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兆蘭
有2000年置縣史的湖北省秭歸縣,是楚文化的發(fā)祥地,地處長江西陵峽兩岸,三峽大壩庫首。流淌了上億年的長江水,帶著歷史的聲音奔向天際。
嘩啦啦的江面上,一艘行駛了17年的清漂船,隨波蕩漾著。61歲的周功虎立于船沿,唱著漁歌卻不打漁,而是一網(wǎng)一網(wǎng)打撈著江上的垃圾。
孤帆遠影碧空盡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边@是少年周功虎看到的長江。
茅坪鎮(zhèn)松樹坳村,坐落在長江邊上。巍峨的群山之間,一道江水順流而下。那時的周功虎站在江邊,看日出江花紅勝火,看半江瑟瑟半江紅,看江魚水面上嬉戲,看船只出沒風波里。
靠水吃水,他跟著父母撿拾上游飄下來的樹枝當柴燒,打撈魚蝦度日。19歲那年,周功虎離家參軍的前一晚,他靜靜坐在江邊,一夜未眠。退伍后,他放棄城市機會,回到家鄉(xiāng)工作,閑暇時就去江邊走走,看過往船只駛過江面,留下一條長長的白線。
后來,周功虎與本地女子杜敏結(jié)婚,育有二女。長江,成了父女仨的樂園。撈魚摸蝦、玩過家家,沖著過往船只大聲打招呼,江水帶著他們的笑聲流向遠方?;丶視r,他會記得讓女兒們撿拾沖到岸邊的塑料袋、廢瓶子,留下身后一片凈水。
20世紀90年代,三峽庫區(qū)移民建設(shè)火熱開始,周功虎辭職做土建工程項目,年收入逾十萬,成了改革開放后第一批富起來的人。他帶著妻兒住進自己蓋的三層樓房。那時的他太忙了,忙到?jīng)]時間去聽聽江邊的波濤洶涌,或是去看看江面上的孤帆遠影。
2006年的一天傍晚,周功虎好不容易閑下來,信步來到江邊。正感慨著“有多久沒有悠閑地在江邊走走了”,眼前的景象卻讓他心里一沉。
長江還是那條長江,只是三峽大壩建成后,江水變緩,大壩回水區(qū)堆積著順流而下綿延幾百米長的垃圾,樹根、繩子、漁網(wǎng)、塑料袋……垃圾最多的地方,足有一米厚。那晚,周功虎久久不能入睡。
沒過多久,周功虎聽說秭歸縣環(huán)保部門正組織力量開展長江清漂工作。他冒出去報名的想法。
與妻子一說,杜敏蒙了:“你說啥?不做土建工程了?去當清漂工?你咋想的?”別說妻子不理解,他自己也知道此事“荒謬”。清漂的辛苦先不說,收入一年不到兩萬,還要自己投資買船、花錢燒油。他甚至懷疑自己腦子有問題。
妻子生氣,周功虎也很矛盾。這天,他又一次來到江邊。江灘上,肉眼可見的凌亂;江面上,各種垃圾擁擠在一起,被漂浮物包裹著,一路向下游飄去。這不行,秭歸縣長江段,可是三峽大壩的最后一道防線!周功虎不再猶豫。
但無論他怎么解釋,說他們要回饋母親河,說他對長江有情懷,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根本說不動妻子。杜敏寧愿他多掙點錢,好好養(yǎng)家。
周功虎暗自盤算,這些年做工程掙的錢,按當下物價來說,夠女兒們上學成家了。他決定倔強一把,不管誰反對,清漂工,他當定了!
于是,他悄悄從家里拿了2萬元,和人合伙買了一條30噸的大船。他從自己村里的漁民下手,耐心做工作,又招來兩個人。一支四人清漂隊,成立了。這也是三峽庫首第一支清漂隊。
2006年6月,周功虎不再是周老板,成了長江上的清漂人。三個伙伴也干勁十足。四個人,一天收入330元。扣除油費,人均月入剛過千元。杜敏氣得不搭理他,他卻樂此不疲。
清晨5點,周功虎踏著星光上船,先檢查工具。所謂工具,就是一人一根五六米長的竹竿,竹竿上綁著一個網(wǎng)兜,伸到水里去打撈小點的漂浮物。還有四個耙子,用來扒大點的漂浮物。再有就是手鋸,大的樹根、樹干需要打撈上來進行分解。
迎著朝霞,船在江面上緩緩游弋。兩岸是青褐色的大山,樹木繁茂,鳥鳴啾啾,一線長江從天邊蜿蜒而來。日出時,霞光萬道,江面上波光粼粼,層層疊疊的波浪折射著金色的光,追逐著跳躍著。
船的四周,水紋一圈一圈擴散。周功虎一路打撈,一路感慨:沒有這些垃圾,長江該有多么壯美。讓長江重新清澈,正是他周功虎此行的意義!
