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蓉 羅娟 劉陽成
作者單位:650032 昆明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
消化道疾病具有發(fā)病率高、反復發(fā)作的特點, 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常見類型為胃食管反流病、慢性(非)萎縮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潰瘍等[1]?,F(xiàn)代醫(yī)學以對癥治療作為指導原則, 如針對消化不良予以質(zhì)子泵抑制劑, 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緩解癥狀, 停藥后復發(fā), 未解決實質(zhì)問題[2]。中醫(yī)藥在治療消化系統(tǒng)疾病方面具有優(yōu)勢, 可以較好的改善臨床癥狀, 且遠期療效較為穩(wěn)定[3]。香砂平胃顆粒主要成份為蒼術(shù)、厚樸、陳皮、砂仁、香附、甘草, 具有健脾、溫中、燥濕的功效,用于飲食不節(jié), 食濕互滯, 胃脘脹痛, 消化不良。本研究擬采用Meta 分析方法, 系統(tǒng)評價香砂平胃顆粒治療消化道疾病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
1.1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研究消化不良,慢性胃炎, 食管炎、十二指腸潰瘍等消化疾??;②治療方案為香砂平胃顆粒聯(lián)合治療;③隨機對照試驗和臨床對照研究;④指標包含有效率, 臨床癥狀積分、不良反應或Hp 根除率等。排除重復文獻、會議摘要、評論、信件、系統(tǒng)評價和Meta 分析、動物研究、無指標數(shù)據(jù)報告。
1.2 文獻檢索 檢索知網(wǎng)、萬方、維普、PubMed、Embase 數(shù)據(jù)庫文獻。檢索時間為數(shù)據(jù)庫成立~2023 年6 月1 日。語言限制為中文和英文。關(guān)鍵詞為“香砂平胃顆?!薄ⅰ奥晕秆住?、“食管炎”、“消化不良”、“消化道疾病”、“健脾燥濕”、“Xiangsha calming stomach granules”、“Xiang sha ping wei ke li”、“Xiangsha Pingwei granules”、“chronic gastritis”、“esophagitis”。
1.3 資料提取和質(zhì)量評價 兩名研究員對文獻進行獨立篩選, 如意見不一致, 則商討決定或由第三名研究員協(xié)助判斷。根據(jù)題目和摘要進行初步篩選, 然后閱讀全文納入文獻, 提取相關(guān)資料:第一作者, 發(fā)表時間, 樣本量, 納入患者年齡, 疾病類型, 治療方案(藥物名稱、療程、用量和給藥途徑)、研究指標。采用Cochrane 偏倚風險評估工具對納入文獻進行質(zhì)量評價。
1.4 結(jié)局指標 ①總有效率, 治愈:癥狀基本消失,療效指數(shù)>90%, >2 個月不復發(fā);顯效:癥狀明顯好轉(zhuǎn)或改善≥2 級, 或療效指數(shù)為71%~90%;好轉(zhuǎn):癥狀減輕或改善>1 級, 或療效指數(shù)在30%~70%;無效:癥狀無好轉(zhuǎn), 療效指數(shù)<30%;總有效率=(治愈+顯效+好轉(zhuǎn))/總例數(shù)×100%[4]。②臨床癥狀包括餐后飽脹不適、早飽感、上腹部疼痛、上腹燒灼感等, 癥狀評分:0 分為無癥狀;1 分為輕度癥狀, 需提醒才能意識到癥狀存在;2 分為稍重癥狀, 患者可意識到癥狀,生活和工作未受影響;3 分為重癥狀, 癥狀明顯, 影響生活及工作[5]。③胃腸激素水平:胃動素、胃泌素和血漿P 物質(zhì)。④不良反應。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Review Manager 5.0 軟件進行分析。二分類指標合并效應的估計選用指標比值比(odds ratio, OR)和95%置信區(qū)間(confidence interval,CI)。連續(xù)型指標合并效應的估計采用均數(shù)差(Mean Difference, MD)和95%CI。Q 檢驗和I2檢驗用于估計研究間的異質(zhì)性, 當P>0.1, I2≤50%時, 采用固定效應模型;P<0.1, I2≥50%時采用隨機效應模型。