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越 楊宇航 李夢
摘要:室外重大活動的順利開展與氣象條件密切相關,氣象條件是影響重大活動成功舉辦的核心因素之一。本文通過分析蓬安縣“2023中國農民豐收節(jié)”氣象保障服務成功案例,總結重大活動氣象保障服務的做法和經驗,分析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措施,以期為今后做好重大活動氣象保障服務提供參考。
關鍵詞:氣象服務;氣象保障;重大活動
近年來,隨著經濟增長和社會發(fā)展,我國重大活動越來越多,不僅活動規(guī)格、規(guī)模等較以往有很大的突破,活動的質量也持續(xù)提高,并呈現(xiàn)出大型化、室外化等特點[1]。由于重大活動形式廣泛、類別多樣、社會關注度高等特點,氣象保障成為重大活動組織實施和運行體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展現(xiàn)了氣象保障的重要性[2-3]?!爸袊r民豐收節(jié)”是第一個在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的節(jié)日。2023年9月,“中國農民豐收節(jié)”首次在四川蓬安縣舉辦,蓬安縣委、縣政府對此次重大活動高度重視,提前數(shù)日與南充市公共氣象服務中心、南充市氣象臺、蓬安縣氣象局對接百余次,時刻掌握活動當日的降雨、大風、降溫等不利條件,以確?;顒赢斎枕樌M行。此次重大活動舉辦時間為秋分前后,正值華西秋雨期,該氣候特點是雨日多、強度小、持續(xù)時間較長。室外露天重大活動直接受到多種氣象條件的影響,例如溫度、濕度、大風、能見度、降水、雷電、冰雹、霧等[5]。通過對南充市歷史同期降水過程總結分析,得出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位置和冷空氣活動影響方式、影響路徑和冷空氣強度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降溫降雨天氣的過程強度和持續(xù)時間,同時也與雷電、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出現(xiàn)有密切的關系?;诖?,本文著重分析此次重大活動氣象保障服務工作過程,總結重大活動氣象保障服務的成功與不足,旨在更好地發(fā)揮氣象部門的服務效益,為今后的決策氣象保障服務積累經驗。
1 氣象保障服務概況與天氣實況
1.1 氣象保障服務概況
2023年9月20日“中國農民豐收節(jié)”在蓬安縣相如鎮(zhèn)文化廣場如期舉行。為滿足活動氣象保障需求,南充市氣象部門提前與承辦方蓬安縣委、縣政府及相關單位商討交流對接,根據(jù)服務內容不同、針對性不同,最后確認并實施了共計三個階段的氣象保障服務。(1)籌備期,對具體服務需求進行實際調研、與承辦方編制確定服務方案、建設專門的氣象服務團隊、收集分析歷史同期資料、點對點分析、精細化氣象服務等。(2)實施期,重點圍繞室外舞臺建設安裝布置、演員及工作人員提前排練、活動正式進行實時跟進服務。其中,面向縣委、縣政府及相關決策部門采用專人傳送重要氣象服務產品、視頻電話連線面對面提供氣象服務、按照實際需求發(fā)送氣象服務信息、短信、微信等服務方式及手段;面向社會公眾則主要采用電視廣播、手機短信、官方微信公眾號、政府及氣象部門官網(wǎng)、線下數(shù)字顯示屏等提供氣象服務。(3)收尾期,活動結束后,引導群眾疏散、與會領導有序撤離,事后進行服務效益調查、總結等工作。
1.2 天氣形勢
對于“中國農民豐收節(jié)”而言,降水、大風、雷電、冰雹等是主要的氣象風險影響因素。但由于活動前期受超強臺風??麡O端且罕見路徑的持續(xù)影響,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東退被其阻塞,加之有自北向南以及由東北方向回流的兩股冷空氣一前一后進入對本地造成影響,導致各種模式預報對整層影響系統(tǒng)的預測出現(xiàn)較大的分歧,并在臨近預報時段時不斷調整,極大程度地影響了工作人員對天氣的判斷和把控,這些因素都無疑加大了“中國農民豐收節(jié)”氣象保障服務的難度。“中國農民豐收節(jié)”活動前,副高588線仍舊維持并穩(wěn)穩(wěn)控制了南充市境內,而中高層風場預報早于19日午后轉為偏北氣流,700 hpa水汽輸送通道被阻斷,在諸多不利降水因素的支持下,相關部門果斷為主辦方提供了活動時段內無明顯降水的預報。