一個人到一群人
這邊,周功虎不聲不響地開干;那邊,杜敏雖生氣,但想到丈夫患有靜脈曲張和痛風,如此風里來雨里去,擔心代替了所有。一個午后,她帶著做好的飯菜來到江邊,順便看看丈夫在怎么折騰。
時值7月,一年中最炎熱之時。驕陽似火,周功虎吃力地撅著桿子,用網(wǎng)兜撈了一團漁網(wǎng)。他彎下腰,桿子一頭放到右腿上,腿當杠桿,右手往下壓桿頭,左手使足勁往上抬桿,沉甸甸的網(wǎng)兜帶著一溜水花上來了。他抹了把臉上的汗,回頭看到妻子,招呼伙計們收工吃飯。幾個人陸續(xù)下了船。
妻子能來送飯,周功虎非常開心,調(diào)侃道:“我撈垃圾的動作瀟灑吧?沒給退伍軍人丟人撒!”杜敏沒吭聲。不到一個月,丈夫黑了也瘦了,咧嘴一笑,黝黑的臉上只剩下一口白牙。他一伸手,掌心磨破的血泡變成老繭。杜敏的眼淚在眼眶里打轉(zhuǎn)。
見她低頭不語,自顧著把飯菜一碟一碟拿出來,周功虎知道她心里有氣,便一邊夸飯菜好吃,一邊指著江水感慨:“李白、蘇東坡那些大詩人大文豪,為長江留下了多少流傳千古的詩詞,再看看現(xiàn)在的長江,孩子一眼看到的是漂浮物,我們這代人給子孫后代留下的就這一江垃圾?”大家都沉默了。
“長江是我們的,我們不維護她誰維護她!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把長江保護好了,我們才有好日子過!”周功虎像是對妻子說,也像是對自己說。杜敏看看他,又回頭看著長江,嘆了口氣:“在江上注意安全,你們都別累著。”周功虎笑了。
30噸的清漂船,能承載7噸的垃圾,周功虎他們每天要清七到八船垃圾。一天下來,腰酸腿痛。
回到家,杜敏讓周功虎先洗手洗腳,自己去熱飯。等她端著飯菜出來,周功虎歪在沙發(fā)上睡著了。杜敏輕輕喊醒他,遞給他筷子。周功虎的手連筷子都拿不住,胳膊疼得嘴里直吸溜。杜敏心疼不已。
夜里,周功虎洗腳時,露出流著膿水的多處潰爛皮膚。杜敏皺著眉頭問:“怎么弄成這樣?”他趕緊放下褲腳:“沒事兒,蚊子叮的,發(fā)炎了?!彼辉父嬖V妻子,那是白天的“鐵板燒”所致。
烈日下的鐵甲板,表面高達70℃,穿鞋都站不住,必須不停往甲板上潑水降溫。穿雨靴悶熱燙腳,不穿不僅不防水,更易蚊蟲叮咬。周功虎的雨靴里,常?;问幹胪菜惶煜聛?,腳泡得像發(fā)面饅頭,蚊子叮咬處很快潰爛流膿,又疼又癢。
這些苦,周功虎很清楚,從他選擇清漂那天起,就只能受著。難熬的還有冬天,甲板上會結(jié)一層薄薄的冰,稍不留心就會摔一跤大的。
那個冬日,清漂船的螺旋槳被江面垃圾纏繞,若不及時清理,很可能發(fā)生危險。50歲的周功虎穿上救生衣,撲通跳進江里,一刀一刀地割斷了纏繞物。跳下去時,江水溫熱,他并未感到多么冷。爬上船后,冷冽的江風像一根根細針,透過衣服扎在他每一寸肌膚上,他才領(lǐng)教了何謂“凜冽”。
秋冬之后的蓄水期,季風吹來的垃圾會在回水區(qū)大面積聚集,嚴重影響水質(zhì),損毀城市形象。清漂船加緊作業(yè),迎著朝陽出發(fā),伴著余暉返航。周功虎一行人在船頭上,站出了長江衛(wèi)士的姿態(tài)。
日常的清漂,“內(nèi)容”很是豐富,不但有各種垃圾雜物,還有牲畜的尸體。秋冬還好,春夏季節(jié),尸體散發(fā)出來的尸臭,惡心得周功虎想吐。
有一回,他們甚至打撈上來一具男尸,浮腫變形的樣子很是恐怖。周功虎報警后,尸體被認領(lǐng)走。杜敏獲悉,后怕地問:“你撈尸體不怕嗎?”周功虎說:“不怕,當過兵的人還會怕死人?他能被家人領(lǐng)回家,我們是做了件積德行善的好事?!?/p>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主持召開推動長江經(jīng)濟帶發(fā)展座談會,指示“把修復長江生態(tài)環(huán)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fā)”。
