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孝端皇后的九龍九鳳冠造型精美,金翠交輝,且永不褪色,是國家博物館“鎮(zhèn)館之寶”之一。它使用的花絲鑲嵌制作技法,工藝極其復雜?!?5后理工男”謝璟宸卻耗時一年,用傳統(tǒng)技藝完美復制出這件國寶,并斬獲了江蘇省工藝美術金獎。
理工男拜師學花嵌
初見謝璟宸,你很難把他與非遺傳承人的身份聯(lián)系起來。但事實上,27歲的他已經(jīng)在圈內聲名鵲起。謝璟宸出生于江蘇徐州,因父親喜歡傳統(tǒng)文化,他從小就受到熏陶,對唐詩宋詞、皮影戲都挺感興趣。
2015年到北京上大學時,謝璟宸就讀的是機械設計工藝專業(yè)。與古典珠寶結緣,源于他大二時參觀故宮博物院。那天,謝璟宸首次見識了古代匠人用花絲鑲嵌和點翠法制作的鳳冠、步搖、手鐲等首飾?!安山馂榻z,妙手編結,嵌玉綴翠,是為一絕?!痹诠蕦m講解員的介紹下,謝璟宸對古人巧奪天工的技藝驚嘆不已。
“我們擁有這么精湛的傳統(tǒng)技藝,為什么會被人淡忘,如今都看不到新的花嵌飾物了!”謝璟宸既驚訝又疑惑。講解員解釋說:花絲鑲嵌是中國特有的傳統(tǒng)制作技藝,涉及掐、填、攢、焊、堆、壘、織、編八大工序、上百種技法。因技藝繁雜,材料昂貴,只有宮廷貴族才有資格佩戴。”
“1924年,末代皇帝與宮廷工匠們被逐出紫禁城,這項工藝近乎消失。直到2008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項目后,花嵌才得以重新傳承。但它很考驗工匠的耐性、技巧和經(jīng)驗,沒有十幾年的工夫入不了行,因此傳承之路很艱難……”講解員說。
得知掌握花嵌技藝的人非常少,而且只剩下老師傅在做,謝璟宸不禁心憂:“難道再過幾十年,這些光彩熠熠、永不褪色的花嵌藝術品,只能在博物館看到了嗎?”他決定拜師學習花絲鑲嵌絕技。幾經(jīng)打聽,他聯(lián)系上了渝派花嵌傳承人左書僑。
為客戶做“金孔雀”
自從跟著左老師學習花絲鑲嵌,謝璟宸每天一放學就坐地鐵趕來工作室,他堅信,把時間和精力放在哪,在哪就會有收獲。
然而當學徒的第一年,即便雙手經(jīng)常被扎出血,被燙得起泡,謝璟宸也沒有做成一件作品。為此,他還遭到朋友的嘲笑。師父則提醒他,作為“守藝人”,一定要戒驕戒躁。每當被繁瑣枯燥的工作“磨”到心累時,謝璟宸會選擇暫停下手里的活,去陽臺上吹吹風聽聽古風音樂,心就安靜下來了。
師父平時會為博物館、影視劇組制作古代皇冠、龍袍及配飾,客戶用壞了會送來保修。2018年,謝璟宸開始修復一些古典服飾。直到2019年,謝璟宸才接到自己的第一個訂單——為客戶制作一枚金孔雀胸針。這枚胸針需要用一股股細如發(fā)絲的金絲掐制勾勒出孔雀紋樣,再鑲嵌上紅瑪瑙,最后把翠鳥的羽毛粘在花絲鑲嵌的飾品上。這道工序名為“點翠”,最為精細。
“能再做快點嗎?我今晚參加晚宴,想戴這枚胸針。”下單幾天后,客戶來工作室催促謝璟宸。為了不耽誤客戶,他手上的動作不自覺加快……結果忙中出亂,一個輕微的抖動,造成點翠失敗。而這個小失誤,導致之前的相關工序也要推倒重來……眼看天色將晚,客戶遺憾地問:“我今晚戴不成這枚胸針了嗎?”謝璟宸尷尬地點點頭,連說對不起。
第二天傍晚,謝璟宸才把完成的作品給客戶送去。錦盒開啟,以金絲鑲嵌瑪瑙制作而成的孔雀胸針映入客戶眼簾。看到這件花嵌點翠飾品,客戶不禁驚呼。熠熠生輝,色彩艷麗,造型古典而精美;在不同的光線照射下,胸針上的孔雀羽毛顏色還會發(fā)生變化,色澤流轉動人。
雖然顧客很滿意,但謝璟宸還是為前一日的小失誤真誠道歉。此后的工作中,他變得更加沉穩(wěn)淡定,寧愿晚點交工,也不會忙中出亂了。
驚艷復刻國寶
2019年大學畢業(yè)后,謝璟宸被師父派往蘇州的非遺珠寶工作室。但離開京城來到陌生的城市,沒有顧客找他訂制花嵌首飾。沒訂單就沒了收入,謝璟宸經(jīng)濟拮據(jù)的時候只能租住在陰暗的半地下室里。
好在,不久后,之前那位北京客戶的朋友聯(lián)系謝璟宸,請他也為自己訂制一兩件花嵌首飾。于是,點翠牡丹花發(fā)簪、雙魚座耳環(huán)等花絲鑲嵌飾品,一件件從謝璟宸靈巧的雙手中誕生。在驚艷客戶的同時,他也贏得了口碑和豐厚報酬。
在這個已經(jīng)有3D打印、人工智能的時代,謝璟宸仍堅持用古典的花絲鑲嵌技法,手工精制每一件作品,這是他“守舊”的一面。同時,他也化繁為簡,將時尚融入傳統(tǒng)技藝,設計出了耳釘、胸針等更適合現(xiàn)代人佩戴的飾品。
為弘揚花絲鑲嵌藝術,謝璟宸還開通了微博和短視頻賬號,借助新媒體拉近非遺與大眾的距離。視頻中的花絲鑲嵌發(fā)簪、步搖、耳環(huán)等精致華美、光彩熠熠,文案雋永有味,仿佛在講述一個個穿越時光的小故事……幾年下來,謝璟宸在網(wǎng)上收獲了近百萬粉絲。
2023年2月,謝璟宸決定完成一項大作——復刻明孝端皇后的九龍九鳳冠。在珠寶師行業(yè),誰若能成功復制出這件寶貝,可以說此生無憾了。
此后的三百多個日夜,謝璟宸一趟趟去國家博物館參觀實物,然后做設計圖,跑遍各地搜集材料。最忙碌時,每晚只睡三四個小時,整個人憔悴了許多。功夫不負有心人,2024年3月,謝璟宸一比一復刻的九龍九鳳冠終于驚艷問世——鳳冠通高48.5厘米,重2320克;面料以絲帛制成,前部飾有九條金龍,口銜珠滴,下有八只點翠金鳳,后部也有一只;冠上共嵌人工紅寶石115粒、珍珠4414顆,一年時間就復制出“國寶”的謝璟宸,也憑借該作品斬獲江蘇省工藝美術金獎,由此被業(yè)界稱為花絲鑲嵌技藝界的“新晉大師”。謝璟宸讓自己和花絲鑲嵌這項中國非遺技藝,共同迎來了高光時刻。
編輯 鐘健 124976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