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水
馮夢龍在《警世通言》中說過:“早成者未必有成,晚達者未必不達?!笔澜缟虾芏嗍虑榈某晒?,不在于你起步的早與晚,而在于你堅持的長與短。我國殲-20的發(fā)動機的裝配從俄制發(fā)動機到自主研發(fā)歷經(jīng)了12年,便是對這一箴言的最好詮釋。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應無懼起步早晚,從容登上成功之巔。
早成者未必有成,不可以年少而自恃。古往今來,少年得志意氣風發(fā)者不在少數(shù)。趙括從小學習兵法,評論兵事滔滔不絕,甚至與他的父親趙奢評論兵事,都能穩(wěn)占上風。于是,趙括認為天下難有人與自己比肩。長平之戰(zhàn)中趙括代替大將廉頗帶兵出征,依據(jù)兵書廢掉舊有的軍紀、排兵布陣,結果全軍覆沒,自己也身死人手,留下令世人慨嘆的紙上談兵的典故。對兵書戰(zhàn)策了然于心的趙括可謂少年早成,倘若他能以謙遜之心求教,以謹慎之心應敵,以沉穩(wěn)周密之心布局,歷史上會不會多一個“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賢才俊杰呢?所以,時間的早晚從來都不是成功的注腳。早成者需謙遜謹慎、孜孜以求,方能守住早成,等到終成。
晚達者未必不達,不可以年老而自棄。歷史上從不缺大器晚成的佳話。蘇老泉二十七歲方有所覺悟,于是謝絕賓客閉門苦讀,夜以繼日,手不釋卷,終成“下筆如有神”的文學家。藝術大師齊白石起步晚,基礎差。他12歲學木匠,15歲學雕花木工,27歲才開始正式學畫畫。但是,正是這個起步較晚的人把自己曾經(jīng)放牛、種田、砍柴的生活與畫畫融為一體細心揣摩,不僅將花鳥蟲魚、山水人物皆入畫,而且所作魚蝦蟲蟹簡練生動、妙趣橫生。當“莫澤斯老奶奶畫家”的名號傳遍了紐約,當她的作品被刊載在各大報紙雜志,當盧浮宮近代美術館出資100萬美元收購了她的一幅作品,你也許很難想到,她是一個直到70歲才心無旁騖地追求理想的畫者。沒有畫筆,她就用刷漆的板刷代替;沒有畫布,她就在門廊和廚房的地板上畫;沒有素材,她就到田野山坡去尋找。無數(shù)實例證明,晚達者若能對夢想懷著不悔的執(zhí)著,對困難抱著永不服輸?shù)膽B(tài)度,他們終會以孜孜不倦的毅力和厚積薄發(fā)的底氣登上成功之巔。
身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正處在一個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的時代,更應堅信成功無關早晚。“大音希聲,大象無形”,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只有篤定前行,才能鑄就成功。
【河北霸州市第一中學】
◆點評
作文思路清晰,分析條理。在論證“早成者未必有成,不可以年少而自恃”時,重點分析趙括的事例,運用假設論證有理有據(jù)地分析了一個早成者失敗的原因,給讀者以啟發(fā)。在論證“晚達未必不達,不可以年老而自棄”的觀點時,事例豐富且范圍廣泛,囊括古今中外,令人信服。作文結尾段簡短有力,呼吁當代青年認清成功的路徑,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現(xiàn)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