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蘇省東臺市安豐鎮(zhèn)中學 崔張華
小鎮(zhèn)上有一條小巷子,安靜寂寞地藏在喧鬧的街市中。
巷子里住著一群手藝人,有的縫縫補補,有的售賣手工制品,有的出售舊書……其中,一位制香的老人與我最熟。
老人已有七旬,有兩個兒子,都在外地大城市工作。老人對我說,兒子很孝順,經(jīng)常來看他,還想接他去城里享福,但被他拒絕了。老人說:“我不能走,走了這手藝可就沒了?!蔽覀冞@里逢年過節(jié)祭祀先祖都要敬香,香也成了家家戶戶日常必備品。
老人手藝很巧,做的香遠比工廠賣的好。
他的鋪子里擺著各種制香工具,有小鍋、小勺,也有小刀、小鏟啥的。老人對我講,這是他的全部家什。制香時,老人先將原料放入鍋中,然后加熱;同時研磨香料,最后將它們混合,待冷卻后開始塑形。我也曾跟他學習過一段時間,塑形這步最難。塑形時,老人需飛快地將還未完全凝固的香坯切開,然后揉搓,把坯搓成一根“長棍”,這是最難的,一般人很難搓均勻。等“長棍”凝固成形后,再用小刀將其切成均等的若干段,稍不注意,就會將“長棍”弄碎,前功盡棄。等這些步驟完成后,把香裝入盒子中,就可以售賣了。
滿頭銀發(fā)的老人說,他干這一行已有四十年了。
我把我自己制作的香帶回了家,點燃。頓時,裊裊青煙伴隨著一股清香進入我的鼻腔。香氣很清新,不像工廠賣的那般渾濁,是純自然的氣息。這樣的香,使敬香不再僅僅是一種儀式,而變成了一種享受。
嗅著這股清香,我明白了老人堅守的意義。
這位老人,不,我的師傅,他用一縷清香潤了我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