,時有鯉魚、草魚和其他魚類,故我們不必考慮竿的強度。竿梢在1毫米左右即可,手把處不宜粗,總之整根竿以輕巧、細、硬為佳,最好是碳素材料。竿子總長度以4.5 ~5.4米為宜,短了會失去“兩用”的優(yōu)勢,長了則顯得笨重。在水庫等大水面風平浪靜時,4.5米的配15克的墜和長標可輕松拋出30余米;有2級~3級迎風也可投出20余米;側風即便大到3級~4級,也可正常投進窩子里(當然,這里指的是投竿基本功扎實的釣者)。如用更長些的竿則投得更遠。
二、組合
輪子。以小號的為佳,只要能容下80~100米0.25毫米線即可,有條件的釣友可選帶2~4顆軸承的中高檔輪子,其釣力、滑動性能更優(yōu)異,但速比均不能低于4,轉速高易釣復雜水域(如水下有坎、礫石、雜草等),收線快,不易掛鉤。
鉤。磯竿釣鯽魚宜選中號鉤,如伊勢尼6~7號、伊豆8~10號。用號數大些的鉤照樣能把小鯽魚拉上來,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遠處的魚兒較少經歷過近岸手竿釣的劫難,缺乏戒備心理(本能),見餌鈞就咬(這從每有標相提竿幾乎都中魚且吃鉤很深可看出),而且一旦中魚,吞鉤非常牢固,脫鉤現象很少(近岸手竿釣脫魚率可達10%~20%),也防備了偶中大魚的跑魚風險。
線一一主線選0.25~0.3毫米,線徑不宜超過0.3毫米,否則輪子小,容線少,易炸線(特別是在收線過程中,因墜輕無張力而纏線松塌),注意要用優(yōu)質線。子線宜用0.2~0.25毫米的,要選不易曲卷的優(yōu)質線。
墜——最方便的是用10號保險絲,重量在15~20克之間,輕了不易拋到位,重則影響靈敏度。墜子要卷成中空的柱形,活動式的,以提高靈敏度。
浮標——以觀標時目標明確為標準。浮標要長,在30~40厘米之間,其好處是穩(wěn)定,彩色標尖露出部分鮮艷而長。標尖以粗為宜,直徑3~5毫米之間,以空心尖為佳。我用的是木芯長尾風標,感覺非常好,30米外觀標,連輕微的點動都一目了然。
釣組的組合是:長子線在15厘米左右,短子線在10厘米左右,用一枚小號轉環(huán)連接主線。以傳統臥底釣法,用鉤后墜(即墜子在上方,鉤在下面)或用串鉤(2枚鉤為好,墜子在鉤前),依個人所好而定。浮標的安裝視水深而定,只要水深不超過竿長即可。最好用固定標(可上下移動太空豆進行定位),因為浮標固定了一是穩(wěn)定性好,二是魚訊較準確靈敏。用活動標時,要在上方裝一枚太空豆作擋子,調準水深后就作定位擋標用,否則靈敏度極差。
三、施釣
遠投的釣點選擇,是一件比較容易的事。但凡老釣場,只要向比手竿釣點遠20~30米處投空竿試底即可,主要看掛不掛鉤,有無深中有淺淺中有深的特殊水底及埂坎之類的屏障,若無即可定位投餌。
誘餌以能粘成團投出不散為原則。我用餌是把買來的酒糟晾曬一兩天,收縮水分有黏性后,一用力即粘成團??芍蝗龃艘环N單料,也可拌入大米和一些香料。用爆炸餌作誘餌也行,但易招小雜魚。投餌時先投竿定點,餌團圍繞浮標周圍投,寧愿投近一些,也不要投到浮標位置以外。一般新窩用餌量第一次在1斤左右,續(xù)窩減半。如果釣一天,可2~3個窩子輪番釣,一般情況下每個窩都會有魚上鉤。
釣法——待窩子發(fā)約一個小時后便可掛餌拋出,釣餌以大平2號紅蚯蚓為佳(長短粗細合適,剛好一條穿一鉤,從蟲體中間位置穿入,以不露鉤尖為好),亦可掛酒糟芽,不宜掛松散餌,以防拋投時脫鉤。釣點不一定要準確,鉤餌落點只要在窩中央半徑一二米內均有魚咬鉤。浮標的調法與手竿近釣大有區(qū)別,以調至斜標或收緊水線拉標至水面僅露一二目為好。斜標更適合風天觀標,只要見浮標躺平水面或悶人水下即可提竿,幾乎百發(fā)百中;矮標則適合風平浪靜或弱風天氣,見浮標忽而高出或悶入均可提竿中魚。竿子在岸上的支法以竿尖插入水中 10厘米、把水線拉入水中防止走線為佳。如遇高坎上,不插入水中亦可,但須把標尖放高至傾斜,這樣即使風浪移線,也因墜重而無法把標拉入水中。觀標訊較近岸釣簡單,有代表性的有兩種,一種是浮標慢落至沒頂,中魚率最高,另一種是抖動幾下升起一些來,也可中魚。因遠距離觀標的緣故,有些輕微的標訊可忽略不計。
磯竿遠釣,中魚率非常高,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魚兒不“滑”,故吞鉤都較深,杜絕了脫魚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