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彥,楊立東,張立友
年齡相關白內障是由眼部組織老化引起的晶狀體代謝紊亂,導致晶狀體渾濁,發(fā)生透明度降低、顏色變化的退行性低光學質量改變,主要表現為畏光、視物模糊等癥狀,70歲以上老年人群發(fā)病率極高[1-2]。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狀體(IOL)植入是年齡相關白內障常用的治療方法,能夠降低眼壓、改善視力,解決白內障致盲問題[3-4]。年齡相關白內障手術中IOL的選擇直接決定治療效果,尤其與患者術后炫光、夜間視力減弱等并發(fā)癥密切相關[5-6]。臨床上,傳統(tǒng)球面IOL不能抵消角膜的球面像差,逐漸被非球面IOL所取代,但由于患者個體差異,導致植入非球面IOL治療后,患者視覺質量存在差異。SBL-3區(qū)域折射型非球面IOL是一種新型、高性價比的IOL,可用于眼科疾病治療[7]。但有關超聲乳化術聯合SBL-3區(qū)域折射型非球面IOL治療年齡相關白內障的報道較少?;诖?本研究分析超聲乳化術聯合SBL-3區(qū)域折射型非球面IOL治療年齡相關白內障的效果及對視覺質量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選取2022年1—12月滄州市中心醫(yī)院 滄州眼科醫(yī)院收治的110例年齡相關白內障。納入標準:裂隙燈檢查及光學相干斷層掃描確診為白內障;單眼患病;首次確診;擬行手術治療;年齡≥60歲。排除標準:有眼部手術史者;其他眼部疾病者;遺傳、外傷、輻射等所致白內障者;有所行手術禁忌證者;明確眼角膜病變者;嚴重器官功能障礙者;不規(guī)則散光者;精神異?;驕贤ㄕ系K者;惡性腫瘤者;血液、免疫系統(tǒng)疾病者。剔除標準:失訪者;中斷治療者;轉院治療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單焦點組55例和SBL-3組55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經滄州市中心醫(yī)院 滄州市眼科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20230005),患者均知情同意。
表1 2組年齡相關白內障一般資料比較
1)術前檢查和準備:術前視力、眼底光學相干斷層掃描、驗光、裂隙燈等常規(guī)眼科檢查,常規(guī)沖洗雙側淚道,連續(xù)3 d采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點雙眼,2滴/次,間隔5 min,3/d。
2)手術方法:4%鹽酸奧布卡因滴眼液行表面麻醉,于患眼11點方向做3.0 mm透明角膜主切口,向前房注入粘彈劑,于患眼3點方向做3.0 mm輔助切口,使用截囊針行直徑5.0~5.5 mm中部連續(xù)環(huán)形撕囊,水分離分層后使用infinitiozil型超聲乳化儀(美國愛爾康)吸出晶狀體核,徹底清除殘余晶狀體皮質,后囊拋光,注入適量粘彈劑,使用一次性借助推送器將IOL植入囊袋內,植入成功后吸出粘彈劑,采用平衡鹽溶液恢復前房,水密手術切口,單焦點植入ADAPT AO非球面單焦點IOL(Bausch&Lomb,USA),SBL-3組植入SBL-3區(qū)域折射型非球面IOL(Lenstec,Barbados),所有手術均由同一資深眼科醫(yī)生完成。術后常規(guī)將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滴入結膜囊內,3~4/d,連續(xù)使用2周。
1)對比敏感度:術后3個月,采用Binptometer 4雙目視力儀(德國OCULUS)分別檢測患者明光、暗光、明光炫光、暗光炫光環(huán)境下,3、6、12、18 c/d空間頻率下對比敏感度值。
2)視覺質量:術前和術后3個月,采用OQASTMⅡ客觀視覺質量分析系統(tǒng)(西班牙Visiometrics公司)檢測患者客觀散射指數(OSI)、斯特列爾比(SR)、調制傳遞函數截止頻率(MTF cut off)水平。
3)視力水平:術前和術后3個月,采用5 m距離Snellen視力表及40 cm距離綜合驗光儀可移動C字視力表評估最佳矯正近視力(BCNVA)、最佳矯正遠視力(BCDVA)、遠視矯正下的近視力(DCNVA),結果轉換為LogMAR值。
4)生活質量:術前和術后3個月,采用視功能與生存質量問卷(VF-QOL)[8]評估,問卷含VF和QOL兩個分問卷。VF含主觀視覺、視覺適應性、周邊視覺及立體視覺4個方面,QOL含生活自理能力、社交能力、活動能力及心理狀態(tài)4個方面,每個問題以1~4分計,分問卷經轉換后總分均為100分,分數與生活質量成正比。
5)并發(fā)癥:統(tǒng)計2組術后角膜水腫、眼壓上升、虹膜根部撕裂、前房滲血發(fā)生情況。
單焦點組有3例剔除,其中2例失訪,1例轉院治療。術后3個月,SBL-3組明光、暗光、明光炫光、暗光炫光環(huán)境下,3、6、12、18 c/d空間頻率下對比敏感度均大于單焦點組(P<0.01)。見表2。
表2 2組年齡相關白內障術后對比敏感度比較
