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對大學生進行法治教育的過程中,融入《人世間》與《親愛的小孩》兩部熱播劇的關(guān)鍵情節(jié)。從結(jié)婚是對愛情的堅守,配偶、父母與子女是家庭關(guān)系的紐帶,離婚是對愛情的背叛等方面,運用“法”與“情”的交相輝映進行分析。這樣更能有助于學生理解愛情后遺癥中關(guān)于婚姻的界定,是具有法的意義的倫理性的愛。
【關(guān)鍵詞】愛情;婚姻;家庭;《人世間》;《親愛的小孩》
【中圖分類號】J905?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4)13-0097-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13.029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2年貴州省高等學校教學內(nèi)容和課程體系改革項目“新文科背景下‘個案全過程教學法融入法學課程實踐教學改革中的研究”(項目編號:2022063)的階段性成果。
2021年至今,作為社會意識變化敏感領(lǐng)域的結(jié)婚、生育、離婚問題似乎都是人們關(guān)注的熱點話題,以婚戀、家庭為題材的電視劇一時間也絡(luò)繹不絕,如《人世間》《親愛的小孩》等。這些電視劇作品全都取得了不俗的收視成績,受到大眾群體的認可和喜愛。為了進一步推進《婚姻法講堂》課堂互動①,能夠讓非法學專業(yè)的同學理解與領(lǐng)悟“法言法語”背后的理性意蘊,筆者有意將以上兩部熱播電視劇導入課堂教學中。通過多重釋解,提醒學生需要了解深陷愛情柔性之后,所帶來的一系列“后遺癥”。了解了這些“愛情后遺癥”,對學生理解“婚戀與法律”“家庭與法律”的關(guān)系,以及通過劇中情景分析使學生更能理解以家庭、婚戀為題材的電視劇所傳達的一種信息,以便對自身的婚戀、家庭的美好維系提供一些參考。
一、愛情的堅守:結(jié)婚
雖然我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一再強調(diào),結(jié)婚應(yīng)當男女雙方完全自愿,夫妻應(yīng)當互相關(guān)愛。殊不知愛情幾乎是瘋狂的,是一種比法律與道義更堅固的東西。而愛情最好的見證就是結(jié)婚,因為沒有婚姻的證明,愛情也會悄然凋零。[1]173
(一)《人世間》劇中散射的愛情的堅守
《人世間》作為一部家庭大劇,改編于梁曉聲的同名小說,用近乎“白描”的敘事手法,以周家三個兒女的感情為明線,展開的一系列在真情無價、相濡以沫、愛與分離等概念中的人間情義、倫理悲歡。[2]72試想,在唯成分論作為擇偶首要條件的知情年代,郝冬梅的父母被“打倒”,其本人也被視為“黑五類”子女的身份。周家大兒子周秉義寧肯定放棄自己職務(wù)升遷的機會,也要與郝冬梅結(jié)為夫妻,此舉正是寄托了梁曉聲賦予周秉義角色的“浪漫主義”與“英雄主義”文學創(chuàng)作理念。[3]101而周家獨女周蓉是梁曉聲賦予“獨立、叛逆”與“知識女性”的角色定位。在跌宕起伏的時代,她為了追隨詩人馮化成,不畏長途跋涉、困頓辛勞,不遠萬里前赴貴州偏遠山區(qū),一心一意去守護愛情“信仰”。這意味著她以“叛逆”之舉捍衛(wèi)了“愛情至上”的神圣,承載了梁曉聲對“精英女性”的期待。小兒子周秉昆是梁曉聲賦予“好人文化觀”的角色定位。周秉昆不顧世俗的眼光,以及其父親的權(quán)威,毅然與沒有高干子女背景,也沒有高學歷背景的苦命寡婦,即“拖油瓶”身份的女人相愛、結(jié)婚,此舉正是彰顯其對理想主義愛情的堅守。
(二)《親愛的小孩》劇中散射的愛情的堅守
