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杉木樟樹混交比例對林分生長及土壤養(yǎng)分含量的影響

      2024-01-10 03:49:44李光強
      湖南林業(yè)科技 2023年6期
      關(guān)鍵詞:全鉀樟樹林分

      李光強

      (瀏陽市瀏陽湖國有林場,湖南 瀏陽 410300)

      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為我國南方的主要用材樹種,具生長快、病蟲害少及木材材質(zhì)好、用途廣等優(yōu)點。據(jù)第9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結(jié)果,我國杉木栽培面積為990萬hm2,蓄積量達7.55億m3,在全國人工喬木林中面積排名第一。在我國南方,長期大面積地營建杉木純林,影響了其生物多樣性,導(dǎo)致林分抗逆性、林地生產(chǎn)力及地力等下降[1-2]。已有研究表明,營建混交林能夠提高林地土壤肥力和林分生物多樣性,增強林分的穩(wěn)定性[3-8]。如福建柏(Fokieniahodginsii)[9]、閩楠(Phoebebournei)[10]、米櫧(Castanopsiscarlesii)[11]、楓香(Liquidambarformosana)[12]、無患子(Sapindussaponaria)[13]等與杉木混交能夠提高林地生產(chǎn)力和改善林地質(zhì)量。樟樹(Cinnamomumcamphora)屬常綠大喬木樹種,其木材及根、枝、葉均可提取樟腦和樟油,是湖南省珍貴鄉(xiāng)土樹種。目前,關(guān)于杉木與樟樹混交的研究已有一些報道[14-16],但是關(guān)于杉木樟樹不同混交比例的研究尚未見報道。本研究旨在探討杉木樟樹不同混交比例林分的生長和林地土壤養(yǎng)分含量的變化規(guī)律,以期為杉木樟樹混交林的營建和經(jīng)營提供技術(shù)支撐。

      1 試驗區(qū)概況

      試驗地位于湖南省瀏陽市永和鎮(zhèn)永福村夏家沖,其中心點地理坐標為113°48′55 ″E,28°15′36″N。試驗區(qū)屬中亞熱帶季風(fēng)濕潤氣候區(qū),年均日照1597.2 h,年均氣溫17.5℃,年均降水量1750mm。試驗地土壤為第四紀紅壤,土層厚度在80cm以上,坡向東南。造林后試驗林一直未進行間伐,林分保存完好,林下植被主要有鐵芒萁(Dicranopterislinearis)、檵木(Loropetalumchinense)等。

      2 研究方法

      2.1 試驗設(shè)計

      采用完全隨機區(qū)組試驗設(shè)計,于2013年春造林。共設(shè)計4種杉木樟樹混交比例,分別是6∶4(模式A)、3∶7(模式B)、10∶0(模式C)、0∶10(模式D)。其中模式A林分的初植密度為1995株·hm-2,模式B林分的初植密度為1995株·hm-2,模式C林分(杉木純林)的初植密度為2505株·hm-2,模式D林分(樟樹純林)的初植密度為1995株·hm-2。

      2.2 樣地設(shè)置及林分生長調(diào)查

      2022年12月,在4種混交模式林分中均選擇東南坡和海拔220~240m的區(qū)域,在每種林分內(nèi)均設(shè)置3塊15m×15m的樣地,分別設(shè)置在上坡、中坡和下坡,并對樣地內(nèi)所有林木進行測量,樹高用測高桿測量,胸徑用圍尺測量。

      2.3 林分土壤養(yǎng)分含量測定

      在每塊樣地左下角至右上角對角線的上坡、中坡和下坡各挖1個60cm深的土壤剖面,分別采集0~20cm、20~40cm、40~60cm等3個土層的土壤樣品,采集后將同一混交模式林分內(nèi)相同土層的土壤樣品充分混合,共獲得12個混合土壤樣品。將采集的混合土壤樣品帶回實驗室測定。測定指標有土壤有機質(zhì)、全氮、堿解氮、全磷、速效磷、全鉀和速效鉀含量。全氮用半微量凱氏法測定;水解性氮用堿解擴散法測定;全磷和全鉀采用硝化法測定;速效磷采用NaHCO3浸提-鉬銻抗比色法測定;速效鉀采用醋酸銨-火焰光度計法測定;有機質(zhì)采用重鉻酸鉀容量法-稀釋熱法測定[17]。

      2.4 數(shù)據(jù)處理和分析

      采用Excel 2017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整理,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

