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驚喜產(chǎn)業(yè)”抑或“賭博盒子”:網(wǎng)絡盲盒營銷的賭博風險識別

      2024-05-22 15:19:04劉京
      理論月刊 2024年4期
      關鍵詞:盲盒

      [摘 要] 明確賭博行為識別標準是盲盒產(chǎn)業(yè)監(jiān)管的前置性議題。盲盒商品發(fā)源地美國相關司法判例與產(chǎn)業(yè)政策顯示,即便所涉案件中消費者訴求并未獲得支持,即便目前所涉卡片盲盒在美國被視為合法文化商品,卻并不能得出“在美國卡片盲盒不是賭博,乃至盲盒不是賭博”的誤讀,而只能推斷得出“卡片盲盒即便是賭博,當前在美國也并不違法”的結論。在比較法視角下借鑒域外相關法律界定,當前研判具體盲盒產(chǎn)品是否賭博之標準應為:一為盒內(nèi)物品是否涉及轉化為現(xiàn)實貨幣的可能;二為應關注其獎勵相對于售價是否過高,比例過小;三為在最糟糕的情況下,特定盲盒是否嚴重違背等價有償原則并制造了交易風險。防止文化掩蓋下盲盒賭博交易泛濫應基于上述三重標準進行研判,以期有利于我國盲盒文化產(chǎn)業(yè)的健康有序發(fā)展。

      [關鍵詞] 盲盒;卡片盲盒;交換卡;賭博交易;隨機性獎勵機制

      [DOI編號] 10.14180/j.cnki.1004-0544.2024.04.012

      [中圖分類號] DF414; DF525; F592.7? ?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544(2024)04-0115-12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系統(tǒng)重要性金融科技公司的法律規(guī)制研究”(20CFX062);湖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提升數(shù)字政府建設的‘情感溫度”(HBSKJJ2023211)。

      作者簡介:劉京(1987—),男,民商法博士,湖北大學數(shù)字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

      一、問題提出

      所謂盲盒,英文以minifigures、blind boxes或mystery boxes 表示,指一種外觀包裝相同、內(nèi)部物品信息隱蔽,包含隨機性獎勵機制(random reward mechanisms,RRMs),沒有固定規(guī)律,無法預測獎勵出現(xiàn)時間的商品。如目前直播銷售中流行的卡片盲盒,便是對交換卡、明星簽字照片、衣物切片等文化藏品的發(fā)行,借助RRMs機制進行不確定性發(fā)售。在全球范圍內(nèi),這種作為“盒內(nèi)之物”的文化產(chǎn)品正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追捧。據(jù)Ebay公司統(tǒng)計,僅2021年度美國本土的交換卡交易增長量達到創(chuàng)紀錄的142%,總成交量較前一年度增加了400多萬張,其中來自中國買家的銷售量增長了205%1。一方面是“盒內(nèi)之物”受到國內(nèi)外市場的熱烈追捧,另一方面這種具有不確定性、信息不透明、非等價有償?shù)腞RMs發(fā)售機制卻不能擺脫新型賭博、變相賭博的印象。如國內(nèi)近期便出現(xiàn)公安機關在某盲盒直播帶貨中,以招攬賭客進行變相賭博,涉嫌開設賭場罪為由進行抓捕的案例1。假如按照賭博的直觀定義,“賭博是這樣一種合同:二人達成協(xié)議,各自聲稱對某一未來不確定事件持相反的觀點,根據(jù)事件的最終結果,一方從對方贏得一定數(shù)量的金錢或者其他賭注……雙方在該合同中除了會輸?shù)艋蜈A得賭注外,并無其他利益”2。某消費者花費5000元人民幣購買一盒美國帕尼尼(Panini)公司發(fā)售的2022-23 Panini Prizm Hobby Basketball盲盒,有可能開出一些僅僅價值數(shù)百元的普通卡片,也有極小概率開出一張價值1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限量版卡片。結合上述對賭博行為的定義,該筆交易的確較為符合“賭博盒子”的印象。即便其可界定為射幸行為,反而加大了嫌疑,因射幸行為并不排斥賭博,“賭博合同可能是最為特殊的射幸合同之一”3。更緊迫的是,作為同樣潛藏RRMs的交易安排,原理相同的盲盒商品已經(jīng)出現(xiàn)于諸多商業(yè)消費領域。隨著網(wǎng)絡平臺經(jīng)濟分布式、多元化、共享性特點逐漸凸顯,盲盒經(jīng)濟借此東風迅速風靡,引發(fā)如玩具盲盒、機票盲盒、球鞋盲盒、虛擬盲盒等商品通過平臺不斷推陳出新。在高關注度、高流行度、高擴散性的網(wǎng)絡商業(yè)宣傳推動下,這類流量商品也促使監(jiān)管者不能將目光局限于卡片盲盒,而應立足于整個盲盒產(chǎn)業(yè)立場,反思盲盒產(chǎn)業(yè)與賭博交易二者的邊界。

      可喜的是,2023年6月出臺的《盲盒經(jīng)營行為規(guī)范指引(試行)》明確要求,“盲盒經(jīng)營者不得以盲盒名義從事或者變相從事賭博活動”4,但盲盒賭博問題的討論空間依然巨大。首當其沖便是似是而非、不言自明的賭博識別標準,即相關監(jiān)管活動是否存在明確清晰的賭博認定界限。具體而言,據(jù)此條文是否單純制作發(fā)售盲盒便絕對不是賭博?抑或賭博活動也包含盲盒形式?那么劃定二者邊界的判斷標準又是什么?尤其在盲盒商品主要發(fā)源地的美國,在盲盒商品目前具有合法性前提下,上述問題更平添幾分困惑與隱蔽。對此,國內(nèi)學界目前多從社會文化層面5、社會情感角度在解釋論層面詮釋盲盒消費的動因6,較為欠缺規(guī)范性維度的批判,尤其是與賭博交易界限的審視。而現(xiàn)有規(guī)范性研究又存在對美國相關案例有待商榷的解讀,對美國賭博司法監(jiān)管情況較為粗疏的詮釋,對賭博識別標準并不周延準確的界定,也難以劃定盲盒產(chǎn)品與賭博交易的清晰界線7。因此,懷揣對監(jiān)管活動中前置性問題“盲盒是否賭博盒子”的疑惑,本文將從美國相關判例重新出發(fā),嘗試針對賭博判定標準問題作出回應。

      二、何以必要:重思美國卡片盲盒司法判例的三重動因

      作為卡片盲盒的發(fā)源地,早期用于收藏的卡片由當時美國煙草制造商裝于香煙盒中隨機贈送,順應了部分美國人自維多利亞時代保存紀念品的嗜好。尤其當時因附有棒球球員卡片深受棒球迷好評,其逐漸成為特有的一種收藏品。于是在1890年美國之葉(American Leaf Tobacco)煙草企業(yè)徑直成立托普斯(Topps)公司,專門制作發(fā)行成套體育內(nèi)容的卡片以回饋卡迷需要8。當前,中國新興文化產(chǎn)業(yè)快速發(fā)展,美國作為盲盒商品發(fā)源地,其相關司法監(jiān)管政策與判例值得關注。但重新思考這些判例,絕不只是涉及單一盲盒市場的監(jiān)管問題。因為不同的盲盒產(chǎn)品“盒內(nèi)之物”即便并不相同,但都基于相同的RRMs機制,面臨著本質(zhì)相同的賭博嫌疑。所以考察這些早期、域外的相關司法判例便具有了從盲盒商品源頭處尋求監(jiān)管共性的研究指向。換言之,對美國相關卡片盲盒判例進行批判性解讀,并報以嚴謹與理性態(tài)度的發(fā)問,亦可成為研判共享RRMs商業(yè)邏輯的盲盒商品是否構成賭博交易,乃至思考我國盲盒產(chǎn)業(yè)監(jiān)管制度構建的重要切入點,具體而言:

      (一)先例可循:全球最早涉及盲盒是否賭博的司法判例

      全球范圍內(nèi)最早有關盲盒是否涉及賭博的司法判例發(fā)生在美國的卡片盲盒領域,并作為參照或多或少影響著其他西方國家的監(jiān)管政策。20世紀中期美國就已陸續(xù)爆發(fā)部分消費者以卡片盲盒營銷涉嫌賭博,違反聯(lián)邦《反犯罪組織侵蝕合法組織法》(RICO法案)為由,起訴美國盲盒生產(chǎn)商的集體索賠案件1。而這些案件無一例外基于類似理由被法院陸續(xù)駁回,并由此衍生出合法商品的司法評價,以及成功地創(chuàng)造了對時尚文化的正當性維護。同時,上述案例也受到國內(nèi)學者的關注,得出本文并不認同,深感憂慮的解讀——“在美國,盲盒卡片等實體銷售根據(jù)目前的法律法規(guī)難以符合賭博行為的認定標準”2。事實上,“當一項活動在特定語境下利大于弊,即便包含了巨大的賭博因素,也會適度容忍,并輔之以強監(jiān)管政策”3。換言之,如國家福利彩票的發(fā)售,在承認存在合法賭博的前提下,某種交易安排能否被識別為賭博,并不等同于該賭博行為合法與否的判斷,即前者是客觀行為符合性問題,后者則是利益權衡思維下的合法性評價。對美國相關司法判件的粗略考察,很有可能導致研判特定交易行為兩個維度問題的邏輯混亂,并簡略得出“在美國卡片盲盒不是賭博”的錯誤印象。甚至,該觀點可被進一步加工為當下生產(chǎn)、銷售主體所普遍贊同的“盲盒不是賭博”的意見,嚴重干擾監(jiān)管者的判斷思維。因此,有必要重返上述案例,相對謹慎地回應如下問題:在美國司法語境下,究竟“卡片盲盒不是賭博行為”抑或“即便其是賭博,也并不違法”。

