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7年7月31日,被囚禁的進(jìn)步大學(xué)生波古柳波夫因在當(dāng)時的彼得堡市市長特列波夫面前沒有行脫帽禮,遭到毒刑拷打。俄羅斯女青年薇拉見了后憤慨至極,她朝那個滅絕人性的暴徒射出了一顆子彈,當(dāng)場被捕。審判席上,薇拉再次指控特列波夫慘無人道的暴行:“迫使一個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的人再次接受鞭笞和酷刑,這是多么殘忍……我覺得絕不能也不應(yīng)該讓這件事無聲無息地過去。如果保持緘默,特列波夫依舊會有恃無恐地一次又一次濫施淫威。我寧可犧牲自己,也要向世人證明:絕不能讓這個殘酷凌辱人類個性的人逍遙法外……舉起手來,向一個人開槍——這是可怕的,但我意識到必須這樣做?!?/p>
薇拉射擊并非出于私心和復(fù)仇,而是為了另一個人的思想和名譽。她的動機中有一種正直而崇高的熱忱。她勇敢、堅定地制止踐踏凌辱人類尊嚴(yán)的行動。在辯護律師據(jù)理力爭下,薇拉得以釋放。
◆素材解讀
1.心懷憐憫,阻止暴行。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當(dāng)薇拉目睹“迫使一個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的人再次接受鞭笞和酷刑”,她憤怒至極,朝那個滅絕人性的市長射出了一顆子彈。薇拉也知道她會被逮捕,但她寧可犧牲自己,也不忍心看到一個暴徒肆無忌憚地凌辱他人尊嚴(yán)。
2.堅守良知,鄙棄丑惡。面對殘暴,不做沉默的“羔羊”。薇拉之所以有勇氣制止踐踏凌辱他人尊嚴(yán)的行動,是因為她有著奔涌的血性和不屈的靈魂,有著堅守良知的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