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楠
“一幅春云巧似裁,隔湖飛過碧山來。野橋小立題詩處,夾竹桃花爛漫開?!?/p>
傍晚,我和妻去河邊散步,在夕陽的照耀下,驀然發(fā)現(xiàn)河邊生機(jī)煥發(fā)的綠植葉間綻開著一簇簇白色的花,顯得嬌艷嫵媚,風(fēng)姿綽約。妻子看了嘆為觀止,問我這是什么樹。我告訴她這就是讓人愛恨交織的夾竹桃。
夾竹桃又名洋桃、半年紅、柳葉桃,散文集《浮生拾慧》描述了夾竹桃名稱的來歷:“夾竹桃,假竹桃也,其葉似竹,其花似桃,實(shí)又非竹非桃,故名?!币驃A竹桃有葉似竹、花如桃而得名。但李漁在《閑情偶寄》中寫道:“夾竹桃一種,花則可取,而命名不善。以竹乃有道之士,桃則佳麗之人,道不同不相為謀,合而一之,殊覺矛盾。請易其名為‘生花竹,去一桃字,便覺相安。”讀來頗感有趣。
夾竹桃是外來物種,民國年間吳人黃岳淵、黃德鄰合著《花經(jīng)》說:“夾竹桃在吾國首由域外移植于嶺南,而后再傳及各地?!眾A竹桃原本是熱帶花木,經(jīng)過多年的栽種后,漸漸適應(yīng)了中原的氣候。
夾竹桃不如行道樹那樣高大挺直,它甘于寂寞,低調(diào)不張揚(yáng),卻能默默地恣意生長。由主干分出四五根拇指粗的主枝,枝葉叢生、四散分披。每根主枝上又叉分出多條分枝,油亮的綠葉圍生在枝條上,層層疊疊,次第而上。開花時(shí)節(jié),在枝端,潔白的花朵如雪似玉,少則三四朵,多則六七朵,團(tuán)團(tuán)簇簇?fù)碓谝惶?,在微風(fēng)中輕輕搖曳,展示著最美的姿態(tài),真是“搖搖兒女花,挺挺君子操”。宋代湯清伯見此情景,欣然作詩云:“芳姿勁節(jié)本來同,綠蔭紅妝一樣濃。我若化龍君作浪,信知何處不相逢?!?/p>
夾竹桃花開得繁盛、艷麗、花期長,花色以深紅、粉紅和白色為主,常栽培于公園、道路旁或溝河邊,是著名的觀賞花卉。季羨林的散文《夾竹桃》,對夾竹桃的花事進(jìn)行過精彩的描述:“夾竹桃卻在那里靜悄悄地一聲不響,一朵花敗了,又開出一朵;一嘟嚕黃了,又長出一嘟嚕;在和煦的春風(fēng)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什么特別茂盛的時(shí)候,也看不出什么特別衰敗的時(shí)候,無日不迎風(fēng)弄姿,從春天一直到秋天,從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無不奉陪?!币?yàn)閵A竹桃那種不依不饒的秉性,讓季老先生愛上了夾竹桃:“微風(fēng)乍起,葉影吹動,這一幅畫竟變成活畫。有這樣的韌性,能這樣引起我的幻想,我愛上了夾竹桃?!?/p>
夾竹桃雖是外來物種,但也深得中國文人雅士們的喜愛。元末明初大學(xué)者謝應(yīng)芳與友人在清明節(jié)去郊外踏青,為盛開的夾竹桃花所沉醉,寫下了《和浦玉田清明日郊行》:“一幅春云巧似裁,隔湖飛過碧山來。野橋小立題詩處,夾竹桃花爛漫開?!泵鞔跸髸x在《群芳譜》里對夾竹桃花做了形象的描?。骸盎ㄎ灏?,長筒,瓣微尖,淡紅,嬌艷類桃花,葉狹長類竹,故名夾竹桃。自春及秋,逐旋繼開,嫵媚堪賞。”清代作家謝堃對夾竹桃情有獨(dú)鐘,在《花木小志》中這樣描寫夾竹桃:“質(zhì)粗如碗,枝干婆娑,高出檐際。一花數(shù)蕊,百枝齊放,周年不絕,一大觀也?;匾暯喜菽?,真傀儡耳?!秉c(diǎn)贊夾竹桃時(shí),把江南草木貶得一無是處?,F(xiàn)代文史學(xué)者鄭逸梅則從竹的清逸和桃花的嬌艷角度,對夾竹桃推崇備至,他在《花果小品》中說:“竹之蕭疏,桃之冶妍,在卉木中各具其勝,唯夾竹桃得兼而有之?!?/p>
外表如此美好的植物卻有劇毒,讓人意想不到。《中國植物志》上說:“植株有毒,葉、樹皮、根、花、種子均含有多種配糖體,毒性極強(qiáng),人、畜誤食能致死。”可見,夾竹桃是可觀賞而不可褻玩的樹種,人們對它們還得保持一定的距離。但夾竹桃在綻放美麗的同時(shí),也時(shí)刻在凈化空氣,在吸收汽車尾氣、抗煙霧、抗灰塵等方面作用明顯,對凈化空氣有著顯著效果,素有“環(huán)保衛(wèi)士”“綠色吸塵器”之稱。而且夾竹桃的葉子、樹皮、花朵和種子均能入藥,具有強(qiáng)心利尿、祛痰殺蟲的作用,葉子可以用于心力衰竭,治療癲癇、哮喘等癥狀,就連種子也能用來榨油。
萬物各有其發(fā)根,各有其性情。夾竹桃的美麗與毒性共生,何嘗不是一種自衛(wèi)的體現(xiàn)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