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在周國的都城里住著一個叫牛丈的人。
一天,牛丈出城辦事,忽然看見遠(yuǎn)處有一支隊伍像是越國的騎兵,他以為是越國打來了,轉(zhuǎn)身飛跑回家告訴父親牛布。
牛布聽了覺得不大可能,因為越國和周國的關(guān)系很好,于是,便叫牛丈再去打聽一下回來告訴他。
牛丈出門以后逢人就問:“是不是越國要打過來了?”人們聽后也半信半疑,又去向別人打聽。在打聽的過程中難免有人添油加醋,不久就有人說越國人要打來了。這樣一傳十,十傳百,結(jié)果滿城大亂,大家都在收拾東西準(zhǔn)備逃走。牛丈回到家里,看見父親也在收拾東西。
后來才弄清楚,越國人根本沒有來,也根本沒有越國騎兵,原來牛丈看見的那隊騎兵是周王在打獵。牛丈說的話牛布不相信,等到全城的人都說同樣的話牛布卻相信了。后來人們就用“一人傳虛,萬人傳實”來說明雖然是謊話,但說的人多了,就容易使人相信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