《親愛的小孩》改編自電影《左右》,主要講述小夫妻肖路與方一諾在生下女兒禾禾后,因為家庭矛盾而導致分道揚鑣。雙方后又各自組建家庭,又因其女兒禾禾生病重新讓幾個家庭交織在一起,而展開的一系列愛、恨、情、仇。該劇也是用近乎“白描”的敘事手法,以肖路與方一諾的女兒禾禾為明線進行敘事。劇中離婚后的方一諾并不愛謝天華,只是為了要給女兒禾禾找一個父親才跟謝天華結(jié)婚。然而,謝天華從讀大學時就對方一諾一見鐘情,因羞于表白,錯失機會,最終方一諾和大學同學肖路結(jié)了婚。雖然方一諾與肖路結(jié)婚多年,但是謝天華一直遠遠地觀望并默默地守護在方一諾身邊。在方一諾沒有離婚,每次需要幫助時,謝天華掌握分寸,只是默默幫助從沒有打擾方一諾的生活。在方一諾離婚后,謝天華無論再忙也要抽出時間陪伴在方一諾身邊,因為謝天華錯過了一次方一諾,當機會擺在面前時,謝天華定然要牢牢地把握在手中。因此,謝天華打算與方一諾結(jié)婚,即使遭到全家人的反對,他也要堅定地保護自己的愛情。
二、家庭關(guān)系的紐帶:配偶、父母與子女
“家”是我國人民日常生活中最血肉相連的空間。[4]28 《人世間》這部熱播劇采用的是我國最主流的“家國”敘事寫法,即“家”在前景,國在后景?!队H愛的小孩》這部熱播劇采用的是我國最主流的“家人”敘事寫法,即以“家”寫人、以人寫 “家”的套層敘事。同時,“家庭”作為我國社會生活中最重要的組織,從血緣家庭到革命家庭,從家庭個體到家庭共同體,在《人世間》與《親愛的小孩》等鴻篇巨制中,讓觀眾看到劇中每個人雖然走過的道路不同、經(jīng)歷的事情不同,但最終在家庭關(guān)系的融合中完成了各自的人生使命。
(一)《人世間》劇中反射出的家庭關(guān)系的紐帶
周秉昆的愛人鄭娟,在與周秉昆結(jié)婚之前遭駱士賓強暴并生下周楠。周秉昆與鄭娟結(jié)婚之后,將實為駱士賓之子的周楠作為自己的親生長子對待。然而,長大成人的周楠被其生父駱士賓誘惑和鼓動與周秉昆的姐姐周蓉的女兒馮玥戀愛。周楠與馮玥之間雖然從實質(zhì)上不屬于第三代旁系血親的表兄妹關(guān)系,但是從形式上屬于法律擬制的第三代旁系血親的表兄妹關(guān)系。按照我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中關(guān)于結(jié)婚的實質(zhì)條件需要滿足的要求,“三代以內(nèi)的旁系血親禁止結(jié)婚”。如果兩人意欲結(jié)婚,從實質(zhì)上符合結(jié)婚的法定條件,但是從客觀的形式上兩人是三代以內(nèi)的旁系血親,又不符合結(jié)婚的法定條件。如果成全周楠與馮玥對愛情的堅守,那么就意味著鄭娟之遭遇不得不痛心地向眾人揭開。
駱士賓在知其不能生育之后,將意欲奪回其原本不想相認并認為不會與己親密的親生兒子周楠的撫養(yǎng)權(quán),于是發(fā)生了駱士賓與周家人的一系列交集。究其因,駱士賓與周楠是直系血親,按照我國《民法典》第1045條的要求,兩人屬于近親屬。同時,周楠屬于周秉昆的法律擬止血親,并在未成年一直受繼父周秉昆的撫養(yǎng)、教育和保護。按照我國《民法典》第1127條的法律邏輯推理,周楠與周秉昆、周秉義、鄭娟也屬于近親屬,是周家的家庭成員。周楠作為交點,使駱士賓與周秉昆、周秉義產(chǎn)生交集。一系列的感情糾葛在因駱士賓與周楠的父子關(guān)系、周楠與鄭娟的母子關(guān)系、鄭娟與周秉昆的夫妻關(guān)系、周秉昆與周秉義、周蓉的兄弟結(jié)妹關(guān)系、周蓉與馮玥的母女關(guān)系、馮玥與周楠的法律擬制兄妹關(guān)系等形成的各自家庭成員關(guān)系,而彰顯出《人世間》這部熱播劇傳遞的倫理困境、選擇困境和情感困境。
(二)《親愛的小孩》劇中反射出的家庭關(guān)系的紐帶
方一諾在與肖路離婚之后,其女兒禾禾再也沒有與肖路見過面。肖路重新組建了家庭,而方一諾也重新組建了家庭。至此,如果沒有女兒禾禾生病,方一諾與肖路估計再也不會有交集。正是禾禾不僅是方一諾的女兒,也是肖路的女兒,當禾禾生病時,又讓方一諾與肖路重逢并重新審視過往中各自的原因?qū)е略燃彝サ姆至?,發(fā)生了肖家、方家、謝家、董家的一系列交集情節(jié)。究其因,禾禾與方一諾是直系血親,也與肖路是直系血親。按照我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中關(guān)于近親屬的法律規(guī)定,方一諾與肖路離婚后雖然不屬于近親屬,但是禾禾分別與方一諾、肖路都屬于近親屬。此外,禾禾屬于謝天華的法律擬止血親,并在未成年時一直受繼父謝天華的撫養(yǎng)、教育和保護。按照我國《民法典》第1045條的要求,禾禾與謝天華、方一諾、謝家爺爺奶奶、方家外公外婆也屬于近親屬,是謝家、方家的家庭成員。同時,禾禾與肖路、肖家奶奶都屬于近親屬,是肖家的家庭成員。當然,肖路的現(xiàn)任妻子董帆與肖路、肖家奶奶也屬于近親屬,也是肖家的家庭成員。
