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歲那年,在村子外頭的池塘里,我從寬闊的水面上抬起頭,看到一片銀白色從天空中慢慢劃過。那時的天空是潔凈的,那片銀白色被湛藍的天空襯托,猶如一只移動的簪子。地上,那些勞作的人都抬頭仰望,人們說那是飛機,里面坐滿了出門旅行的人。
“旅行”,這個陌生而神秘的詞,從此進入了我的心中。
四十年后,我走過了許多山山水水,經(jīng)歷過不少風風雨雨,一次次成為天空中那片銀白色的一部分,也慢慢懂得了旅行的意義——
有趣的靈魂總在萬物之間。而萬物,即在我們?nèi)諒鸵蝗盏男新弥小?/p>
十九歲那年的春天,流水打開故鄉(xiāng)龍眠山上的石門沖。杜鵑聲里,我們約定了去西北看看。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旅行。從長江之濱的安徽桐城,過淮河、走黃河,在嘉峪關(guān)下的小溪邊傾聽擊石燕鳴;在甘肅酒泉,與著名詩人林染端著夜光杯,吟誦“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那時,整個大地一片澄澈。
在大地上行走,在天空中飛翔。有趣的靈魂,成為露珠,成為草葉,成為風,成為那無邊無際的蒼茫。
有一年,在長江之上,一位小個子的老人給了我一只陶制的塤。他吹出了猶如黃土般的深沉,而我并不曾吹響它,只記得這位老人述說的自己的一生——所有苦難,濃縮在一只塤里。他坐在船頭,指著江水中的漩渦,說每一個漩渦都有一個故事,或是天上的流云,或是地上的生命,或是夢中的淚水,或是日出時又一個清新的黎明……
萬物涵蘊了所有的存在,有趣的靈魂,在萬物的生存法則中穿梭往來。
某年秋天,我在高空看見黃河,河流之魂靜若處子;又一年,在云貴高原那些寬大的褶皺里,我讀著每一片隆起的堅硬,感受著每一片谷地的溫柔;在去韓國原州的飛行途中,我看見大海,那些成群的島嶼呈現(xiàn)出時間的緩慢與空間的深邃。更重要的,是那些與我擦肩而過的靈魂。他們以最開放與最自然的面目,成為微小的感動,成為一時的愛慕,凝結(jié)為一瞬間的感悟。
最持久的旅行,其實就是日常的生存。我們的一生,就是在大地上最漫長的行旅。
星光,日月,黃土,流水……
山頭的花草,城中的落日,深井里的青苔,屋檐上的瓦松……
古銅色臉面的說書人,吹著笛子的養(yǎng)蜂人,坐在城市咖啡廳里的中年男女,從廣告牌下側(cè)身而過的少年……
無論是乘飛機飛行于長空,還是坐列車沿鐵軌奔馳,無論是奔忙于四方天地,還是與一方書桌共度時光,我們每時每刻都在行旅之中。那些有趣的靈魂,或站在路口,僅僅是看著我們選擇;或跟在身后,默默記下我們清瘦的背影;或獨立山巔,與雄鷹對視;或靜坐等待,尋找與我們相近相交相互溫暖的存在。
有趣的靈魂總在萬物之間。人生的展開也是由著一步步走近萬物、一寸寸深入萬物、一點點融入萬物的軌跡,并最終讓自己成為萬物之間那一個稍稍有趣的靈魂的過程!
洪放,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安徽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安徽省“江淮文化名家”工作室領(lǐng)銜人,作品曾獲第十屆冰心散文獎、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設(shè)“五個一工程”獎、安徽省社會科學文學藝術(shù)出版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