術前,2組OSI、SR、MTF cut off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3個月,2組OSI水平較術前降低,且SBL-3組低于單焦點組(P<0.05);SR、MTF cut off水平較前升高,且SBL-3組高于單焦點組(P<0.05)。見表3。
表3 2組年齡相關白內障手術前后視覺質量比較
術前,2組BCNVA、BCDVA、DCNVA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3個月,2組BCNVA、BCDVA、DCNVA水平較術前降低,且SBL-3組低于單焦點組(P<0.05)。見表4。
表4 2組年齡相關白內障手術前后視力水平比較
術前,2組VF評分和QOL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3個月,2組VF評分和QOL評分較術前升高,且SBL-3組高于單焦點組(P<0.05)。見表5。
表5 2組年齡相關白內障手術前后生活質量比較分)
SBL-3組發(fā)生并發(fā)癥5例(9.09%),其中角膜水腫1例,眼壓上升及前房滲血各2例;單焦點組發(fā)生并發(fā)癥9例(17.31%),其中虹膜根部撕裂1例,角膜水腫2例,眼壓上升和前房滲血各3例。2組術后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白內障是全球首位致盲性眼病,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其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我國40%~70%的盲人由白內障導致[9-10]。目前,尚未有治療白內障的特效藥,臨床上治療主要通過摘除渾濁晶狀體,并植入IOL提高患者視力,改善術后視覺[11-12]。隨著白內障手術發(fā)展,超聲乳化聯合IOL植入成為白內障最有效的治療方案,既往臨床常用的IOL以單焦點IOL為主,可使患者獲得滿意的遠視力,但其缺乏生理性晶體調節(jié)作用,光線通過晶狀體后僅能匯聚于一點,患者需佩戴眼鏡改善近視力及中視力[13-14]。SBL-3區(qū)域折射型非球面IOL具有多焦點、并發(fā)癥少、光損失量少等優(yōu)點,已被證實其改善視力及視覺質量的效果優(yōu)于單焦點IOL[15-16]。本研究探究超聲乳化術聯合SBL-3區(qū)域折射型非球面IOL在年齡相關白內障中的治療效果。
既往研究認為,多焦點IOL因將通過的光線按一定比例同時分配到不同焦點,于視網膜上形成多個影像,導致對比敏感度降低[17-18]。OQASTMⅡ客觀視覺質量分析系統(tǒng)能夠通過綜合性分析眼像差、衍射、散射等視覺質量,評估視覺功能[19]。OSI表示雙通道影像外圍與中心的光能量比;SR是指有屈光介質問題下高斯像點處光照強度與無屈光介質問題下高斯像點處光照強度比;MTF cut off指人眼MTF曲線在空間頻率極限值處的分辨率極限。本研究顯示,術后3個月,SBL-3組明光、暗光、明光炫光、暗光炫光環(huán)境下各空間頻率的對比敏感度均高于單焦點組,且OSI水平低于單焦點組,SR、MTF cut off水平高于單焦點組,表明超聲乳化術聯合SBL-3區(qū)域折射型非球面IOL能夠提高年齡相關白內障患者對比敏感度及視覺質量。植入SBL-3區(qū)域折射型非球面IOL患者對比敏感度較高,與既往研究不符,可能是因為SBL-3區(qū)域折射型非球面IOL表面為非對稱區(qū)域折射設計,加上表面的非球面零差設計,及過渡區(qū)減少光損失率,使光逐漸偏重分布于遠距離焦點,最大限度地避免不良光學現象[20-21]。此外,SBL-3區(qū)域折射型非球面IOL為非同心圓設計,前表面為扇形,近視分區(qū)屈光度為+3D,表現為景深寬、過渡區(qū)小、光損失小,故能提供良好的術后視覺質量[22-23]。
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3個月,SBL-3組視力及VF-QOL評分均優(yōu)于單焦點組,2組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超聲乳化術聯合SBL-3區(qū)域折射型非球面IOL能夠提高年齡相關白內障患者視力,改善其生活質量,不增加并發(fā)癥。分析原因可能是因為超聲乳化能夠震碎并吸出病變晶狀體組織,可徹底解除瞳孔阻滯,加深前房,緩解房角擁擠壓力,控制眼壓,防止房角粘連,改善患者視力水平,進而提高患者生活自理、活動能力、社交能力等[24-25]。同時,SBL-3區(qū)域折射型非球面IOL光能量分布比例比較科學,近焦點對遠焦點的影響較小,因此,術后眩光、光暈等視覺干擾較輕,對視力水平及日常生活影響較小。
綜上所述,超聲乳化術聯合SBL-3區(qū)域折射型非球面IOL能夠提高年齡相關白內障患者對比敏感度及視覺質量,改善視力水平及生活質量。但本研究樣本量較小,所得結果存在一定局限性,后期研究應擴大樣本量,提高研究結果的可信度和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