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學
我的爺爺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為了養(yǎng)家糊口,他曾經做過許多不同的工作,吃了很多苦,用自己的雙手撐起了一片天。
最初,爺爺在礦場工作。因為有親戚照顧,工作一直比較順利。不巧的是,沒過幾年,礦場因效益不佳倒閉了,爺爺和工友們都失業(yè)了。
迫不得已,爺爺只能自謀出路。年輕力壯的他選擇了回家磨豆腐。農村有句老話:“世間有三苦,撐船、打鐵、磨豆腐?!庇纱丝梢姡ザ垢⒉皇且患p松的事。磨豆腐要先泡黃豆。那時候爺爺家里還沒有通自來水,他每天要去村口的井邊打水挑回家。因為要在天亮前把豆腐做出來,才能趕得上拿到集市上去賣,爺爺每天凌晨兩三點就起床做豆腐。無論寒冬酷暑,無論晴天雨天,爺爺從未休息過。
爺爺依靠自己的辛苦努力,攢下了一些錢,在集市上盤下了一個小攤位。他開始賣蔬菜瓜果。爺爺做事肯吃苦,也很用心。他有空的時候常常去一些大批發(fā)市場,精心挑選便宜又新鮮的瓜果蔬菜。爺爺從來不亂抬物價,他總是為顧客著想,只想顧客能從他這兒買到經濟實惠又好吃的蔬果。所以,他的小攤兒前,顧客總是絡繹不絕。
再后來,爺爺為了照顧體弱多病的太爺爺,不得不把小攤兒轉讓出去。于是他又憑借自己的一手好廚藝,在家里開起了農村家宴。從起初的兩三桌,到現在平均每天五六桌,爺爺的家宴越辦越紅火。村民們見證了爺爺的奮斗歷程,對他交口稱贊。爺爺常常笑著說:“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我也是新時代的追夢人!”
爺爺的奮斗史充滿了艱辛,令人肅然起敬,值得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