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qū)永寧縣園藝小學 張亞霞
隨著最新課程標準的頒布,全面重視小學數學計算模塊教學,并從更為寬闊的視角探索提高計算模塊教學質量的具體對策和基本方法,已然成為小學數學教師推進課堂教學、突破和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的基本實現路徑,成為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抓手。本文將對小學數學計算模塊有效教學的意義所在、基本原則和具體策略展開討論,希望可以逐步提高教師對計算模塊教學的重視程度,并全面把握高質量開展計算教學的規(guī)律。
傳統的計算模塊教學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如忽視夯實基礎、學生興趣不高、課堂教學被動灌輸等。全面地推進對計算模塊有效教學的研究,可以促使教師認真分析當前計算模塊教學中存在的各種短板和薄弱環(huán)節(jié),并積極地運用具有較強針對性的策略來強化計算模塊教學的查漏洞和補短板,從而逐步地完善計算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全面促進計算模塊教學質量的提高。
學生計算能力的高低,其本身就是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呈現形式和考查內容。積極地推進對計算模塊教學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可以促使教師通過各種方法來加強對學生計算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并積極地促使教師樹立素質教育思想,在計算教學中借助各種有效的策略來夯實學生計算基礎,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知識遷移應用能力,有效激發(fā)學生計算學習興趣,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
開展計算教學探索,可以促使教師學習關于計算教學的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并在計算教學探索中學習其他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經驗積累和總結,在與優(yōu)秀教師集體討論中梳理計算模塊教學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策略,全面開拓數學計算教學視野,并在后續(xù)的計算教學實踐中加強教學反思和實踐總結,從而逐步提升數學教師的綜合執(zhí)教能力。
從更為寬闊的視角探索開展有效計算教學的策略和模式,其最核心的目的是通過提高計算教學質效來助力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的落實和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因此,教師要在計算教學探索中遵循以生為本的原則,在生本理念的指引下積極地在計算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全面強化夯實學生基礎,更加注重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同時積極地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遷移應用能力,從而在探索中助力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的落實,促進每名學生的更好發(fā)展。
全面探索小學數學計算模塊有效教學的策略,其最直接的目的是解決當前計算模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因此,教師要樹立服務教學的思想,以提高計算模塊教學質量和助力計算模塊教學目標高質量達成為探索工作的直接目的指引,對當前的課堂教法運用、課堂組織流程、課堂基本形態(tài)、課堂師生互動模式等進行系統優(yōu)化和改進,從而促進計算模塊教學總體質量和效率的持續(xù)提高。
探索小學數學計算模塊高質量教學的具體策略和基本方法,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任務,也是教師把握計算教學規(guī)律的必由之路。教師需要遵循長期研究和長期實踐的原則,并立足計算教學的基本現狀和新課標的總體要求,明確計算教學的目標規(guī)劃,合理對每個階段探索工作的側重點和中心任務進行明確,同時還要結合探索工作的實際情況對教學計劃進行科學調整,從而真正在長期性的探索中把握計算模塊高質量教學的基本規(guī)律。
為探索小學數學計算模塊高質量教學的方法,教師需要遵循在開放性探索中進行互動交流的原則,通過集體備課、座談交流、線上名師遠程互動等方式學習優(yōu)秀教師關于計算教學的有益做法和具體經驗積累。教師應在集體討論中對當前計算教學的基本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認真研究,從而真正在長期性計算教學探索中拓寬計算教學思維和教學視野,為高質量的計算模塊教學鋪路架橋。
