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艷梅
[摘 要]近年來,我國教育領域一直在推進教育改革。在這背景下,相關的教學理念、教學形式等都有了明顯的改變。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逐漸占據(jù)絕對的主體地位,掌握知識探索的主動權。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設計中會更有意識地關注學生的成長特征,并選出更加符合學生需求的知識呈現(xiàn)形式。高中階段,學生的思維意識不斷增強,知識儲備不斷豐富。這樣的成長特征要求教師在教學和生活中更加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并采用更加多樣的溝通形式,不斷拉近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幫助學生更加順利地邁過人生的轉折點。教師在新課改的指導下,通過開展課后“一對一”談心談話活動,能更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實現(xiàn)自身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關鍵詞]高中化學;談心談話活動;必要性;特征;策略
[中圖分類號]? ? G635? ? ?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4)09-0074-04
高中階段正是學生成長的關鍵轉折點,這一階段的學生對外界事物已經(jīng)形成了鮮明的個性化認知,并且在生活和學習中有了明顯的自主性意識。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不僅要尊重學生的成長特征,還要從學生差異性成長的角度出發(fā),將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從課上延續(xù)到課下,全方位地為學生的成長提供幫助。新課改下高中化學學科的學習難度是有目共睹的,特別是學習必備知識和提升關鍵能力對學生各項思維意識和能力的要求比較高。為了更好地迎合新課改的要求,提高新高考政策下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與學生進行“一對一”的談心談話,針對學生化學學習中的困惑點,展開更加詳細且個性化的學習引導,從而為學生化學學科綜合水平的提升提供幫助。
一、學科教師與學生開展“一對一”談心談話活動的必要性
(一)進一步拉近師生關系
一般情況下,學科教師與學生的交流都是在課堂上進行的,且交流的內(nèi)容一般都以學習內(nèi)容為主。一些學生和教師受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在日常的交流過程中抗拒和防備心理非常明顯。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教師與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處的地位發(fā)生了變化,學生需要掌握知識學習的主動權,這就要求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高中化學教師采用課后“一對一”談心談話的形式來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在這個過程中充分地了解學情,并進一步拉近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使得師生關系更加和諧。
(二)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學科知識
高中階段正是學生自尊心十分強的階段,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算遇到聽不懂的題目也不愿意請教老師。久而久之,他們的學科水平下降是必然的。在新課改指導下的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的輔導性作用愈加凸顯。教師可通過課后“一對一”談心談話的形式來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然后結合學生在化學課上的表現(xiàn)以及課前、課后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等,有的放矢地為學生解答疑難問題。這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科綜合水平。
(三)提高學生學習高中化學的自信心
一直以來,學科教師的肯定對學生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自信心的增強所產(chǎn)生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傳統(tǒng)教學理念下,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恨鐵不成鋼”,吝嗇于對學生進行鼓勵和夸獎,這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學生的學習自信心。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思維能力的激活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目標,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形式均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在高中化學學科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通過課后“一對一”談心談話的形式,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想法,再結合課程標準對高中階段學生的學業(yè)要求,了解實際學情,從而更加深入地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幫助學生取長補短。這種做法不僅能調(diào)動學生對化學學科學習的積極性,還能讓學生在教師的關注和幫助下樹立更強的學習自信心。
二、學科教師與學生開展“一對一”談心談話活動的基本特征
(一)師生平等
