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中國古代歷史,三國時代無疑是特殊的。這個時代滄海橫流,又盡顯英雄本色,數(shù)不清的謀臣良將書寫了數(shù)不清的精彩故事。在后人不斷的講述、演義、評論下,三國文化內涵越發(fā)豐富,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思想等方面的內容。
曹魏、東吳、蜀漢這三國之中,蜀漢往往更得讀史者的青睞,牢牢占據(jù)三國的“C位”。蜀漢建立于221年,263年為魏所滅,共歷二世二帝,國祚43年。但蜀漢的歷史篇章,早在214年劉備入川便已開啟。蜀漢政權的主要范圍在四川,劉備、關羽、諸葛亮、趙云、姜維等人的故事世代傳頌,給四川的歷史文化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他們不離不棄地共同奮斗,彼此之間的情感與信任超越了君臣,而在亂世中倍顯珍貴。蜀漢君臣的言行,響應了后世中國人對為政者的道德期待,讀蜀漢歷史,人們很容易被其中的理想主義、浪漫主義,以及展露出的“忠勇仁義禮智信”觸動。也許有人認為,歷史與演義交織為蜀漢蒙上一層濾鏡,但這樣的濾鏡何嘗不是人們對美好的珍視與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