學生的計算基礎是影響小學數學計算模塊高質量教學的重要因素。試想,如果學生連最簡單的計算概念都難以扎實地掌握,連最基本的計算方法都不理解,那么我們對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將成為空談。因此,教師需要充分理解計算教學中夯實學生計算基礎、豐富知識儲備的重要性,并綜合借助各種手段和策略來有效加強計算基礎知識技能的講解,從而逐步夯實學生計算根基,為學生后續(xù)的厚積薄發(fā)及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創(chuàng)造良好的前提條件。
例如,在講解“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小節(jié)內容時,教師可以梳理該節(jié)課包含的基礎知識,并借助思維導圖為學生呈現。如,該節(jié)課包含口算除法和筆算除法兩個核心知識點,教師可以在思維導圖上對這些知識點進行呈現,并借助☆、△等符號標注學習的重難點與核心點,同時借助幻燈片對這些核心知識點進行具體化講解,還要在講解中列出不同的案例,加強講練結合,不斷深化學生對這些核心內容的學習和理解。此外,教師要結合學生容易產生知識“回生”的情況制定合理的復習計劃,確保打牢學生計算學習根基。
小學生很喜歡參與教師組織的各種游戲活動,也能夠在游戲活動中積極地進行探索和思考,踴躍地與同伴進行溝通和交流。教師要精準把握該階段學生的基本認知特點,并在計算模塊教學中通過引入各式各樣的競賽游戲活動來實現計算教學的活動引領和寓教于樂,從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計算學習熱情,逐步加深學生對計算模塊內容的學習和理解。
例如,在講解“兩位數乘兩位數”小節(jié)內容時,教師可以組織開展以“兩位數乘兩位數計算大比拼”為主題的計算競賽活動。教師應立足學生的計算基礎、知識儲備、個人計算能力等,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計算競賽小組,并引導學生分小組對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算法、計算技巧等進行討論,做好活動準備。之后,教師運用電子白板展示幾組關于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題目,讓不同小組結合本組的具體情況,選派對應的成員登臺作答計算題目,并結合不同學生計算的正確率、計算的方法運用等對其進行評價,并評選出優(yōu)勝者。同時,積極在活動中給予學生指導,真正在加強活動引領中不斷激發(fā)學生計算學習熱情,加深學生對兩位數乘兩位數計算規(guī)律的認識和理解。
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學習思維,如何逐步將學生在計算模塊內容的學習引向縱深,是教師推進計算模塊教學探索的重要討論課題。當前課堂教學中存在一定的填鴨式教學情況,導致課堂師生的互動交流頻率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不到激發(fā),學習思維得不到指引。因此,教師要立足當前計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恰當引入合作學習法,轉變計算模塊教學的組織方式,積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在開放性學習中啟發(fā)學生思維,助力學生計算學習質量的提高。
例如,在講解“小數的初步認識”小節(jié)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具體單位對小數的引入意義、基本特點、加減法等核心內容開展自由式討論,并引導學生在討論過程中對簡單的小數加、減法算理、算法的深度剖析,一起進行具體計算題目的研究,相互分享計算的經驗、計算的新思路,總結計算的具體規(guī)律等,讓不同學生踴躍發(fā)言。教師則立足不同小組的討論進度、學習困惑等,采用集體講解、點對點講解等多種方式給予學生指導。如,小組A 對簡單的小數加、減法的算理理解得不透徹,教師則可以結合一個具體的小數加減法案例來為學生分析計算的方法、技巧,幫助學生答疑解惑,助力學生計算學習質量的提高。
如何讓學生對計算模塊學習充滿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是充分發(fā)掘計算模塊教學潛能的重要一環(huán)。從當前的計算模塊教學情況來看,部分教師在教學中一般采用“口授+板書”這種相對固定化的教學組方式進行計算教學知識的講解,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求知欲望低下。因此,教師需要充分立足當前計算模塊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弊端,引入信息技術對計算模塊教學的組織方式、具體策略運用、課堂形態(tài)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進和優(yōu)化,從而提高計算模塊教學的趣味性,為計算模塊教學質量的提高注入源頭活水。
例如,在講解“三位數乘兩位數”小節(jié)內容時,教師可以借助思維導圖呈現該節(jié)課的計算模塊內容,并借助微課視頻展示一個關于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案例,如“234×12=”讓學生結合案例初步感知該節(jié)課的計算內容構成。同時教師可以借助幻燈片對具體的計算算理、算法進行深度剖析和講解,并在講解過程中通過交互式電子白板來加強課堂互動,了解學生計算學習薄弱環(huán)節(jié),并為學生提供對應的答疑解惑微課視頻,幫助學生查漏補缺,促進學生計算模塊內容學習質量的提高。