      (二)邏輯復制:共享 RRMs 機制的新型盲盒產(chǎn)品不斷引發(fā)新的質(zhì)疑

      當前,卡片盲盒在美國具有合法性的既定事實,已客觀激勵了美國其他商業(yè)領域不斷復制類似商業(yè)模式并推廣至全球市場。但潛在的社會管理問題又隨之而來,導致這些新型盲盒產(chǎn)品是否為賭博的學術討論與司法訴訟不斷。如在電子游戲市場,游戲開發(fā)者們模仿了老虎機的視覺和聽覺,將可以線上交易的游戲裝備或皮膚,利用電子盲盒(戰(zhàn)利盒)的RRMs原理進行全球發(fā)售。研究顯示,全球在戰(zhàn)利品盒和皮膚賭博上的總支出(在電子競技比賽中使用游戲內(nèi)皮膚物品的賭博,包括從戰(zhàn)利品盒中獲得的物品),從2018年的300億美元上升到2022年的500億美元4。盡管批評者呼吁關注其對少年兒童的危害性,指出“這些電子盲盒借用與賭博機制相同的策略來利用物理和心理觸發(fā)機制”5,盡管比利時、荷蘭政府對不符合本國賭博規(guī)范的電子盲盒已采取了完全禁止的管制措施6,但目前美國相關訴訟中依然沒有出現(xiàn)任何支持消費者索賠的案例。其中一種強而有力、無法回避、無懈可擊的類比邏輯便是來自卡片盲盒在美國的既定合法性。北美娛樂軟件分級委員會(ESRB)的辯解具有代表性,“我們不認為戰(zhàn)利品盒是賭博……戰(zhàn)利品盒更像是棒球卡,其中有驚喜元素,你總能得到一些東西”1。就美國盲盒監(jiān)管整體現(xiàn)狀而言,卡片盲盒相關司法判例已經(jīng)成為整個盲盒產(chǎn)業(yè)回應賭博交易質(zhì)疑的擋箭牌。而重新回到這些案例,得到合乎邏輯、客觀公允的評價,將有利于我們把握盲盒商品RRMs的本質(zhì),掃清當前盲盒產(chǎn)業(yè)賭博問題上非左即右、全有全無的思維障礙。

      (三)產(chǎn)業(yè)躍進:美國卡片盲盒超越單一文化產(chǎn)品的質(zhì)變

      即便是卡片盲盒產(chǎn)業(yè)本身,其產(chǎn)品特征、產(chǎn)業(yè)規(guī)模、產(chǎn)業(yè)模式等方面都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亟須根據(jù)新的商業(yè)道德評估與行為性質(zhì)判斷。根據(jù)GlobeNewsWire報告顯示,僅僅全球體育交換卡單一市場在2019年的價值就為138.2億美元,預計到2027年將達到987.5億美元,從2020年到2027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23.01%2。在美國司法的合法性背書下,當前美國發(fā)行的卡片盲盒總體上較之20世紀初案例中所涉的商品,制作技術更復雜、售價更昂貴、獎勵性更高。這種產(chǎn)業(yè)在全球范圍已形成了包含拍賣、評級、銷售等方面的完整鏈條,完全具備收益性、風險性、流動性的金融產(chǎn)品外觀。如帕尼尼公司高端系列Eminence Box產(chǎn)品,直接在卡片中嵌入鉆石、貴金屬。個別情況下該盲盒可開出上百萬元人民幣的卡片,并經(jīng)賽事影響、評級打分、商業(yè)炒作等因素影響產(chǎn)生巨大的價格波動。這種產(chǎn)品的對價與獎勵比例已經(jīng)明顯超出了美國以往案件所涉盲盒的價格范疇與單一文化商品的理解。如在美國第一起相關案件Price v. Pinnacle Brands中,當時美國法院駁回原告消費者的一個重要依據(jù),便是援引《紐約刑法典》關于博彩行為數(shù)額的規(guī)定 ,認為“在紐約刑法第225.10條中,表面上沒有任何內(nèi)容會懲罰制造商或許可人向單個‘人出售一副紙牌,除非這種紙牌的售價超過500美元。在購卡人的訴狀中,沒有一個購卡人聲稱一盒卡的價格超過500美元,更不用說獲得插入卡的‘機會的‘價格”3。時過境遷,從產(chǎn)品市場價格看,這一理由幾乎沒有了事實基礎,因為目前大部分產(chǎn)品售價都遠遠高于此。諸如兩百多年來期貨交易是否賭博的曲折判斷過程,對具有爭議性、復雜性、非典型交易行為的界定并不是一勞永逸的靜態(tài)過程,需歷經(jīng)時間檢驗與實踐摸索。即便單單對卡片盲盒是否賭博的判斷,也不能拘泥于舊有結論,須結合以往相關案例中的司法判斷過程,綜合考量商品內(nèi)外部的動態(tài)因素,方能在當下給予更準確的答案。

      三、何以合法:美國賭博治理背景下卡片盲盒司法判例之解讀

      在美國聯(lián)邦法律中并不存在對于賭博行為非常明確、清晰的界定,而有關賭博的聯(lián)邦法規(guī)通常集中表現(xiàn)在違反該游戲行為或行為主體所在州的賭博法規(guī)范上。在聯(lián)邦層面僅有的規(guī)范只是羅列典型的賭博類型,如18 U.S.C.§1955(b)(4)之規(guī)定:“‘賭博包括但不限于出售賭注、賭博、維護老虎機、輪盤賭輪或骰子桌,以及進行彩票、保險單、博利塔或數(shù)字游戲,或在其中出售機會?!?正如有學者批評,“18 U.S.C.§1955完全沒有提到互聯(lián)網(wǎng)賭博或任何現(xiàn)代技術的使用,法律并不總是能夠很好地處理由技術創(chuàng)新產(chǎn)生的新問題”5,上述法條在政府監(jiān)管賭博中不允許擴大解釋,存在著較大的規(guī)范真空。事實上,目前賭博的界定、合法性判斷均取決于該行為或主體所在州的法律。換言之,每個州都有其各自的定義,而聯(lián)邦法規(guī)適用狀況取決于各州法律有可能搖擺的自我判定。如經(jīng)營網(wǎng)絡賭場在美國三個州被認為合法而在其他州被視為非法,正是這樣一個復雜、松散與開放的法律規(guī)范網(wǎng)絡,導致某個賭博行為因所在地不同而可能發(fā)生不同評價。另外,縱觀美國的賭博演化歷史,存在一個明顯的特征與主題:“賭博必須適應法規(guī),法規(guī)必須適應賭博?!?之所以各州不是直接禁賭,而是通過規(guī)范管理以控制這種產(chǎn)業(yè)的掠奪性、破壞性,其短期收益方面的考量是明顯的。2018年度美國博彩協(xié)會研究報告顯示,僅2017年賭博為美國經(jīng)濟貢獻了2610億美元,產(chǎn)生480億元的稅收,提供180萬個崗位2。以上,一方面在聯(lián)邦層面缺乏統(tǒng)一的賭博認定標準,各州在立法與司法層面享有高度的自主權;另一方面各州難以拒絕賭博產(chǎn)業(yè)短期的經(jīng)濟誘惑,又受制于賭博產(chǎn)業(yè)集團的州議會游說,導致目前美國社會尤其對于新型的賭博活動,并不能采取迅速、統(tǒng)一的公共治理行動,更傾向于接納、容忍與規(guī)范賭博產(chǎn)業(yè)。

