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語文教育教學改革的浪潮中,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同時,如何在創(chuàng)新中堅守語文本位也成為值得深思的課題。由馬亞麗和蘇夏旺共同編著、安徽文藝出版社2019 年出版的《初中語文教學卡片》一書,通過精巧的卡片式教學設計,為初中語文教學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可行的路徑。
第一,系統(tǒng)歸納知識,助力語言積累。在初中階段,學生會接受大量語文知識的輸入,包括字詞、成語、文言文以及文學常識等內容。傳統(tǒng)的教學通常依據教材順序來逐步推進,這容易導致學生的知識積累較為零散,不利于系統(tǒng)性地掌握。該書則通過對語文教材內容的歸納總結,巧妙地將知識分門別類,使學生在學習時能夠迅速抓住重點,減少重復和遺漏,提高了學習效率。書中將七至九年級的語文教材內容按單元、知識模塊進行系統(tǒng)化整理,涵蓋了成語積累、文學常識、文言詞匯等重要內容。例如,在成語學習中,卡片不僅列出成語的詞義、用法,還將與其相關的詞語及語境進行歸類,讓學生能通過同類詞語進行聯(lián)想記憶,大大提升學習的連貫性和理解的深刻性。
在文言文教學方面,書中的卡片著重提取了各篇文言文中的常見詞語、語法現(xiàn)象以及特殊句式,并通過簡潔明了的方式呈現(xiàn)給學生,使得學生能夠迅速找到文言知識的重點和難點。總體而言,該書注重將繁雜的語文知識分解為一目了然的內容,使得學生可以通過反復查閱、練習加深理解。這種便捷性與實用性的結合,幫助學生在積累知識的過程中,打下扎實的語言基礎。此外,在日常教學中,教師也可以根據具體的學情,靈活選擇和組合不同模塊進行講解或練習。
第二,強化閱讀理解,引導語言建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理解不僅是核心內容,更是促進學生語言和思維建構的重要手段。書中通過教學卡片對每篇課文進行內容提煉與深入解讀,幫助學生從文本中汲取精髓和營養(yǎng),提升閱讀理解能力的同時逐步形成自己的見解與表達。書中針對不同體裁和主題的課文,用閱讀卡片呈現(xiàn)出了不同的教學重點。例如,對于敘事類課文,卡片重點展示了敘事線索、人物塑造、情節(jié)發(fā)展等內容,以幫助學生掌握此類文章的敘事手法;對于詩歌,卡片則重點呈現(xiàn)生僻字詞、修辭手法、語言節(jié)奏、結構形式等方面,從而幫助學生理解詩歌的藝術特色。此外,書中還為每篇課文設計了延伸思考題,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探討文本的核心思想。
第三,勾連現(xiàn)實生活,促進語言運用。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在于運用,語文教學應與生活實際相結合,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靈活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書中也通過教學卡片呈現(xiàn)了對“延伸思考”和“實踐活動”的設計,力求讓語文學習走入學生的生活,并在此過程中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與應用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卡片設計了關于兒童成長記憶的討論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談談童年記憶中的特殊場景,一方面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共鳴,另一方面也能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全新感悟和表達欲望。又如,書中通過卡片總結了記敘文、議論文等常見文體的寫作要點和技巧,還通過模擬場景,設計了符合學生實際生活的寫作任務。這種將語文學習與生活實踐緊密結合的設計,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