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君
孫曉君,祖籍山東,現(xiàn)居北京?,F(xiàn)為中國人民大學畫院中國書畫高級研修班山水畫方向導師,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中國女畫家協(xié)會會員,榮寶齋畫院專職畫家,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教育電視臺《水墨丹青》《名家講堂》欄目簽約藝術家,中國山水畫創(chuàng)作院院士,北京禮君文化國際傳媒有限公司藝術總監(jiān),《中國藝術家》雜志書畫部部長。
孫曉君榮獲《文化產(chǎn)業(yè)》2024年第1期封面人物。
《百丈飛泉灑面涼 桃花片片瀉滄浪》
一幅優(yōu)秀的山水畫作品可以讓人回味無窮。初看孫曉君老師的作品,只覺得畫面靜謐,但是細細品味便能體會到其中的奧妙。她的作品十分注重畫面整體的視野。層巒疊嶂,遠高近低,錯落有致,只需一眼,便能感受到磅礴的氣勢。在細節(jié)方面,孫曉君老師的作品不追求畫面的“奇”,更多的是用常見的景色營造溫馨的氛圍,墻邊的小草、農(nóng)家小院中的農(nóng)具、村頭的石階……這些平常的事物都可以成為繪畫的素材,最終與畫面巧妙地融為一體,讓人回味無窮。人們常說“字如其人”,畫亦如此。畫作往往可以反映作畫者的心境,觀孫曉君老師的作品,可以在詩意中窺見一絲豁達,浮躁的心靈也可以獲得暫時的安寧。
毫無疑問,孫曉君老師對藝術的熱愛是非常深沉的。她熱愛繪畫,鐘情山水。為了探尋山水畫的真諦,她堅持描摹先賢古畫,這也為她的藝術創(chuàng)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她說:“我作畫追求形象的簡潔性、走筆的書寫性以及水墨效果的氤氳感。作畫時,景隨筆走,境由情生,情景交融。我喜歡從大自然中聆聽山水清音,并用筆去表現(xiàn)?!睘榱藙?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山水畫作品,她走遍全國,不斷嘗試各種繪畫技法,最終形成了獨特的個人藝術風格。
熱愛繪畫,鐘情繪畫,鉆研繪畫。在人心浮躁的當下,孫曉君老師始終堅持自己對藝術的追求,實在令人敬佩。
《千峰頂上直通云》
《文化產(chǎn)業(yè)》:您在藝術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是否遇到過瓶頸期?請問您是如何突破的?
孫曉君:2014年至2015年對我而言是一個瓶頸期,同時也是我“破繭成蝶”的一個關鍵時期。2013年,我的一幅作品在全國美展上獲獎,這對我而言是一個好消息。但是我知道,要想獲得更好的成績,就必須有新的突破。因此,我嘗試從繪畫語言、構圖等方面入手,走出一條自己的繪畫之路。然而,要想真正形成自己的風格并非易事,當時我?guī)缀踝呷肓艘粋€死胡同。直到有一天,我看著北京鳳凰嶺的山,茅塞頓開,想到了用積墨的技法表現(xiàn)大自然,并由此開啟了全新的繪畫之路。
《文化產(chǎn)業(yè)》:您覺得山水畫創(chuàng)作對您的生活產(chǎn)生了哪些影響?
孫曉君:首先,我從小就喜歡畫畫,能將自己的興趣發(fā)展成事業(yè)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所以在藝術創(chuàng)作的道路上,不論面對成功還是困頓,我都可以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其次,山水畫創(chuàng)作要求創(chuàng)作者有一雙能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在創(chuàng)作山水畫的過程中,我走訪了很多地方,對生活中的很多事物有了全新的理解,對生命的感悟也更加深刻。對我而言,山水畫創(chuàng)作已經(jīng)成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件事,它使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文化產(chǎn)業(yè)》:可以談談您對積墨山水畫的看法嗎?
孫曉君:有人認為,積墨是用最笨的方法畫畫,別人一遍就可以畫完的,積墨要用十遍才能完成。但是在我看來,積墨雖然慢,卻可以充分體現(xiàn)出一個人的智慧。在創(chuàng)作積墨山水畫的過程中,要注意空間的主次、筆法的靈活,追求“墨不礙色,色不礙墨”的藝術效果。而要想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創(chuàng)作者反復練習,在一次次失敗中總結經(jīng)驗。所以我認為,積墨考驗的是一個人對藝術的忠誠度。我學習積墨山水畫的過程很漫長,慶幸的是最終取得了不錯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