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睿哲 王伶文
在經濟國際化大背景下,掌握多國語言在涉外經濟活動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需要涉外經貿專業(yè)的學生掌握多國語言。從目前的情況看,涉外經貿領域英日雙語專業(yè)人才缺口較大,需要涉外貿易專業(yè)學生能夠同時學好英語日語雙語的要領,并掌握更多國家的語言,為今后的職業(yè)發(fā)展打好堅實的基礎。文章以涉外專業(yè)學生如何同時學好英語和日語為題展開研究,主要敘述涉外專業(yè)學生同時學好英語和日語的必要性以及面臨的困難,并提出必須明確同時學好英語和日語的努力方向及基本方法。
涉外經貿專業(yè)學生英語日語同時
學習的必要性
涉外貿易專業(yè)學生學好多門外語,努力爭當復合型人才是國家拓展對外經濟貿易渠道、應對日益復雜國際經濟貿易競爭的需要,是企業(yè)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的需要,也是學生職業(yè)發(fā)展的需要。英語、日語是我國在國際經貿、南亞經貿活動中使用最為廣泛的語言,只有讓學生同時學好英語、日語等多門外語,才能在不同國家、不同地區(qū)涉外經濟貿易中爭取更多的主動權。涉外貿易專業(yè)學生應該弄清自己的特長和愛好,找準自己同時學好多門外語的定位和側重點,更好地掌握不同國家語言和文化的差異性,將來更好地立足職場、報效國家,為促進國家對外經濟貿易發(fā)展多作貢獻。
涉外經貿專業(yè)學生英語日語同時
學習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英語學習面臨的困難和問題。詞匯掌握方面。由于中國學生缺少英語學習的語言環(huán)境,在掌握英語詞匯方面往往存在兩個誤區(qū)。第一個誤區(qū)為以寫代讀,中國學生在記憶英語單詞時,大多采用默背和反復抄寫的方式,以此來加深記憶。這種方式的誤區(qū)在于,過多把注意力集中在單詞的拼寫上,很少關注單詞的正確讀音,而讀音與拼寫相結合才是單詞記憶的最佳方式,只注重拼寫必然會導致記憶效率低下。第二個誤區(qū)為漢英對比學習,在記憶單詞的用法和釋義方面,中國學生大多采用母語關聯(lián)、漢英對比的方式,即記憶一個英語單詞的用法和釋義時,首先對應與該單詞同義或近義的漢語詞匯,通過關聯(lián)的方式記憶英語詞匯。這種方式的誤區(qū)在于,漢語詞匯和英語詞匯并不是完全一一對應的,一些英語詞匯在漢語中不存在完全對等的詞匯,有些詞匯意思相近但在釋義和用法上又不完全相同,硬性配對會導致對英語詞匯的片面理解,所記憶的英語單詞只能記住它所對應的漢語詞匯意思,大多成為只知其意、不會運用的死背單詞,學習效果達不到預期。
口語應用方面。如第一個誤區(qū)所述,中國學生在英語學習中以寫代讀的習慣導致口語表達能力的欠缺,英語的語音基礎較差,既不能流利進行口語表達,也會因此產生自卑心理,越來越不敢說,成為“啞巴英語”。在課堂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啞巴英語”會導致越來越嚴重的心理障礙,學生越來越不敢開口表達,尤其是一些英語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從“不敢說復雜句子”向“不敢說所有句子”轉變,久而久之形成惡性循環(huán),造成英語表達能力的急劇下降。
翻譯方面。漢語作為中國的母語,復雜程度遠超英語,其中蘊含著豐富的語法、邏輯和意境。對于已經熟練掌握漢語使用方法的中國學生來說,在學習英語時,會不自覺地把漢語的某些特征代入,出現(xiàn)兩種語言的雜糅和混淆,“中式英語”就是這種雜糅和混淆的衍生品。