1.3 天氣實況
9月17—26日蓬安縣城以陰雨天氣交替出現(xiàn)為主。17-19日活動前期準備期間,蓬安縣城以陰天有陣雨天氣為主,無明顯強降雨、雷電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20日活動當天,天空狀況主要以陰天天氣為主,并伴有3~4級偏北風,活動過程中僅在10∶25~10∶40分出現(xiàn)短時陣雨;上午活動結束后,當日午后至晚上蓬安縣城境內受冷空氣持續(xù)入侵影響,出現(xiàn)持續(xù)性降水,短時陣性大風增大至5~6級,主要活動舉辦期間為典型的“降雨空窗期”。
2 “中國農民豐收節(jié)”氣象保障服務過程及特點
2.1 氣象保障服務過程
根據(jù)前期與相關部門對接了解,針對此次重大活動,南充市氣象部門從前期氣候趨勢預測、中期到短期的形勢分析預報、短時臨近跟蹤監(jiān)測服務上,無論是降水時間把控還是量級上都較為準確,從氣象方面為成功舉行提供保障,獲得了縣委、縣政府的高度肯定和贊揚。
早在9月11日與相關部門進行前期籌備對接工作時已明確確定了“中國農民豐收節(jié)”露天開幕式活動的舉辦時間為9月20日。此前,南充市氣象部門已多日跟蹤監(jiān)測、預報分析秋分節(jié)氣前后天氣變化趨勢,對南充市境內未來15 d內的中短期天氣趨勢已有初步的把握。臺風??藭r已登陸并減弱,其殘余低壓在自東向西穿越廣東后正在向廣西境內回旋,受其影響各個模式預報的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位置預測仍然有些差異,并且還在隨著時間推移不斷地調整變動,而此次重大活動舉辦時間又恰逢在北方回流冷空氣南下的時段內,前后分別有兩股來自不同方向的冷空氣侵入。故而此次局地小尺度的降水落區(qū)、時段、強度的預報及此次重大活動的氣象服務保障具有極高影響,也為對活動現(xiàn)場的精細化預報帶來了一定挑戰(zhàn)性[3]。
9月12日由于活動主辦方內部討論決策,將原定于20日晚開始的露天開幕式活動改為20日上午10點,接到通知后,南充市氣象部門繼續(xù)實時跟蹤監(jiān)測形勢變化,此時臺風??麣堄嗟蛪喝栽趶V西境內回旋,多家數(shù)值預報對其后續(xù)活動及減弱消散時間尚有差異,影響了對20日前后冷空氣南下的時間點判斷。多家模式預報在此時預報了20日中午前后的大風和降水,但由于此時形勢變化不明顯,南充市氣象部門堅定地為活動進行時段做出無明顯降水的預報。同時,積極向活動主辦方提供了預計會出現(xiàn)的最大風速及風向預測,提醒負責舞臺搭建、活動彩排、直播預熱等前置環(huán)節(jié)的相關部門和負責人員提前做好應對大風天氣的準備。9月17日,臺風??讓印⒅袑?、高層漩渦均已消失,受其系統(tǒng)消散的影響,各家模式預報的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均略有減弱,逐漸有東退南壓的趨勢。此時受第一股冷空氣南下入侵與副高外圍暖濕空氣碰撞交匯及后期系統(tǒng)的變化影響,當日上級氣象部門發(fā)布了強降水天氣預警并啟動重大氣象災害暴雨Ⅵ級應急響應。同時,“中國農民豐收節(jié)”活動主辦方已確定最終活動地點為蓬安縣相如鎮(zhèn)文化廣場,活動前期的準備方案、室外舞臺建設安裝布置、演員的正式彩排時間等也已全部確定。依據(jù)實況監(jiān)測和天氣學診斷,9月17日晚上—9月19日早上影響南充市境內的冷空氣主要由西北側進入,在副高仍舊維持的情況下,由暖濕空氣形成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南充市的東部及北部地區(qū),蓬安縣境內受系統(tǒng)外圍云系影響,主要以陰天天氣為主,風力2~3級,無明顯降水。
對活動現(xiàn)場的天氣特點以及模式產品進行檢驗和分析,可以為訂正預報提供重要參考依據(jù)[3]。9月19日最新的氣象資料和模式預報再次調整,副高減弱更加明顯,其30°N的西伸極點在108°~106.5°E間擺動,中高緯的河套地區(qū)無明顯冷平流,蓬安縣城境內整層均以偏南風為主,空氣接近飽和,中低層隨著偏南氣流向西北方向推進影響蓬安。同時,EC數(shù)值預報指出20日白天有回流冷空氣,預計14點前后才開始影響蓬安境內。結合其他天氣學診斷方法,南充市氣象部門最終主要確定了“中國農民豐收節(jié)”露天開幕會活動時段無明顯降水,主辦方依據(jù)預報結論維持露天慶祝的活動方案。為保障活動結束后群眾的安全撤離,南充市氣象部門提前為主辦方提供了活動結束后的相關預報情況。此時,多家模式預報顯示,由于副熱帶高壓東退南壓,回流冷空氣入侵,蓬安縣城境內此次活動舉辦地點將出現(xiàn)持續(xù)性降水,短時陣性大風增大至5~6級。依據(jù)南充市氣象部門提供的氣象預報,主辦方為現(xiàn)場每位參與活動的群眾準備了雨衣、在多個安全出口都配備指引標識及安保人員、提前調度公共交通等,為保障群眾的安全撤離做了充足的準備。最終預報結論與實況一致,南充市氣象部門精準抓住了降水和大風的“空窗期”,本次重大活動預報服務取得了較好的服務效果。