      與卡片盲盒有關的司法案件便是在上述大背景下發(fā)生的。提取美國各州對于賭博不同定義的要素歸納,賭博構成一般應滿足三個普通法要素:機會、獎勵、對價。但上述每個要素在不同州的司法審判中都存在適用差異,如:何為獎勵?虛擬物品可否成為一種獎勵?各州法院存在少數(shù)規(guī)則與多數(shù)規(guī)則,二者區(qū)別在于是否具備現(xiàn)金價值3;再如,當機會要素摻雜行為人自身的技能,又如何確定要件符合性?各州法院存在主導地位標準 、賭博本能標準、實質(zhì)性要素標準三種方式4。然而,即便是各要素存在司法理解分歧,具體到“卡片盲盒是否賭博”,至少在系列案件的原告消費者看來并非那么具有爭議性。從機會要素看,開啟盲盒的結果完全取決于偶然性并不涉及技能;從獎勵要素看,消費者開啟盲盒產(chǎn)品希望獲得昂貴的卡片,最終得到了價格不確定的卡片;從對價要素看,消費者通過支付現(xiàn)金購買。這與將硬幣投入老虎機相比,唯一可能的區(qū)別在于:消費者至少不至于空手而歸。但大量證據(jù)表明,只有稀有、限量或特定的卡片才具有卡迷追捧的市場價值,才是消費者持續(xù)購買的核心動力。心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卡片愛好者若將自己的購買動機分為“只買”和“追逐(稀有)插入卡”兩類,后者在“可能病態(tài)賭博”量表得分上遠高于平均水平5。

      事實上,在基于賭博案由的民事索賠訴訟中,盲盒消費者無一例外地被駁回,是否意味著“在美國,卡片盲盒并非賭博”的命題成立?根據(jù)理性經(jīng)濟人的假設,原告起訴目的便是最大程度維護自身合法利益,盡可能在訴訟活動中爭取利益最大化。目前,在美國消費者挽回“賭博損失”的訴訟路徑無外乎兩種選擇:依據(jù)聯(lián)邦《反犯罪組織侵蝕合法組織法》(RICO法案)或依據(jù)所在州的消費者保護法6。在利益權衡角度下,早期案件選擇前者RICO法案尋求救濟,原因在于該法18 U.S.Code§1964(C)之規(guī)定,“一旦原告勝訴可獲得三倍于其所遭受的損害賠償和訴訟費用,包括合理的律師費”1。當然,隨著該系列案件在RICO法案框架下被全部駁回,自2017年以來美國電子盲盒訴訟的消費者逐漸摒棄這一路徑,轉向根據(jù)各州的損失賠償法規(guī)提起訴訟。因司法主流意見拒絕承認虛擬物品的現(xiàn)實貨幣價值,至今仍無消費者勝訴案例2。而梳理1996年以來RICO法案框架下基于相同案由的卡片盲盒案例,消費者群體敗訴原因大致包含以下方面:

      (一)規(guī)范背景:RICO法案立法目的與賭博民事索賠案件類型并不適配

      從立法目的看,RICO法案立法目的與賭博交易的民事索賠案件類型并不適配,導致美國司法系統(tǒng)難以動用該法案支持原告的民事索賠訴求。如前所述,并不存在明確定義賭博行為的聯(lián)邦法律,而側重于賭博監(jiān)管的聯(lián)邦法規(guī)又必須基于州法律的不同定義。這勢必導致聯(lián)邦相關法律只能聚焦賭博監(jiān)管的某個層面。如1992年的《專業(yè)與業(yè)余體育保護法》(PASPA)主要用于規(guī)范體育博彩行為。2006年的《非法互聯(lián)網(wǎng)賭博執(zhí)法法》(UIGEA)沒有定義非法賭博,只是針對賭博的金融支付系統(tǒng),排除互聯(lián)網(wǎng)運營商在線接受賭博有關金錢的行為3。換言之,即使案件所涉的卡片盲盒是賭博,在聯(lián)邦層面缺乏契合的法律也是盲盒賭博索賠訴訟活動難以克服的障礙。具體而言,聯(lián)邦RICO法案旨在遏制有組織的犯罪,防止犯罪組織滲透到合法的商業(yè)企業(yè)中4。而該法案對賭博交易的規(guī)制并未以獨立條款予以規(guī)定,而是包含在18? U.S.Code§1962(C)“敲詐行為”(racketeering activity)條款之下。在此邏輯體系下,如Reves v. Ernst & Young案、Steele v. Hosp. Corp.of Am案中所表明的司法限制適用的態(tài)度,RICO的開放性條款的表象下恰恰是有限的司法適用范圍。該法案并不是提供給每一位原告三倍賠償?shù)脑V訟理由,“自由解釋條款不等于歡迎將RICO應用于國會從未打算過的新目的”5。

      (二)證明要件:RICO法案下的證立要素完全不等于普通法中賭博的構成三要素

      與第一點相關,從規(guī)范要件的證成看,該法案框架下索賠成立條件并不等于普通法賭博行為成立的三要件。既然法案中賭博行為規(guī)制依附于“敲詐行為”條款下,在具體訴訟進程中原告起訴必然要符合該法案的“起訴資格”的特定要求,同時滿足法案索賠的四個證立要素:“(1)行為(2)企業(yè)(3)通過一種模式(4)敲詐活動”6。在起訴資格的司法審查上,最高法院在1985年的Sedima, S.P.R.L. v. Imrex Co案中確定了一種審查原告起訴資格的先在意見,即RICO中“經(jīng)濟傷害”必須“在某種程度上不同于勒索活動的謂詞行為所造成的直接傷害”,即必須證明一個“專有”的傷害,而不是泛指現(xiàn)金或者機會的損失。這種先在的司法觀點具體表現(xiàn)在早期盲盒Chaset v. Fleer/Skybox International案件中,第九巡回法院認為卡迷“預期利益的損失”,未能顯示對其業(yè)務或財產(chǎn)的“專有”損害,不符合RICO的資格要求1。此觀點隨即受到后繼所有盲盒判例的認同。另外,即便擁有訴訟資格,原告消費者也很難證明索賠成立的四個要件。在Dumas v. Pinnacle Brands案件中,原告沒有指控被告人存在任何欺詐或不誠實的行為,如向購買者虛報出卡幾率,因此被認定沒有欺騙。在 Allard v. Flamingo Hilton 案件中,法院認為原告與被告進行交易,獲得了交易的好處,所獲得的一包卡包括一個真正的獲勝機會,很難認定為專有損失2。至此,RICO法案框架下原告訴訟行動的指向已經(jīng)遠遠偏離了普通法賭博三要素的證立,消費者也面臨完全不同的證明責任與更艱巨的證明任務,當然基于該法案之原告訴請亦在每個案件中被駁回。

      (三)案件影響:產(chǎn)業(yè)聯(lián)盟無法承受相關案件敗訴或和解后的連鎖反應

      從訴訟后果來看,在針對賭博產(chǎn)業(yè)相對寬松的美國公共政策下,交換卡制造商與體育聯(lián)盟、球員協(xié)會亦無法承受敗訴或和解后沉重的經(jīng)濟負擔。在早期的案件訴訟過程中,原告與被告曾經(jīng)嘗試和解,如1998年原告與產(chǎn)業(yè)聯(lián)盟的和解會議,但因聯(lián)盟認為消費者Milberg Weiss的和解的要求過高而最終和解破裂3。事實上,雙方和解的后果將導致當時幾十億美金的整個產(chǎn)業(yè)迅速崩潰,必定無疾而終。根據(jù)教授約翰·科菲(John Coffee)的說法,產(chǎn)業(yè)聯(lián)盟拒絕和解,以免鼓勵未來的訴訟4。若必定要將訴訟“戰(zhàn)爭”進行到底,美國司法對于賭博產(chǎn)業(yè)適度容忍、相對寬松的態(tài)度則成為案件不得不考慮的潛在因素。在早期的Price v.Pinnacle Brands案中,紐約地方法院判決書反而表達了卡片盲盒即便是賭博亦可接受的觀點——“追回賭博損失的法定權利并不意味著賭博交易支付的任何對價本質(zhì)上是有害的”“紐約州趨勢表明,接受有執(zhí)照的賭博交易是一種道德上可接受的活動,在一個社區(qū)中合法和被認可的社會行為的現(xiàn)行標準下,這并不令人反感”“僅僅是非法的賭博交易并不意味著它一定是有害的,更重要的是活動是否公平、誠實地進行。在本案中,購卡人的指控并不能說明他們因不公平或不誠實的行為而遭受財產(chǎn)損失”5。

      以上分析旨在說明,即便上述案件中消費者并未得到賠償,即便目前卡片盲盒在美國被視為合法商品,但仍不能得出“在美國卡片盲盒不是賭博”的結論,只能推斷出“在美國卡片盲盒即便是賭博,當下也并不違法”。如我國并不將體育福利彩票活動視為違法,區(qū)分賭博行為的符合性和合法性兩個維度的重要之處在于,雖然符合性判斷也會摻雜價值判斷因素,但行為識別必須成為合法性判斷的前置問題,即“在詳細分析法律應對賭博的策略前,首先應辨識賭博”6。換言之,在行為判斷標準明確的前提下,假如某個行為很難被識別為賭博,那么無需研判與賭博密切相關的合法性。相反,在一種不言自明的行為性質(zhì)判斷狀態(tài)下,相關規(guī)制策略便會缺乏必要的正當性。因為賭博的合法性維度對應的是如何規(guī)制賭博交易的策略問題,是否考慮或如何實現(xiàn)社會各類利益平衡的問題。如表1所示,某種交易即便是合法的,也不能貿(mào)然斷定其絕非賭博,因不同國家與地區(qū)亦存在著大量合法賭博的情形。尤其鑒于美國各州已存在諸多合法賭博產(chǎn)業(yè),美國卡片盲盒即便擁有了合法性,更不能推斷其必然不是賭博。相反,美國司法從未以普通法三要素為前提,正面回答卡片盲盒是否構成賭博,并以“未構成特定傷害”為由駁回消費者訴訟資格,加劇了其賭博性質(zhì)的可討論性。

