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芳微信留言:“百里溪畔沐秋蔭——鄭重捐贈文獻展” 開幕以來反響熱烈,延期一個月,到2月29日才結(jié)束??上н@段時間正是木版獎評選以及倫敦原創(chuàng)版畫展準備最忙的時段,依然無法回上??凑?。
一個多月前,展覽在中國近現(xiàn)代新聞博物館開幕那天,上海好多朋友發(fā)來留言和照片,京芳也發(fā)來展覽每面墻每個角落的細節(jié),雖然我和哥哥都沒能回去,但依然如臨現(xiàn)場。感嘆老爸氣場宏大,開幕式那么熱鬧。老爸穿著呢子大衣,老媽身穿紅色滑雪衫,戴紅色帽子,坐在她旁邊的小姨藍色滑雪衫,配紅圍巾,看上去都是又優(yōu)雅又喜慶。
去年3月,老爸老媽從康復醫(yī)院回家之后,老爸才開始全面整理他的書房。雖然他早就在和博物館談論捐贈之事,但如果不是因為老媽骨折,他也不會這么快開始行動。京芳每天過來,帶著電腦,仔細地把每件東西每本書詳細錄入。
老爸的藏書大部分早些年都已捐給安徽宿州市母校的鄭重圖書館,書房里剩下的都是他平時常用??吹臅?,已經(jīng)出版的著作的參考書,還有他已經(jīng)在腦海中布局、下面將要寫的幾本書的資料。老爸心細,很少扔東西,所以,他的書房也如萬寶窟。我們小時候?qū)懙淖?、畫的畫,手工課的成果,出門旅游紀念品,寫給家里的每封信,每張賀卡每張明信片,他都保留著,許多我們自己早就沒有記憶。私人物品都被搬到樓上,要捐給博物館的物件,老爸會用氣泡紙小心包好:裁紙刀、錄音機、照相機、收音機、磁帶、史前陶片、秦瓦當、晉磚、陶瓶、非洲木枕頭、茶壺、硯臺,夾在書里的糧票、布票,還有他無數(shù)本采訪日記,一包包書信,用牛皮紙信封裝著的捆扎成疊的手稿……封箱之后他會在紙箱上寫清里面有什么。每件東西他都親自安排,站在高凳上爬上爬下,一趟趟來回在七樓和八樓之間。
愷蒂專欄作家英倫新居民
老爸心細,很少扔東西,所以,他的書房也如萬寶窟。
老爸剛開始整理書房的那幾天,我還在上海,看到老爸寫在文匯報的格子稿紙上的稿件,他在小臺燈下“爬格子”的形象就浮現(xiàn)在眼前。老爸的手稿上都有注,有寫作的時間,例如“他擁抱地球,也擁抱原子彈初稿。應中國作家徐剛之約寫成……一九八六年菊月,北京—上?!保挥械目梢钥闯龈寮薷牡拇螖?shù),例如報告文學《沙漠與?!纺┪沧⒚鳎骸耙痪虐恕鹉晔律虾R桓濉⒁痪虐艘荒暌辉卤本┒?、一九八一年六月上海三稿”。還有一些說明了當時沒能發(fā)表或拍攝的原因,例如關于鄧稼先的劇本《他擁抱地球,也擁抱原子彈》的兩次稿,上有題簽:“此為應中央電視臺之約寫的六集連續(xù)劇,后與蒲廣濟合作,中央電視臺已通過,送核工業(yè)部審查,他們不同意,原因是我在寫《他擁抱原子彈,也擁抱地球》時沒有送給他們審稿,而且文中寫了試驗時有一顆原子彈掉了下來,他們?yōu)榇瞬粷M。初稿 1987.03.15北京。”
我離開上海返回倫敦后,京芳每天發(fā)照片給我,告訴整理進展,也會繼續(xù)把目錄發(fā)給我,特別是一些上面有我們涂鴉的書物,她總是要問一下我和哥哥是不是想留下。于是,幾本特別有我們童年記憶的、小時候我們經(jīng)常翻看的書,從七樓上了八樓??粗鴷亢芸毂磺蹇?,糊在窗子上的宣紙被裝修工人撕下,四面墻上的書櫥都被敲掉,當作垃圾運出,心里還是有不少傷感的,一個時代過去了。但也知道,另一個時代開始了,老爸的所有文獻書物,將在新聞博物館找到最好的去處,將會有新的更茁壯的生命。
這個“百里溪畔沐秋蔭”的展覽,是讓人欣慰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