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艷
(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qū)金口鎮(zhèn)政府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服務中心,山東 青島 266214)
1.1 刺種部位不規(guī)范 隨意將刺種針扎向雞只翅膀的三角區(qū),有的針頭刺破血管而引起流血,有的刺到靠近三角區(qū)的肌肉上,造成肌肉腫脹或形成潰瘍,有的刺到羽毛上,導致接種無效。刺種部位不準很難保證刺種效果,還會給雞只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1.2 刺種針槽向下 接種過程中,為了趕時間、比速度,或者責任心不強等,忽視了刺種針槽的方向,在刺種針槽向下時也沒有及時糾正,這樣即使針槽內(nèi)有疫苗液,也會在刺種過程中將疫苗液滴漏到外面,致使接種劑量不足而引起刺種失敗。
1.3 蘸取疫苗不足 接種操作不當,不管疫苗瓶內(nèi)疫苗液的多少,都是蘸取一下就進行刺種。隨著疫苗瓶內(nèi)疫苗液的逐步減少,會出現(xiàn)疫苗液未浸過刺種針槽的情況,這樣蘸取的疫苗量就會不足,致使接種劑量減少,導致雞無法產(chǎn)生理想的抗體水平。建議盡量選擇兩個刺種槽的針頭刺種,保證接種劑量充足。
1.4 疫苗被羽毛吸附 操作手法不熟練,雞只掙扎時,針槽難免會觸碰到雞翅上的羽毛,刺種針槽內(nèi)的疫苗液就會被羽毛吸附,造成接種劑量不足,使雞刺種后機體無法產(chǎn)生理想的抗體水平,最后出現(xiàn)免疫失敗情況。
1.5 疫苗稀釋不合理 接種凍干活疫苗前需要做好稀釋工作。隨意使用生理鹽水或涼開水等作稀釋液,而未選用專用稀釋液,或稀釋過程中溫度控制不當,都會降低疫苗效價而導致免疫失敗。如雞痘凍干弱毒苗一般在-15 ℃以下保存,稀釋液在2~8 ℃保存,如果直接在常溫下稀釋疫苗,會降低疫苗效價和免疫效果。
另外稀釋濃度也應合適,若隨意加大稀釋量,會造成免疫接種失敗。
1.6 疫苗使用不當 刺種的疫苗一般為弱毒活苗,稀釋過程中需要低溫處理,稀釋后也應在低溫環(huán)境中保存或使用,并盡量縮短在外界的放置時間。
刺種人員直接將疫苗瓶握在手掌內(nèi),沒有對疫苗瓶做隔熱保護時,隨著刺種工作的開展,疫苗瓶內(nèi)的疫苗會逐漸失去效價,不僅使雞只個體抗體水平高低不齊,甚至會造成免疫失敗現(xiàn)象。
1.7 刺種后未進行檢查 刺種后不進行檢查,可造成接種無效雞不能及時補免而發(fā)病,或者刺種雞出現(xiàn)異常情況,而未及時采取救治措施,最終增加雞群死淘率。
2.1 保證刺種部位規(guī)范 刺種前對接種人員進行培訓,保證接種部位準確無誤。
抓雞人員先將雞固定起來,然后將雞翅膀拉開,接種人員將翅膀內(nèi)側羽毛撥開,露出無毛處的三角區(qū)域,然后用蘸取了疫苗液的刺種針垂直刺向無血管處的翼膜處。嚴禁針頭刺向血管、神經(jīng)或肌肉,否則會造成免疫失敗且給雞造成傷害。
2.2 保證刺種針槽向上 接種過程時刻檢查刺種針槽的方向,協(xié)助人員同時幫助刺種人員觀察針槽是否向上。管理人員在配置疫苗的同時,提醒接種人員動作輕緩,不要急躁,確保雞只免疫劑量準確一致。
