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海峽兩岸成雙的『宮保第』

      2024-02-15 00:00:00馬秀梅
      尋根 2024年6期
      關鍵詞:宮保林家漳州

      在海峽兩岸,有兩座御賜宮邸建筑“宮保第”隔海相望:一座在漳州城內,另一座在臺灣臺中。這兩座宮保第建成時間稍有先后,但都為清代御賜祭祀福建陸路提督林文察而建。

      林文察為臺灣“霧峰林家”第四代傳人,祖籍漳州府平和縣五寨鄉(xiāng)埔坪村。同治年間,閩浙總督左宗棠急調臺灣府駐軍內渡到大陸平亂,林文察奉命渡海赴閩。同治三年(1864年)十二月,林文察率軍駐守漳州萬松關。李世賢部用計設伏包圍,林文察孤軍奮戰(zhàn),陣前身亡,死不見尸,時年37歲。就此,左宗棠與福建巡撫徐宗干先后向皇帝上書。光緒五年(1879年),朝廷御賜祭葬,贈太子少保,謚剛愍,賞騎都尉世職。準建林剛愍專祠于漳州的做轎巷與臺灣東大墩(現(xiàn)臺中市)兩地,其衣冠冢建在臺中市霧峰鄉(xiāng)的倒飛鳳山上,供后人憑吊。光緒十四年(1888年),漳州的林剛愍祠遷到觀橋街(今新華西路人委巷)現(xiàn)址,增建牌坊,祠后建宅。因林文察死后贈太子少保銜,故漳州、臺中的林剛愍祠、宅又稱“宮保第”。地跨閩臺的宮保第,是中國僅存的一府兩地御賜建筑,林文察又出自臺灣五大家族中的“霧峰林家”,因此,其深厚的歷史、文化意義尤其突出。

      臺灣“霧峰林家”“宮保第”一門

      1.始遷祖林石

      雍正五年(1727年),臺灣知府沈起元曾明示:“漳、泉內地無籍之民,無田可耕,無工可雇,無食可覓,一到臺地,上之可以致富,下之可以溫飽?!笨登觊g,沿海人口壓力日重,而臺灣地曠人稀。民間傳言:“臺灣錢淹腳目?!迸_灣,成為福建遷徙者首選地。林子慕,漳浦深土人,元時為逃避戰(zhàn)亂,由沿海遷往深山中的平和縣五寨鄉(xiāng)埔坪村。林石是林子慕長子伯元的十四世孫,乾隆十九年(1754年),渡海到臺灣彰化縣大里代(今大里市)拓荒墾殖,成為“霧峰林家”遷臺祖。林石遷臺后,十五世遜、十六世甲寅、十七世定邦、十八世文察等鑄就“霧峰林家”聲名。臺灣“霧峰林家”與漳州埔坪林家一脈相承。

      林石經三年辛勞開墾,四百多甲荒地變沃田,歲入禾谷近萬石,一躍成為地方豪紳。其間,他不但將故鄉(xiāng)的兩個弟弟接來一同拼搏,還特意把祖先骸骨遷葬至臺灣,表示其扎根臺灣的決心;同時幫助族人陸續(xù)渡臺,形成龐大的拓荒家族群。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與林石同鄉(xiāng)不同宗的林爽文起事,林石曾力勸:“此滅族事,胡可為?”林爽文叛亂平定后,時任族長的林石被抄家沒籍,冤死獄中;子孫則星散逃命。其時長子林遜早卒,遺孀黃氏(黃瑞娘)帶兩稚兒輾轉移居阿罩霧(臺中霧峰),筑草廬蔽風雨,披荊棘辟山林,十分艱辛,開啟“霧峰林家”新時代。其次子林甲寅,繼承了祖父林石的經商才能,投資土地開發(fā)和伐木燒炭,幾年間在頂竹圍一帶擁地二百多甲,年收谷四千余石。此地也改名“甲寅村”。林甲寅育有三子,長子林定邦,遷出舊宅,興建兩處大宅第:下厝、頂厝。下厝子孫的武功和頂厝子孫的“文膽”,為“霧峰林家”寫下輝煌的歷史,也體現(xiàn)在下厝武風濃厚和頂厝文風鼎盛的建筑風格上。

