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慶峰
文題呈現(xiàn)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作家、學者張煒曾說,“大物”的時代尤其需要“大言”?!按笪铩敝傅氖墙?jīng)濟發(fā)達、物質豐足;而真正的“大言”則是有底氣,有義理,有可供人穿鑿的深度,有耐得住咀嚼的意味。
①節(jié)飲食以養(yǎng)胃,多讀書以養(yǎng)膽。(莊子)
②天下皆知取之為取,而莫知與之為取。(范曄)
③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孟子)
④未經(jīng)審視的人生不值得過。(蘇格拉底)
⑤一個強者要有三個基本條件:最野蠻的身體、最文明的頭腦和不可征服的精神。(羅家倫)
當今正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大物”時代,它又需要怎樣的“大言”來平衡呢?請結合你的生活實際或體驗,從上面的“大言”中選一則或有聯(lián)系的兩則作為論述的話題,寫一篇文章,陳述你的理由,體現(xiàn)你的思考與感悟。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點撥
“大物”時代更需要冷靜、理智的“大言”來平衡。在寫作中,首先要對材料所提供的“大言”進行分析,而且要將所寫的“大言”與當下“大物”時代緊密聯(lián)系,思考所寫“大言”在“大物”時代的意義。這里,我們以第二則“大言”為例做相關分析。
第二則“大言”是談取與予的。“天下皆知取之為取,而莫知與之為取”這句話的意思是人們都認為只有獲取別人的東西才是收獲,卻不知道給予別人東西也是一種收獲?!芭c”同“予”,意為給予。對這一“大言”,可做如下思考:天下為何皆知取?取,可以豐富物質,改善生活,提高民生,富裕民族;一味取的弊端是什么?破壞可持續(xù)發(fā)展,滋生占有的貪婪;予為何也是???予是為了將來的取,是另一種意義的取,是為了更大意義的取;“莫知與之為取”的弊端是什么?只知取,容易貪得無厭,索取無度,急功近利;“大物”時代現(xiàn)狀如何?物質豐足的時代,人們更執(zhí)著于對物質的索??;“大物”時代何人以予為???如毛相林給予汗水、金錢而取絕壁天路;“大物”時代國家何以以予為???如推動一帶一路、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大物”時代能夠以予為取的根源?在于崇高的理想情懷、偉大的人格操守;“大物”時代如何以予為取?不懷私心、平等相予,互相尊重、以心相予;時代青年何以對待取與予?心懷天下,該取則取,放眼未來,當予則予。
佳作一
取予兩相宜,平衡“大物”間
◎沈雯靜
生活在物質豐盈的“大物”時代,取和予的抉擇被時代所裹挾。范曄曾有言:“天下皆知取之為取,而莫知與之為取?!痹谖铱磥?,以予為取,既取又予,取予兩相宜,方能平衡“大物”時代。
“大物”世界,誘惑叢生,應懂得理智索取,為物質財富夯基壘臺。
索取并不難,可以說人生來就具備了“取”這一技能。胎兒時,我們從母親那里汲取營養(yǎng);孩童時,我們有了困難便知向父母求取幫助;成人后,面對物質豐盈的“大物”時代,我們更知取的好處。取,可以改善我們的物質生活,獲取幸福感??墒?,若是在“大物”世界中被亂花迷了眼,就會在一味索取中滋生占有欲,變得貪婪。人一旦變得過度索取,那么內心世界原本的平衡勢必會被打破。因此,學會適度索取才能在物質的不斷豐厚中取得更多。
心靈為源,道德為引,應躬行以予為取,為心靈世界保駕護航。
予,不僅僅是付出,與此同時,我們也會獲得“予”帶來的滿足感與愉悅感,并且當下的予在將來也許會以另一種方式回報你。這何嘗不是另一種意義的取呢?正所謂“贈人玫瑰,手有余香”,予的是玫瑰,換取了余香的取,這樣的取比單純的取價值更高。因此,“大物”時代中,斷不可眼界短淺,不知予只知取,急功近利。新時代青年當以崇高的理想道德為指引,切身踐行以予為取,取得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
心懷天下,放眼未來,堅持取予兩相宜,為平衡“大物”時代添磚加瓦。
