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勇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教育家精神,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指明了奮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磅礴動力。只有深入學習和準確把握教育家精神的時代價值和豐富內涵,將教育家精神的培育、弘揚和踐行落實到教師隊伍建設的全過程,才能助力我國教育事業(yè)高質量發(fā)展。
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要做好職業(yè)教育,就要有合格的職業(yè)院校教師隊伍。教師要努力耕耘,在教書育人工作中不斷創(chuàng)造新的業(yè)績,按照教育家精神的六個方面磨礪自己,使自己成為職教戰(zhàn)線的好匠人。在教育學生的同時,教師也要努力塑造自我,用匠心、匠智、匠技把自己鑄造成教育家型教師。新時代教師必須自覺擔負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崇高使命。有了這份責任和擔當,我們才能教會學生責任和擔當。
堅定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肩負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要使命。堅定的理想信念是教師安身立命之基、教育報國之本。培養(yǎng)學生最難的是理想、信念、情操、道德的培養(yǎng),這是教師要花大心思去做的。筆者認為,“大我”就是定力,是宏偉的目標。教師要以培養(yǎng)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為己任,堅定信仰,做忠實的實踐者。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也是教師的首要職責。教師要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引導學生確立正確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立場。
涵養(yǎng)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是我們教好學生的方法。教育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廣大教師應掌握教育規(guī)律,把握學生的身心特點,不斷提高育人水平。教師要用心去溫暖學生,用言傳身教去引領學生,教其如何做人、如何做好人。
勤修樂教愛生、甘于奉獻的仁愛之心。愛是教育的靈魂。教師肩負著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面對的是一個個具有豐富情感、對未來充滿憧憬的鮮活生命,需要用愛感染學生、影響學生。教師要自覺把對黨和國家的熱愛、對教育的摯愛、對學生的關愛融為一體,充分理解和尊重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長處,用智慧破解學生成長的難題,用愛心鋪就學生成才之路。堅守仁愛之心,還需要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甘為人梯,秉承“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執(zhí)著追求,“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赤誠情懷,“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敬業(yè)精神。
育人智慧、躬耕態(tài)度方面的要求,需要教師不斷進行自我提升。職業(yè)教育的特點要求教師不僅教會學生某一職業(yè)工種的知識點和能力點,讓學生知道為何這樣做,還要示范如何做,如何做得更好。因此,教師要走進企業(yè),掌握專業(yè)工種的工藝、設備、軟件、工具和技術要求。躬耕是必要的過程,而且是一個不斷遞進的過程,要求教師不斷學習,以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自我學習和完善將伴隨教師的一生。
躬耕后方可為人師表,陶冶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道德情操。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教師的核心品質。職業(yè)特點決定教師必須是道德高尚的人,必須“立德先立師,樹人先正己”。教師通過自我反思和錘煉,才能達到教育家精神指引下的精神境界,才可以把愛崗敬業(yè)、鉆研技術的匠人精神傳承下去。
樹立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弘道是教師的重要職責,貫穿于各級各類教育之中。職業(yè)教育是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動力。教師要走出去,不斷學習,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筆者隨著我省的援疆團走進新疆哈密,協(xié)助當?shù)嘏e辦職業(yè)技能大賽……
職教戰(zhàn)線的教師同樣在教育家精神的感召下做著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筑夢人。我們一定要有這樣的自信和定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培養(yǎng)出自信、有擔當?shù)娜瞬拧?/p>
(作者系河南職業(yè)技術學院附屬技校教師,“出彩河南人”2023最美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