      2.署福建陸路提督林文察

      林定邦長子林文察,字密卿,又字子明,沉穩(wěn)果敢,勇猛有謀略,自小好讀兵書,勤練刀槍劍術,對火槍射擊尤其擅長。道光三十年(1850年),林文察為報殺父之仇刺死仇家后自首,坦然入獄服刑。咸豐四年(1854年),臺灣內亂四起,而國庫虛空,軍費無措,官府只能釋放獄囚,與地方鄉(xiāng)勇混編成軍,上陣作戰(zhàn)。適逢此時,林文察出獄步入軍旅生涯。曾玉明(臺灣北路協(xié)副將)聽聞林文察打仗勇猛有謀略,命他征召鄉(xiāng)勇帶兵立功。林文察率領多名霧峰佃戶和鄉(xiāng)勇為前鋒,沖鋒陷陣,成功收復雞籠(今基隆市),拿下首功。

      林文察繼續(xù)擴軍、編練鄉(xiāng)勇,霧峰先后有數(shù)千人參與征戰(zhàn)。由于林文察部皆為同鄉(xiāng)子弟,生死相隨,樸訥且堅武,團結而善戰(zhàn)。又因林文察擅長射擊,在其調教下,這些鄉(xiāng)勇精熟火器,能臥地以腳趾架槍燃擊,彈無虛發(fā)。常常以少擊眾,戰(zhàn)功卓著,被冠以“臺勇”之譽。林文察不但協(xié)助官兵平定了斗六與岡山的匪亂,而且籌餉捐銀,解決官府燃眉之急。咸豐八年(1858年),清廷因其屢立大功,賞六品翎頂,獲游擊銜。林文察隨后在霧峰下厝興建官衙一座,此即“宮保第”前身。咸豐九年(1859年),林文察奉命率“臺勇”渡海西征,在閩浙多個戰(zhàn)場上驍勇善戰(zhàn),屢建軍功,閩浙總督慶瑞也贊其“素稱謀勇”。

      林文察因軍功和屢捐銀餉,官位躥升之快之高,在臺灣只有王得祿(嘉慶年間浙江水師提督)可與其相比肩:從游擊升參將,再升副將,同治二年(1863年)躍升為福寧鎮(zhèn)總兵,隨即署福建陸路提督。從伍五年連升五級,林文察成為當時臺灣的最高武將。其弟林文明也敘功而成為副將。自此“霧峰林家”,尤其是下厝,由地方士紳升級為國家官僚,并一舉成為臺灣最具影響力的家族之一。

      同治三年(1864年)十一月,福建軍務危急,左宗棠急令林文察由臺赴閩救援。林文察率軍到達漳州,暫駐萬松關,被李世賢軍伏擊包圍。在敵眾我寡情勢下,林文察奮勇拼殺,在瑞香亭與李世賢血戰(zhàn)。軍孤援絕,所部死傷略盡;鏖戰(zhàn)五時,突圍不能出。中數(shù)槍,歿于陣,享年37歲。閩詩人陳鐵香詠林文察之壯烈“砍頭陷胸不回顧,馬革欲裹嗟無尸”,曾國藩也稱道“閩中健將,文察為最”。在左宗棠和福建巡撫徐宗干向朝廷上書后,光緒五年,皇帝御賜祭葬,謚剛愍,追贈太子少保,賞騎都尉世職,準建專祠于漳州做轎巷與臺灣東大墩兩地,供后人憑吊。因尸骨無存,又建衣冠冢在霧峰鄉(xiāng)的倒飛鳳山上。

      3.承前啟后的林朝棟

      林朝棟,字蔭堂,林文察長子,林文察戰(zhàn)死時才十四歲。自其叔林文明遇害后,“霧峰林家”家運重挫,于是韜光養(yǎng)晦,伺機以待。

      光緒十年(1884年)中法開戰(zhàn),法國的遠東艦隊在孤拔指揮下攻打臺灣,在雞籠外海與清軍炮戰(zhàn)。隨即攻占雞籠。繼而進攻滬尾(今新北市),但被漳州鎮(zhèn)總兵孫開華擊敗。中法兩軍在北臺灣對峙。