取與予,兩者看似矛盾,實際上緊密聯(lián)系,缺一不可。張桂梅予個人付出,取得了大山深處女孩的光明前景和大家的崇敬;樊錦詩予青春年華,堅持保護文物,取得了前人薪火的延續(xù)和個人價值的實現(xiàn)。他們先予后取,予中有取,取中更予,生動詮釋了取予價值的最大化。個人如此,國家亦然。我國堅持共建“一帶一路”,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目標,不吝于予,取得了文明交流、經(jīng)濟合作、開放發(fā)展的巨大成果。
我們要想兼顧取予,就要不懷私心、平等相予;就要理智索取,克服貪欲。如此,才不至于在“大物”時代亂了分寸,失了平衡。
反觀當下,不少人被“大物”時代沖昏了頭腦,往往將取看作追求,卻忽視了予也是取,不知、不行以予為取,致使貪得無厭的風氣彌漫、急功近利的現(xiàn)狀比比皆是。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唯有以予為取,取中有予,方能沖破“大物”時代的重重迷霧,看到清晰的未來。
【山東微山縣第一中學】
◆點評
本文觀點鮮明,富于思辨。寫作中,敘議結合,內容上從理性索取到以予為取,最后到堅持取予兩相宜;層次上,從物質財富寫到心靈世界,最后點出平衡“大物”時代,層層推進,邏輯嚴密。
佳作二
走強者之路,馭時代之浪
◎張幸如
這是一個經(jīng)濟發(fā)達的時代,這是一個物質豐足的時代,如此“大物”時代尤其需要“大言”來平衡。羅家倫說:“一個強者要有三個基本條件:最野蠻的身體、最文明的頭腦和不可征服的精神?!彼拐J為,此言便是“大物”時代所需的“大言”。吾輩青年當走強者之路,馭“大物”時代之浪。
保持健康,身強體壯,馭“大物”時代之浪,“野蠻”的身體是根基。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在“大物”時代,強健的身體不可或缺。當今時代,物質豐足,挨餓受凍的現(xiàn)象早已不復存在。然而,當下國人的健康狀況卻不容樂觀。殲15總設計師羅陽英年早逝,糖尿病患者趨于年輕化,“三高”人數(shù)劇增……這些無一不在提醒我們在“大物”時代更應注意身體健康。袁隆平院士堅持鍛煉,90歲時仍笑稱自己為“90”后,健康的身體使他在為民造福的崗位上堅守近一個世紀。我輩青年當注重身體健康,加強體育鍛煉,“強體魄”。
知識為帆,智慧為槳,馭“大物”時代之浪,文明的頭腦是利劍。
當今時代潮頭洶涌,無論修身、齊家,還是治國、平天下,任何個人和集體都離不開文明的頭腦。誠然,“野蠻”的身體很重要,但倘若只有“野蠻”的身體而缺乏文明的頭腦,就與田里被人役使、只知為人賣力而毫無自我思想的老牛無異。如今,國際形勢瞬息萬變,科技興國、智慧興國才是大勢所趨。我輩青年當學習科學知識,提升文化修養(yǎng),積淀文化底蘊,“精頭腦”。
堅忍不拔,頑強不屈,馭“大物”時代之浪,不可征服的精神是靈魂。
“大物”時代光鮮的外表下,藏著無數(shù)的未知、挑戰(zhàn)與磨難,應對前方的未知因素,不可征服的精神尤為重要。且看錢七虎,不被落后的科研條件征服,奮斗一甲子,鑄盾六十年,為國防奮斗一生,征服強國路上的一個個攔路虎;亦看楊寧,不被脫貧路上的磨難征服,結對幫扶,攻堅克難,征服脫貧路上的一個個“絆腳石”。面對“大物”時代帶來的機遇,要有“鋪石以開大道”的勇氣;面對“大物”時代帶來的挑戰(zhàn),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面對“大物”時代帶來的磨難,要有“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我輩青年當弘揚不可征服精神,“磨意志”。
一個有希望的時代不能沒有強者。成為強者,要以身體為首,練就“野蠻”之身體;要以頭腦為要,培養(yǎng)文明之頭腦;要以精神為方,弘揚不可征服之精神。唯有在文明頭腦的指揮下,懷著不可征服的精神,用“野蠻”的身體才能馭“大物”時代之浪。
海晏河清風華起,大國崛起正當時。要讓中華民族在“大物”時代站得住、站得直、站得美,我輩青年當走強者之路,馭“大物”時代之浪。
【山東微山縣第一中學】
◆點評
本文緊密圍繞中心觀點行文,幾個分論點層層推進。在寫作中,對于成為強者的三個要素既分別結合“大物”時代的背景做了細致的剖析,又深入闡釋了三者關系。敘議結合,說理性極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