周功虎深受鼓舞,擺出大決戰(zhàn)的架勢。在他的影響下,一些對長江懷有感情的人陸續(xù)加入。那幾年,他組建過臨時清漂應(yīng)急隊,成立過三峽庫區(qū)清漂隊,還在秭歸縣退役軍人事務(wù)局幫助下,建立了一支20名退役軍人構(gòu)成的生態(tài)環(huán)保志愿服務(wù)隊。
從一個人到一群人,一支由35條私人船只、兩條政府自動化清漂船組成的龐大隊伍誕生了。
人多了,清漂工作卓有成效。江灘漸漸整潔,江面上垃圾少了,水漸漸清澈,江魚成群結(jié)隊地游玩覓食。長江,又依稀呈現(xiàn)出詩情畫意的模樣。
2020年冬天,上游洪水頻發(fā)。一場大風過后,江水回流,近4萬立方米漂浮物堆積到徐家沖港灣。在清漂的關(guān)鍵時刻,周功虎87歲的老母親突發(fā)腦出血,昏迷不醒。江上垃圾不清除,很可能危及三峽大壩發(fā)電機組;但自己不回家盡孝,很可能會留下終身遺憾。周功虎猶豫了,一時不知該何去何從。
看著忙得腳不沾地的伙伴和一眼望不到頭的漂浮物,他在心里吶喊:“娘,等我!清完垃圾我就回去!”
緊接著,30余條船、100多個清漂人,在他的協(xié)調(diào)下,夜以繼日奮戰(zhàn)40余天。待這些漂浮物被清除殆盡,老母親已癱瘓在床,再也起不來了。站在母親的病床前,周功虎涕淚滂沱。
此后,他白天在江上清漂,晚上在床前盡孝,一直持續(xù)到2021年2月,母親離開了人世。
那些年,女兒們長大后各自嫁人。回娘家時,她們拎著周功虎被汗?jié)n洇成“地圖”的衣服說:“爸,你要缺錢我們給你,這活兒讓年輕人干吧?!敝芄⑦B連擺手:“我清漂不為掙錢,為掙錢也不會干清漂,我只希望我的外孫們能看見干凈的長江水……”
2022年6月,湖北省委再次賦予宜昌“建設(shè)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的光榮使命。
周功虎干勁兒更足。每天清晨,在他的一聲令下,幾十條清漂船浩浩蕩蕩出發(fā),在江上穿梭往來,像一塊又一塊橡皮擦,擦拭著長江,醫(yī)治著母親河。
唯見長江天際流
在這期間,清漂隊員一直來來去去,有找到更好工作離開的,也有因為收入實在太低出走的。
有個年輕隊員是隊里骨干,他身手敏捷,干活利索,周功虎很是喜歡他。干了一年多,他找到周功虎:“家里條件不好,我得找個掙錢的活兒干?!敝芄]有過多挽留。那天,目送著對方走遠,他在甲板上站了許久,默默地看著夕陽西墜。
為了留住人,周功虎只能帶頭干最多的、最苦的、最累的活?!澳悴桓悖乙膊桓?,誰來保護長江?我們的后代怎么辦?”他如是說。
當然,清漂有苦有累,也有歡樂。還未禁漁那些年,周功虎和20多名隊員聚在一起,會在中午時分釣幾條江魚,清蒸水煮,炒上幾個菜,大家席地而坐,吃得不亦樂乎。飯畢,他們就開始吹牛侃大山,粗獷豪爽的笑聲在長江上回蕩。
還有一次清漂時,岸邊一個小伙子正釣魚,因腳下石頭松動,不慎掉進江里。周功虎立即跳下水,把小伙子救了上來。事后,大家高興地一邊打撈垃圾一邊放聲高歌,開心溢出了江面。
多年來,家中大小事都是杜敏操持。兩個女兒,一個在武漢,一個在宜昌,都生了娃。別人父母都會幫子女帶娃,杜敏卻因為要照顧他而離不開家。
這年,大女兒來電,說要去北京出差一段時間,想讓杜敏到武漢幫忙帶下兩個娃。杜敏左右為難:去吧,老伴兒恐怕每天連個熱乎飯都吃不上;不去吧,女兒輕易也不求她一回,不能傷了孩子的心。
周功虎大手一揮:“你去吧,我自己學做飯學洗衣服,就當我也給咱女兒做點貢獻?!?/p>
到了武漢,杜敏不放心,每晚視頻時,都要問問周功虎吃的什么飯,喝水了沒有,衣服洗干凈了沒。周功虎拍胸脯道:“飯吃了,水喝了,衣服也洗干凈了,你放心吧,照顧好你自己就行!”