      四、以何為界:研判盲盒產(chǎn)品賭博交易的三種維度

      由上文可發(fā)現(xiàn),美國相關司法判例從未正面回答“卡片盲盒是否賭博”,而立足于當下千變?nèi)f化的盲盒產(chǎn)品去回應盲盒賭博監(jiān)管問題,首先須嚴肅質(zhì)問的便是“何為賭博”,方能刺破盲盒產(chǎn)品品類與交易方式花式創(chuàng)新的表征。類似于“賭石”是否賭博的思考,一旦依賴于直觀、感性、簡單的賭博定義,相關非典型交易的識別便會因判斷標準的模糊性而充斥分歧。然而,姑且不考慮學理定義,打擊賭博特色之處在于,盡管全球管理者都對其保持警惕,但其法律描述卻呈現(xiàn)出各有側重的表述。這是因為,不同于故意傷害、故意殺人等暴力行為的直觀性,作為處分自身財物的賭博交易具有較大價值判斷空間,也兼具隱蔽性、復雜性。如普通法三要素中對機會要素的判定,美國至少有七個州采用的是實質(zhì)性要素測試,實質(zhì)性的含義卻沒有統(tǒng)一定義。法官往往依靠陪審團意見方可判定,但“法官或陪審團也可能會根據(jù)自己的偏好、提供的證據(jù)、專家意見以及案件的事實和情況,對特定游戲中對什么是實行性機會產(chǎn)生不同看法”1。由此,尤其鑒于我國當前較為簡潔的賭博定義,判定盲盒產(chǎn)品及其衍生的交易行為是否為賭博的難點,關鍵在于標準的確證。而梳理全球有關界定,除行為人獲利動機的主觀因素外,以下為可供參考的最低限度客觀要件。

      (一)對象維度:參與者具有客觀上獲利的可能性

      一般認為,賭博交易須指向財物,即以財物輸贏作為不可或缺的要素。該要件在美國、加拿大普通法三要素中的表現(xiàn)為“獎勵”(value)要素,在比利時《博彩法》中表達為“收益”(gain)2,在日本相關文件中表達為“財物的得失”(財物の得喪)3。目前,包括卡片盲盒在內(nèi)的絕大部分盲盒內(nèi)的物品明顯具有財物屬性,爭議之處在于隨著網(wǎng)絡技術的發(fā)展,除現(xiàn)實錢財外,是否應當包含某種機會、權益或者可轉讓交易的虛擬物品。例如,在盲盒產(chǎn)業(yè)最新動向上,生產(chǎn)商已利用區(qū)塊鏈加密技術與線上支付手段,向市場推廣各類可交易流通的NFT(Non-Fungible Token)交換卡。對此,作為同屬虛擬物品的游戲盲盒(戰(zhàn)利盒),其是否構成賭博的域外判定觀點可供參考。

      美國在有關訴訟中多數(shù)司法意見主張“獎勵”要素應限定于現(xiàn)實財物,英國賭博委員會以游戲中并不一定包括“隨時可獲得兌現(xiàn)或?qū)ⅹ剟畹挠螒虻谰邇稉Q成金錢或金錢價值的機會”4,亦排除了虛擬物品為賭博要素。相反,日本消費者事務局2012年依據(jù)《不當贈品類與不當標注防止法》中“任何物品、金錢或其他經(jīng)濟收益”之“贈品”定義,認定游戲盲盒須接受嚴格監(jiān)管。同時,比利時政府以價值(value)可被定義為“可用性”,荷蘭政府以“可轉移性而具有市場價值”之標準,亦分別作出禁止發(fā)售的類似規(guī)定5。在我國,2020年《游戲游藝設備管理辦法》第六條要求游戲不得宣揚賭博內(nèi)容,尤其是第二十二條、二十三條要求經(jīng)營者應依法取得“游戲游藝設備電子標識”,以概率性方式提供實物獎勵應當明示概率范圍1。同時,2020年《關于規(guī)范網(wǎng)絡游戲經(jīng)營秩序,查禁利用網(wǎng)絡游戲賭博的通知》(以下簡稱為“《通知》”)規(guī)定,“對于將資金直接或間接兌換為虛擬貨幣、游戲道具等虛擬物品,并用其作為籌碼投注的,賭資數(shù)額按照購買虛擬物品所需資金數(shù)額或者實際支付資金數(shù)額認定”。從比較法視角,我國目前已關注到虛擬物品賭博的問題,傾向于將向經(jīng)營者兌換現(xiàn)金的虛擬物品予以直接認定。問題復雜之處在于,假如并不直接或間接兌換虛擬物品,盲盒發(fā)行商只是默許了虛擬物品存在自由交易的情形,是否符合此要件?!锻ㄖ穬H簡略地就“游戲積分”作出規(guī)定,即“不得提供用戶間贈予、轉讓等游戲積分轉賬服務”,因此有必要進一步剖析。

      梳理當前全球范圍內(nèi)主要認定標準,其門檻條件由低到高分別為:比利時的“有用性”標準,荷蘭的“可轉移性而具有市場價值”標準,英國的“向經(jīng)營者兌換”標準,美國的“現(xiàn)實價值”標準。取舍上述判定標準的邏輯起點在于如何定位、理解網(wǎng)絡空間的意義,從而明確虛擬物品的現(xiàn)實價值。事實上,當現(xiàn)代人所感、所知、所為的全部已由智能網(wǎng)絡深度介入,人被懸置于這一現(xiàn)代環(huán)境并棲居于此,與其互構而存在2。因此,虛擬物品與現(xiàn)實各類系統(tǒng),尤其是經(jīng)濟系統(tǒng)的關聯(lián)程度,可成為進一步研判的重要依據(jù)。學者Nielsen與Grabarczyk密切關注到此點,認為電子游戲的花費(cost)與獎勵的價值(value)可以孤立于現(xiàn)實世界,即在虛擬世界之外毫無價值,也可“嵌入”(embed)現(xiàn)實世界經(jīng)濟系統(tǒng)中,即轉化為現(xiàn)實世界的金錢3。他們在梳理四種不同類型虛擬物品的RRMs盲盒機制之后,認為“嵌入式—嵌入式”(embed—embed)交易應構成賭博,即“花費現(xiàn)實世界金錢參加—獎勵回報具有現(xiàn)實世界的價值”4。盡管亦有學者呼吁其他兩種RRMs模式仍具有現(xiàn)實危害,如“不以現(xiàn)實金錢為代價的購買”或“不提供現(xiàn)實金錢的獎勵”5。但此處我們可提煉出一個最低限度且全球多數(shù)國家認同的識別門檻,即盒內(nèi)虛擬物品可被轉化為現(xiàn)實世界財物的可能性。目前除美國、英國外,比利時、荷蘭、日本等國家均在包含此標準的基準上,展開對盒內(nèi)虛擬物品是否構成賭博獲利要素的研判。

      (二)方式維度:以財物獎勵方式滿足參與者之不確定性偏好但構成濫用

      常規(guī)情景下,交易者以尋求經(jīng)濟活動的確定性為目的,如私法中的“等價有償”“情勢變更”“租賃合同最長期限”等規(guī)定,均旨在盡量排除交易過程中不確定性因素。但賭博交易反其道行之,刻意追逐不確定性因素,使參與者產(chǎn)生愉悅感、刺激感、緊張感等復雜心理反應。這種不確定性因素在絕大多數(shù)國家的法律規(guī)定中有所體現(xiàn),在美國普通法要素、比利時賭博法中直接表達為“機會”(chance)要件。難點在于,到底多少不確定成分才能達到賭博程度。如此所述,目前美國司法三種不同的判斷模式,均嚴重依賴主觀價值判斷,含有相當濃厚的主觀色彩。比利時博彩委員會對在“機會游戲”表述中只要求“機會是一個因素”1,似乎又過于寬泛,接近于美國司法鮮有采用的“任何機會標準”(any chance test)。梳理上述判斷方案,必須承認的是,假如始終立足于第三方、外部視角并以結果分析為導向,那么判斷者主觀價值因素之介入是無法避免的,因為任何交易或多或少客觀包含不確定性或運氣。如時下“以房養(yǎng)老”模式,人的壽命具有不確定性,對于金融機構而言,時間越長不確定性就越高。一種解釋認為金融機構的介入,在投保人基數(shù)龐大的條件下,已有效消除其中不確定因素而不構成賭博2。但這個觀點即便成立,在沒有金融機構介入的“遺贈扶養(yǎng)協(xié)議”“律師風險代理”中,又如何消除不確定性?事實上并沒有,一般亦未視為賭博。問題的理解在于,不確定性因素本身就包含著好與壞的評價判斷空間,涉及受各種因素影響的社會容忍程度與接受程度問題。如在律師風險代理中,代理人更加盡職盡責,被代理人權益因此得到更好的維護,故社會普遍接納此種“好”的不確定性交易。

