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云
在古代,行軍是一件挺復雜的事兒,并不像我們玩網(wǎng)絡游戲那樣,鼠標一點就成功。假設此刻,你是一位明代的將軍,接到帶兵攻城的命令,要在指定時間內(nèi)趕到指定地點??粗浑p雙充滿信任和勇氣的眼睛,你身為主將,該如何帶領(lǐng)士兵完成任務呢?
出發(fā)之前,先偵察
出發(fā)之前,主將召集各部將領(lǐng)歃血軍祭、鼓舞士氣,并令各部收拾行裝器械。待一切準備妥當后,大軍還不能即刻出發(fā),須先派塘騎出去偵察。
塘騎可以理解為偵察兵和通信兵的結(jié)合體,主要負責在行軍過程中偵察敵情、匯報信息。
塘騎以塘為編制,每塘五人。這五個人在偵察時要注意彼此相望,不能脫離各自視線。除此之外,每人都要裝備信炮,以便遭遇突發(fā)事件時給大軍報警。可以說,塘騎就是軍隊的眼睛和耳朵。
塘騎要將偵察的信息直接報給主將,回營匯報途中,沿途官兵不許攔截盤問。如有人敢在中途攔截、盤問情報,即以軍法處置。
每個塘騎都要裝備一把腰刀、一副弓箭,還有非常重要的旗幟——說是旗幟,其實是旗槍,槍長三米,槍頭下置一面三十厘米寬的小旗。發(fā)現(xiàn)敵軍,塘騎就左右急搖旗幟,后邊的塘騎看到,也依樣搖動旗幟,將信息層層傳遞給主將。如果敵人距離還很遠,塘騎只需慢慢搖動旗幟;如果敵人來勢洶洶,塘騎就要畫圈式地快速大幅度搖動旗幟。
旗幟的顏色不同,代表的意思也不同。遭遇敵人,搖紅旗;發(fā)現(xiàn)敵人,搖黃旗;敵人眾多,搖青旗;敵人數(shù)量少,搖白旗;發(fā)現(xiàn)地形有問題,搖黑旗……這些顏色不能用錯。
行軍途中,講順序
大軍的行軍順序頗有講究。首先出營的是騎兵,因為騎兵速度快,出營后就迅速前進到距離營地二三里的地方擺好隊列,開始警戒;隨后,步兵各部按照位置、方向、遠近依次出營,在距離營地幾十步外,列陣警戒;最后,輜重隊出營。全部出營后,步兵收陣,越過騎兵走在最前面,騎兵護衛(wèi)帶領(lǐng)輜重隊,與步兵保持一定距離行軍。遇到大雪天,行軍順序就改成騎兵在前踏雪開道,步兵在后跟隨。
行軍路上,將士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地形,有的可以順利通過,有的卻暗藏危機,主將需要時刻保持警惕之心和判斷力——
如遇三岔路口,主將會讓全軍停下,派游兵前往高處瞭望;如遇密林幽谷,主將會派塘騎前往深處搜索探察,確認無異常再繼續(xù)行進;如遇大河阻擋,水深無船,主將會派善水者攜帶粗大繩索游到對岸,將兩岸的繩索立起固定,再讓士兵們砍伐竹木鋪在繩索上,做成吊橋。為避免敵人設伏,吊橋造好后,大部隊也不能全部過河,主將須讓精銳部隊先過河,進入警戒模式后,再讓后面的士兵依次渡河,每過一隊就占據(jù)有利地形,擺一隊陣勢。
雖然處處小心,但主將也不得不考慮遇伏的應對辦法。若大軍在幽谷密林、狹窄山路遇伏,必然會出現(xiàn)首尾不相連、斷成數(shù)個部分的情況,致使主將無法統(tǒng)一指揮。因此,經(jīng)過這種地方時,大軍要不斷變換隊形。以一千人為例:將一千人分為十哨,每哨百人。過山路時,第一哨先行,走到第一塘位置,看塘騎舉什么旗,沒有危險就在此處列陣警戒;然后,第二哨越過第一哨前進到第二塘位置,列陣警戒。其余各哨按此順序依次前進。這樣步步為營,就算遇敵兵伏擊也不會驚慌失措。
安營扎寨,有謀略
在行軍途中,如遇突發(fā)情況,需要暫停一段時間,大軍就要原地等待。主將除了安排將士們安營扎寨、布置工事,還要命人在營寨外一二里地之內(nèi)修建烽墩,作為明哨預警。
一旦有敵軍攻營,哨兵就會根據(jù)對方人數(shù)點燃烽火。一般情況下,十人點小火炬,一百至二百人點大火炬,三百至四百人點兩個火炬,五百至一千人點三個火炬,以此類推。如遇風沙天氣,敵軍來攻時,由于能見度低,各部不得出營應戰(zhàn),以免出營后各部由于風沙阻礙無法配合,被敵軍用騎兵挨個擊破。
當然,一直龜縮營內(nèi)也不是辦法,主將可以命令各部堅守營寨,用弓弩、火器射擊,再挑選精銳騎兵,悄悄出營尋找敵軍腹地攻擊。等到了敵境,如果對地理位置不熟悉,還需要尋找當?shù)鼐用褡鱿驅(qū)?。為了避免有人提供虛假信息,不能只聽一人言,要多找?guī)兹?,分開詢問,看最后得到的信息是否一致。
俗話說:“人到一萬,無邊無沿。”行軍時,數(shù)萬乃至數(shù)十萬大軍的隊伍長達數(shù)十里。由于隊伍過長,金鼓不相聞,旗幟不可見,只能依靠塘騎或士兵口頭傳遞信息。因?qū)訉觽鬟f的信息容易出現(xiàn)錯漏,軍中有規(guī)定,塘騎或士兵傳遞信息時不可廢話連篇,需精簡重點,內(nèi)容不能超過三句。此外,塘騎或士兵還要復述一遍信息確認,回答“知道了”,再繼續(xù)向后傳遞。
攻下城池,先別進
在攻下城池之后,主將并不會像影視劇里演的那般,帶著軍隊全部進城。相反,主將會帶著將士們在城池四面坐地等待,先派一隊人進城安撫居民,肅清敵軍殘余,待一切安排妥當后再帶領(lǐng)全軍進城。進城后,由于軍營還沒建成,士兵需要安插進民居中歇息。這時,士兵以隊為單位,每隊同住一家,方便隊長監(jiān)管。遇到居住面積較大的富貴人家和官府機構(gòu),就數(shù)隊同住。如果有士兵不愿同住或偷偷離開,隊長有權(quán)當場軍法處置。
布置完畢后,各部將官帶領(lǐng)各隊前往指定的民居,在門口立定,等到軍中一聲炮響,各街敲鑼后,才可以進入民居歇息。若士兵沒接到號令擅自進入民居,會被捆綁并被打八十棍,同隊之人也要連坐。
至此,作為主將的你才算完成了任務。是不是感覺很辛苦?要知道這只是帶兵出行,還沒把攻城時的風險算進去呢!由此可見,古代的將軍真不好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