禾禾作為交點,使肖家、方家、謝家、董家產(chǎn)生交集。至此,因女兒禾禾為明線進行的劇情敘事,以已經(jīng)不再是夫妻關(guān)系的肖路與方一諾的近親屬以及家庭成員的利益沖突升華。按照我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中關(guān)于撫養(yǎng)、扶養(yǎng)的規(guī)定,夫妻一方有義務(wù)對其法定扶養(yǎng)義務(wù)人進行扶助。肖路與方一諾作為禾禾的親生父母,有義務(wù)對其法定被撫養(yǎng)人禾禾進行保護??墒钱斢龅叫ぢ放c方一諾又重新組建的家庭,又涉及多方利益與關(guān)系。雖然劇中以肖路與方一諾分別得到各自另一半的支持與幫助,幾組家庭齊心協(xié)力救助禾禾并治愈成功的結(jié)尾收官,可是折射出來的圍繞配偶、子女、父母為根基的家庭成員的關(guān)系的重要性不可忽視,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善良更不可忽視。
三、愛情的背叛:離婚
人們總是向往和憧憬美好的愛情神話與理想的婚姻生活,可現(xiàn)實有時往往不盡如意。因為人們往往只愿為可能得到的愛情而努力,卻從未想為自己已經(jīng)擁有的婚姻而費盡心思。人們以為愛情是幸福的,殊不知婚姻比愛情更需雙方付出一生的努力才會更幸福。[5]14一言蔽之,婚姻比愛情更需要愛。當婚姻遭遇問題時不外乎婚姻雙方當事人已經(jīng)變得更吝嗇于愛。這也就為愛情是為結(jié)婚的依據(jù),當愛情丟失的時候,就道德和法律而論,就有了準予離婚的權(quán)利之根據(jù)。
(一)《人世間》劇中透視的愛情背叛
《人世間》的劇中人物蔡曉光說過,“崇拜是愛的基礎(chǔ)?!边@在《人世間》這部劇中人物的周蓉身上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在跌宕起伏的時代,周蓉為愛情,為追尋詩人馮化成,一個人跑到貴州大山里去。此舉足以堪稱以“愛情至上”為信念的主流群體的典范,而且會使眾人相信馮化成會全心對待周蓉,周蓉與馮化成的愛情是以美滿與幸福結(jié)局。否則,作為時代“知性”女性的代表,周蓉定不會為了愛情義無反顧。然而,周蓉與馮化成的愛情是以背叛為結(jié)局。馮化成婚內(nèi)出軌,在與周蓉離婚以后,與另外一個女人遠赴異國他鄉(xiāng)。兩人的感情結(jié)局使觀眾實為嘆息,又實為不驚。
嘆息之處,在于兩人過往。馮化成與周蓉最初愛情的堅守,確實做到了再苦也要把生活過成詩。然而,人的本性在艱難的日子里或許被隱藏得很好,但在有一絲光亮或者確定可以和一段艱難的歲月徹底告別時,其隱忍或許騰空而躍,成為一種當下的“高調(diào)”。當馮化成對周蓉提出離婚的時候,正如其說,“所有的美好都會成為過去?!辈惑@之處,在于兩人當下。當馮化成對周蓉提出離婚的時候說,“不是你不好,是我不好。”然而反觀最初,周蓉作為工人家庭出身的高才生與馮化成結(jié)婚,當初的馮化成絲毫沒有猶豫過會與出身好的周蓉離婚;后來,馮化成被平反,而周蓉在恢復高考之際一舉考上北京大學,并一路讀取研究生、博士,并留校任教及分得一室兩廳的住宅樓,此時工作尚未起色的馮化成在沒有周蓉地位好、經(jīng)濟好的時候,與周蓉仍然泰然處之;當下,工作已有起色的馮化成被年輕女性崇拜,并打算與此女性結(jié)婚生活時,對妻子周蓉提出“不是你不好,是我不好。”正如英國文學家王爾德說,“離婚的原因是結(jié)婚。”至此,馮化成正式向周蓉發(fā)出對兩人愛情背叛的要約。