2.3 蘸取充足疫苗 每次蘸取疫苗時,刺種針槽必須浸入疫苗液面以下,保證針槽內(nèi)蘸滿疫苗液,針出疫苗瓶口時刮一下,防止疫苗液遺漏出來。用注射針頭刺種的,每次蘸取疫苗必須在1 cm以上的深度,才能保證蘸取疫苗液充足。
隨著接種的進行,在疫苗液無法蘸滿刺種針槽時,可將疫苗瓶傾斜,讓液體能夠浸沒刺種針頭,或者增加蘸取次數(shù),保證刺種針槽內(nèi)充滿疫苗液。監(jiān)管者幫助刺種人員將剩余不多的疫苗集中,增加疫苗瓶內(nèi)疫苗液的數(shù)量,以使接種劑量充足。應關注疫苗使用時間,保證稀釋后的疫苗在1 h內(nèi)用完,否則疫苗效價會降低。
2.4 減少羽毛吸附疫苗 抓雞人員積極配合刺種人員,將雞翅三角區(qū)的羽毛撥開,防止刺種針接觸到羽毛,以免擦掉或吸附疫苗液而減少接種劑量。
雖然疫苗要求在較短時間內(nèi)接種完畢,但是刺種速度過快,無形中會增加羽毛刮擦疫苗液的風險,所以應控制好接種速度和手法,保質(zhì)保量完成刺種任務。
2.5 正確稀釋疫苗 凍干弱毒苗一般保存在低溫條件下,也需要在較低溫度下完成稀釋,防止效價受到影響。稀釋濃度應合理,一般1 000羽份1 瓶的雞痘疫苗需要加入20 mL 的專用稀釋液。
2.6 疫苗稀釋后低溫保存 不用手直接握疫苗瓶,刺種過程中需要對疫苗瓶作隔熱保護,防止高溫對疫苗產(chǎn)生影響,尤其是炎熱夏季,嚴禁將疫苗瓶懸掛在胸前直接接觸人體,否則極易造成免疫失敗。稀釋好的凍干弱毒疫苗盡量在1h 內(nèi)用完,因為隨著時間的延長疫苗效價會降低。
2.7 接種后認真檢查 免疫后需要進一步檢查,免疫效果良好的,刺種部位會出現(xiàn)小米粒大小的結節(jié),且中間形成干燥的結痂,通常經(jīng)過2周,不用任何處理結痂會自然脫落。免疫過程中疫苗受到污染時,刺種部位的結節(jié)較大,并且有干酪樣物。免疫失敗時,翅膀三角無毛區(qū)沒有任何反應。
一般刺種雞痘疫苗后1~2周雞產(chǎn)生抗體,通常雛雞可獲得2 個月的保護期,而對育成雞或產(chǎn)蛋雞有5個月的保護期。刺種7~10 d后,需要抽測雞只,展開雞翅,檢查刺種部位是否形成小米粒樣結痂,如果沒有結痂或其他接種反應,說明未達到理想的免疫效果,需要立即補免。
2.8 其他注意事項 無論用什么刺種工具,接種前均需嚴格消毒,然后用生理鹽水或蒸餾水全面沖洗,避免消毒藥物影響活苗效價。每接種1000只或2 000只雞應更換疫苗針,保證針頭鋒利,減少疾病傳播風險。刺種完成后,疫苗瓶和剩余疫苗應深埋或焚燒。
采用連續(xù)刺種工具可以加快免疫接種速度,提升刺種免疫效果。連續(xù)刺種器具的針頭縮進手柄內(nèi),在刺種時針頭才露出來,這可防止雞只羽毛吸附疫苗及避免疫苗受污染。采用連續(xù)刺種器具可保證刺種針槽蘸滿疫苗。刺種人員手握刺種器的手柄,可防止疫苗溫度升高而影響疫苗效價。連續(xù)刺種器的型號較多,針對不同周齡的雞群可以調(diào)節(jié)接種劑量,不會增加刺種針數(shù),可有效節(jié)省刺種時間,降低勞動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