      清廷為解決兵源、餉需問題,宣示臺灣士紳募勇捐餉,協(xié)助御敵。十一月,劉銘傳征召林朝棟,林家立即響應,踴躍而上。林朝棟率五百鄉(xiāng)勇、攜二個月軍餉前出雞籠,鎮(zhèn)守大武侖炮臺,協(xié)防作戰(zhàn)。次年初,法軍在大牛埔與林朝棟軍發(fā)生沖突,被林朝棟擊退。隨后法軍以1900名士兵進攻清軍的暖暖防線,月眉山戰(zhàn)役爆發(fā)。林朝棟率鄉(xiāng)勇支援,并與福寧鎮(zhèn)曹志忠軍夜襲法軍,血戰(zhàn)至清晨。之后法軍多次以小股兵力襲擊,皆被林朝棟擊退。次年三月,法軍再派兵1300名攻打暖暖防線,一舉攻占月眉山頂,并炮轟清軍至其潰敗。只有林朝棟軍仍堅守獅球嶺,與法軍殊死對抗。關鍵時刻,林朝棟之妻楊水萍,率鄉(xiāng)勇6000余人支援前線,擊敗法軍于大屯山,穩(wěn)住暖暖防線,并協(xié)助清軍主力撤至基隆河南岸。之后兩軍對峙,直到1885年逼退法軍,取得勝利。林朝棟因助戰(zhàn)有功,深得劉銘傳青睞,“忠藎之裔,久孚物望;統(tǒng)率土勇,甫臨大敵,即能督戰(zhàn)有功,實屬忠義勇敢”,從此為劉銘傳所倚重。

      光緒十一年(1885年),劉銘傳任命林朝棟委辦中路營務,擢撫墾局長。由于林朝棟平撫結合,策略得當,招撫“山番”進展順利,數(shù)十社歸順政府。清廷獎勵其功,賞二品頂戴;同時命統(tǒng)領全臺營務(軍隊后勤),授全臺樟腦專賣權。樟腦是英、美、德、法、印等國進口貿易必需品,“霧峰林家”因掌握全臺樟腦生產和貿易權而大獲其利。此外,林朝棟的伐木局為臺灣鐵路提供枕木;煤油局開發(fā)臺灣石油資源;茶莊引進優(yōu)良茶種,采用先進的種植和焙制技術,在與印度競爭中取得先機。

      光緒十三年(1887年),彰化縣因土地丈量處理不當,引發(fā)施九緞事件。劉銘傳飛檄林朝棟急援彰化。林朝棟在奉令剿亂時,進莊后只緝拿首要,解散亂民,不忍自傷其類。由此二十四莊與鹿港得以無事?,F(xiàn)“宮保第”懸有“德同再造”匾,即二十四莊民眾所贈。

      乙未戰(zhàn)爭中,林朝棟組織抗日義軍,率師北援。臺灣割讓日本后,他奉旨內渡,舉家遷至廈門,從此心灰意冷,1904年6月13日在上海病逝,享年54歲,歸葬漳州香亭坂。

      林朝棟是“霧峰林家”承前啟后的人物,一方面為官,另一方面執(zhí)掌撫墾、營務與樟腦事務,重心也由農業(yè)轉向經貿,使家族財富快速增長?!办F峰林家”的再度崛起,成為臺灣首屈一指的官紳一體家族,林朝棟發(fā)揮了決定性作用。

      4.忠貞報國的林資鏗

      林資鏗,字季商,號祖密,林朝棟之子。自幼受父輩習武從軍的熏陶,少年時就涉足軍旅,跟隨父親抗擊法軍和平定騷亂。乙未割臺后,林資鏗隨父內渡,繼續(xù)經營樟腦事業(yè),并在家鄉(xiāng)鋪設鐵軌、開設糖廠。與此同時,在閩南地區(qū)開展航運、開墾等事務,及賑濟災民等慈善活動,維持家族影響力。林朝棟去世后,林資鏗變賣霧峰田產,多次資助臺灣羅福星、張火爐等抗日活動。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后,林資鏗隨即離臺,脫離日本國籍,申請恢復中國國籍。“宮保第”至今保存著當年申請中華民國國籍第1號證的照片。

