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吉華
泰戈爾認為,兒童教育的目標是為了實現心靈的自由。每個孩子都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存在,作為父母,必須遵循兒童教育的自然規(guī)律,提升孩子的心靈自由,讓他們永葆對未知世界好奇和探索的渴望。
父母要樂于欣賞童真,鼓勵孩子釋放天性。兒子小學一年級時,踢球弄臟了新衣服,因害怕妻子責備而膽怯地躲在我身后。妻子見狀蹲下身子,握著他的小手,柔聲說:“衣服臟了沒關系,媽媽就喜歡你這個樣子,喜歡你追著球奔跑,和伙伴勇敢地爭搶,跌倒后爬起?!眱鹤勇牶髿g呼雀躍。從此,綠茵場上,他奔跑的姿勢更加矯健,拼搏的勇氣更加堅毅。
父母要善于創(chuàng)造條件,引導孩子樹立自信。有一階段,兒子學習狀態(tài)不佳,成績一落千丈,他開始懷疑自己,做什么事都蔫蔫的。如何才能讓他重拾自信?我想起兒子熱愛畫畫。那個晚上,兒子作業(yè)完成后,我鼓勵他畫畫。重新拾起停了兩年多的畫筆,兒子的神情從茫然到專注,畫完時已然淺笑微漾。那是一只躍然紙上的螳螂戰(zhàn)士,線條流暢,姿態(tài)威武,閃亮的大鉗令人膽寒。畫得真好,我由衷贊嘆。當我把畫發(fā)到朋友圈,很快便有點贊,評論區(qū)還豎起了一排排大拇指?!翱?,大家都在為你喝彩。兒子,你很優(yōu)秀,畫畫如此,學習也是一樣。”兒子點點頭。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世界上沒有才能的人是沒有的,問題在于教育者要去發(fā)現每個孩子的稟賦、興趣、愛好和特長,為他們的表現和發(fā)展提供充分的條件和正確的引導。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作為父母,必須善于發(fā)現他們的特長,通過特長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自我認識。
父母要敏于捕捉契機,幫助孩子獲得成功。五年級時兒子害怕寫作,一提筆就滋生畏難情緒。我沒有幫他報寫作培訓班,也沒有刻意提要求,只是每天陪著他讀一會兒書,再聊一聊書中有趣的事??臻e時,陪著他逛逛公園,看看風景。某個周末,兒子在老家菜園附近救下一只被絲網纏住的小鳥?!鞍职郑进B的人真可惡,真忘不了小鳥驚恐的眼睛?!眱鹤蛹拥卣f?!芭?,我想你可以把這件事寫下來,題目就用《你的那雙眼睛》。”我微微一笑。那篇作文破天荒得到九十五分,還被老師作為佳作在班上朗讀。自此,兒子對寫作便有了興趣,還有了寫周記的習慣,沒有人出題目,也沒有人提要求,記錄生活里的遇見與感悟,一直延續(xù)到初中畢業(yè)。高中時,兒子常有習作在省級刊物發(fā)表,還曾獲江蘇省作文大賽特等獎,并加入江蘇省青少年作家協會。
每個孩子都是一束光,作為父母應給予呵護、引導與幫助,讓這束光永遠被點亮。
(作者系中國散文學會會員)
編輯?東籬?62335841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