      3 結(jié)果與分析

      3.1 杉木樟樹不同混交模式林分生長量比較

      由表1可知:按杉木的樹高、胸徑從大到小排序,10年生不同混交模式林分均依次為模式C林分、模式B林分、模式A林分,說明在混交一定比例樟樹的杉木樟樹混交林中的杉木,其生長速度相對杉木純林中的有所降低;樟樹的樹高、胸徑排序也表現(xiàn)出同樣的規(guī)律,說明在混交一定比例杉木的樟樹杉木混交林中的樟樹,其生長速度相對樟樹純林中的也有所降低;從單個樹種來看,其在純林中的生長速度都高于其在混交林中的,這可能與2樹種對林隙空間的利用相矛盾有關(guān)。2種混交林相比,隨著樟樹比例的增加,杉木和樟樹的樹高、胸徑均有所增加,這可能與樟樹的落葉量有關(guān)。杉木的落葉不容易腐爛,樟樹的落葉則較容易腐爛,能轉(zhuǎn)化為有機質(zhì)為林木生長提供養(yǎng)分,因此,樟樹的比例越大,其林地土壤養(yǎng)分更豐富,更利于林木生長。杉木的樹高和胸徑在模式C林分與模式B林分之間沒有顯著差異,在模式C林分、模式B林分與模式A林分之間的差異均顯著;樟樹的樹高和胸徑在模式D林分與模式B林分之間沒有顯著差異,在模式D林分、模式B林分與模式A林分之間的差異均顯著;杉木、樟樹的樹高和胸徑在模式A林分與模式B林分之間的差異均顯著。

      表1 不同混交模式林分中杉木、樟樹的生長量Tab.1The growth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and Cin-namomum camphora in different mixed stands模式杉木樹高/m杉木胸徑/cm樟樹樹高/m樟樹胸徑/cmA5.99±0.07 b 7.99±0.03 b7.17±0.03 b 9.05±0.04 bB7.04±0.03 a 9.63±0.09 a8.59±0.04 a10.63±0.02 aC7.47±0.09 a10.73±0.05 a//D//9.07±0.03 a11.08±0.03 a 注: 同列不同小寫字母表示差異顯著(P<0.05)。下同。

      3.2 杉木樟樹不同混交模式林分土壤養(yǎng)分含量差異

      3.2.1 0~20cm土層土壤養(yǎng)分含量差異

      由表2可知:不同模式林分0~20cm土層土壤的有機質(zhì)、全氮、堿解氮、全磷、速效磷、全鉀和速效鉀含量均表現(xiàn)為模式D林分的>模式B林分的>模式A林分的>模式C林分的,以模式C林分(杉木純林)的最低;模式D、模式B、模式A林分的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分別是模式C林分的1.52、1.50、1.28倍,土壤全氮含量分別是模式C林分的1.30、1.22、1.14倍,土壤堿解氮含量分別是模式C林分的1.28、1.20、1.14倍,土壤全磷含量分別是模式C林分的1.21、1.17、1.07倍,土壤速效磷含量分別是模式C林分的1.62、1.42、1.29倍,土壤全鉀含量分別是模式C林分的1.34、1.22、1.17倍,土壤速效鉀含量分別是模式C林分的1.18、1.13、1.06倍。除全磷含量外,模式D、模式B、模式A林分的土壤養(yǎng)分含量各指標均顯著高于模式C林分的,即有樟樹的林分,其0~20cm土層的土壤養(yǎng)分含量各指標絕大部分較杉木純林的均有顯著提高。

      表2 不同混交模式林分0~20 cm土層土壤養(yǎng)分含量Tab.2 The soil chemical properties of forest land in 0~20 cm soil layer of different model stands模式有機質(zhì)含量/(g·kg-1)全氮含量/(g·kg-1)堿解氮含量/(mg·kg-1)全磷含量/(g·kg-1)速效磷含量/(mg·kg-1)全鉀含量/(g·kg-1)速效鉀含量/(mg·kg-1)A41.34±0.23 b1.58±0.02 c189.85±1.38 c0.31±0.00 b15.57±0.42 c18.58±0.37 b146.47±0.68 cB48.70±0.66 a1.69±0.01 b200.38±1.22 b0.34±0.00 a17.09±0.26 b19.40±0.30 b155.63±0.52 bC32.42±0.42 c1.38±0.00 d167.14±0.89 d0.29±0.00 c12.06±0.26 d15.86±0.22 c137.60±0.49 dD49.22±0.27 a1.79±0.02 a213.28±0.39 a0.35±0.00 a19.57±0.49 a21.27±0.19 a162.59±1.09 a