      1915年,林資鏗加入中華革命黨(中國國民黨前身),1916年參加廈門起義。1917年,林資鏗赴廣州輔佐孫中山,捐資數(shù)十萬銀圓。1918年1月,孫中山委任林資鏗為陸軍閩南軍司令。3月,林資鏗在廈門鼓浪嶼“宮保第”成立閩南軍司令部,在漳州文昌宮舉辦閩南軍隨營學校,培養(yǎng)軍事人才,是黃埔軍校的雛形。1919年,林資鏗任粵軍第二預備隊司令,又任汕頭警備司令。1921年,任孫中山大元帥府參軍,又任大本營參議。1925年8月20日,林資鏗在旗下疏河公司駐地(漳州華安和尚山),被北洋軍閥李厚基的部下張毅殺害,年僅47歲。

      臺灣丘逢甲之子丘念臺曾如是評價:“革命不難,舍富貴而革命為難;舍富貴而革命不難,能審國族,辨忠節(jié),而舍富貴以革命為尤難。臺灣林祖密者,蓋能此尤難也?!?/p>

      5.革命烈士林正亨

      林正亨,林資鏗之子,在鼓浪嶼“宮保第”內長大,有繪畫天資。日本侵占東三省后,投筆從戎,報考南京陸軍軍官學校。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林正亨隨軍轉戰(zhàn)湖南、廣西等戰(zhàn)場。桂南大戰(zhàn)前夕,林正亨特意戎裝拍照,并填《滿江紅》詞:“戎裝難掩書生面,鐵石豈如壯士心。從此北騁南馳,戴日月,衣霜雪。笑斫倭奴頭當球,饑餐倭奴肉與血,國土未復時,困殺身,心不歇!”

      1944年,林正亨參加中國遠征軍赴緬作戰(zhàn),在與日軍肉搏戰(zhàn)中,全身刀傷達16處之多,終因殘疾退出戰(zhàn)場?;貒?,輾轉找到妹妹。其妹林雙盼,因痛恨日本殖民統(tǒng)治,改名林崗,先于其兄離臺,回大陸積極參加抗戰(zhàn),并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林崗的介紹下,林正亨加入朱學范領導的“中國勞動協(xié)會”。

      抗戰(zhàn)勝利后,在給母親的家書中,林正亨寫道:“在這神圣的戰(zhàn)爭中,我可算盡了責任。臺灣的收復,父親生平的遺志可算達到了,要是有知,一定大笑于九泉。我的殘廢不算什么,國家能獲得勝利強盛,故鄉(xiāng)同胞能獲得光明和自由,我個人粉身碎骨也值得?!辈痪?,受朱學范指示,林正亨返回臺灣開展地下工作。

      1947年,臺灣“二二八”事件爆發(fā),林正亨參加臺中的武裝起義。數(shù)周后起義失敗,國民黨軍隊逮捕林正亨并將其投入監(jiān)獄。1950年,林正亨被國民黨在馬町場殺害。198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追授林正亨為革命烈士并頒發(fā)證書。

      “霧峰林家”跌宕起伏的家族發(fā)展史,可謂百年少見,近世少有。從開臺拓荒的農家小戶,發(fā)展為集軍、政、農、商于一身的顯赫家族;從習武護身的獄中囚徒,飛速躥升為臺灣最高軍事將領;從看家護院的地主武裝,變身為反抗外國殖民者入侵的“棟軍”主力;從世職傳人和商賈富家,到參加孫中山的民主革命,成為國民黨早期軍政要員;從投身抗日戰(zhàn)爭,到加入中國共產黨,為推翻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而犧牲的革命烈士?!办F峰林家”,尤其是“宮保第”一門,從清代至抗戰(zhàn)勝利后,武風濃厚。自林文察、林朝棟、林資鏗,到林正熊、林正傳、林正亨、林正元等,數(shù)代均從軍,同時在政治、商業(yè)、農業(yè)等多個領域有大的建樹。這是臺灣歷史上血緣家族發(fā)展的一個典型代表,極受臺灣民眾尊重。

      漳州“宮保第”

      同治三年,林文察戰(zhàn)死萬松關,尸骨不存。光緒五年,清廷敕建專祠于漳州做轎巷,祠內立碑鐫刻:“祠祀提督林文察,字有理,福建臺灣人,原署陸路提督,同治三年冬領兵駐漳郡東關外,十一月初三日,在瑞香亭與李世賢血戰(zhàn),軍孤援絕,力竭陣亡。事后朝廷贈太子少保,謚剛愍,于死事地方建立專祠?!?/p>

