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遵龍
一、藝術性贊美的重要性
教師的贊美如同陽光、空氣和水,是學生成長不可缺少的養(yǎng)料;教師的贊美好似一座橋梁,能溝通教師與學生的心靈;教師的贊美恰如一種無形的催化劑,能增強學生的自尊、自信、自強;教師的贊美也是實現(xiàn)以學生為本的有效途徑之一。教師恰如其分的贊美,會使學生越發(fā)活潑可愛,學習的勁頭也會很足。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許牡丹開?!鼻宕娙嗽兜倪@首詩感人至深,啟迪我們:教育的目光不能總是盯著花園里耀眼的牡丹花,而要更多投向墻角處不起眼的苔花。事實上,牡丹也好、苔花也好,都應當給予悉心呵護、精心澆灌。這就要求我們公平、公正地對待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快樂成長。
每個班里都有一些各方面好像平平無奇,容易被老師和同學忽視的學生,但是他們也有閃光點,只有給予他們更多的尊重和理解、更多的信任和激勵,讓他們展現(xiàn)自己的閃光點,才能為他們提供更多人生出彩的可能。我班的張超就是這樣的學生。有一天,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改變了我對他的看法,也改變了他自己。
平時上課時,我有一個習慣,我會在課前把練習題目寫在小黑板上。可是,前不久上課的時候,我正認真講解小黑板上的習題,只聽“砰”的一聲,小黑板掉在了地上,學生也被這突如其來的響聲嚇了一跳。原來掛小黑板的釘子松動了,承受不住小黑板的拉力掉了下來。
這怎么辦呢?小黑板上的題還沒有講完,自己用手拿著吧,后面的學生看不到;不用小黑板吧,擔心學生看不到題,講解效果不理想。左右為難之際,張超跑到講臺前:“老師,我替你舉著吧,這樣后面的同學就能看到了。”說著,他舉起了小黑板。他的舉動讓我又驚又喜,在張超的托舉下,我繼續(xù)著習題的講解。我很感激,不由自主地道了一聲:“張超,謝謝你!”學生也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這樣一來,他卻有些不好意思了。
下午,我拿來錘子本想把釘子固定一下,可是,走進教室我又被眼前的事情驚呆了。小黑板已經(jīng)牢牢地掛在了原來的位置,學生正在抄寫黑板上的習題?!巴瑢W們,這是誰做的?”我指著黑板上的釘子,詢問大家。學生們刷地一下把目光轉向了張超,原來又是張超做了好事。我立刻在班里表揚了他,贊美他關心集體、為他人著想的好品質。
此后,我又從幾件小事里發(fā)現(xiàn)他性格中的閃光點,并及時給予表揚,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他變了,上課開始舉手回答問題了,作業(yè)也完成得很好,學習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這件事給我啟示頗深。在工作中,我開始注重面向全體,細心觀察,捕捉學生們身上的每一個閃光點,及時把贊美送給每一個學生,使之發(fā)揚光大。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我能行”“我會成功”的體驗。實踐證明,一句激勵的話語,一個贊美的眼神, 一個鼓勵的手勢……往往能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使用友善、溫和的語言,會把學生帶向好的方向。鑒于此,教師應該發(fā)現(xiàn)和贊美學生的閃光點,當我們關注他們的優(yōu)點時,他們會更加努力,向我們證明他們的優(yōu)秀,也為了不辜負老師的信任。讓我們用愛作為教育的動力,多一些贊美,多一些關愛吧。相信我們?yōu)⑾驅W生的陽光會換來滿園春色。
二、好習慣,好人生
愛因斯坦有句名言:“一個人取得的成績往往取決于性格上的偉大?!倍鴺嫵晌覀冃愿竦恼侨粘I钪械囊粋€個好習慣。養(yǎng)成好的習慣,就如同為夢想插上翅膀,它將為人生的成功打下堅定的基石。
古今中外,凡是有所作為的人,都有自己的好習慣,魯迅先生愛惜時間,撰寫無數(shù)著作,留下絢麗的文學瑰寶。曾國藩勤奮好學,以“勤”“恒”二字自勉。這不難看出,良好的習慣是為人、做事成功的基礎。那么好的習慣從何而來呢?這就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好每件事。
現(xiàn)實生活中處處都有和諧的音符,看看我們的學校吧。校園內(nèi),干凈整潔,寧靜幽香;教室內(nèi),窗明幾凈,書聲朗朗;操場上,右側行走,三兩成行;活動時,互敬互助,友愛大方…… 這些動人溫馨的畫面每時每刻都在我們的校園重現(xiàn),構成了學校一道道靚麗的風景。這都離不開教師的辛勤付出,離不開學生的精心維護,好習慣為我們今后走向更加輝煌燦爛的人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學習都是由一件件小事構成的。小事如滴水,積多成汪洋;細節(jié)如土石,聚眾成峰巒。我們不能對身邊的小事輕視怠慢,因為所有成功者的經(jīng)歷告訴我們,只有關注身邊的每一個細節(jié),從小事做起,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才能更靠近成功。當然,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yǎng)成的。專家研究發(fā)現(xiàn):21天以上的重復會成為習慣,90天的重復會形成穩(wěn)定的習慣,這就需要我們有一種鍥而不舍的精神、一種堅持到底的信念、一種腳踏實地的務實態(tài)度、一種嚴格落實的行為準則。只有這樣,才會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只有這樣,才會取得更大的成功;也只有這樣,才會使學生在發(fā)展中張揚個性,奮發(fā)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