      3.2.2 20~40 cm土層土壤養(yǎng)分含量差異

      由表3可知:不同模式林分20~40cm土層土壤的有機質(zhì)、全氮、堿解氮、全磷、速效磷、全鉀和速效鉀含量均表現(xiàn)為模式D林分的>模式B林分的>模式A林分的>模式C林分的,以模式C林分(杉木純林)的最低;模式D、模式B、模式A林分的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分別是模式C林分的1.30、1.31、1.13倍,土壤全氮含量分別是模式C林分的1.31、1.18、1.13倍,土壤堿解氮含量分別是模式C林分的1.27、1.21、1.12倍,土壤全磷含量分別是模式C林分的1.59、1.29、1.24倍,土壤速效磷含量分別是模式C林分的1.43、1.27、1.20倍,土壤全鉀含量分別是模式C林分的1.39、1.34、1.17倍,土壤速效鉀含量分別是模式C林分的1.20、1.18、1.15倍。土壤全鉀含量在模式B、模式D林分間無顯著差異,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在模式A、模式B、模式C林分間均無顯著差異,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鉀含量在模式A、模式B林分間均沒有顯著差異,其他兩兩間均有顯著差異。

      表3 不同混交模式林分20~40 cm土層土壤養(yǎng)分含量Tab.3 The soil chemical properties of forest land in 20~40 cm soil layer of different model stands模式有機質(zhì)含量/(g·kg-1)全氮含量/(g·kg-1)堿解氮含量/(mg·kg-1)全磷含量/(g·kg-1)速效磷含量/(mg·kg-1)全鉀含量/(g·kg-1)速效鉀含量/(mg·kg-1)A26.76±0.24 b1.05±0.02 c186.17±1.87 c0.21±0.00 b 9.81±0.12 b13.14±0.11 b130.08±3.45 bB30.94±0.40 a1.10±0.01 b201.34±0.49 b0.22±0.01 b10.34±0.30 b15.13±0.23 a134.08±0.77 bC23.60±0.71 b0.93±0.01 d166.35±1.29 d0.17±0.00 c 8.17±0.04 c11.26±0.17 c113.23±0.79 cD30.72±0.23 a1.22±0.00 a210.98±0.79 a0.27±0.01 a11.72±0.19 a15.63±0.09 a135.57±0.49 a

      3.2.3 40~60 cm土層土壤養(yǎng)分含量差異

      由表4可知:不同模式林分40~60cm土層土壤的有機質(zhì)、全氮、堿解氮、全磷、速效磷、全鉀和速效鉀含量均表現(xiàn)為模式D林分的>模式B林分的>模式A林分的>模式C林分的,以模式C林分(杉木純林)的最低;模式D、模式B、模式A林分的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分別是模式C林分的1.33、1.17、1.07倍,土壤全氮含量分別是模式C林分的1.22、1.18、1.15倍,土壤堿解氮含量分別是模式C林分的1.19、1.13、1.08倍,土壤全磷含量分別是模式C林分的1.54、1.38、1.23倍,土壤速效磷含量分別是模式C林分的1.35、1.29、1.16倍,土壤全鉀含量分別是模式C林分的1.50、1.32、1.25倍,土壤速效鉀含量分別是模式C林分的1.23、1.16、1.11倍。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在模式A、模式C林分間無顯著差異,土壤全氮含量在模式A、模式B林分間沒有顯著差異;其他兩兩間均有顯著差異。

      表4 不同混交模式林分40~60 cm土層土壤養(yǎng)分含量Tab.4 The soil chemical properties of forest land in 40~60 cm soil layer of different model stands模式有機質(zhì)含量/(g·kg-1)全氮含量/(g·kg-1)堿解氮含量/(mg·kg-1)全磷含量/(g·kg-1)速效磷含量/(mg·kg-1)全鉀含量/(g·kg-1)速效鉀含量/(mg·kg-1)A18.19±0.31 c0.94±0.01 b166.56±1.19 c0.16±0.00 c7.37±0.06 c11.39±0.10 c107.36±0.96 cB19.89±0.14 b0.97±0.01 b175.15±0.71 b0.18±0.00 b8.18±0.03 b12.01±0.08 b112.12±0.86 bC16.94±0.48 c0.82±0.01 c154.92±0.87 d0.13±0.00 d6.34±0.06 d 9.10±0.24 d 96.98±0.95 dD22.54±0.67 a1.00±0.01 a184.47±0.66 a0.20±0.00 a8.59±0.04 a13.67±0.07 a119.66±0.52 a