      光緒十四年(1888年),林剛愍祠遷至觀橋街現(xiàn)址。祠前增建三門三樓四柱的石牌坊,牌坊頂層正中為“敕建”龍鳳板。上有靈芝浮云,下有海水揚波,中間是雙龍戲珠的圖案。下層正中懸掛雙面題字匾“林剛愍公祠”。外石柱鐫楹聯(lián):“碧血灑沙場,千古河山留正氣;丹題煥華表,一門俎豆肅明。”內石柱刻楹聯(lián):“異數(shù)褒忠社氣,擎海天一柱;中興翊運大名,壽河岳千年?!膘艉蠼ㄓ幸?guī)整院落。宮保第建筑群占地面積約600平方米,為二進燕尾脊式硬山頂建筑,面闊三間、進深五間,中有天井,雙側為廂房。主體為穿斗抬梁混合式,梁為月梁,坐斗有獅象斗和瓜斗,方斗則為梅花斗;前殿梁架、主殿梁架安雕花板;前殿、前廊各設一組垂蓮斗拱;屋面覆板瓦,正脊堵內剪粘脊飾。大門前是一對青石抱鼓石。

      漳州宮保第不僅是閩臺林氏宗親祭祀專祠,也是血緣相連的家園。甲午戰(zhàn)爭之后,林氏臺胞紛紛內渡,宮保第迎來送往一批批漳籍臺胞。尤其是林文察之孫林資鏗離臺后,在閩南從事軍事、經濟、社會活動,就以宮保第為常駐地。

      20世紀50年代起,宮保第建筑群多次改造。先是大部分建筑變?yōu)檎畽C關職工宿舍,隨后臨街石牌坊也被拆除,石坊構件就作為階石分散鋪于路沿,此時石柱鐫字仍清晰可辨。到80年代,被拆除一進,僅余一進和天井、廊房等部分建筑,留存建筑面積212平方米;門前抱鼓石僅存座礎。1988年6月,留存宮保第建筑以“林資鏗故居”名義,被漳州市人民政府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立碑于屋內。

      2008年,林資鏗故居又被拆除。2014年6月,從林資鏗故居遺址掘出一批原在“林剛愍祠”前牌坊的雕工精美的石構件,是宮保第的原物。

      在廈門的鼓浪嶼,還有一處“宮保第”,由二幢英式別墅建筑組成,位于琴島僻靜之地的鼓新路67號。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時,林朝棟組織抗日義軍,決心死守臺灣。但臺灣巡撫唐景崧奉旨要文武官員撤回大陸,林朝棟也只能隨船內渡廈門,于是在鼓浪嶼內厝澳修建了廈門宮保第。

      鼓浪嶼半山腰上的這座建筑,依舊保持著1895年初建時的歐式風格:曲折的車、步道,茂盛的熱帶植物,簡約的門庭景觀布局,遮掩了大半個別墅。推開大門,庭院相當幽靜,主樓有一排方柱前廊,過百年的楊桃樹已高過二樓,側旁有一個簡樸茶座。不過,這里已變更為宮保第酒店。

      其實,廈門的宮保第并沒有漳州和臺中宮保第的祠堂和官衙功能,僅僅是居住之用,因此稱“林公館”似乎更為合適。不過,廈門宮保第因是林資鏗從事革命活動的重要場所——既是“廈門起義”的機密指揮部、軍事訓練基地、閩南軍的司令部,也是他籌集軍餉、家人趕制軍服的后勤場所,所以在林家歷史上是重要的一頁。

      臺中“宮保第”

      咸豐八年,清廷因林文察屢立大功,對其封賞。林文察隨后在霧峰下厝三合草屋的南邊興建官衙一座(現(xiàn)臺中市霧峰鄉(xiāng)民生路40號),此即后來“宮保第”第三進的前身。興建之初,建筑風貌是漳州磚、泉州石、福州杉,基本沿用漳、泉、福的建筑式樣。林文察雖一路擢升至署福建陸路提督,成為臺籍少有的一品武官,但連年征戰(zhàn),戰(zhàn)死時僅37歲,官衙并未及時擴建。