小學數學計算教學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具有很強的關聯性,開展高質量的計算教學,其最終的目的也是引導學生以數學計算知識為工具來解決日常生活問題。因此,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計算模塊的教學特點,在后續(xù)的計算教學中充分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融入生活化案例和生活化元素,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場景中對相關計算知識進行學習、理解和應用,從而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系數,促進學生知識遷移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講解“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小節(jié)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一個生活化案例,如在操場進行排隊。班級一共有36 人,每隊排6 個,可以排幾隊?讓學生結合生活中的場景問題和案例對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算理、算法進行思考。教師則可以繼續(xù)借助生活化案例對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算理、算法、計算注意事項等核心主題內容進行講解,并在后續(xù)的作業(yè)設計中為學生布置生活化遷移應用作業(yè)。如,引導學生結合除數是兩位數除法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等,真正在生活化教學中降低學生計算學習難度系數,促進學生計算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在計算教學結束之后開展有效的教學評價,能夠充分了解學生計算模塊學習薄弱點和促進學生查漏補缺。從當前的計算教學情況來看,存在計算教學評價方式固定化、單一化且評價中更加注重結果性評價的問題,難以精準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不利于學生更好地進行改進。因此,教師需要充分立足當前計算模塊教學評價中存在的問題,落實多元化評價機制的建立,對每名學生的計算模塊學習情況進行系統化考核與客觀化評價,從而促進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查漏補缺。
例如,在講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小節(jié)內容時,教師可以將計算模塊內容學習情況納入對該節(jié)課學習內容的總體評價中,同時還要提高評價的具體分值占比,并定期對評價數據進行匯總和量化,公布計算模塊內容學習成績、學習進退步情況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同時,教師應豐富評價形式,引入學生互動評價、學生自我診斷評價、教師綜合評價等,從不同的視角對不同學生在計算模塊學習中的情況進行考核和評價。教師還要更加關注過程性評價,如加強對學生計算學習方法、計算學習態(tài)度等的評價,并結合發(fā)現的問題為學生制訂改進策略,助力學生計算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傳統的計算模塊教學一般在固定的時間和固定的場所進行,難免使學生的學習路徑固化、學習渠道單一、學習視野狹窄,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計算模塊教學質量和效果的提高。因此,教師需要充分立足當前計算模塊教學中遇到的短板,創(chuàng)新計算模塊教學思路,合理挖掘新媒體的應用優(yōu)勢,以此構建線上學習空間,從而拓寬學生的計算學習路徑和渠道,為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計算綜合素養(yǎng)奠定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講解“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小節(jié)內容時,教師可以申請QQ 交流群,并每天在群里推送學生計算學習的進退步情況,分享計算學習方法;借助線上直播的方式進行一對一或者一對多的答疑解惑;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計算主題學習資源,如微課視頻資源、PPT 課件資源等,真正發(fā)揮線上平臺的教育優(yōu)勢,助力學生計算能力的提升。
綜上所述,計算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開展高質量的計算模塊教學,有利于幫助學生把握計算學習規(guī)律、提升學生的計算綜合素養(yǎng)。小學數學教師要重視計算模塊教學研究,積極地在計算教學實踐中運用多種策略,夯實學生的計算基礎;引入競賽活動,激發(fā)其計算熱情;組織合作學習,培養(yǎng)其計算思維;借助信息技術,激發(fā)其計算興趣;緊密聯系生活,降低其理解難度;完善評價機制,強化評價督促;構建線上空間,拓寬學習路徑等,從而真正地借助合理與恰當的計算教學方法來突破計算模塊教學瓶頸,為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和數學核心素養(yǎng)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