“中式英語”的產生,根源在于學生沒有跳出漢語的思維模式,在進行漢譯英的翻譯時,沒有跳出漢語思維、按照英語思維去思考和推斷,而是先按照漢語的語言習慣和邏輯思維組織好語言,再把這句漢語風格的句子整體翻譯成英語,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中式風格的英語。
這種翻譯的障礙并非是語法錯誤或邏輯錯誤,而是語言邏輯和思維的不匹配,這一表面現(xiàn)象背后,體現(xiàn)的是語言思維培育的重要性。對于多語言人才來講,掌握的多種語言之間不應當是相互影響、造成障礙的,而應當是相互促進、融會貫通、熟練轉化的。
日語學習面臨的困難和問題?;A五十音難背。一接觸到日語,學生都知道第一件事就是要把作為基礎的五十音背下來,但是有部分學生背了好幾年都沒有將它背完整,最后陷入“背了忘、忘了再背”的無限循環(huán)之中。
和英語略有差異的外來語。日語外來語大部分都是從英語中借鑒過來的,轉換成日語的時候可能會適當簡化,如「エアコンディショナ」會被經常寫作「エアコン」,如果沒有讀完整,盡管英語很優(yōu)秀也沒有辦法理解它的含義。事實上很多學生碰到外來語,不是不會念,而是不懂它的含義。再加上外來語出現(xiàn)的頻率相對較低,很多學生會選擇忽略。所以每當遇到它們,大家也會犯怵。
中文語言結構中沒有的助詞。日語與中文有顯著不同,中文是一種獨立語,一個字或者一個詞就能單獨表達一種含義,不一定需要有連接助詞,而日語是一種黏著語,每一個部分不能單獨表示意思,必須通過助詞連接。所以,在日語中,助詞成為必不可少的關鍵部分,但這對中文為母語的中國人來說,在日語初學階段會有些不適應,造成學習的障礙。
復雜紛擾的動詞變化。日語動詞分為三類,而且都有各自的變化形式,從最簡單的ます形開始,又涉及て形、た形等高級的動詞變化。除此之外,動詞還有可能形、假定形、命令形、使役形、被動形、使役被動形等各種動詞形式。另外加上單詞的狀態(tài)可重疊,所以變化真的多到令人震驚,所以不少人學著學著就因害怕而退縮。
既熟悉又陌生的漢字。漢字既是學習日語的優(yōu)勢也是劣勢。優(yōu)勢在于漢字的訓讀和中文發(fā)音有一些相似,相比于別的國家學習者,讀起來更加輕松,當然劣勢在于漢字還有音讀等多種發(fā)音存在,如果不重視漢字的念法和含義,久而久之,就會發(fā)現(xiàn)被漢語給深深擊敗了。
涉外經貿專業(yè)學生同時學習英語日語的策略
明確英語與日語同時學習的努力方向。英語與日語的學習者必須清楚自己的未來規(guī)劃和努力方向。學生在確定同時學習英語與日語后,應當立即結合自身實際,著手制定雙語學習的計劃和未來目標。
英語方向。英語能力分為四級、六級、專業(yè)四級、專業(yè)八級等多個層級,英語方向的學生應當制定符合實際且相對緊湊的證書考取計劃:大學一年級應當力爭通過英語四級、英語六級考試,獲取相應證書;大學二年級應當力爭通過專業(yè)四級考試,獲取相應證書;大學四年級第一學期應當力爭通過專業(yè)八級考試,獲取相應證書。面對如此繁重的學習任務,死記硬背是不現(xiàn)實的,必須加強總結與思考,探索更加高效、合理的學習技巧,充分利用好學習時間和各類學習資源,全面提升學習效率,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日語方向。日語能力有更多等級,包括專業(yè)四級、專業(yè)八級、國際一級、國際二級、國際三級、國際四級、國際五級。作為雙語專業(yè)的學生,不應當貪大求多,試圖將所有證書全部在大學期間考出。如側重英語專業(yè)學習,則可以在畢業(yè)前力爭考取專業(yè)八級證書和國際一級證書;如側重日語學習,則可以盡可能多地考取更高等級的證書。