      3.2.4 不同土層土壤養(yǎng)分含量差異

      綜合分析表2、表3和表4數(shù)據(jù)可知:同一模式下,不同土層土壤的養(yǎng)分含量有差異。除模式B林分中堿解氮含量外,4種不同混交比例模式林分的土壤有機質(zhì)、全氮、堿解氮、全磷、速效磷、全鉀和速效鉀含量均表現(xiàn)為0~20cm土層的>20~40cm土層的>40~60cm土層的,且隨著土層的加深,養(yǎng)分含量下降速度加快。

      4 結(jié)論與討論

      (1)幼齡林階段(10年生時)的杉木樟樹混交林中的杉木,其樹高、胸徑相對于杉木純林中的小。鄒圭碧[18]、劉振華等[19]的研究表明,杉木與闊葉樹混交,不僅杉木的生長量得到了提高,同時闊葉樹的生長量也得到了提高,與本研究的結(jié)論不同。這可能是因為該試驗林處于幼齡期,樟樹落葉的養(yǎng)分回歸量較少,并且樟樹的樹冠較寬,對杉木的生長有一定的影響。

      (2)隨著樟樹比例的增加,混交林中杉木、樟樹的樹高和胸徑均逐漸增大。這可能與樟樹枯落物數(shù)量及分解難易程度有關(guān),杉木的枯落物較樟樹的難分解,養(yǎng)分回歸速度較慢。

      (3)不同混交比例的林分,其各土層的土壤養(yǎng)分含量各指標均呈現(xiàn)模式D林分(樟樹純林,杉木樟樹混交比例為0∶10)的>模式B林分(杉木樟樹混交比例為3∶7)的>模式A林分(杉木樟樹混交比例為6∶4)的>模式C林分(杉木純林,杉木樟樹混交比例為10∶0)的;相同的土層,土壤養(yǎng)分含量各指標絕大部分在不同混交模式林分間的差異均顯著。這是因為杉木屬淺根性樹種,樟樹屬深根性樹種,兩者在生態(tài)位上互補,兩樹種混交能夠改善土壤物理性質(zhì)和林地地力[15,20]。

      (4)不同混交比例林分的土壤有機質(zhì)、全氮、堿解氮、全磷、速效磷、全鉀和速效鉀含量均隨著土層深度的增加而逐漸減少,其中0~20cm土層土壤養(yǎng)分含量最高,其次為20~40cm土層的,最低為40~60cm土層的。

      猜你喜歡
      全鉀樟樹林分
      香樟樹
      撫育間伐對油松林下灌木多樣性的影響
      防護林科技(2020年6期)2020-08-12 13:34:40
      香樟樹,樟樹香
      北方音樂(2019年6期)2019-07-16 07:50:53
      微波消解-火焰光度法測定植物中全鉀
      4種人工林的土壤化學(xué)性質(zhì)和酶活性特征研究
      綠色科技(2019年6期)2019-04-12 05:38:42
      4種闊葉混交林的持水特性研究
      綠色科技(2019年6期)2019-04-12 05:38:42
      土壤全磷全鉀同時測定方法研究
      樟樹扦插繁殖研究進展
      黃河三角洲土壤鉀對植物群落的響應(yīng)研究
      科技資訊(2017年3期)2017-03-25 09:27:53
      亞熱帶地區(qū)典型林分氮保留能力的差異及δ15N空間垂直分異特征
      全椒县| 昭平县| 玉龙| 水富县| 南江县| 四川省| 黔江区| 金川县| 米易县| 冕宁县| 峨边| 土默特右旗| 如皋市| 淳安县| 花垣县| 伊宁市| 芜湖市| 瑞昌市| 普定县| 花垣县| 扶风县| 嘉定区| 申扎县| 醴陵市| 临城县| 赤水市| 安徽省| 徐汇区| 泽普县| 宾阳县| 漾濞| 通海县| 慈利县| 邛崃市| 沧州市| 齐齐哈尔市| 额敏县| 姜堰市| 义马市| 香河县| 云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