      中法戰(zhàn)爭期間,劉銘傳征召林文察之子林朝棟,林家立即響應,踴躍而上。自此,林家因掌控數(shù)千精兵良勇的“棟軍”,又獲樟腦專賣、墾撫等特權,成為臺灣最具影響力的家族。林朝棟決定將其父親曾經的官衙改擴建為臺中“宮保第”,先加建了前一、二兩進,以與漳州宮保第相呼應;又陸續(xù)營建第四和第五進的住宅院落,前后用了近十年,直到1893年才全部落成。工程所用的木材、石料都從云南、福建等地運來,精細修飾全由漳、泉能工巧匠操作。落成后,成為臺灣至今規(guī)模最大、建筑最精美的清代官宅。

      臺中宮保第是個規(guī)制宏大的巨大院落。每進面寬十一間,中辟三扇大門,以四欄排、四落起組成“回”字形四合院。宮保第原有五進,第一進是官廳,第二進是客廳,第三進是公堂,第四、第五進是住宅?,F(xiàn)存前四進。

      宮保第的第一進門面極寬,木構月梁與斗拱雕飾精致,富麗堂皇,十分考究。門廊的正中,懸掛著匾額“宮保第”。其兩側屋脊延伸很遠,各建有兩個翹起的燕尾。官宦之家常裝飾燕尾,但如此寬遠的翹脊卻是臺灣唯一。

      第二進是客廳,屋脊呈馬鞍型,古樸風雅。大門上方懸掛“忠烈永式”匾額。廳中至今保存多件珍貴文物,既有《狄仁杰望云思親》《孔明夜奏出師表》等彩繪木雕,又有李鴻章的手書和光緒十六年(1890年)恩科狀元吳魯?shù)哪珜?。一塊“春秋又八千”的金字橫匾高懸于客廳堂上。這是臺中中華會館在楊水萍(林朝棟之妻)81歲壽辰時敬獻的壽匾,由四川書法名家楊草仙手書的狂草。楊水萍曾在法軍攻打臺灣時率六千鄉(xiāng)丁奮勇北上,解“棟軍”之危,并擊退法軍,由此揚名。清廷冊封她為“一品誥命夫人”。

      第三進原為林文察官衙,是宮保第最老的建筑,也最具漳、泉風貌。雖歷經歲月,但紅磚墻面與潔白精致的窗欞、栩栩如生的木雕更顯樸實和諧。第三進門上懸掛有“德同再造”匾額,這是彰化二十四莊與鹿港百姓感念林朝棟宅心仁厚,其在處理1888年施九緞事件中力諫劉銘傳,避免了數(shù)千民眾被屠。林朝棟也因此得賞二品頂戴。

      小 結

      海峽兩岸,福建漳州和臺灣臺中,有兩座御賜宮邸建筑“宮保第”隔海相望。這兩座“宮保第”都為清代御賜祭祀署福建陸路提督林文察而建。

      漳州和臺中兩地的“宮保第”,無可辯駁地證明臺灣的根在福建、在大陸?!办F峰林家”“宮保第”一門,隨著國家、民族在歷史大潮中的跌宕起伏,盡顯忠良,始終站在愛國的一邊、反帝的一邊,站在民族大義的一邊、國家統(tǒng)一的一邊。保護好閩臺兩地“宮保第”歷史文化遺產,運用這些文物資源,可以加強海峽兩岸民眾的同胞親情,強化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

      猜你喜歡
      宮保林家漳州
      林家陽作品
      宮保蝦滑蓋飯
      宮保蝦蓋滑飯
      家教世界(2023年8期)2023-04-25 02:18:16
      南康漳州龍
      福建漳州面煎粿
      林家琪、李鴻禹作品
      宮保入菜 色艷味香辣
      烹調知識(2017年11期)2017-11-06 17:43:52
      漳州:原中央蘇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
      林家立設計作品
      藝術評論(2016年5期)2016-05-14 07:05:01
      有趣的發(fā)現(xiàn)
      江达县| 博乐市| 绥棱县| 普安县| 竹山县| 景洪市| 桦甸市| 株洲市| 海城市| 富平县| 彝良县| 江都市| 黔江区| 泽州县| 克东县| 福州市| 青神县| 石河子市| 晋州市| 凤凰县| 沂南县| 仲巴县| 安福县| 京山县| 濉溪县| 延寿县| 石家庄市| 香河县| 鄂伦春自治旗| 盐亭县| 偏关县| 桂东县| 丰镇市| 达日县| 衡东县| 曲水县| 疏附县| 合肥市| 璧山县| 永康市| 蒙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