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村作古
路過校門兩旁的孔子和孟子雕像,聞著馥郁的桂花香,聽著教學樓前濃蔭里的鳥啼聲,走過后園碧波漣漪的大水塘,最后緩步抵達綠草如茵的操場,那里依舊熙熙攘攘,球鞋與地面摩擦,少年像是帶著風,籃球飛進籃筐,全場沸騰,青春的氣息撲面而來,回憶也在此時浮現(xiàn)在腦海中。
這是我的母?!}源民族中學,也是我夢開始的地方,我與她結識于2015年,分別于2021年。六年的光陰,我不敢說自己就讀于最好的民族中學,但我見證了她一點一滴的成長。同樣的,她也貫穿了我整個青春。我記得在學思樓啃著艱澀難懂的物理和化學知識的自己,在宿舍徹夜不眠趕作業(yè)的自己,傍晚還在怡苑園背書的自己……
我記得那些不為人知的努力,一次又一次不曾被動搖的堅持,每一個孤軍奮戰(zhàn)的夜晚。幸運的是,我沒有辜負那個曾經(jīng)努力拼搏的自己,從前熬過的苦在那一刻都變成璀璨的星光。
記得很多學弟學妹問我:“如果付出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該不該放棄?”
我的回答是:“背水一戰(zhàn)也好,破釜沉舟也罷,努力只能及格,拼命才會優(yōu)秀!你只需要竭盡全力,別留有遺憾,堅持或許艱難,然而放棄必然會痛苦?!?/p>
我曾經(jīng)幾度迷茫,多次想過放棄,甚至無數(shù)次問自己:“難道我做的努力還不夠嗎?難道我真的這么笨嗎?”
我憑借勤奮從一個全校師生加起來不足兩百人的鄉(xiāng)村小學,考到縣里重點中學的重點班級。學校離家三個小時的車程,班里的同學都是從各個鄉(xiāng)鎮(zhèn)來的優(yōu)秀生,我靠著努力,仍能在這些優(yōu)秀生中保持靠前的成績排名。
然而到了高中,我不再拔尖,從力不從心、無從下筆,到漸漸意識到光靠努力是不夠的。遲鈍的大腦還沒來得及消化上一節(jié)課的內容,下一節(jié)課就緊接而來。我利用瑣碎的時間寫作業(yè),好不容易完成一科,桌上還有一堆在等著。
在復雜的知識里遨游,怎么也算不出的答案,使得我把洶涌而至的迷茫與恐慌放進刷不完的習題中。一次又一次的失敗與自我懷疑后,我開始冷靜下來,把恐懼、空虛、焦躁一層層剝離開來,努力不被束手無策的空洞吞噬??墒?,這毫無用處,慢慢地,焦躁開始吞噬我,導致高二有一段時間晚上徹底失眠。
焦躁不安帶來的后果,就是日漸下降的成績,我終于在一次面對從來沒有考過的低分時崩潰了。那個周末的晚上,我打電話給爸媽,眼含淚水地說:“我盡力了,堅持不下去了,太難了!”爸媽溫柔地安慰我:“你不要有壓力,考多少分都沒關系,盡力了就行,回一次家吧,有好吃的等著你?!蹦且豢蹋宜械姆纻涠急煌呓?,哭得泣不成聲。
高三細碎的生活平靜而枯燥,我以為的轟轟烈烈、充滿激情的奮斗史,在幾個星期后慢慢回歸平淡,周而復始。這樣的生活不停地消耗我的激情,然而細水長流的表層之下是另一種滾燙的人生。
那時,我待的時間最長的地方就是教室,周末早上六點起床先背書,然后吃了早飯,在教室做四五個小時作業(yè),幾縷陽光照射進來,筆尖在紙上發(fā)出的“沙沙”聲,使得靜謐的空間莫名讓人感到安心。最后,我會去操場散步,感受晚風吹拂,享受落日余暉。晚上,我再次回到教室學習,直到下課鈴聲響起。每當精疲力盡地躺在床上,我都告訴自己,我只求對得起自己,往后不會后悔,也沒有遺憾,就夠了。現(xiàn)在,我依然覺得那是一段絕妙的高中生活。
因為高考,我見過很多次晨光熹微時的朦朧,也記得深夜那個迷茫又無助的自己。
對我來說,高考那幾天轉瞬即逝,來不及細細回味,躁動慌亂的高中生活就已經(jīng)落幕。反而是那一段拼盡全力,像打了雞血一樣咬著牙、含著淚奔跑的時光,那種有人陪著一起努力,為了同一個目標傾注心血,不懈奮斗的激情,那種每天累得迷迷糊糊,忙得天昏地暗,整天感到身心疲倦的透支感,至今仍然無比懷念。
所以,“天道酬勤”是我想送給所有人的一個詞。我清楚地知道自己只是一個平凡的學生,我見過那種真正有天賦的學生,不是在半夜偷偷學習,也不是請家教補課,而是老師講完一道題,他立馬可以想出另一種解決辦法,汲取知識的速度是一般人根本不能比的,思維跳躍也異于常人。
在鹽源民族中學,我學了很多知識,或許現(xiàn)在我又忘了那些知識,但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有天賦的學生是少數(shù)人里的少數(shù)人,大多數(shù)人都是靠著勤奮與努力在進步。我始終相信,付出的回報或許會來遲,但永遠不會缺席。
逃避和放棄永遠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它們只會讓你的后半生留有懊悔和遺憾。
當我學著接受自己的平凡與渺小,然后一次次超越自己,坦然面對每一次考試,我知道,從此沒有什么不可以。
我偶然在書上看到一句話,并且一直銘記于心:“所有看起來很厲害的人都沒有祥云可以承托,而后光芒萬丈地迎來成功,漫長的辛苦與努力過后才能云淡風輕地回憶曾經(jīng)?!被蛟S真是印證了那句話,最痛苦的時光往往最令人記憶深刻,在涅槃之后都變成了美好的回憶。
傍晚微風輕拂,令人感到舒心,返回鹽源民族中學校門口,我看見學思樓的教室里還亮著燈,我知道里面必然孕育著無數(shù)個美好的夢,它們正在發(fā)芽。我始終相信,披星戴月走過的路,最終都會繁花遍地。
(作者系鹽源民族中學2021屆畢業(y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