女兒們羨慕嫉妒:“爸媽凈給我倆撒‘狗糧’呢。”“那是,你爸可是救過我的命的!”杜敏說。
她回憶說,有年春節(jié),她上三樓晾衣服,不小心腳下一滑摔下來。那天周功虎難得在家,在二樓的他聽見動靜急奔出來,伸手接了她一把。
“要沒你爸接那一下,我可能都沒命了!”杜敏至今心有余悸?!八?,爸做什么你都無條件支持,包括他放棄土建去清漂?”大女兒問?!拔曳磳^,可你爸做的事很偉大,現(xiàn)在我支持他!”
話是這么說,杜敏私下里還是各種規(guī)勸:“年齡越來越大,就不要做了,身體吃不消?!敝芄⒉灰詾橐猓f他身體素質(zhì)杠杠的,60歲正年輕!
然而,2022年底,周功虎的肝臟出現(xiàn)問題,住進市醫(yī)院。為了不讓女兒們擔心,老兩口瞞了下來。在醫(yī)院,杜敏看著他的滿頭白發(fā)和臉上深壑的皺紋說:“你看你,這些年風吹日曬,臉色比別人都深好幾度?!敝芄⒂檬帜﹃橆a自嘲:“這不好嗎?都曬出油了,下雨天這就是保護層,雨水濕不透?!倍琶簟暗伞绷怂谎郏瑑扇讼嘁暥?。
后來,兩個女兒得知此事,抱怨爸爸“不聽話”,說他也該“上岸”了?!安宦犜挕钡闹芄⑿α诵Α?/p>
周功虎知道,他還不能“上岸”,他是隊里的定盤星、主心骨,有他在,隊員才安得下心、沉得住氣。他也必須對得住大家的信任。他給隊員們都買了保險,防護用品和防暑藥物人手一份,定期培訓隊員的安全意識,保障大家的生命安全。
對另一個“老伙計”,周功虎也百般厚待。多年來,清漂隊員換了一茬又一茬,清漂工具廢了一把又一把,只有這艘30噸的清漂船還陪著他,“每年都給它檢修補漆,生怕出岔子,耽誤了清漂?!?/p>
好在當下,清漂船有了新設(shè)備,由原來的純?nèi)斯ご驌?,改成了機械打撈。設(shè)備上的履帶伸進江里,將漂浮物傳送到船上,大大減輕了勞動負擔。
而之前一起做土建工程的同伴,有的已經(jīng)身家千萬,開豪車住別墅,風光無限。別人問周功虎后悔不,他笑笑說:“每個人的追求不一樣,我現(xiàn)在拿著工資,做著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工作,很滿足!”
在周功虎心里,能和千億資產(chǎn)畫等號的是,17年來,經(jīng)他手打撈起來的逾20多萬立方米垃圾。如果將這些垃圾倒進長江,能讓長江斷流。
這些年,周功虎先后獲得了“宜昌好人”“宜昌市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獎”“湖北省河長制示范人物”“湖北省環(huán)境保護政府獎”“荊楚楷?!钡葮s譽稱號。
更讓周功虎高興的是,現(xiàn)在的長江,生態(tài)環(huán)境越來越好,漂浮物數(shù)量不僅越來越少,而且主要以樹木枝葉為主,作業(yè)難度大大降低。
2023年的一個秋日,周功虎又一次站在船頭上,順流而下。蜿蜒的長江像是一條巨龍,在群山之間穿梭。陽光播撒著金色的光芒,向天邊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