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雨軒
南運河,靜海的母親河,靜海依運河而建,因運河而興,以運河而榮。古老的運河在靜海大地上流淌千年,為靜海帶來了旖旎的自然風光,也孕育了燦爛的運河文化。我從小就生活在南運河邊,欣賞著南運河每天的變化,感受著她的悠久歷史和文化韻味。
沿河堤漫步,運河四季之美便可盡覽無遺。春天,兩岸桃花灼灼,杏花如霞,梨花似云,五彩斑斕中,我仿佛看到了累累的碩果,它們在枝頭嬉笑打逗,你擠著我,我擁著你,在哼唱著一首豐收的歌。盛夏,坡草青青,綠樹映堤,河水蕩漾,魚蝦盡情嬉戲,玩耍逗趣,同時也吸引了許多垂釣愛好者前來垂釣,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當黃葉翩躚,紅彤彤的棗兒和黃澄澄的柿子熟了,高掛枝頭的瓜、果、梨、桃實現(xiàn)了它們早春時的夢想,豐收的歌曲成為了現(xiàn)實,那就是秋天了。到了冬天,河面上結(jié)了一層厚厚的冰,遠遠望去南運河就像一條正在蓄勢待發(fā)的銀龍,河兩岸的麥地里,“雪被”下的麥苗正暗暗積蓄力量,等待冰雪融化時便大展手腳,時刻滋養(yǎng)運河兩岸的人們。
姥爺曾多次給我講述南運河秀美的身姿、清澈蕩漾的河水、嬉戲游弋的魚蝦、鳴著汽笛來來往往運送貨物的船只,以及在運河里游泳玩耍的孩子們、河岸邊垂釣抓魚的滿滿幸福感、草色青青中散落著芬芳野花的兩岸河坡、堤岸上隨風搖曳的垂柳……
媽媽卻說她小時候,運河堤上都是土路,坑坑洼洼。晴天,塵土飛揚,人走在上面經(jīng)常弄得灰頭土臉。雨天,路面上到處都是水坑,泥濘不堪,走在上面深一腳淺一腳的,一不留神就會滑倒。一些工廠偷偷引出一根管子,把廢水排入運河。還有一些人把家中的垃圾紛紛扔到河里或丟棄在河岸兩旁,日積月累,各種垃圾污濁發(fā)酵,河水散發(fā)著臭味兒,路過的人們無不掩著口鼻,再也不見了清澈見底的河水以及嬉戲游弋的魚蝦……
我很疑惑,我親眼看到的南運河、姥爺講述的南運河和媽媽口中的南運河真的是一條河嗎?于是我又找到姥爺求證。原來,近年來,隨著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提出以及新農(nóng)村建設、運河改造工程的不斷推進,靜海區(qū)政府大力治理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人們的環(huán)保意識越來越強,南運河及運河兩岸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南運河宛如一幅美麗的生態(tài)畫卷正在徐徐展開。運河兩岸綠樹成蔭,蟬鳴聲聲,運河堤上的土路變成了平坦的水泥路,遠遠望去水泥路就像一條飄動的絲帶,蜿蜒著伸向遠方。
運河的水清了,消失的魚蝦又回來了,河堤上的路修了,河坡重新修整了,環(huán)境變得更好了,空氣更清新了。在河堤上遛彎兒、健身的人也多了起來,有用手機聽評書的,有暢談國際國內(nèi)新聞的,有互相追逐打斗嬉戲的,有身著運動服大汗淋漓慢跑的,還有衣著時尚牽著寵物狗散步的……如今,站在運河堤上極目遠眺,你會看到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運河兩岸種植著大片大片的農(nóng)作物,這些農(nóng)作物猶如樸實的父老鄉(xiāng)親一樣,默默無聞地生長,任勞任怨地滋養(yǎng)哺育著靜海人民。
如今的南運河洗盡纖塵,向人們講述著千百年來的歲月故事。在這座經(jīng)濟繁榮、風景秀麗、人民安康的宜居城市,勤勞樸實的運河兩岸人民正在用實際行動書寫著新時代靜海高質(zhì)量發(fā)展的華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