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臣
他走過一千年——
跳進河,那條河就泛濫起來。
坐進一塊山石,就順勢滾動、碎裂。
小河與石頭厭惡往日的寧靜,
它們引發(fā)的不安,卻讓他蒙羞。
他爬上人的舌尖,一段動人心弦的話語
被后世牢記,并口口相傳
誰聽到,就種下一顆會發(fā)光的種子;
想著它,就從體內(nèi)伸出一枝,別樣的人格。
不知何時,這個世界變得更加擁擠
繁雜而隱秘。他被文字記作羌尊,
族群在人海中稀釋。
他又走過一千年。戰(zhàn)爭和瘟疫
吞噬夢想家譜里的長波色系
逼他深入人心。人類反復
重建規(guī)則,他給人心豎起一道墻,
仍舊懷揣不甘,尋找知音,
用盡心思排除異己。他用最后一百年
把自己變成幾句名言:誰若讀到,
大腦就逆時針加速旋轉,引發(fā)更多謬誤。
春秋古柏的腹語
南郭寺的仲夏,不見一片泛黃的落葉。
這不是我第一次回鄉(xiāng)探訪。
我歪頭,仰望,記憶向兒時傾斜;
多年后再來,錯覺的重量
是否像眼下一樣,
還會壓在同一根支撐柱?
我站在杜甫的腳印里,你是石碑上
春秋鑿出的敗筆,有一句唐詩
在亂世中失去風韻。古柏不招風,
竹林無羅雀。一句沉寂千年的腹語
崩裂,從木質(zhì)纖維收緊的軀殼,
讓你目睹,無數(shù)朝代更迭
讓我虛度半日,虛度半生
在睜眼,和閉眼之間。
不,夢篡改不了正史
樹痕對時代發(fā)出的邀請。
在杜甫故里筆架山前
一個杜甫走出鞏義,另一個接著誕生。
我心里的這一個,剛才還躺在經(jīng)典的搖籃,
現(xiàn)在已經(jīng)跨出書房,在樹蔭里現(xiàn)身。
他仍在瘋長,創(chuàng)造力驚人——
在空曠的庭院,他用詩篇命名過
所有荷花,石榴和刺棗,詞語包裹的籽粒
現(xiàn)在更加飽滿,在云影下驚動飛鳥。
我在風口仰望筆架山,不同朝代
不同年齡的他疾聲,或者苦吟,
看不清各自的愁容。他順風走來,
不等躲開,便穿過我的身體
隨風而去。我一轉身,又一個杜甫
誕生:哭聲驚動后世朝野,感時花濺淚。
揚 臣:本名楊亞軍,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廣東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作品見于《詩刊》《星星》《詩潮》《詩歌月刊》《詩選刊》《飛天》等,出版詩集《我的口音,我的刀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