      在盲盒產(chǎn)品不確定性判斷問題上,若僅僅站在第三方與外部的價值判斷立場,我們將無法縝密地給出其符合賭博的結論。盡管開啟盲盒全憑運氣,但運氣也帶來了驚喜、娛樂,也促進了盒內(nèi)物品的流通與文化消費市場的繁榮,似乎并不具有無可辯駁的可責性。然而,從行動者立場與動機維度,反思賭徒對不確定性因素樂此不疲,對運氣趨之若鶩的典型行為特征,亦應成為關鍵線索。而由賭徒心理可明顯發(fā)現(xiàn),賭博者之所以癡迷于運氣,在于存在前述財物獎勵。更為關鍵的是,獎勵性愈高,賭博動機、欲望、情緒愈發(fā)強烈,行為賭博特征就會愈明顯,理據(jù)至少為三點:

      其一,賭博雖始于娛樂,但一旦形成財物轉移,“某些形態(tài)的游戲就開始從娛樂的邊緣滑向異途,蛻化為賭博”3,即財物數(shù)額成為賭博與娛樂的重要邊界。早在2005年相關司法解釋中就已將錢財數(shù)額作為關鍵判斷標準4。在字面解釋中,“少量財物輸贏”中“少量”對應的便是獎勵數(shù)額。其二,感覺尋求是指個體對多變的、新異的、復雜的和強烈的感覺以及體驗的尋求,并通過采取生理的、社會的、法律的和經(jīng)濟的冒險行為來實現(xiàn)這些體驗的愿望5。即便是偶爾賭博,研究表明高額的獎勵也將顯著影響行為人風險決策,刺激行為人在風險決策中做出不利選擇,是賭博成癮性、掠奪性、刺激性不可或缺的原因。其三,賭博行為危害性之一便是造成參與人賭博障礙,而高額獎勵與這種精神疾病互為因果。賭博障礙者表現(xiàn)之一就是近贏,更傾向于將接近贏錢而實際損失視為積極的結果6,因為“近贏會提高賭博者的賭博動機,并且會使獎賞相關的腦區(qū)激活增加”7。同時賭博也需要更高的獎勵,因為賭博障礙者對獎賞的敏感性更低,其多巴胺系統(tǒng)功能異常,需要更大的獎勵來建立和正常人相同的體驗8。

      由此,除對不確定性因素的中立、外部立場分析外,財物獎勵的數(shù)額、比例也應成為研判特定盲盒產(chǎn)品是否賭博的關鍵標準。如彩票、老虎機、百家樂,真正的賭博往往采用高額獎勵作為誘惑手段,利用以小博大來引誘交易者反復參與。此外,超越游戲?qū)用娴母哳~獎勵亦應成為評估特定盲盒交易異化為賭博的重要參考,若由單一的不確定性因素所導致的財物獎勵極為高昂、比例或概率又較小,便具有了引誘賭博的嫌疑。

      (三)外部維度:人為制造額外的交易風險或升高固有的交易風險

      此處的交易風險,指基于交易行為所導致的行為人財產(chǎn)狀況遭受損害的可能。德國刑法通說認為,賭博交易意欲自己得利,給他人財產(chǎn)造成了危險,具有危害性,“是一種有造成他人財產(chǎn)損失的危險行動行為,而且只有這種具有造成他人財產(chǎn)損失危險的行為,才具有可罰性”1。賭博交易典型的外部性特征,就是人為制造額外的、非必要的交易風險,顯著提高了參與者自身財物損失的可能。其與保險交易的區(qū)別關鍵在于,交易者風險是分散、降低抑或制造、升高,“若原本是當事人所承擔的風險,則與他人締約分散該風險即屬保險”2。早期國內(nèi)有觀點認為,“賭博行為有導致參賭者財產(chǎn)損失的危險,但賭博者本人是愿意承擔這一危險的”3,故主張賭博罪不宜規(guī)定在侵犯財產(chǎn)罪之中。但此觀點大大低估了個體風險的傳導性與聚合性,因個人財產(chǎn)狀況的劇烈波動,從來不只是風險自甘的私人事務。大量案例表明,因特定主體賭博行為所導致的后繼違約、破產(chǎn)乃至違法行為,會因?qū)o關他者卷入動蕩的困境而產(chǎn)生風險傳遞現(xiàn)象,甚至因特定個體的特殊市場地位產(chǎn)生更大范圍的系統(tǒng)性風險。盡管賭博行為的外部風險涉及后繼如何消除的對策問題,但此處并不影響將其作為符合性的必備要素。

      如購買股票、期貨后的漲跌是否構成賭博風險,問題在于因風險無處不在,對賭博風險要素理解亦須加以限制,防止解釋泛化而導致后繼監(jiān)管范圍過大,抑制相關交易市場的活力。但在回答之前,對賭博風險的詮釋明確包含以下題中之義,即何種類型風險是國家管理者真正需要以賭博為名而警惕的,其至少包含以下三層限制:

      其一,固有交易風險的排除,即“賭博是人為地制造額外的風險”4。所謂固有性,便是行為人從事常規(guī)交易活動時憑主觀努力亦無法規(guī)避、無法改變、無法置身事外的客觀風險,其與人為性、非必要性、異質(zhì)性相反,表現(xiàn)為從事某種交易活動面臨風險的常態(tài)性與必然性。如“賭石”交易從感官上十分接近賭博,但原料內(nèi)部品相是該行業(yè)至今任何一方都無法精準預判的,單純原料買賣的風險便具有了固有性。然而,人為附加、制造超越礦石內(nèi)部價值之外的風險,如不以買賣為目的,完全以原石品質(zhì)作為金錢的博弈條件,便極有可能異化為賭博交易。其二,轉移、分散風險的交易行為排除。即交易行為可能引發(fā)特定個體風險狀況的惡化,但在風險因素不變的情況下,特定市場總體性風險并沒有顯著增加,反而產(chǎn)生風險對沖、轉移的整體效應。如對期貨交易的合理性解釋便是,該交易安排實現(xiàn)了市場總體風險在立場不同主體之間的再分配,即“遵循‘比較優(yōu)勢的經(jīng)濟規(guī)律,將社會經(jīng)濟活動中客觀存在的風險由風險厭惡者轉移至準備更充分的投機者的活動”5。其三,關聯(lián)市場真實需求的交易行為須謹慎辨別。純粹的賭博只是基于錢財投機與娛樂目的,與此處市場真實需求無關。但在某些交易安排中,賭博交易與具有真實需求的正當交易往往難以區(qū)分。一旦總體禁止了交易,亦遏制了真正的市場需求,往往需要管理者予以強制性監(jiān)管而非“一刀切”取締。

      依上述分析,我們反觀盲盒產(chǎn)品所共通的RRMs發(fā)售機制,其屬于典型的人為設定、人為制造。若出現(xiàn)嚴重的貨不對價,其并不屬于固有風險,也未轉移、分散、降低風險,反而系人為升高、創(chuàng)設交易風險。典型如帕尼尼公司的Instant系列卡片在官網(wǎng)直接銷售而不是以盲盒方式,“盒內(nèi)之物”完全可以用等價售賣、平臺競拍方式滿足市場的客觀需求。換言之,即便特定市場擁有真實的“盒內(nèi)之物”需求,但其售賣未必具有須以盲盒RRMs機制為方式的必然性、固有性。因此,若特定盲盒產(chǎn)品嚴重違背等價有償,造成購買者較大的財產(chǎn)損失,應被視為一種人為制造的賭博風險。上述理解也從交易風險角度進一步驗證了國家市場監(jiān)督局的最新規(guī)定,其明確要求盲盒商品價格不應與同質(zhì)同類非盲盒銷售商品價格差距過大。