全員育人要求學科教師參與到與學生的“一對一”談心談話工作中。高中階段,學生的思維意識以及個性化觀點已經(jīng)逐漸形成,自尊心越來越外露。在這樣的教育認知背景下,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就要充分地尊重學生的成長特征,在與學生進行談心談話時,更要時刻謹記師生平等原則,以朋友的身份與學生進行交流。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部分教師在與學生交流時會有“居高臨下”的心態(tài),對學生的日常紀律或學習表現(xiàn)頤指氣使,這不僅無法通過談心談話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還會讓學生抗拒師生談心談話。這與師生談心談話工作開展的初衷是相悖的。在師生平等原則的指導下,整個談心談話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會非常順暢,并且學生能夠充分地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尊重,從而更愿意袒露心聲。如此才能更好地解決學生在高中階段身心健康發(fā)展過程中遇到的困境。
(二)鼓勵為主
近年來,我國致力“立德樹人”理念全面落實,要求學科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關注學生必備知識的掌握,還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形成處理實際問題的遷移應用能力和積極向上的正確價值觀。這一要求的實現(xiàn)離不開鼓勵教育的實施。在鼓勵教育的開展中,學科教師要深入地挖掘每一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不斷地放大,通過持續(xù)性的肯定和鼓勵來引導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從而奠定學生全面成長的基礎。比如在解答“根據(jù)物質的微觀結構預測物質在特定條件下可能具有的性質和發(fā)生的變化,并解釋其原因”這類題目時,學生在“原因的解釋”方面往往容易失分。如班里的陳同學每一次都答得不夠全面,教師便鼓勵并協(xié)助她利用課后時間整理歸納“物質熔沸點高低變化規(guī)律與原因分析”的相關知識,并形成小專題,且在試卷評講活動中讓她作為發(fā)言人進行分享。在整個活動過程中,該學生提升了學習化學學科的積極性,牢固掌握了必備知識,同時學會了遷移知識解決更多的實際問題。
此外,在高中化學教師與學生進行“一對一”談心談話的過程中,鼓勵性原則的落實對增強談心談話的融洽性非常關鍵。在鼓勵性原則的指導下,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體會教師對自己的關注,并在教師的引導下清楚地了解自己在化學學科學習過程中的優(yōu)勢以及短板。高中階段的學生雖然自控意識有所增強,但是學科教師的關注依然能夠給他們注入更強的學習動力。通過與教師的談心談話,在接下來的學習活動中,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與課堂學習參與積極性等都會出現(xiàn)明顯的變化。
(三)雙向溝通
高中階段的學生受客觀環(huán)境以及自身成長經(jīng)歷和家庭因素的影響,情感態(tài)度以及思維涉及范圍已經(jīng)接近成人,對事物的了解以及對事件的看法也更加個性化。傳統(tǒng)教學理念影響下的師生溝通過程,基本上是教師單向輸出,學生處于被動聆聽的狀態(tài)。由于教師不了解學生內(nèi)心的想法,這樣的溝通幾乎沒有效用。隨著新教學理念的滲透,教師與學生角色的轉變,教師溝通交流的重點和方向也發(fā)生了相應的變化。遵循雙向溝通原則是提高談心談話效率的基礎與前提。
在雙向溝通原則的指導下,教師與學生都成為表達的主體。教師可以根據(jù)每一周的年級統(tǒng)一測試,就??碱}型設計一份《化學學科周測評價量化表》,先對學生在每一次測試中的具體表現(xiàn)進行客觀的評價,再結合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提出自己的困惑點:為什么在連續(xù)多次的測試中面對??嫉南嗤R點,答題的準確率不穩(wěn)定呢?為什么最近回答問題不積極了?為什么課后找老師交流化學學習問題的次數(shù)變少了?教師拋出問題,并通過語言的引導來鼓勵學生充分、客觀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認為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此外,在談話活動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課程標準對教材每一章每一節(jié)提出的學業(yè)要求(學習目標),鼓勵學生就自身學業(yè)要求的達成情況,提出自己課堂學習中的困惑點,通過交流解決課堂學習遺留問題。比如,最近在學習《有機化學基礎》第一章第一節(jié)時,班里的仇同學和卓同學等都有同樣的困惑:在書寫有機化合物分子的同分異構體時如何理解“碳架異構”“位置異構”“官能團異構”的等效性?為此,筆者設計了“有機化合物分子的球棍拼插”活動,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動手操作,從而深刻理解相關內(nèi)容。在雙向溝通的談心談話過程中,教師將自己與學生的問題和困惑點通過語言描述、圖表展示等充分表達了出來,并且得到了相對有效的解決。這樣的談心談話過程才對學生的成長有意義。
三、學科教師與學生開展“一對一”談心談話活動的幾點體會
(一)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
新課改明確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要求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充分地尊重學生的成長特征,并基于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有針對性的知識呈現(xiàn)形式。在與學生進行“一對一”談心談話前,為了保證效果,教師要多角度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生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等,以設計出相應的方案。在與學生談心談話時,教師一定要以朋友的身份,通過平和的交流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想法,客觀地逐一分析學生出現(xiàn)問題的內(nèi)在原因,然后進行勸導,讓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心和幫助,從而樹立更加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比如在教學“晶體結構與性質”這一章節(jié)的內(nèi)容后,教師發(fā)現(xiàn)班里有三位學生沒有按時完成課后練習,其中一位學生已經(jīng)不止一次出現(xiàn)這種情況了?;诖?,教師利用課后時間與這幾位學生分別進行談心談話,了解他們沒有按時完成課后練習的原因,并針對原因和他們一起制定措施,避免下次同類情況的出現(xiàn)。以了解為基礎的師生平等交流,不僅能夠讓教師獲得學生更多的信任,更能夠讓教師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及時地展開幫助。
(二)做好充分的談心談話準備
