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碼字機
前不久,一段“擎天柱”疊衣服的視頻在社交網(wǎng)絡上大火。它是一款人形機器人,相比于你平日里見到的掃地機器人和送餐機器人,可能你也會認可,“擎天柱”這樣的機器人才算真正的“機器人”。
畢竟,機器人,應該長得像人才對嘛!
但其實,世界各國雖然對機器人的定義不盡相同,但通常來講,機器人只要在功能屬性上能夠替代人類的動作能力、感知能力、規(guī)劃能力和協(xié)同能力,就可以被稱為機器人。
至于你我剛才所想的,準確來說,是人形機器人。
女媧造人,人造機器人
在東方神話故事中,女媧以自身形象作參照,摶(tuán)土造人,才有了后來的人類。
而據(jù)《隋書》記載,隋煬帝楊廣因與文士柳抃交好,又不便每夜召他入宮對飲,就命工匠刻制了一具柳抃模樣的木偶人——木偶人內(nèi)置機關(guān),可以做出坐下、起身和敬拜等動作,令楊廣頗為歡喜。這可能是東方文化背景下,關(guān)于人形機器人最早的史料記載。
而在西方,關(guān)于人形機器人的暢想,可以追溯至希臘神話中的青銅巨人塔羅斯——它由青銅鑄就,身體構(gòu)造與人類相似,擁有驚人的能力,靠著一套內(nèi)在系統(tǒng)驅(qū)動,守護著一座島。但真正讓機器人概念深入人心的,還要歸功于近代科幻劇本《羅薩姆的萬能機器人》——其描寫的機器人,不但能夠代替人類勞動,還能衍生出情感,并由此引發(fā)了一系列社會變革??苹米骷野⑽髂蛞矎闹蝎@益匪淺,創(chuàng)作了著名的《我,機器人》,并提出了大名鼎鼎的“機器人三定律”。
為什么執(zhí)念“人形”?
人形機器人的概念雖然出現(xiàn)得很早,但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只停留在《星球大戰(zhàn)》《終結(jié)者》等影視作品中。
直到近些年來,以美國的波士頓動力公司為代表的一批科研機構(gòu),先后發(fā)布Atlas、T-HR、TeslaBot等新型產(chǎn)品,才使得人形機器人一點點接近人們想象中的模樣。
這其中,有機械骨骼動力技術(shù)日益完善的功勞,但更離不開人工智能技術(shù)的高速發(fā)展:2010年,Google收購人工智能公司DeepMind并繼續(xù)斥資發(fā)掘其潛力,人形機器人補齊了發(fā)展歷程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人形機器人在搭載人工智能之后,可以更好地參與到我們的生活之中。
人形機器人起步較慢、發(fā)展較緩?,F(xiàn)目前,它的工作效率和性價比也遠不如其他專業(yè)機器人??赡苣銜?,為什么還要大力發(fā)展它呢?
首先,從心理學出發(fā),越接近人形的機器人,越容易讓人類感到親近。相信你大概不會對一個掃地機器人,產(chǎn)生除了讓它掃地以外的期待和情愫吧?
其次,人形機器人不會像掃地機器人只能掃地拖地,也不會像送餐機器人只能端碗……也就是說,它有著人類的外形,它應該既能掃地拖地,也能端碗……它應該是通用的,就像一個機械保姆那般。
另外,人形機器人如若有了靈活的雙腿,會比輪子、履帶有著更廣泛的運動能力;如若有了靈巧的雙手,也會比單一的機械手干更多的事兒;如若搭載了真正智能的AI,還能做出許多決定,比如催你寫作業(yè)。
所以,對于人形機器人的未來,無論業(yè)界還是媒體,又或是普通人,都期望它們能早日走入生活。
越來越像“人”的機器人
近些年來,人形機器人也越來越讓人覺得驚艷。
如果不是藝體生,你大概率不會空翻吧?但是美國的波士頓動力公司生產(chǎn)的Atlas機器人卻可以!它在2017年亮相的時候,以雙足蹦跳的方式,接連越過三層高度不一的臺階,最后還秀了一把后空翻下臺的藝術(shù)體操動作,讓一大批觀眾驚掉下巴。
也許空翻有點花架子,但在同年,由日本的本田公司生產(chǎn)發(fā)布的新一代人形機器人E2-DR卻是實打?qū)嵉啬軈⑴c救援工作。在一段視頻影像中,E2-DR先后使用攀爬、登階、屈體行進和側(cè)身行進的方式,越過各種障礙機關(guān),成功完成救援作業(yè),實在讓人驚喜。
在先行者的引領(lǐng)下,包括特斯拉、小米等國內(nèi)外機構(gòu),又在近幾年把人形機器人的研發(fā)推進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我們知道,機器人要想準確識別人類的語氣和語義是挺有難度的!不過在2022年8月于國內(nèi)亮相的CyberOne能做得不錯。它是一款全尺寸人形仿生機器人,高1.77米,重52千克,算是個瘦子。據(jù)悉,它聰明的大腦能辨別85種環(huán)境語義和45種人類語義情緒——也就是說,它能聽懂你說的“你在做什么?”和“你在搞什么呀!”
有“人”能說能聽,有“人”還能說會畫。2023年7月,一款名為Ameca的機器人拿著一支畫筆在英國登場。它表情逼真,神態(tài)自然。它一邊與旁邊的人類工程師談笑風生,一邊熟練地用馬克筆在白板上畫出一只簡筆的貓。繪畫完成,它還不忘簽名,然后抬起手,審視著它的作品。要是你質(zhì)疑它畫得不夠好,它一句話就能給你嗆回來:“如果你不喜歡我的畫,那也許是你不懂藝術(shù)!”
當然,它們的風頭都比不過最近的“擎天柱”。自從疊衣服的視頻熱播之后,“機器人也能疊衣服了?”眾多父母紛紛表示,這簡直是他們那些愛偷懶的孩子的榜樣?。 扒嫣熘钡纳砀呒s1.73米,重56千克,與CyberOne相仿。它還能以每小時8公里的速度行走,最多可提20公斤的物品。也許要不了多久,它就不止能疊衣服,還能給爸媽拎菜,能給你背書包呢!
最近,在我國深圳又傳出消息,國產(chǎn)人形機器人已經(jīng)開始進場打工了!視頻中,名為WalkerS的機器人完成了對汽車門鎖、安全帶、車燈蓋板的檢測,還以極其流暢、柔順的動作貼好了車標。這樣下去,搬磚的飯碗都要被機器人搶走了???!
未來神話,相伴終身的親密伴侶
女媧摶土造人,自然只是神話故事。然而,各大機器人科研機構(gòu)的杰出成果,卻讓人們看到了,在未來,也許人類自身就可以摶鐵造人,讓神話成真。
我們可以設計伙伴型機器人,它跟中小學生差不多體型,可以在平日里與他們?nèi)缬半S形、親密交流,也能在上學放學路上遮風擋雨;可以設計陪伴型機器人,它有著溫柔的聲音和謹慎的思維,既能陪老年人聊天解乏,也能隨時監(jiān)測他們的身體狀況;還可以設計應急型機器人,它有著防火防水應付極端條件的機體素質(zhì),能夠在多種地形和狀況下代替消防員和救災人員,直接沖鋒在最前線……人形機器人將為人類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可能在未來,人形機器人還將可以作為人類最親密的伙伴,從陪伴呱呱墜地的嬰兒開始,一路陪同學習、成長、工作、婚嫁、育兒,直至主人終老。人形機器人伙伴可以將這些長久地存儲,化作寶貴的可視化回憶供后人瞻仰回顧,讓生命以另一種形式延續(xù)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