漏斗圖用于評價發(fā)表偏倚。P<0.05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納入研究 經(jīng)檢索發(fā)現(xiàn)77 篇文獻, 剔除重復文獻33 篇、Meta 分析11 篇, 閱讀題目和摘要根據(jù)納排標準剔除不相關(guān)文獻7 篇, 排除會議論文3 篇和動物研究2篇, 閱讀全文21篇, 最終納入14篇文獻(見圖1)。納入文獻的基本信息如表1 所示, 納入研究包含功能性消化不良10 篇[6-15], 反流性食管炎2 篇[16,17], 十二指腸潰瘍1 篇[18], 胃炎伴消化不良1 篇[19]。14 篇文獻干預方式為香砂平胃顆粒聯(lián)合西藥 vs 西藥[6-19]。
表1 納入文獻基本信息
圖1 文獻篩選流程圖
2.2 質(zhì)量評價結(jié)果 納入文獻質(zhì)量評價結(jié)果如圖2,圖3 所示, 4 篇文獻[10,12,18,19]說明了隨機化的具體使用方法, 其他文獻提及了隨機化;納入文獻均未進行盲法說明、數(shù)據(jù)完整無缺失、質(zhì)量較好、偏倚風險較低。
圖2 納入文獻偏倚風險評估圖
圖3 納入文獻偏倚風險評估總結(jié)圖
2.3 Meta 分析結(jié)果
2.3.1 總有效率 11 篇文獻[6,7,9-17]報告了香砂平胃顆粒聯(lián)合西藥 vs 西藥的總有效率, 固定效應模型結(jié)果顯示, 香砂平胃顆粒聯(lián)合西藥治療消化道疾病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西藥單獨治療, [OR=5.85, 95%CI=(3.69,9.28), Z=7.52, P<0.001], 各研究間無異質(zhì)性(I2=0.0%,P=0.55)。以疾病類型為亞組, 固定效應模型結(jié)果顯示, 香砂平胃顆粒聯(lián)合西藥治療消化不良、反流性食管炎的總有效率均顯著高于西藥單獨治療[OR=6.18,95%CI=(3.74, 10.21), Z=7.12, P<0.001 ;OR=4.21,95%CI=(1.30, 13.61), Z=2.40, P<0.001], 且各研究間無異質(zhì)性(I2=0.0%, P=0.88;I2=0.0%, P=0.79), 見圖4。同時,研究間發(fā)表偏倚較小, 見圖5。
圖4 總有效率的Meta 分析森林圖
圖5 總有效率的漏斗圖
2.3.2 臨床癥狀積分 6 篇文獻[9,10,12-15]報告了香砂平胃顆粒聯(lián)合西藥 vs 西藥在功能性消化不良臨床癥狀積分的改善。隨機效應模型結(jié)果顯示, 香砂平胃顆粒聯(lián)合西藥在餐后飽脹、早飽、上腹痛和上腹灼燒感癥狀積分的改善均顯著優(yōu)于西藥單獨治療[合并效應結(jié) 果 分 別 為MD=-1.12, 95%CI=(-1.25,-1.00), Z=17.89,P<0.001;MD=-0.86, 95%CI=(-1.07,-0.65), Z=8.01,P<0.001;MD=-0.80, 95%CI=(-1.04,-0.56), Z=6.52,P<0.001;和MD=-0.99, 95%CI=(-1.58,-0.40), Z=3.31,P<0.001], 各研究間存在異質(zhì)性(I2=81%, P<0.001;I2=96%, P<0.001;I2=98%, P<0.001;I2=99%, P<0.001)。見圖6。
圖6 臨床癥狀積分的Meta 分析森林圖
2.3.3 胃腸激素水平 7 篇文獻[8,10-15]報告了香砂平胃顆粒聯(lián)合西藥 vs 西藥在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腸激素水平的改善。隨機效應模型結(jié)果顯示, 香砂平胃顆粒聯(lián)合西藥在胃動素、胃泌素和血漿P 物質(zhì)水平的改善均優(yōu)于西藥單獨治療[合并效應結(jié)果分別為MD=25.22,95%CI=(8.01, 42.43), Z=2.87, P=0.004, I2=96%,P<0.001;MD=25.68, 95%CI=(17.30, 34.07), Z=6.00,P<0.001, I2=91%, P<0.001;MD=4.86, 95%CI=(3.78, 5.94),Z=8.81, P<0.001, I2=0%, P=0.94]。見圖7。
圖7 胃腸激素水平的Meta 分析森林圖
