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漢語甜味詞詞義引申研究

      2024-04-27 15:02:35林靜媛
      雨露風(fēng) 2024年2期
      關(guān)鍵詞:甘甜甜味味覺

      人們通過味蕾感知酸甜苦辣,表示味覺及味覺概念相關(guān)的詞叫作味覺詞。味覺詞存在于多種語言中,作為感知詞的一個(gè)子類,在語義演變中具有多義性。

      學(xué)界對甜味詞的已有研究主要分為共時(shí)研究和歷時(shí)研究。共時(shí)層面,以跨語言通感隱喻對比研究為主。如潘秋平、張家敏用Haspelmath的“語義地圖模型”研究了六種語言中五味之詞的非虛化詞義引申,從跨范疇角度揭示了五味之名語義演變的規(guī)律,其中就包括甜味詞。[1]318從語言類型學(xué)角度考察實(shí)詞詞義引申路徑,視角較新。歷時(shí)層面,蔣紹愚較早梳理了“甜”“苦”“辣”“咸”“酸”的詞義引申路徑,簡單比較了中英日韓四國味覺詞的異同。[2]殷曉杰、何意超考證了“甘”“甜”的歷時(shí)替換,認(rèn)為至遲到唐代,口語中表示“味道甜”就主要說“甜”了,明中葉,“甜”成為書面語中“甘甜”義的主導(dǎo)詞。[3]55

      針對前人研究中對甜味詞的專門研究較少、對其詞義引申路徑和演變機(jī)制尚未厘清等問題,本文擬以味覺詞中的“甘”“甜”為研究對象,結(jié)合認(rèn)知語言學(xué)中的隱喻、轉(zhuǎn)喻機(jī)制分析甜味詞“甘”“甜”的詞義演變路徑。

      漢語中表達(dá)甘甜義的詞主要有二:“甘”和“甜”。上古時(shí)期,“甘”的詞義衍生鏈已基本發(fā)展完備?!疤稹庇趦蓾h時(shí)出現(xiàn),在六朝時(shí)期的北方口語中已占有一定優(yōu)勢。[3]57漢語甜味詞的詞義引申路徑主要有兩條:基于愉悅感的隱喻引申和基于因果關(guān)系的轉(zhuǎn)喻引申。

      一、基于愉悅感的隱喻引申

      《說文·甘部》釋“甘”:“甘,美也?!倍斡癫米ⅲ骸案蕿槲逦吨弧6逦吨煽诮栽桓?。”王鳳陽指出“甘”最初主要指味道好,吃起來有滋味,不限于“甜”。[4]928先秦典籍中“甘”的“味美”義用例有:

      (1)甘醴惟厚,嘉薦令芳。(《儀禮·士冠禮》)

      (2)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論語·陽貨》)

      (3)寡人甘肥周于堂,卮酒豆肉集于宮。(《韓非子·外儲說右上》)

      例(1)中“甘醴”義為“美酒”。例(2)中“不甘”即“不以之為美味”,為“甘”的意動用法。例(3)義為“肥肉厚酒遍布于堂”,“甘肥”轉(zhuǎn)指“美味的食物”,是以特征代替食物的轉(zhuǎn)喻。

      五味中,“甘”對味覺刺激小,人們接受程度高,“味甜”又是“味美”中常見的一類,由泛指美味到專指味甜,體現(xiàn)了詞義的窄化。例如:

      (4)誰謂荼苦?其甘如薺。(《詩·邶風(fēng)·谷風(fēng)》)

      (5)酸甘咸淡,不以口斷而決于宰尹,則廚人輕君而重于宰尹矣。(《韓非子·八說》)

      (6)異日,與君游于果圍,食桃而甘,不盡,以其半啖君。(《韓非子·說難》)

      例(4)中,“甘”“苦”相對,“甘”單用,義為“甜”。例(5)中,“酸甘咸淡”為味覺詞并列,“甘”當(dāng)理解為“味甜”義。例(6)中,“甘”似可兩解,解釋為“美味”或“味甜”均符合文意,形容桃子味道。