整個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本來就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過程,教師可以通過談心談話等形式幫助學生,從更加全面的角度來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但是談心談話工作的開展不是一時興起的,而是要做好充足準備的,只有重視每一次談心談話的機會,才能夠真正發(fā)揮談心談話的作用。在與學生進行談心談話前,教師要從不同的角度做好充足的準備。首先,對學生在日常學習中的表現(xiàn)進行全面的了解——課前讀書、聽課狀態(tài)、活動展示、課后問題交流、測試評價等,根據(jù)學生的基礎情況規(guī)劃談心談話的方向和目標,并選取有針對性的內(nèi)容以及合適的場合。其次,可以對學生每一周的測試情況進行量化評價,與學習問題明顯的學生展開談心談話。比如為解決李同學、甘同學等對化學實驗中漏斗、分液漏斗、布氏漏斗的使用認識模糊這一問題,教師需要先根據(jù)化學學科的特點,設計相關的問題情境以及準備對應的實驗儀器和試劑,再組織這些學生到化學實驗室中開展專題活動交流,并最終建構“化學實驗常見儀器合理使用”的知識模型。除此之外,教師還要精準地把握談心談話的時機,防微杜漸,為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做出更大的貢獻。最后,還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針對學生存在的不同問題,選擇在學校操場、校道等比較輕松的環(huán)境中與學生進行交流,利用學生喜歡的運動進行談話的切入,在學生表達欲望被調(diào)動的基礎上適當?shù)匾肱c化學學科相關的內(nèi)容,用問題導向法逐步引導學生表達真實的個人想法,針對學生的困惑點進行相應的方法指導,并與學生約定下次談心談話的時間,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注。
(三)設計不同的談心談話方法
學生的成長過程受不同因素的影響,因此,高中階段的學生在各個方面的表現(xiàn)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素質教育要求教師踐行“因材施教”理念,尊重學生的個性化成長,并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幫助。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不同的談心談話方法,以幫助學生樹立更強的學習自信心并收獲更好的談心談話效果。譬如針對日常表現(xiàn)較好,且化學基礎較為扎實的學生,教師可以鼓勵為談心談話的主基調(diào),并幫助學生正確地對待學習,繼續(xù)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針對平時學習表現(xiàn)不佳,且化學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教師要從細節(jié)處入手,肯定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并通過耐心的指導,讓學生學會勾連實際問題與相應知識點,以深化學生對化學必備知識的理解為抓手,提高學生解決關鍵問題的能力。比如在學習了“晶胞”這一小節(jié)內(nèi)容后,有一部分基礎水平有待提高的學生一頭霧水,對知識內(nèi)涵掌握得不夠全面。教師便針對這一類學生設計以“課堂知識解讀”為主題的“小組合作”談心談話形式,利用更為充足的時間,帶領學生一點一點地捋順化學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并由此掌握該小節(jié)知識的落地情況。在采用不同談心談話方法的過程中,教師應凸顯學生成長的個性特征,從而讓“一對一”談心談話對學生的成長有更大的幫助。
(四)持續(xù)跟蹤談心談話效果
學生良好學習意識以及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高中階段的學生的學習意識和習慣已經(jīng)基本成型,想要改變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關注和耐心。教師要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反復地引導和規(guī)范學生的言行,慢慢地改變學生的思維意識,逐個解決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為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夯實基礎。高中化學教師在與學生進行“一對一”談心談話后,要以十足的耐心不斷追蹤談心談話的效果,并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和反饋,繼續(xù)開展談心談話活動,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注,從而提升每一次談心談話的效果。比如學生A上課雖然認真聽講,但是從來不記筆記。要糾正A學生這個不好的習慣,教師可以連續(xù)一段時間每次課后都檢查他的隨堂筆記,然后根據(jù)筆記的完成情況,對他進行及時的表揚和鼓勵,讓他更加直觀地體會到堅持的意義。除此之外,教師還在談心談話時與學生A進行行為的約定,并時刻關注學生A的具體表現(xiàn),持續(xù)跟蹤學生A對談心談話內(nèi)容的執(zhí)行,切實地幫助學生A成長。教師對學生的持續(xù)關注,是談心談話效果提升的關鍵,只有通過持續(xù)地關注和反復地引導,才能實現(xiàn)學科核心素養(yǎng)要求下“一對一”談心談話的初衷。
新課改下高中化學教師與學生進行“一對一”談心談話,不僅是輔助學生成長的重要形式,更是教師依循新教學理念、凸顯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尊重學生成長個性的重要表現(xiàn),對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這樣的師生交流對其產(chǎn)生的正面影響是非常深遠的。
[? ?參? ?考? ?文? ?獻? ?]
[1]? 李銳.班主任與后進生個別談心的藝術[J].中小學班主任,2022(23):72-73.
[2]? 陳鵬.教師與學生談心的藝術[J].科幻畫報,2022(11):163-164.
[3]? 杜田.高中生“情境—培訓—體驗—反饋”朋輩心理互助模式的探索[J].教師,2022(14):12-14.
[4]? 江玉蓮,王瑞林.高校輔導員與學生談心談話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研究[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22(39):7-9.
[5]? 譚博.淺談如何有針對性的與學生進行一對一的談話[J].明日風尚,2016(24):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