2.3.4 不良反應 7 篇文獻[6,8,10,12,14,15,19]報告了不良反應(包括口干、頭暈、頭痛、嘔吐等), 各研究間無異質(zhì)性(I2=0.0%, P=0.69)。固定效應模型結(jié)果顯示, 香砂平胃顆粒治療消化道疾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與西藥治療無明顯差異[OR=0.71, 95%CI=(0.43, 1.15), Z=1.41,P=0.16]。見圖8。
圖8 不良反應的Meta 分析森林圖
2.4 香砂平胃顆粒在其他消化道疾病Hp 根除方面的應用 在十二指腸潰瘍的治療中, 香砂平胃顆粒聯(lián)合泮托拉唑可提高Hp 根除率和總有效率, 效果顯著, 且不增加不良反應[18]。在幽門螺桿菌相關(guān)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的治療中, 香砂平胃顆粒聯(lián)合含鉍劑四聯(lián)療法的Hp 根除率達到85.8%, 可顯著降低Hp 誘導引起的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的增加, 顯著提高總有效率, 改善臨床癥狀, 安全性良好[19]。
香砂平胃顆粒源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平胃散、快氣湯兩個經(jīng)典名方, 具有燥濕行氣、健脾和胃的作用, 用于濕滯脾胃所致的腹脹、腹痛、食積等癥。香砂平胃顆粒適用于脘腹脹滿、納差、大便粘滯不爽、舌苔白膩等濕證明顯的患者。本研究評價了香砂平胃顆粒治療消化道疾病的療效。Meta 分析結(jié)果顯示, 消化不良和反流性食管炎在香砂平胃顆粒聯(lián)合西藥治療后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西藥單獨治療。這一結(jié)果與先前研究一致, 香砂平胃顆粒治療消化不良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西藥(多潘立酮片、馬來酸曲美布汀、莫沙比利)治療[20-23]。同時, 香砂平胃顆粒聯(lián)合西藥在餐后飽脹、早飽、上腹痛和上腹灼燒感癥狀積分的改善顯著優(yōu)于西藥單獨治療。
體內(nèi)胃腸激素主要有胃動素、胃泌素和血漿P 物質(zhì)等。胃動素和胃泌素是興奮型胃腸激素, 兩者均能促進胃腸道運動;血漿P 物質(zhì)作用于平滑肌, 使平滑肌迅速收縮, 從而促進胃腸蠕動。李晗等[24]研究發(fā)現(xiàn)香砂平胃顆??赏ㄟ^提高小鼠的胃動素、胃泌素和血漿P 物質(zhì)水平改善胃腸功能。本Meta 分析結(jié)果顯示,香砂平胃顆粒聯(lián)合西藥在胃腸激素水平的改善顯著優(yōu)于西藥單獨治療。
Hp 導致胃黏膜炎癥, 誘導血清胃蛋白酶原分泌增加。目前脾胃濕熱型是Hp 感染率最高的類型, 臨床中應及時選用清熱、化濕行氣之品[5]。董敏杰[18]研究表明香砂平胃顆??筛纳莆竷?nèi)pH 值, 與泮托拉唑聯(lián)合使用能顯著提高Hp 根除率、減少不良反應, 療效確切,安全性較高。朱新影等[19]研究表明在幽門螺桿菌相關(guān)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的治療中, 加入香砂平胃顆??捎行宄鼿p, 并顯著降低Hp 誘導增加的胃蛋白酶原水平, 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
香砂平胃顆粒采用無蔗糖劑型可以防止糖“甘”的弊病, 相比一般沖劑因含糖量過多, 難免有助濕、滯氣之弊, 不甚適宜, 臨床應用中更應重視其安全性[15]。本研究納入文獻的香砂平胃顆粒的用法用量與藥物說明書基本符合。7 篇文獻[6,8,10,12,14,15,19]報告了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均提示差異不顯著(P>0.05)。本Meta 分析結(jié)果顯示香砂平胃顆粒治療消化道疾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與西藥治療無明顯差異, 即香砂平胃顆粒治療并不會增加不良反應, 說明其安全性較好。
綜上所述, 本Meta 分析表明, 與西藥單獨治療相比, 香砂平胃顆粒聯(lián)合西藥顯著提高臨床總有效率, 明顯改善臨床癥狀積分以及胃腸激素水平。另外, 香砂平胃顆??捎行宄鼿p, 提高治療效果, 且不增加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