弄清英語、日語同時學習的側重點。剛進大學的時候,很多學生對英語、日語雙語學習很困惑,有的學生認為英語都學不好還要學日語,有的學生認為英語、日語中任學一門就行了。對于學校來說,不僅要幫助學生解開困惑,向學生講清同時學好英語、日語雙語的重要性,還要引導他們結合自身的特長和愛好找準學習的定位和側重點,對英語更感興趣的學生,可以把外語學習的重點放在英語上,同時兼顧日語的學習,用英語學習帶動日語學習。反之,對日語更感興趣的學生,也可以用日語的學習帶動英語學習。無論側重于哪一種語言的學習,都應當在學好一門的基礎上,帶動另一門語言的學習。這一過程中應當注意,要同時學好英語和日語必須有一個明確的定位和側重點,否則將會主次不分,有可能最后兩種語言都學不好。
掌握英語和日語同時學習的基本方法
分清主次。在英語和日語應用都很廣情況下,兩個都掌握當然非常好。但是學習的時候還是要分一個主次的,不然兩個都沒有學好,就成了竹籃打水一場空??梢砸詢蓚€月為期,這兩個月主要學習英語,日語作為輔助每天做一次聽力,背背單詞之類的,不要落下就行。然后兩個月之后,再把日語作為主要的學習,英語搭配學習。這樣的主次比例大概是7:3,然后根據(jù)需要調整比例,保證兩門課的學習都能達到學校要求。
合理搭配。雖然英語和日語的語法基本上是相反的,但語序基本一樣,這并不妨礙一起學習。比如看到一個英語句子,可以聯(lián)想日語應該怎么說,融會貫通。尋找這兩種語言的語法都有哪些不同,如賓語的位置,和謂語的關系。這樣長期下來,不僅能加深兩種語言的學習,還可慢慢摸索出雙種語言學習的竅門,不僅不妨礙兩種語言學習,還可以取得互相促進的效果。
了解詞匯的借入。英語中輸入中文有1000多年的歷史,主要是通過絲綢之路擴大中西方交流而開始的,主要有三種借入方式。一是全音借入,即把漢語以拼音的方式直接被借入為英語單詞,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擴大,這種情形越來越多,如中國特色美食“餃子”的漢語拼音jiaozi、人民幣的計量單位“元”“角”“分”的漢語拼音yuan、jiao、fen,都是典型的代表。二是半音半義借入,主要是以漢語拼音和英語單詞組合的形式出現(xiàn)。這種借入方式也有很多例子佐證,如中國的國粹京劇,就被半義借入英語詞匯Beijing Opera,其字面意思是“北京的戲劇”。其他的例子如Peking Duck北京烤鴨,其字面意思是“北京的鴨子”;hamimelon哈密瓜,其字面意思是“哈密的瓜”;maotai wine茅臺酒,其字面意思是“茅臺品牌的酒”。三是全義借入,即原詞來自于漢語,但通過英語翻譯的詞組組成新的詞組,如春卷spring roll,就是由“春天”的英語譯詞spring和“卷”的英語譯詞roll合并而來;長征Long March,由“長”的英語譯詞long和“征途”的英語譯詞march合并而來;四個現(xiàn)代化Four Modernization,由“四個”的英語譯詞four和“現(xiàn)代化”的英語譯詞Modernization合并而來。除此之外,日語中也有許多詞語與中文相互借入,如糖尿病(とうにょうびょう),四面楚歌(しめんそか)。在了解到英語和日語中外來詞匯的借入后,可以加速英語和日語的學習。
掌握好詞法學習。語法是一種語言的底層邏輯,必須熟練掌握,英語和日語的語法與中文相比,都有很大不同。其中,英語與中文最大的不同是時態(tài)的用法,日語與中文最大的不同是動詞和助詞的用法。在英語和日語同時學習中掌握這兩種語言的語法特點非常重要,有助于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隨著經濟全球化大力推進,掌握多國語言在涉外經濟活動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需要涉外經貿專業(yè)的學生掌握多國語言。通過弄清英語日語學習的必要性,英語日語學習的難點,制定好同時學習英語日語的策略,取得同時學習英語日語的明顯成效,為國家對外經濟貿易發(fā)展打好堅實的人才基礎。
(作者單位:湖北省湖北商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