      先秦時(shí)期,“甘”在味覺域中的搭配有以下特點(diǎn):一是作定語修飾語修飾單音食物類名,語料中見“甘瓠”“甘雞”“甘餌”“甘醴”等搭配;二是常見與其他味覺詞并列或?qū)εe使用,如例(4)、例(5),另有“滑”“脆”“肥”等,與“甘”結(jié)合成“甘脆”“滑甘”“肥甘”等詞,意在體現(xiàn)味覺上的順滑甜脆、滋味可口。

      在“甘甜”義位上,“甜”“甘”兩詞進(jìn)行了新舊替換?!案省鄙瞎懦休d的義項(xiàng)較多,詞義負(fù)擔(dān)重。其中的“甘甜”義因其常用,逐漸分化出來?!案省钡摹案侍稹绷x由“甜”承擔(dān)。王鳳陽認(rèn)為“甘”之分化為“甜”,正如它之分化為“柑”“酣”,是分出其常見的一義,使之獨(dú)立,減少混淆。[4]928

      《說文·甘部》釋“甜”:“甛。從甘,從舌,知甘者?!保ā疤稹币鄬懽鳌爱\”。)“甜”始見于西漢,剛出現(xiàn)時(shí)“甜”通常要依賴于“甘”,“甘甜”多連用,如例(7)。六朝時(shí)“甜”用例增多,根據(jù)汪維輝考察,賈思勰時(shí)代口語用詞中已經(jīng)以說“甜”為主。[5]391見下例(8)、例(9)。

      (7)乃使有伊之徒,調(diào)夫五味,甘甜之和,芍藥之羹。(《全漢文·蜀都賦》)

      (8)以方寸匕,投一碗水中,酸甜味足,即成好漿。(《齊民要術(shù)》卷四“種棗”)

      (9)今棠梨,一名杜梨,如梨而小,甜酢可食也。(《齊民要術(shù)》卷五“種棠”)

      “甘”最初只是用來描述味覺感受,美味食物會使人內(nèi)心愉悅,以不同事物給人帶來的內(nèi)心滿足感為語義連接點(diǎn),“甘”的描述對象由食物域擴(kuò)展到其他事物域。也即“甘”由“美味、可口”義發(fā)展出“美好”義。如下例(10)—例(13)。

      (10)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詩·召南·甘棠》)

      (11)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士女。(《詩·小雅·甫田》)

      (12)燕王吊死問生,與百姓同其甘苦。(《戰(zhàn)國策·燕策一》)

      (13)陰陽和,五谷登,六畜蕃,甘露降。(《全漢文·武帝一》)

      例(10)中“甘棠”義為“果實(shí)甜美的梨樹”。例(11)和例(13)中“甘雨”和“甘露”都是有助于農(nóng)業(yè)活動的好雨。例(12)中,“甘苦”連用,“甘”代指“美好幸?!?,現(xiàn)代漢語仍有“同甘共苦”一詞,意思是“同享福,共患難”,詞義從指稱具體可感的事物引申為指稱抽象概念,符合從具體到抽象的詞義演變規(guī)律。

      基于相似的心理體驗(yàn),“甘”還可以引申出“言語動聽”的詞義,即品嘗到美味和聽到好話所產(chǎn)生的心理滿足感,兩感相通,性質(zhì)相似。

      (14)盜言孔甘,亂是用餤。(《詩·小雅·巧言》)

      (15)卻芮曰:“幣重而言甘,誘我也?!保ā蹲髠鳌べ夜辍罚?/p>

      (16)美舌甜唇嘴,諂曲心鉤加。(《寒山詩·憶得》)