      五、研究結論:走出美國相關判例的藩籬

      回答盲盒是不是賭博又如何監(jiān)管的前提,便是首先以結構主義哲學思維置身于商品對立面,謹慎地質(zhì)問“何為賭博”。一直以來,“在美國卡片盲盒不是賭博”乃至“盲盒不是賭博”的錯誤結論,似乎成為我們審視這一商品,探索如何監(jiān)管問題的障礙。退一步而言,即便美國相關判例得出相關盲盒并非賭博的司法結論,亦不能成為阻止全球不同地域的管理者獨立判斷,制定符合本地公共利益之監(jiān)管政策的正當理由。因為縱觀域外制定法,賭博界定的多樣性亦促使我們積極探索展現(xiàn)本國治理智慧、符合本國公共政策的認定方式。如在比利時、荷蘭監(jiān)管游戲盲盒活動中,盡管曾遭到美國電子游戲商的反對,但最終游戲商服從當?shù)卣疀Q定,在游戲中修改或刪去不符合當?shù)刭€博監(jiān)管規(guī)范的盲盒產(chǎn)品。相較之,缺乏正確的問題意識、空白的監(jiān)管政策與產(chǎn)業(yè)公共利益的缺失,極大概率會引發(fā)特定市場的野蠻生長,呈現(xiàn)非合作博弈下參與主體的雙輸局面。政府清晰、明確的行為識別恰恰是防止文化產(chǎn)品掩蓋下“賭博盒子”泛濫的第一步。如前所述,研判賭博行為標準的發(fā)問,可粗略轉化為以下回應:

      其一,盲盒“盒內(nèi)之物”是否有轉化為現(xiàn)實貨幣的可能。其二,盲盒必須包含RRMs機制,但其獎勵錢物相對于售價是否過高,比例過小。其三,在最不利的情況下,特定盲盒是否嚴重違背等價有償原則而制造了賭博風險。如無特別規(guī)定,依當前司法解釋“不合理低價”的規(guī)定1,可推定損失上限為實際交易價的30%。

      進一步分析,上述三條標準須同時滿足,特定盲盒產(chǎn)品方可視為賭博。若只是符合其中某些部分雖很有可能涉及其他市場監(jiān)管問題,如過度營銷、消費欺詐,卻唯獨不能視為賭博。例如,不符合標準一的情形,消費者所得之物不具有轉化為任何現(xiàn)實貨幣可能,絕非賭博。此情形類似游戲“斗地主”中盲盒“歡樂豆”并不存在任何轉化為現(xiàn)金的可能,只能視為一種游戲。如符合標準二,不符合標準三的情形,此時消費者往往是受益者,不存在風險性又兼具獎勵性,亦不應視為賭博。再如符合標準三,不符合標準二的情形,亦無須以賭博為名考察此類產(chǎn)品。因為此意味著該產(chǎn)品既無可觀的獎勵又無法等價有償。其要么無人問津后退出消費市場,要么以降價方式獲得市場認可。

      必須承認的是,財物獎勵的比例與大小問題,無法在盲盒不斷更新的花式產(chǎn)品類型中設定一個通用上限標準,亦需管理者綜合考慮各種因素予以權衡。但目前市場銷售的部分產(chǎn)品的確存在獎勵過高、過小的弊端,如前述的2023 Panini Hobby Basketball盲盒產(chǎn)品可開出相對于其售價數(shù)十倍以上、價值十萬左右的全球限量的卡片,并經(jīng)評級加持達到更高價格??晒﹨⒖嫉慕ㄗh是,監(jiān)管者可適當調(diào)控盲盒信息不對稱的狀態(tài),適當增加生產(chǎn)者市場責任,要求其公開獎勵價值信息,而非僅僅披露不知價格的商品類型(配置)的比例,或經(jīng)實質(zhì)性審核后方可售賣,即以行政審查許可方式督促生產(chǎn)者控制獎勵過高、比例過小的問題。當然,即便特定盲盒符合賭博性質(zhì),并不代表無法挽救,需要監(jiān)管部門考察有無必要利用稅費收取、公益目的限制、指定場所交易、強制披露回報率、設定消費提示義務、設定回報率與獎勵上限等措施,進一步消除其涉及賭博要素。當然,作為一種新生的流量文化商品,更需要結合法學、公共管理、文化產(chǎn)業(yè)等學科進一步研判。

      責任編輯? ?楊? ?幸

      1eBay News Team:“2021 State of Trading Cards Report Spotlights Collecting Trends and Industry Predictions”,2021年2月11日,https://www.ebayinc.com/stories/news/ebays-2021-state-of-trading-cards-report-spotlights-collecting-trends-and-industry-predictions,2023年2月5日。

      1《孝感警方偵破全國首起“球星卡”新型網(wǎng)絡賭博案件》,2022年2月2日,https://news.hubeidaily.net/pc/271491.html,2023年2月5日。

      2 A.G.蓋斯特:《英國合同法與案例》,張文鎮(zhèn)譯,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年,第305頁。

      3陳傳法、馮曉光:《射幸合同立法研究》,《時代法學》2010年第2期。

      4國家市場監(jiān)管總局網(wǎng):《盲盒經(jīng)營行為規(guī)范指引(試行)》(國市監(jiān)稽發(fā)〔2023〕39號)第19條,2023年6月15日,https://www.samr.gov.cn/zw/zfxxgk/fdzdgknr/zfjcs/art/2023/art_e2facd76a7fb4e90b03912cffb5e7d53.html,2023年8月19日。

      5李琦、閆志成:《自我的迷失與消解式抵抗——網(wǎng)絡盲盒亞文化的后現(xiàn)代語境解讀》,《求索》2021年第2期。

      6曾昕:《情感慰藉、柔性社交、價值變現(xiàn):青年亞文化視域下的盲盒潮玩》,《福建師范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第1期。

      7馬治國、徐濟寬:《數(shù)字經(jīng)濟背景下“盲盒”營銷模式的法律治理》,《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第1期。

      8黃迎新、仝澤宇:《球星卡:我國足球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藍?!薄?,《體育文化導刊》2018年第8期。

      1McDonough R E,“Loot Boxes: Its a Trap!”Northern Kentucky Law Review ,vol. 62, no. 46, 2019,pp.1-23.

      2馬治國、徐濟寬:《數(shù)字經(jīng)濟背景下“盲盒”營銷模式的法律治理》,《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年第1期。

      3朱建華、高袁:《論賭博行為犯罪化的法理基礎》,《政法論叢》2017年第1期。

      4Xiao L. Y. ,“Which Implementations of Loot Boxes Constitute Gambling? A UK Legal Perspective on the Potential Harms of Random Reward Mechanis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and Addiction, vol. 1, no. 20, 2022,pp.437-454.

      5Andrew V. Moshirnia,“Precious and Worthless: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on Loot Boxes and Gambling,”Minn. JL Sci. & Tech, no. 20, 2018,pp.77-114.

      6Sheldon A. Evans,“Pandoras Loot Box,”The George Washington Law Review, no. 90,2022,pp.376-444.

      1David Zendle, Paul Cairns,“Video Game Loot Boxes are Linked to Problem Gambling: Results of a Large-scale Survey, ”PloS one,? vol. 13, no. 11, 2018, pp.1-12.

      2GlobeNewsWire:“Global Sports Trading Card Market Report 2021”,2021年10月28日,https://www.globenewswire.com/news-release/2021/10/28/2322880/28124/en/Global-Sports-Trading-Card-Market-Report-2021-Market-was-Valued-at-13-82-Billion-in-2019-and-is-Projected-to-Reach-98-75-Billion-by-2027-Growing-at-a-CAGR-of-23-01.html,2023年3月18日。

      3Price v. Pinnacle Brands, Inc., 138 F.3d 602 (5th Cir. 1998).

      4The United States Code,18 U.S.C.§1955(b)(4).

      5Ajay Harish,“The New Slot Machine: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on Why the United States Should Learn to Stop Loving the Loot Box,”Emory International Law Review,no.36, 2022,pp.131-164.

      1Kevin Liu,“A Global Analysis into Loot Boxes: Is It‘VirtuallyGambling?”Washington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 no.28, 2019,pp.763-800.

      2American Gaming Association:“National Economic Impact of the U.S. Gaming Industry”,2021年6月1日,https://www.americangaming.org/resources/national-economic-impact-of-the-u-s-gaming-industry/,2023年4月23日。

      3Jason Egielski, “Dont Hate the Player, Hate the Game: Video Game Loot Boxes, Gambling, and a Call for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 Hofstra Law Review,no.50,2021,pp.174-212.

      4Erica Okerberg,“Whats in a Game: A Test under Which We May Call a VGT a Gambling Game Is Not So Sweet: Why Courts Should Not Apply the Material Element Test to VGTS, ” Unlv Gaming Law Journal, no.5, 2014, pp.27-47.

      5Elliott S A, Mason D S, “Emerging legal issues in the sports industry: are trading cards a form of gambling”, Legal Aspects Sport,? no.13, 2002,pp.101-112.

      6Brewer A,“The Hunt for Loot: Proposed Solutions to More Effectively Regulate Addictive Gambling Mechanics in Video Games,”JL & Poly, no.29, 2020,pp.158-172.

      1United States Code, 18 U.S. Code§1964.

      2McDonough R E,“Loot Boxes: Its a Trap!”Nother Kentuck Law Review, vol.62, no.46, 2019, pp.1-23.

      3Castillo D J,“Unpacking the loot box: How gamings latest monetization system flirts with traditional gambling methods,”Santa Clara L. Rev., no.59, 2019, pp.166-201.