(二)《親愛的小孩》劇中透視的愛情背叛
相信大多數(shù)人對愛情的詮釋,是期望兩個人有一個完美的生活。當走過愛情的兩個人共同決定走入婚姻的殿堂的時候,很少人期望以“離婚”收場。方一諾不顧家人的強烈反對,與肖路結(jié)婚??梢酝茰y,當初兩人是非常相愛,方一諾認為肖路值得托付,否則也不會顧忌父母的感受,一意孤行非要嫁給肖路。同樣肖路至少在當初方一諾的眼中是可以攜手一生的最佳伴侶。此所謂因為愛情步入婚姻。那么當愛情在婚姻中消失時,也同樣因為沒有愛情而走出婚姻。當方一諾于病房待產(chǎn)事關(guān)生命危險的關(guān)鍵時刻,此時的肖路并沒有一直守在其身邊,而是在忙著拿自己親生孩子的臍帶交付給自己的母親。同樣,當方一諾因為孩子的哭鬧正焦灼不安時,此時的肖路也沒有一直守在其身邊,而是獨自待在自駕車中睡覺。更甚,當方一諾因為孩子生病冒雨就醫(yī)正困頓無奈時,此時的肖路更是沒有一直守在其身邊,而是與出軌的小三在一起。不可否認,兩人在婚姻的生活中致使愛情的火苗油盡燈枯,不會只是一方的原因。然而不可動搖的是,必有一方承擔主要責任。這與謝天華對方一諾無私、默默的愛形成對比,正是肖路從未想為自己已經(jīng)擁有的婚姻而費盡心思,未想像當初為了與方一諾兩人的愛情而努力,才會出軌小三,使其與方一諾的婚姻走到盡頭,以離婚形式收場。
婚姻是具有法的意義的倫理性的愛,只有這樣才可以消除愛情中一切倏忽即逝、反復無常的主觀因素。[6]179-180就像電影《畫皮》中的男主人公王生對著另外一個很愛他的第三個女人小唯說:“我愛你,可我已經(jīng)有妻子佩蓉了?!彼裕谛[與誘惑多樣的社會中,人的欲望根本就是自私的和索取性的。如果因為愛情走入婚姻的兩個人,再以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為由,來掩飾對自由的向往,對愛情的崇拜,那么無異于用道德來指責婚姻,暴露出的僅僅是以離婚為借口的虛偽和蠻橫。
四、結(jié)語
愛情的自由化與法律確認的婚姻并不是絕對的一定要處于對立面。隨著近幾年各大電視臺在現(xiàn)實主義電視劇的創(chuàng)作、生產(chǎn)中,體現(xiàn)出越來越鮮明的時代引領(lǐng)性,彰顯了每個人雖然在所處的時代中都是“渺小”甚至微不足道的,但是以愛情為基礎(chǔ)而形成的婚姻,并進一步聯(lián)系起來的以家庭為根基的親情、善良則又是“偉大”的。一言蔽之,愛情、婚姻、家庭等情景不是以“法”說理的最佳場地,而是以“情”為之動容的最佳場地。《人世間》與《親愛的小孩》兩部熱播劇的情景細節(jié),有助于當代年輕人理解婚姻是具有法的意義的倫理性的愛。
注釋:
①《婚姻法講堂》是筆者在學校開設(shè)的一門通識課,已經(jīng)有10年的課堂教學歷程。
參考文獻:
[1]哈洛德·柯依瑟爾,歐依根·馬力亞·舒拉克.當愛沖昏頭[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2]周安華.粗糲現(xiàn)實主義的溫情鏡像——論電視劇《人世間》的主旨與魅力[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22,(4).
[3]侯平.時代之聲、情感指向與價值估衡:20世紀80年代影視歌詞探析[J].電影評介,2022,(2).
[4]尹鴻,李亞青.平民史詩 中國密碼——評電視劇《人世間》[J].電視研究,2022,(02).
[5]路文彬.論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中的婚戀話語迷思[J].南方文壇,2017,(2).
[6]黑格爾.法哲學原理[M].范揚等譯.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61.
作者簡介:
郭艷芳,女,河南濮陽人,法學博士,碩士生導師,貴州師范大學副教授,從事婚姻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