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芬 胡珊珊
乙型肝炎肝硬化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持續(xù)感染所造成的肝臟持續(xù)炎癥,該病形成包括兩個階段,未出現(xiàn)并發(fā)癥之前的肝硬化代償期及出現(xiàn)了肝硬化的其它并發(fā)癥[1]。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治療之前,評價肝臟功能情況尤為必要[2]。有報道顯示[3],肝硬化患者常存在營養(yǎng)不良的現(xiàn)象,會嚴重影響患者的預后,還會導致血清生長激素(GH)水平增高及低蛋白血癥,表現(xiàn)為GH抵抗。葉酸(FA)是肝臟代謝代謝的重要產(chǎn)物,當肝細胞大量損傷時,可嚴重影響FA的代謝[4];維生素B12(VitB12)可儲存在肝臟內(nèi),是機體重要的營養(yǎng)物質(zhì),當患者機體因肝硬化發(fā)生營養(yǎng)不良時,VitB12水平常有異常改變[5]。研究表明血清VitB12、FA與肝臟疾病發(fā)展存在密切相關(guān)性[6]。因此,本研究分析血清VitB12、FA、GH與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相關(guān)性,旨在為臨床治療提供新參考。
(1)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7]中診斷標準;(2)患者年齡范圍為26~78歲;(3)患者對本研究知情同意。
(1)合并其他類型肝炎;(2)存在酒精性脂肪肝或免疫性肝病;(3)惡性腫瘤患者;(4)合并有心血管疾病者;(5)服用過免疫抑制劑者。
納入2020年1月—2021年12月安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48例,設為肝硬化組,男、女分別72、76例;年齡26~78歲,平均(47.27±10.01)歲。同期納入正常體檢患者100例為正常對照組,男、女分別52、48例;年齡26~78歲,平均(48.26±9.21)歲,兩組各資料差異不明顯(P>0.05)。本研究獲得我院醫(yī)學倫理學委員會批準。
采集空腹靜脈血5 mL,離心后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法檢測血清VitB12,FA,GH,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肝生化指標,包括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ST)、總膽紅素(TBil)水平。儀器和試劑由美國貝克曼公司提供。肝功能按Child-Pugh分級[8],計分5~6分為A級,計分7~9分為B級,10~15分為C級。
肝硬化組血清VitB12、GH、ALT、AST、TBil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FA水平明顯低于正常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肝硬化組與正常對照組血清VitB12、FA、GH及肝生化指標比較
Child-PughA、B、C級分別為30、71、47例,Child-Pugh分級越高血清VitB12、GH、ALT、AST、TBil水平越高,而FA水平越低(P<0.05),見表2。
表2 肝硬化組肝功能分級血清VitB12、FA、GH及肝生化指標比較
血清VitB12、GH與肝生化指標ALT、AST、AST呈正相關(guān),血清FA與肝生化指標ALT、AST、AST呈負相關(guān)(P<0.05,見表3)。
表3 血清VitB12、FA、GH與肝生化指標相關(guān)性分析
乙型肝炎肝硬化一般病程較為緩慢,同時伴有肝功能損害,當肝損傷進一步發(fā)展,可導致肝衰竭、肝癌[9-10]。因此,尋找有關(guān)的監(jiān)測肝功能損傷指標,對評估疾病并指導治療十分重要[11]。有研究發(fā)現(xiàn),肝細胞損傷患者可見VitB12、FA異常變化,可反映病情變化程度[12]。GH是腺垂體中含量最多的激素,對生長發(fā)育具有較大幫助,還可直接作用靶細胞,調(diào)節(jié)糖、脂肪,有研究顯示,GH水平的減低可促進肝功能損傷[13]。因此,本研究探究VitB12、FA、GH水平與乙型肝炎肝硬化肝功能的關(guān)系,為臨床治療提供更多參考。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肝硬化組血清VitB12、GH、ALT、AST、TBil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FA水平明顯低于正常對照組,隨著肝功能按Child-Pugh分級增加,血清VitB12、GH、ALT、AST、TBil上升,血清FA呈逐漸下降趨勢。這一結(jié)果說明,血清VitB12、GH、FA與肝功能損傷密切相關(guān),VitB12、GH與肝功能損傷表現(xiàn)為正相關(guān)關(guān)系,而FA會隨著肝功能損傷程度增加而降低,為負相關(guān)。分析原因為,VitB12屬于水溶性維生素,是含有金屬的維生素,在肝臟中以儲存的形式存在[14]。有研究顯示,當肝細胞受損時,血清VitB12的含量會發(fā)生變化[15]。根據(jù)閆登科等[16]研究顯示,VitB12可刺激肝細胞的生長,當肝臟出現(xiàn)病毒感染時,會使肝細胞受損,從而使血清中VitB12水平上升。這些研究結(jié)論均與本研究結(jié)果一致。通常情況下,肝細胞可以直接接觸肝臟的血竇,當形成肝硬化時,肝細胞和血竇之間的基底膜由膠原蛋白形成,阻礙了血液和肝細胞的接觸,導致肝細胞缺血缺氧及功能障礙,導致VitB12的吸收發(fā)生障礙。FA是人體內(nèi)必不可少的水溶性微生物,作為甲基供體,它參與一個碳單位的代謝和轉(zhuǎn)移,而肝臟是貯存FA的重要器官[17]。有研究顯示,血清FA水平與肝功能損害密切相關(guān),其合成需要肝細胞參與,肝功能損傷時FA合成受影響表現(xiàn)為水平降低[4]。根據(jù)姚小健等[18]研究顯示,當肝功能持續(xù)受損,會導致FA攝入不足,導致蛋白質(zhì)合成受阻,從而降低肝臟的抗氧化防御機制,增加肝細胞的通透性,從而使ALT、AST、TBil水平上升。GH是垂體前葉分泌的一種蛋白類激素,當機體發(fā)生應激情況時,可造成GH在機體內(nèi)異常變化;當發(fā)生肝損傷后,GH水平明顯升高,這是由于肝損傷可刺激GH的分泌[19]。而當肝功能受損時,會出現(xiàn)GH抵抗,血清GH濃度升高。本研究還顯示,通過Pearson相關(guān)系數(shù)分析顯示,血清VitB12、GH與肝生化指標ALT、AST、AST呈正相關(guān)[4],血清FA與肝生化指標ALT、AST、TBil呈負相關(guān)。
綜上所述,隨著乙型肝炎肝硬化肝功能損傷的加重,會導致血清VitB12、GH水平上升,FA水平下降,因此血清VitB12、GH、FA可作為評估肝損傷程度的有效指標。
利益沖突聲明: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