      4Mudd C D, “Chaset v. Fleer/Skybox International, LP: Swapping Trading Cards for Treble Damages - Can Individuals Really Sue Trading Card Companies under the RICO Act,” Villanova Sports and Entertainment Law Journal,no.10, 2003, pp.357-377.

      5Mudd C D, “Chaset v. Fleer/Skybox International, LP: Swapping Trading Cards for Treble Damages - Can Individuals Really Sue Trading Card Companies under the RICO Act,” Villanova Sports and Entertainment Law Journal, no.10, 2003, pp.357-377.

      6Kevin Liu,“A Global Analysis into Loot Boxes: Is it‘VirtuallyGambling? ”Washington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 no.28, 2019, pp.763-800.

      1Chaset v. Fleer/Skybox International, LP, 300 F.3d 1083 (9th Cir. 2002).

      2Elliott S A, Mason D S, “Emerging Legal Issues in the Sports Industry: are Trading Cards a Form of Gambling,”Legal Aspects Sport, no.13, 2002, pp.101-112.

      3McGregor G, “Sports Cards Denounced as Gambling Racket: Lawsuit Targets Valuable Chase Cards,” Ottawa Citizen, 1999,p. AI.

      4McGregor G, “Sports Cards Denounced as Gambling Racket: Lawsuit Targets Valuable Chase cards,” Ottawa Citizen, 1999, p. AI.

      5Price v. Pinnacle Brands, Inc., 138 F.3d 602 (5th Cir. 1998).

      6許德風:《賭博的法律規(guī)制》,《中國社會科學》2016年第3期。

      1Erica Okerberg,“Whats in a Game: A Test under Which We May Call a VGT a Gambling Game Is Not So Sweet: Why Courts Should Not Apply the Material Element Test to VGTS,” Unlv Gaming Law Journal, no.5, 2014. pp.27-47.

      2Belgium Gaming Act,Article 2 (1).

      3日本法律目前沒有關于賭博的定義,但2018年2月20日(平成三十年二月二十日),日本參議院《質(zhì)詢信》(內(nèi)閣參質(zhì)一九六第一三號)針對參議院議員真山勇一提出的關于賭博定義及認識的問題進行了書面回復,參見日本參議院:《賭博及びギャンブル等の定義及び認識に関する質(zhì)問主意書》,2018年2月20日,https://www.sangiin.go.jp/japanese/joho1/kousei/syuisyo/196/syuh/s196013.htm,2023年5月30日。

      4UK Gambling Commission:“Virtual currencies, eSports and social gaming - discussion paper”,2021年10月8日,https://www.gamblingcommission.gov.uk/about-us/page/virtual-currencies-esports-and-social-gaming-discussion-paper,2023年5月15日。

      5McDonough R E,“Loot Boxes: Its a Trap!” Nothern Kentuck Law Review, vol. 62. no. 46, 2019, pp.1-23.

      1《文化和旅游部關于印發(fā)〈游戲游藝設備管理辦法〉的通知》文旅市場發(fā)〔2019〕129號,2019年11月21日,https://www.mct.gov.cn/preview/whhlyzcxxfw/wlrn/202012/t20201228_920281.html,2020年12月28日。

      2劉京:《媒介社會下“流量”實在論:基于“數(shù)據(jù)—權利”之視角批判》,《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23第7期。

      3Nielsen, Rune Kristian Lundedal, and Pawel Grabarczyk, “Are Loot Boxes Gambling?: Random Reward Mechanisms in Video Games,” Transactions of the Digital Games Research Association, no.4, 2019, pp.171—207.

      4Nielsen, Rune Kristian Lundedal, and Pawel Grabarczyk, “Are Loot Boxes Gambling?: Random Reward Mechanisms in Video Games,”Transaltions of the Digltal Games Reseach Association, no.4, 2019,? pp.171—207.

      5Xiao L.Y.,“Which Implementations of Loot Boxes Constitute Gambling? A UK Legal Perspective on the Potential Harms of Random Reward Mechanis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and Addiction,vol 1. no. 20, 2022, pp.437—454.

      1Belgium Gambling Act ,CHAPTER I, Art. 2. 1.

      2許德風:《賭博的法律規(guī)制》,《中國社會科學》2016年第3期。

      3戈春源:《賭博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年,第18頁。

      4參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賭博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5〕3號)》。

      5Zukerman M, “The Sensation Seeking Scale V (SSS-V): Still Reliable and Vvalid,”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vol. 43, no. 5,2007,pp.1303—1305.

      6Belisle J, Dixon M R,“Near Misses in Slot Machine Gambling Developed Through Generalization of Total Wins,”Journal of Gambling Studies,no.32, 2016, pp.689—706.

      7H, W, Chase,“Gambling Severity Predicts Midbrain Response to Near-Miss Outcomes”,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vol.30, no.18, 2010, pp.6180—6187.

      8Meng Y J et al., “Reward Pathway Dysfunction in Gambling Disorder: A Meta-analysis of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tudies,” 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 vol.275, 2014, pp.243—251.

      1章惠萍:《論我國賭博行為的刑法規(guī)制》,《法學評論》2006年第3期。

      2許德風:《賭博的法律規(guī)制》,《中國社會科學》2016年第3期。

      3章惠萍:《論我國賭博行為的刑法規(guī)制》,《法學評論》2006年第3期。

      4Borna S, Lowry J, “Gambling and Speculation,”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1987,pp.219-224.

      5馮果、余猛:《期貨交易與賭博的法律關系之辨》,《中國法律評論》2021年第2期。

      1參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法釋〔2009〕5號)》第十九條規(guī)定。

      1eBay News Team:“2021 State of Trading Cards Report Spotlights Collecting Trends and Industry Predictions”,2021年2月11日,https://www.ebayinc.com/stories/news/ebays-2021-state-of-trading-cards-report-spotlights-collecting-trends-and-industry-predictions,2023年2月5日。

      1《孝感警方偵破全國首起“球星卡”新型網(wǎng)絡賭博案件》,2022年2月2日,https://news.hubeidaily.net/pc/271491.html,2023年2月5日。

      2 A.G.蓋斯特:《英國合同法與案例》,張文鎮(zhèn)譯,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年,第305頁。

      3陳傳法、馮曉光:《射幸合同立法研究》,《時代法學》2010年第2期。

      4國家市場監(jiān)管總局網(wǎng):《盲盒經(jīng)營行為規(guī)范指引(試行)》(國市監(jiān)稽發(fā)〔2023〕39號)第19條,2023年6月15日,https://www.samr.gov.cn/zw/zfxxgk/fdzdgknr/zfjcs/art/2023/art_e2facd76a7fb4e90b03912cffb5e7d53.html,2023年8月19日。

      5李琦、閆志成:《自我的迷失與消解式抵抗——網(wǎng)絡盲盒亞文化的后現(xiàn)代語境解讀》,《求索》2021年第2期。

      6曾昕:《情感慰藉、柔性社交、價值變現(xiàn):青年亞文化視域下的盲盒潮玩》,《福建師范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第1期。

      7馬治國、徐濟寬:《數(shù)字經(jīng)濟背景下“盲盒”營銷模式的法律治理》,《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第1期。

      8黃迎新、仝澤宇:《球星卡:我國足球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藍?!薄?,《體育文化導刊》2018年第8期。

      1McDonough R E,“Loot Boxes: Its a Trap!”Northern Kentucky Law Review ,vol. 62, no. 46, 2019,pp.1-23.

      2馬治國、徐濟寬:《數(shù)字經(jīng)濟背景下“盲盒”營銷模式的法律治理》,《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年第1期。

      3朱建華、高袁:《論賭博行為犯罪化的法理基礎》,《政法論叢》2017年第1期。

      4Xiao L. Y. ,“Which Implementations of Loot Boxes Constitute Gambling? A UK Legal Perspective on the Potential Harms of Random Reward Mechanis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and Addiction, vol. 1, no. 20, 2022,pp.437-454.

      5Andrew V. Moshirnia,“Precious and Worthless: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on Loot Boxes and Gambling,”Minn. JL Sci. & Tech, no. 20, 2018,pp.77-114.

      6Sheldon A. Evans,“Pandoras Loot Box,”The George Washington Law Review, no. 90,2022,pp.376-444.

      1David Zendle, Paul Cairns,“Video Game Loot Boxes are Linked to Problem Gambling: Results of a Large-scale Survey, ”PloS one,? vol. 13, no. 11, 2018, pp.1-12.

      2GlobeNewsWire:“Global Sports Trading Card Market Report 2021”,2021年10月28日,https://www.globenewswire.com/news-release/2021/10/28/2322880/28124/en/Global-Sports-Trading-Card-Market-Report-2021-Market-was-Valued-at-13-82-Billion-in-2019-and-is-Projected-to-Reach-98-75-Billion-by-2027-Growing-at-a-CAGR-of-23-01.html,2023年3月18日。

      3Price v. Pinnacle Brands, Inc., 138 F.3d 602 (5th Cir. 1998).