2.2 氣象保障服務特點
此次氣象保障服務受到了各級領導的高度肯定,南充市氣象部門在節(jié)日主辦方蓬安縣政府決定是否將露天開幕式轉移進室內的關鍵時刻,提前一天精準預報活動時段無明顯降水,成功為活動的圓滿進行奠定了天氣預報基礎?!爸袊r民豐收節(jié)”作為全體中國農民糧食豐收的節(jié)日,參與此次重大活動的除了蓬安縣政府、縣委主要領導人員、主辦單位工作人員、志愿者、記者外地觀眾等,還有廣大的農民群眾從田間地頭走進蓬安縣相如鎮(zhèn)文化廣場參與此次豐收節(jié)。故而,南充市氣象部門除了要為活動主辦方提供氣象保障服務外,還要為城市運行管理部門調度、指揮、聯(lián)動提供重要決策參考依據(jù)[4]。同時,為了保障活動協(xié)調有序進行,氣象部門會同參與此次活動保障的部門、機構、單位,根據(jù)其自身工作的屬性,在做到監(jiān)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的前提下,做好預報提前量,提供了針對性較強的專業(yè)氣象保障服務。只有做到準確的預報,服務才有目標和效益[5]。
3 結語
總結此次重大活動氣象保障服務,發(fā)現(xiàn)目前城市精細化預報基本能夠滿足服務要求[6],但隨著社會發(fā)展,越來越多的重大活動氣象服務保障需要預報時效較長、滿足決策的更加精準精細的預報,在這些方面依舊存在精確到分鐘、定位到點等亟待解決的難題。重大活動氣象保障工作的開展涉及氣象、交通、環(huán)保等多家單位,在氣象部門內部也涉及同部門不同業(yè)務處室之間的協(xié)調[7]。同時,在活動籌備前期,南充市氣象部門對開展活動提前規(guī)劃能力不足,缺乏一定的組織管理體系,增加了氣象保障服務工作的難度,而且面對類似的重大活動氣象保障服務的經驗欠缺、基礎條件薄弱也是需要直面的問題和挑戰(zhàn)。
面對上述困難,要加強氣象預報服務人員的培訓,持續(xù)發(fā)展預報技術,加強對局地強對流天氣的預報預警能力建設,不斷提升預報準確率[1];加強高素質、專業(yè)化的氣象預報服務保障隊伍建設[5],建立完全的組織管理體系,做好相應預案實施和對接是做好重大活動氣象服務工作的根本。同時,還可以通過現(xiàn)場服務、駐地辦公方式來提高服務需求和調研效率,從而提高服務產品針對性,提升服務質量,確保后續(xù)服務工作的順利開展[6]。此外,通過對每次重大天氣過程、重大活動氣象保障服務、突發(fā)事件等預報監(jiān)測服務的復盤分析,總結分析規(guī)律、建立完善本地預報指標、增強氣象保障服務能力,也是提高重大活動氣象保障服務效果的重要方面。
參考文獻
[1] 張永恒,薛建軍,溫顯罡,等.重大活動決策氣象保障服務探討[J].閱江學刊,2013,5(2):36-42.
[2] 李林惠,劉海波,薛德友,等.“第十四屆全國冬季運動會”氣象保障經驗及思考[J].內蒙古氣象,2022(1):31-34.
[3] 趙強,歐陽雨.2021年延安市重大活動氣象服務保障預報思考[J].陜西氣象,2023(1):73-78.
[4] 范進進,李夢蓉,岳巖裕,等.大型賽事氣象保障服務的分析與探討——以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為例[J].河南科技,2022,41(5):108-111.
[5] 王希娟.重大活動氣象保障服務分析與探討[J].青海環(huán)境,2017,27(4):202-205.
[6] 吳進,吳宏議,張明英.城市精細化預報在現(xiàn)場氣象服務中的應用[C]//中國氣象學會.第28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S7城市氣象精細預報與服務.2011:6.
[7] 李元壽,賈曉紅,李強,等.冬奧會氣象服務保障面臨的機遇、挑戰(zhàn)和應對策略[J].中國軟科學,2017(S1):305-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