      例(14)孔穎達(dá)疏:“險(xiǎn)盜之人,其言甚甘,使人信之而不已。”例(15)中,秦穆公納丕鄭建議,欲憑重禮和美言來召請晉國大夫卻芮,卻芮識破后說“這是秦國的引誘之舉”。例(16)表明,唐代才見“甜”用于描述話語內(nèi)容,這是因?yàn)椤疤稹碑a(chǎn)生年代較晚。潘秋平、張家敏指出,聽覺域表現(xiàn)有“話語內(nèi)容”和“聲音”,[1]323“甘”“甜”最初用在聽覺域時(shí)都是形容話語內(nèi)容,表層語義是“打動人心的言辭”,實(shí)際表示“蠱惑人心的話語”,用作貶義,這體現(xiàn)了漢語甜味詞向聽覺域轉(zhuǎn)移時(shí)先后有相似的引申路徑。

      宋代,“甜”的“味甜”義進(jìn)一步引申,可用于形容睡眠質(zhì)量好?!疤鹚奔础昂ㄋ?。從味覺域引申至感受域,是因?yàn)榭煽谑澄锖洼^高的睡眠質(zhì)量都會給人帶來愉快的內(nèi)心體驗(yàn),見下例(17)和例(18):

      (17)醉去黑甜一枕,爐煙裊、花影斜暉。(宋·李處全《滿庭芳(初春)》,《全宋詞》)

      (18)睡不甜,任教曉日壓重檐。(元·賈仲明《蕭淑蘭情寄菩薩蠻》第一折,《元曲選》)(元散曲常見“黑甜”一詞,形容睡眠酣暢。)

      元代,“甜”還引申出“甜美”義,形容人長相討喜可愛。外在形象給人的視覺享受與品嘗美食所帶來的愉快感類似,“甜”由味覺域引申至視覺域。如下例(19)、例(20):

      (19)咱看上臉兒甜,止不過鈔兒苦。(元·無名氏《【雙調(diào)】風(fēng)入松·翠樓紅袖倒》,《全元散曲》)

      (20)臉兒甜,話兒粘。(元·劉秉忠《【南呂】干荷葉》,《全元散曲》)

      上古時(shí)期,“甘”還有視覺域用法“松、寬”,是對事物特點(diǎn)的描述,僅見《莊子·外篇·駢拇》一例:“輪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觀之。斫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應(yīng)于心?!背尚⑹瑁骸案?,緩也?!薄稄V韻》:“緩,舒也。”句中“甘而不固”指車輻條松動、不牢固,寬松有余地的視覺感受類似于清甜味道給人的舒服感受。

      二、基于因果關(guān)系的轉(zhuǎn)喻引申

      “甘”在上古還有義位“情愿、樂意”。因果轉(zhuǎn)喻作用下,“甘”的“味美”義引申出“情愿”義,表示行為選擇。即食用味美的食物會成為人的主觀行為選擇。如下例(21)—例(23):

      (21)蟲飛薨薨,甘與子同夢。(《詩·齊風(fēng)·雞鳴》)

      (22)愿言思伯,甘心首疾。(《詩·衛(wèi)風(fēng)·伯兮》)

      (23)對曰:“茍可以攜,其入也必甘受,逞而不知,胡可壅也?”(《國語·晉語一》)

      例(21)是一首描寫夫婦生活情趣的詩,該句以妻子口吻表達(dá):“蟲子嗡嗡飛響,想與夫君同入夢鄉(xiāng)?!崩?2)中則描寫的是女主人公思念遠(yuǎn)征的丈夫,哪怕想得頭痛也愿意。例(23)是晉獻(xiàn)公時(shí)大夫史蘇擔(dān)心國君一味聽信讒言好話,誤了國事。

      “甘愿”體現(xiàn)在行動上指采取特定行為,投射在心理層面即為內(nèi)心喜歡程度的加深,“甘”從“甘愿”義發(fā)展出“嗜好、喜愛”義,體現(xiàn)了行為及對應(yīng)的情感態(tài)度。如例(24)中“甘”“嗜”相對,義為喜愛美酒音樂,例(25)“甘”“慕”對舉,“甘利”即為“好利、逐利”。