      4The United States Code,18 U.S.C.§1955(b)(4).

      5Ajay Harish,“The New Slot Machine: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on Why the United States Should Learn to Stop Loving the Loot Box,”Emory International Law Review,no.36, 2022,pp.131-164.

      1Kevin Liu,“A Global Analysis into Loot Boxes: Is It‘VirtuallyGambling?”Washington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 no.28, 2019,pp.763-800.

      2American Gaming Association:“National Economic Impact of the U.S. Gaming Industry”,2021年6月1日,https://www.americangaming.org/resources/national-economic-impact-of-the-u-s-gaming-industry/,2023年4月23日。

      3Jason Egielski, “Dont Hate the Player, Hate the Game: Video Game Loot Boxes, Gambling, and a Call for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 Hofstra Law Review,no.50,2021,pp.174-212.

      4Erica Okerberg,“Whats in a Game: A Test under Which We May Call a VGT a Gambling Game Is Not So Sweet: Why Courts Should Not Apply the Material Element Test to VGTS, ” Unlv Gaming Law Journal, no.5, 2014, pp.27-47.

      5Elliott S A, Mason D S, “Emerging legal issues in the sports industry: are trading cards a form of gambling”, Legal Aspects Sport,? no.13, 2002,pp.101-112.

      6Brewer A,“The Hunt for Loot: Proposed Solutions to More Effectively Regulate Addictive Gambling Mechanics in Video Games,”JL & Poly, no.29, 2020,pp.158-172.

      1United States Code, 18 U.S. Code§1964.

      2McDonough R E,“Loot Boxes: Its a Trap!”Nother Kentuck Law Review, vol.62, no.46, 2019, pp.1-23.

      3Castillo D J,“Unpacking the loot box: How gamings latest monetization system flirts with traditional gambling methods,”Santa Clara L. Rev., no.59, 2019, pp.166-201.

      4Mudd C D, “Chaset v. Fleer/Skybox International, LP: Swapping Trading Cards for Treble Damages - Can Individuals Really Sue Trading Card Companies under the RICO Act,” Villanova Sports and Entertainment Law Journal,no.10, 2003, pp.357-377.

      5Mudd C D, “Chaset v. Fleer/Skybox International, LP: Swapping Trading Cards for Treble Damages - Can Individuals Really Sue Trading Card Companies under the RICO Act,” Villanova Sports and Entertainment Law Journal, no.10, 2003, pp.357-377.

      6Kevin Liu,“A Global Analysis into Loot Boxes: Is it‘VirtuallyGambling? ”Washington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 no.28, 2019, pp.763-800.

      1Chaset v. Fleer/Skybox International, LP, 300 F.3d 1083 (9th Cir. 2002).

      2Elliott S A, Mason D S, “Emerging Legal Issues in the Sports Industry: are Trading Cards a Form of Gambling,”Legal Aspects Sport, no.13, 2002, pp.101-112.

      3McGregor G, “Sports Cards Denounced as Gambling Racket: Lawsuit Targets Valuable Chase Cards,” Ottawa Citizen, 1999,p. AI.

      4McGregor G, “Sports Cards Denounced as Gambling Racket: Lawsuit Targets Valuable Chase cards,” Ottawa Citizen, 1999, p. AI.

      5Price v. Pinnacle Brands, Inc., 138 F.3d 602 (5th Cir. 1998).

      6許德風:《賭博的法律規(guī)制》,《中國社會科學》2016年第3期。

      1Erica Okerberg,“Whats in a Game: A Test under Which We May Call a VGT a Gambling Game Is Not So Sweet: Why Courts Should Not Apply the Material Element Test to VGTS,” Unlv Gaming Law Journal, no.5, 2014. pp.27-47.

      2Belgium Gaming Act,Article 2 (1).

      3日本法律目前沒有關于賭博的定義,但2018年2月20日(平成三十年二月二十日),日本參議院《質(zhì)詢信》(內(nèi)閣參質(zhì)一九六第一三號)針對參議院議員真山勇一提出的關于賭博定義及認識的問題進行了書面回復,參見日本參議院:《賭博及びギャンブル等の定義及び認識に関する質(zhì)問主意書》,2018年2月20日,https://www.sangiin.go.jp/japanese/joho1/kousei/syuisyo/196/syuh/s196013.htm,2023年5月30日。

      4UK Gambling Commission:“Virtual currencies, eSports and social gaming - discussion paper”,2021年10月8日,https://www.gamblingcommission.gov.uk/about-us/page/virtual-currencies-esports-and-social-gaming-discussion-paper,2023年5月15日。

      5McDonough R E,“Loot Boxes: Its a Trap!” Nothern Kentuck Law Review, vol. 62. no. 46, 2019, pp.1-23.

      1《文化和旅游部關于印發(fā)〈游戲游藝設備管理辦法〉的通知》文旅市場發(fā)〔2019〕129號,2019年11月21日,https://www.mct.gov.cn/preview/whhlyzcxxfw/wlrn/202012/t20201228_920281.html,2020年12月28日。

      2劉京:《媒介社會下“流量”實在論:基于“數(shù)據(jù)—權利”之視角批判》,《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23第7期。

      3Nielsen, Rune Kristian Lundedal, and Pawel Grabarczyk, “Are Loot Boxes Gambling?: Random Reward Mechanisms in Video Games,” Transactions of the Digital Games Research Association, no.4, 2019, pp.171—207.

      4Nielsen, Rune Kristian Lundedal, and Pawel Grabarczyk, “Are Loot Boxes Gambling?: Random Reward Mechanisms in Video Games,”Transaltions of the Digltal Games Reseach Association, no.4, 2019,? pp.171—207.

      5Xiao L.Y.,“Which Implementations of Loot Boxes Constitute Gambling? A UK Legal Perspective on the Potential Harms of Random Reward Mechanis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and Addiction,vol 1. no. 20, 2022, pp.437—454.

      1Belgium Gambling Act ,CHAPTER I, Art. 2. 1.

      2許德風:《賭博的法律規(guī)制》,《中國社會科學》2016年第3期。

      3戈春源:《賭博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年,第18頁。

      4參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賭博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5〕3號)》。

      5Zukerman M, “The Sensation Seeking Scale V (SSS-V): Still Reliable and Vvalid,”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vol. 43, no. 5,2007,pp.1303—1305.

      6Belisle J, Dixon M R,“Near Misses in Slot Machine Gambling Developed Through Generalization of Total Wins,”Journal of Gambling Studies,no.32, 2016, pp.689—706.

      7H, W, Chase,“Gambling Severity Predicts Midbrain Response to Near-Miss Outcomes”,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vol.30, no.18, 2010, pp.6180—6187.

      8Meng Y J et al., “Reward Pathway Dysfunction in Gambling Disorder: A Meta-analysis of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tudies,” 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 vol.275, 2014, pp.243—251.

      1章惠萍:《論我國賭博行為的刑法規(guī)制》,《法學評論》2006年第3期。

      2許德風:《賭博的法律規(guī)制》,《中國社會科學》2016年第3期。

      3章惠萍:《論我國賭博行為的刑法規(guī)制》,《法學評論》2006年第3期。

      4Borna S, Lowry J, “Gambling and Speculation,”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1987,pp.219-224.

      5馮果、余猛:《期貨交易與賭博的法律關系之辨》,《中國法律評論》2021年第2期。

      1參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法釋〔2009〕5號)》第十九條規(guī)定。

      猜你喜歡
      盲盒
      NFT數(shù)字盲盒新玩法
      玩具世界(2022年1期)2022-06-05 07:42:18
      吃飯就像開盲盒
      哈哈畫報(2022年2期)2022-05-06 20:37:50
      明天盲盒
      盲盒搶答添彩旅途
      云南畫報(2021年11期)2022-01-18 03:15:32
      盲盒模擬器
      盲盒
      金山(2021年3期)2021-03-24 11:27:29
      盲盒,玩的就是心跳
      海峽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24
      藏難度漸高盲盒是“小愛好”還是“智商稅”
      玩具世界(2020年5期)2021-01-14 01:40:58
      盲盒拆出的眾生相
      Cлово месяца
      中國(俄文)(2019年12期)2019-12-31 03:06:04
      永福县| 威海市| 江陵县| 长海县| 当涂县| 昆明市| 定陶县| 连山| 亚东县| 定陶县| 襄城县| 舟曲县| 宜丰县| 隆安县| 屯门区| 革吉县| 新干县| 饶平县| 钟山县| 通渭县| 林甸县| 忻城县| 中方县| 长汀县| 永城市| 南安市| 庆云县| 宜良县| 会理县| 富蕴县| 饶河县| 和硕县| 碌曲县| 江门市| 申扎县| 金堂县| 梅河口市| 西畴县| 桦甸市| 襄城县| 尼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