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雅靜(日照市嵐山區(qū)人民醫(yī)院)
在臨床疾病治療中,手術已成為十分普遍的治療方式之一。但相比于藥物治療,手術治療需要對患者進行具有損傷性的治療操作,因此需要體位配合。本文將為大家介紹關于手術體位護理相關注意事項。
在臨床手術治療中,平臥位是最為常見的手術體位,適用于各類腹部手術、軀干部位手術、頭面部手術。手術室護士在平臥位護理時,要指導患者將兩只手臂平放于身體兩側,雙足與腿部自然放松,整體處于手術床穩(wěn)定支撐下即可。在處理頭部時,一般可在患者頭下放置低于5 厘米的薄墊或薄枕。為維持體位穩(wěn)定,可使用束帶適當固定患者手腕,并且維持較為合適的輕微外展狀態(tài)。雙腿自然伸直狀態(tài)下,可在膝關節(jié)下放置軟墊,同時使用束帶固定膝關節(jié)。
需要注意的是,所有束帶的使用均需予以適當活動空間,能夠確保固定的同時避免束帶過緊造成的壓力性損傷。
側臥位一般適用于胸部手術或腎臟相關手術。在體位護理時,可先讓患者自行擺放側臥位,而后進行細節(jié)調(diào)整。
首先,確保患者健側在下,手術部位在上,在健側身體下方靜置軟墊,能夠輔助維持體位,并且降低壓力性損傷發(fā)生概率。
其次,手術室護士需要輔助患者將雙上肢放置在托手架上,并使用支架將患者骨盆部位固定,避免術中體位發(fā)生變化、軀干傾斜。患者的下肢擺放則需要根據(jù)手術類型的不同區(qū)分具體位置,胸部手術患者通常需要將健側下肢維持伸直狀態(tài),患側下肢屈曲90°,并在雙下肢之間放置軟墊,同時使用束帶固定;腎臟手術患者需要維持患側下肢伸直狀態(tài),同樣需要使用軟墊隔開雙下肢,并使用束帶進行固定。
俯臥位主要適用于下肢背側、椎管相關手術。
首先,手術室護士在指導患者取常規(guī)俯臥位后,使用相關器具使患者胸腹適當懸空,以維護良好的呼吸功能,而后使用束帶固定雙下肢,將患者頭偏向一側,并在下方墊上軟枕,雙上肢自然彎曲放在頭兩側,同樣需要使用束帶固定維持體位。
其次,注意在軟墊放置時以雙側肩膀作為主要支撐點,同時以恥骨結節(jié)、髂前上棘作為下方支點,放置頭部軟墊時需要注意避免損傷眼部。由于該體位受壓點較多,且雙上肢屈曲部位較多,需要注意靜脈通路的設置位置以及通暢度的維持。
截石位主要適用于直腸手術、肛門手術以及會陰相關手術。手術室護士需先指導患者取平臥位,然后輔助患者將臀部移動至合適位置,確保雙腿能夠放置于腿架上,肢體固定同樣需要使用束帶。
另外,在患者 窩處放置適當厚度的軟墊,避免壓力性損傷發(fā)生。
綜上所述,在手術治療過程中的體位護理不僅事關手術的順利開展,還能夠預防相關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手術室護士需要注意對患者的皮膚薄弱處、軟組織較少的特殊部位予以適當保護,但是要注意不能影響整體體位,在此基礎上使用束帶增加體位穩(wěn)定性也是必要措施。在患者手術體位的擺放中需要充分考慮風險因素,包括手術本身、術中生命體征維護、術中機體功能維護以及術后恢復等各方面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