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譜」是中國人「家、國」延續(xù)的符號(hào)和標(biāo)志,凡是中國人,都應(yīng)該有「族譜」,中國有句成語,叫做「非我族類」,意思就是說,沒在「族譜」記載的人,是不能成爲(wèi)「同一族」的。從更大的層面講,凡是中國人,都應(yīng)該有「族譜」佐證。比如説,二戰(zhàn)后留在臺(tái)灣的日本人,即便已經(jīng)改成中國姓氏和中文名字,因爲(wèi)沒有「族譜」佐證,也無法「變成」中國人,更何況他們從骨子裏也不認(rèn)同自己是中國人。
「族譜」又稱「家譜」「宗譜」,是以一種表譜的形式,記載一個(gè)家族世襲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跡的書?!缸遄V」是一種特殊的文獻(xiàn),是中國五千年文明史中最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獻(xiàn),記載的是同宗共祖血緣集團(tuán)世系人物和事蹟?shù)确矫媲闆r的歷史圖籍。臺(tái)灣很多種姓都有「族譜」,代表他們的「從哪來」。早年逃海來到臺(tái)灣的「福佬人」或「客家人」或者「中原人」,一般都會(huì)隨身帶兩件寶物,一件是「族譜」,另一件是「祖宗牌位」,直至現(xiàn)在,臺(tái)灣很多家庭都保留「族譜」和「祖宗牌位」。
可是,「族譜」是怎麼寫的呢?我們蔡姓祖先四百年前從泉州帶到臺(tái)灣的「族譜」足以見證「族譜」是怎麼寫的。
「族譜」記載格式各有不同
根據(jù)四百年前從泉州帶到臺(tái)灣的蔡氏「族譜」,可以確認(rèn)族屬衍派的「青陽」蔡氏,就是福建泉州晉江五店市的蔡氏家廟,因此本人2023年得以代表在臺(tái)灣的青陽蔡氏族人帶著「族譜」回泉州蔡氏家廟合譜進(jìn)香,並祭拜青陽第一世祖蔡用明之墓。2024年10月再度回蔡氏家廟祭祖。
在筆者寫出有關(guān)蔡氏「族譜」的繁衍後,有很多人好奇「族譜」是怎麼寫的?
其實(shí),早年的「族譜」都是用毛筆抄寫的,且字跡很大,每頁只寫一兩位祖先,頁數(shù)就變很多。蔡氏「族譜」比較早,延續(xù)的時(shí)間也比較久,因此蔡氏「族譜」就記載的很多。同時(shí),「族譜」是用繁體字寫成的,有許多文字在現(xiàn)代電腦版本的字庫裏就根本沒有,這也從另一個(gè)角度證明了中國漢字的演化與簡化。
「族譜」除了用毛筆記載外,記載格式也略有不同,我們蔡氏所傳的「青陽」「族譜」在記載的體裁上也與其他蔡氏「族譜」有所不同。我們傳的「族譜」是單一族系的嫡傳族譜,與泉州蔡氏家廟保留下來的多族系族譜,在格式上就略有差異,也就是說,「青陽」的嫡傳蔡氏「族譜」,只管直系族傳,不記載旁系族傳。
筆者在此描述蔡氏「族譜」的不同記載格式,也希望有更多臺(tái)灣人拿出自己的「族譜」,一方面可以共同見證不同「族譜」的記載各式與「族譜」傳承的特點(diǎn);另一方面,也可透過不同「族譜」的記載格式,共同厚植中華傳統(tǒng)文化。
【 二十六世祖 】
諱樹尾公,係二十五世祖懋鶯公之次子,號(hào)德樹。生於五月初二日,卒於五月十五日。妣娶黃氏,生於雍正庚子年五月十一日酉時(shí),卒於乾隆君乙西三十七年二月二十一日己時(shí)。生一子曰葉。
【 二十七世祖 】
諱葉公,係二十六世祖樹尾公之子,號(hào)勇德。生於乾隆丁丑年八月三十日成時(shí),卒於道光辛巳年十一月初六日酉時(shí),葬在樹仔腳崙,坐子向午。妣娶竹仔腳莊陳氏,閨名鶯娘,享壽七十齡,生於乾隆三十五年庚寅十一月初一日子時(shí),卒於道光癸卯年八月十二日亥時(shí),葬在樹仔腳崙,坐壬向丙兼亥已。生六子,長曰天成,二曰天財(cái),三曰天貴,四曰天燈,五曰天河,六日天助。
【 二十八世祖 】
諱天成公,係二十七世祖葉公之長子,號(hào)厚德。生於乾隆甲辰年十二月十五日吉時(shí),卒於道光壬辰年正月初九日辰時(shí),葬在樹仔腳崙,坐巽向乾兼辰戌。妣娶竹仔腳莊陳氏喜娘,生於乾隆乙巳年十一月初一日吉時(shí),卒於咸豐丙辰年四月十七日申時(shí),葬在樹仔腳崙,坐乾向巽兼戌辰,民國102年(2013)6月16日翻金,遷葬北港鎮(zhèn)府番里公墓,位於靈骨塔北邊300公尺祖墓內(nèi)。生二子,長曰三奇,次曰交。
諱天財(cái)公,生於王子年八月十二日卯時(shí),卒於王年正月初七日,無娶。
諱天貴公,出於南港街,子孫興旺。天燈公,號(hào)肇啟,生於嘉慶乙丑年八月二十三日寅時(shí),卒於同治癸未年三月初十日戍時(shí),別世無娶。
諱天河公,號(hào)肇宗,生於嘉慶戊辰年二月吉日吉時(shí),卒於同治丁卯年九月初六日戌時(shí),別世無娶。
諱天助公,生於嘉慶王申年八月十九日寅時(shí),卒於道光庚子年十月二十四日申時(shí),在興化店塚,坐亥向已兼壬丙。
【 二十九世祖 】
諱三奇公,係二十八世祖天成公之長子,號(hào)純?nèi)?,生於清帝嘉慶癸亥八年正月初四日巳時(shí),卒於咸豐七年丁巳十一月十一日卯時(shí),與母陳氏喜娘合葬樹仔腳崙公下畔崙,坐乾向巽兼戌辰·妣娶溪墘厝莊吳氏,閨名滿娘,號(hào)慈儉,生於嘉慶十七年王申三月初四日亥時(shí),卒於光緒十六年庚寅二月十九日未時(shí),葬在山仔莊頂畔自己園,坐卯向酉兼甲庚·夫妻至民國102年(2013)6月16日翻金,遷葬北港鎮(zhèn)府番里公墓,位於靈骨塔北邊300公尺祖墓內(nèi)·生四子·長曰西洋(謀獻(xiàn))。二曰謀勞,名義過繼於二十九世祖交公。三曰謀屘,四曰謀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