      (24)甘酒嗜音,峻宇雕墻。(《尚書·五子之歌》)

      (25)受賞者甘利,未賞者慕業(yè)。(《韓非子·六反》)

      三、結(jié)語

      如圖1、圖2所示,我們把“甘”“甜”的詞義引申路徑歸納如下:

      可以看出,“甘”“甜”都經(jīng)歷了路徑一,始源于味覺域,“甘”“甜”都可以引申至視覺域、聽覺域和心理感受域。區(qū)別在于,“甘”還多了“味覺域→態(tài)度域”的引申路徑,而“甜”沒有態(tài)度域用法。這可能與古漢語中形容詞的意動用法較為豐富有關(guān),“以……為甘”即甘愿去做某事或者喜愛某個(gè)事物,而“甜”出現(xiàn)較遲,一般出現(xiàn)在形容詞的典型句法位置(即作主謂句的謂語或偏正結(jié)構(gòu)的定語),也就沒有引申出態(tài)度域義項(xiàng),句法位置會對詞義產(chǎn)生影響。

      另外,兩條路徑中的“甘”“甜”的語義所指方向和描述對象不同。路徑一中,“甘”“甜”指向體詞性的食物名或事物名。語義可以指向前,如例(4)中前指植物“荼”,例(6)中前指水果“桃”,可以指向后,如“甘”“甜”與名物詞素組合而成的“甘醴”“甘雞”“甘泉”“甜酢”等,還可以指向自身,如例(3)中“甘肥”自身就能轉(zhuǎn)指“美味的食物”。在路徑二中,“甘”表“情愿”義時(shí)后接的賓語多為事件小句,語義一般只能指向后,見例(21)—例(23);當(dāng)表示“喜愛”義時(shí),語義指向不但只能后指,且其指向成分的語義往往限制為表示情感態(tài)度、喜好追求等。

      作者簡介:林靜媛(1996—),女,廣東茂名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yàn)闈h語詞匯史。

      注釋:

      〔1〕潘秋平,張家敏.從語義地圖看五味之詞的語義演變[J].語言學(xué)論叢,2017(1):318-372.

      〔2〕蔣紹愚.五味之名及其引申義[J].江蘇大學(xué)學(xué)報(bào)(社會科學(xué)版),2008(3):55-61.

      〔3〕殷曉杰,何意超.“甘”“甜”歷時(shí)替換考[J].漢語學(xué)報(bào),2013(1):53-59.

      〔4〕王鳳陽.古辭辨(增訂本)[M].北京:中華書局,2011.

      〔5〕汪維輝.東漢—隋常用詞演變研究[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7.

      猜你喜歡
      甘甜甜味味覺
      多面的繪畫者——我心目中的魯迅
      天南地北,令人難忘的“雞”致味覺
      美食(2022年2期)2022-04-19 12:56:00
      能抑制甜味的植物
      Cecilia Chiang, pioneer of Chinese cuisine
      事茶十五年 甘甜自知
      貴茶(2018年6期)2018-01-22 06:48:14
      味覺護(hù)膚——可以品嘗的美
      不懈監(jiān)督,只為群眾喝上甘甜水
      公民與法治(2016年6期)2016-05-17 04:10:32
      “幸”感生活調(diào)查
      女友·花園(2015年4期)2015-05-30 21:25:47
      新型甜味劑——甜味蛋白
      “肥”或成為第六種味覺
      迁西县| 南汇区| 长乐市| 巫溪县| 辽源市| 墨玉县| 泾阳县| 通河县| 盘山县| 五常市| 澄江县| 连州市| 旌德县| 阿尔山市| 房山区| 宜黄县| 繁峙县| 沅陵县| 宁夏| 武隆县| 遂平县| 通州区| 宿迁市| 靖江市| 米脂县| 会同县| 镇沅| 江永县| 微博| 霍山县| 洪泽县| 高要市| 英山县| 无极县| 嘉荫县| 平和县| 漳州市| 吐鲁番市| 永康市| 岱山县| 察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