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敏潔 蘭慧珍
為進一步推進思政教育,萬安縣潞田中心小學以“紅色基因潤童心? ?‘五育并舉’筑未來”為主題,開展形式多樣的系列活動。學校深入挖掘校內外紅色資源,創(chuàng)新育人方式,以紅色文化教育活動為載體,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紅色血脈,堅定師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信念,在努力奮斗中實現(xiàn)人生理想,為學生成長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
紅色課堂鑄“脊梁”。學校開設紅色課堂,將歷史與現(xiàn)實有機結合,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學校黨支部書記帶頭為教師上黨課、為學生上道德與法治課;班主任、思政課教師召開紅色主題班會。紅色文化進課堂幫助學生挺直“脊梁”,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紅色文化承“血脈”。沒有理想信念會導致精神上的“缺鈣”。學校積極探索紅色文化的傳播形式,將紅色文化教育融入學生德育等日常工作中。為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學校建造了一條紅色文化宣傳長廊,培養(yǎng)了一批優(yōu)秀的紅色宣講員,他們在校園里向師生們解說紅色長廊中的內容,如萬安革命先輩的故事等。通過宣講員的講解,全校師生對黨史有了更深入更系統(tǒng)的了解,愛黨愛國的種子在他們心中生根發(fā)芽。
紅色活動塑“筋骨”。為進一步推動紅色文化入腦入心,學校堅持校內教育和校外實踐相結合,開展了“書、講、唱、繪、走”五項活動。
一是“書”,撰寫紅色作品,厚植家國情懷。組織各中隊圍繞“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賡續(xù)紅色血脈”主題,積極開展相關的紅色征文活動。舉辦紅色征文,有利于強化學生的愛國意識,增強學生的擔當精神和責任意識,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勇?lián)鷷r代責任;同時,還可引導全體學生厚植家國情懷,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爭做新時代好少年。
二是“講”,演繹紅色故事,加強愛國修養(yǎng)。為扎實推進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學校引導全體師生多讀書、讀好書、善讀書,激勵學生傳承紅色基因,做強國少年,組織師生閱讀《雞毛信》《紅巖》等,開展“紅色故事我來講”活動,充分發(fā)揮紅色文化獨特的價值功能。
三是“唱”,唱響紅色歌曲,激勵奮斗意志。為培養(yǎng)學生愛黨愛國的情感,增強感恩意識,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學校以“唱響紅色歌曲、爭做時代新人”為主題,組織教師帶領學生學紅歌、唱紅歌,開展紅歌比賽。學生用嘹亮的歌聲唱響對祖國的熱愛,一首首歌頌黨和國家、歌頌祖國大好山河的紅歌響徹校園的上空。
四是“繪”,描繪紅色畫卷,凝聚愛國情懷。學校面向全體師生征集愛國主義系列書畫作品,舉行“強國有我、請黨放心”書畫作品展,評選優(yōu)秀作品并頒獎。利用水彩繪畫、手抄報、黑板報等形式,為學生搭建展示自我風采的平臺,使學生在書法、繪畫等方面更加自信。引導學生從中國共產黨百年黨史中汲取營養(yǎng),激發(fā)靈感,用優(yōu)秀的作品謳歌人民、謳歌時代,用五彩繽紛的畫筆贊美幸福生活。
五是“走”,追尋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為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和實踐能力,讓紅色教育助力學生健康成長,學校開展“追尋紅色記憶,賡續(xù)紅色血脈”的研學實踐活動,組織黨員教師、少先隊員代表前往羅塘鄉(xiāng)康克清故居、萬安暴動行動委員會舊址等地參觀,聆聽紅色故事,感受紅色情懷,傳承紅色基因,踐行紅色精神。
紅色文化的傳承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這些活動,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了歷史,懂得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學校堅持將紅色文化與“五育并舉”相融合,讓紅色基因的傳承永不止步。◆(作者單位:江西省萬安縣潞田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