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審題老師:虞曉丹(高級教師,義烏市稠城第一小學)
特邀點評老師:朱一花(一級教師,杭州市娃哈哈小學)
審題要點分析
本次單元習作主題為“游?????????? ”,這是一次半命題作文。大家先想想自己游覽過哪些地方,接著將題目補充完整。在選擇景點時,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考慮:既可以寫自然景點,也可以寫人文景點;既可以寫著名景點,也可以寫非著名景點。對于大家熟悉的地方,如果采用與眾不同的游覽路線或?qū)懩硞€特定季節(jié),也會給讀者帶來不一樣的美感。
一、畫游覽路線,理清順序
1.怎么把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寫清楚呢?大家來看看作家們是怎樣寫的吧!《頤和園》游覽順序:大門—大殿—長廊—萬壽山—昆明湖。這些詞語準確地表示了地點的轉(zhuǎn)換。這種“移步換景”的寫作順序在寫景文章中經(jīng)常使用,它能讓游覽的過程更加條理清晰。學著范文的樣子,回憶游覽的順序,繪一繪自己的游覽路線圖:
2.用上過渡句,使景物轉(zhuǎn)換更自然。還是以《頤和園》為例,文中每段的第一句都是過渡句,“進了”“繞過”“走完”“來到”“登上”“下來”這些詞語將不同的景點很自然地串聯(lián)在一起。有了這些連接詞,景點間的過渡會更自然,文章也會更有條理。
二、抓重點景物,寫出特點
如何將景物描繪得具體而生動呢?
技巧一:多角度觀察。在觀察景物時,應采用多角度的方式觀察,包括上、下、遠、近的視角變換,如同攝影師一般,時而將鏡頭推遠,時而將鏡頭拉近,時而仰拍,時而俯拍。同時,抓住景物的顏色、形狀、數(shù)量、姿態(tài)、變化等特點,更能把景物描繪得生動傳神。例如:“遠處的山峰呈深藍色,近處的山峰呈翠綠色。山峰的形狀如同一個巨大的錐體,山頂尖銳而陡峭;山峰上樹木叢生,枝葉繁茂,形成了一片綠色的海洋;山谷間溪水潺潺,宛如一首悠揚的歌謠?!?/p>
技巧二:多感官體驗。在觀察時,應充分運用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來描寫景物,讓人產(chǎn)生身臨其境之感。例如:當你描寫一朵花時,可以通過視覺描寫花的顏色、形狀和大小;通過聽覺描寫蜜蜂在花叢中的飛舞聲;通過嗅覺描寫花的香氣;通過觸覺描寫花瓣的觸感、質(zhì)地。
技巧三:運用修辭手法。在寫作過程中,應充分發(fā)揮想象力,運用比喻、擬人等多種修辭手法,可以讓讀者更加直觀地認識景物的特點,并且增強文章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