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智
浙江省杭州學軍中學(紫金港校區(qū))
【原題呈現(xiàn)】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1.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這是“木桶理論”,也稱為“短板效應”。
2.在歷史的長河中,很多成功之人,擅長“揚長避短”,如著名的“田忌賽馬”的故事。
以上材料對我們頗具啟示意義。請結(jié)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寫作指津】
這是一道多則材料作文題,也是一道容易被“誤解”的題。事實上,很多考生就出現(xiàn)了審題不準的狀況。乍一看,這道題似乎是關(guān)于“長”和“短”的二元思辨,其實不然——這就涉及多則材料作文題的審題基本方法了。
大凡多則材料作文題的審題,務(wù)必要講究“分合”之法。且先看第一則材料,講的是“木桶理論”,即“短板效應”,從方法論上思考,就是要“補短”。而第二則材料,講的是“田忌賽馬”,關(guān)鍵詞是“揚長避短”。兩則材料合而論之,就是討論“如何待短”,特別是要重點討論“補短”和“避短”的關(guān)系。
順著思路走下去,文章的邏輯結(jié)構(gòu)至少有三大類:
第一類,“避短”和“補短”并重。即在文章中,對兩者不偏不倚,分而論之,又都同等重要。
第二類,“避短”為主,“補短”次之。即“補短”為讓步段落,主要闡述“避短”的必要性和方法論。
第三類,“補短”為主,“避短”次之。即“避短”為讓步段落,主要圍繞“補短”而論。
當然,我們還可以繼續(xù)順著“如何待短”的思路縱深開掘,比如,“化短為長”亦可以寫上一筆。要注意的是,“化短”須在“避短”“補短”之后寫方可。
*“天域全國名校聯(lián)盟”由浙江省杭州學軍中學發(fā)起成立于2022年?!疤煊蛉珖f(xié)作體聯(lián)考”為該聯(lián)盟學校的聯(lián)考,參與學校包括:江蘇省天一中學、河北省石家莊市第二中學、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學、山東省青島第二中學、山東省實驗中學、福建省廈門雙十中學、湖南省長沙市雅禮中學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