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嬌
摘要:習近平總書記發(fā)表了諸多關于青年奮斗的內涵豐富的重要論述。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青年奮斗的歷史使命,理想信念是青年奮斗的內在動力,愛國奉獻是青年奮斗的核心要求,增強本領是青年奮斗的實踐路徑??偨Y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奮斗重要論述的核心要義,對于加強新時代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養(yǎng)青年奮斗精神,促進青年健康成長,培育能夠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具有啟示作用。
關鍵詞:習近平;青年;奮斗
中圖分類號:D432.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916(2024)10-0023-04
The Core Connotation and Realistic Enlightenment of
Xi Jinpings Important Discourses on the Endeavors of Chinese Youth
Yang Jiao
(School of Business, North Minzu University, Yinchuan 750021)
Abstract: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has delivered many important discourses rich in connotations on the endeavors of young people. Realizing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is the historical mission of the endeavors. ideals and convictions are the intrinsic motivations for it. Patriotism and dedication are the core requirements for it. Enhancing ones competence is the practical approach for the endeavors. Summarizing the core ideas of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mportant discourses on the endeavors of young people is enlightening for strengthen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youth in the new era, fostering the struggle spirit of the youth, promoting the healthy growth of the youth and cultivating a new generation of young people capable of shouldering the mission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Keywords: Xi Jinping; youth; endeavor
古往今來,任何人的成功都離不開奮斗。奮斗精神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也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優(yōu)良品格。青年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馬克思主義充分肯定青年在社會發(fā)展中無可替代的先鋒作用,中國共產(chǎn)黨自創(chuàng)建以來一直把關心愛護青年的成長作為一項重要任務,歷來重視培育青年的奮斗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注青年工作,在多次講話中勉勵廣大青年要奮斗。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奮斗的相關論述,內涵豐富,包含了青年奮斗的歷史使命、內在動力、核心要求和實踐路徑,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新時代開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青年奮斗的歷史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立足于新時代的機遇與挑戰(zhàn),將青年比作時代的“晴雨表”[1],將青年的素質與中國夢的進程聯(lián)系起來,指出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yōu)楝F(xiàn)實”[2],充分肯定青年的奮斗主體地位,蘊含了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一青年奮斗的歷史使命,并寄語廣大青年要為國家的繁榮發(fā)展與民族的復興努力奮斗,“努力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3],將青年一代的奮斗與民族的復興、國家的發(fā)展聯(lián)系起來。
這一核心要義啟示我們,青年的奮斗不僅是個人成長的事情,更是關乎國家和民族發(fā)展的大事。奮斗是國家發(fā)展的精神引領,一代代青年人的奮斗為民族的復興和國家的發(fā)展提供精神力量。中國夢的實現(xiàn)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完成的,而是一代又一代青年努力奮斗的接力。當今的青年手握接力棒正處于迅猛發(fā)展的新時代,這對于青年一代來講既是機遇也是挑戰(zhàn),當今既是最接近于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時刻,也是青年一代面對國際和國內形勢帶來的前所未有壓力的歷史時刻。時代賦予青年歷史使命,青年理應踔厲奮斗。青年一代只有堅定心中的初心和使命,才能抵御奮斗道路上的各種誘惑,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這是因為此時的奮斗目標已經(jīng)超越了個人的利益,而是為了人民和集體、國家和民族在奮斗。相反,如果青年奮斗的目標只是為了個人的享樂,那么是沒有辦法經(jīng)受住歷史和人民考驗的,注定是不能走向成功的。換句話說,青年一代作為社會主義的接班人,如果不能將奮斗精神傳承下去,不僅影響個人價值的實現(xiàn),也會影響新時代民族復興的偉業(yè)實現(xiàn)。
因此,新時代加強青年奮斗精神教育就是要堅定不移地強調歷史使命相關的教育,不斷明確教育的目標和方向,牢牢把握奮斗的使命所在,貫徹落實好“方向性”的教育要求,把穩(wěn)青年奮斗道路上的燈塔,立足國家觀、整體觀、大局觀進行針對性的歷史使命教育,以歷史使命堅定奮斗初心。我們應在教育過程中要求青年一代增強“四個自信”,增強使命感、責任感和歸屬感,不斷提升青年潛意識中的政治意識和擔當意識,激發(fā)青年將個人的利益與國家的利益相結合,將個人的命運與祖國的發(fā)展相結合,將個人價值目標的實現(xiàn)與服務貢獻社會的多少相關聯(lián),激發(fā)青年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努力創(chuàng)造社會價值,在大好青春攻堅克難、搏擊奮斗,勇立時代潮頭。同時,我們的教育要引導青年一代增強奮斗的自信,給予青年人奮斗的希望,引導青年人保持一個穩(wěn)定的、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
二、理想信念是青年奮斗的內在動力
新時代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斗爭依舊復雜,新形勢下廣大青年的理想追求和價值選擇也面臨著誘惑和挑戰(zhàn)。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的理想信念是國家競爭力的重要因素,是青年使命感和責任感的體現(xiàn),“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定事業(yè)成敗。沒有理想信念,就會導致精神上‘缺鈣”[4]??上攵?,這種“軟骨病”對個人成長和國家發(fā)展的嚴重危害,由此鼓勵青年堅定理想信念,補足精神之鈣,蘊含了理想信念這一青年奮斗的內在動力。
這一核心要義啟示我們,中國共產(chǎn)黨百年發(fā)展歷程靠的是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不斷堅定理想信念、持續(xù)艱苦奮斗。然而,在時代變革和觀念激蕩環(huán)境下,一些青年人開始出現(xiàn)懈怠弱化的現(xiàn)象,形成了“佛系青年”“佛系青年”:網(wǎng)絡流行詞,指在快節(jié)奏的都市生活中追求平和、淡然生活方式的青年人。“躺平”“喪文化”“喪文化”:是一種源于年輕人中的文化趨勢,特別是在90后和00后群體中更為顯著。這種文化主要表現(xiàn)為一種帶有頹廢、絕望、悲觀等情緒的語言、文字或圖畫,它是青年亞文化的一種新形式。以及“精致利己主義”“社會階層固化”“寒門再難出貴子”等消極心理,“偽奮斗”青年越來越多。部分青年甘于現(xiàn)狀、沉迷游戲、不愿奮斗,更愿意在網(wǎng)絡的虛擬世界中尋找存在感和歸屬感。顯然青年理想信念不堅定,就容易滿足于現(xiàn)狀,不思進取,這也是青年人奮斗動力不足的表現(xiàn)。奮斗動力不足就會導致青年只要面對一點困難就容易逃避和懈怠,不愿意為了達到目標而付出時間和精力。所以說,只有堅定理想信念,才能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明確奮斗目標和前進方向,才能全力以赴地奮斗、不計付出地前進。正因為如此,我們的教育更應該繼承和弘揚艱苦奮斗的光榮傳統(tǒng),加強對青年奮斗精神的弘揚,引導青年群體堅定理想信念,樹立奮斗精神,承擔黨和人民賦予的歷史重任,自覺摒棄充斥于學習、工作和生活各方面、各種形式的“糖衣炮彈”??梢哉f,堅定的理想信念不僅有利于正向激發(fā)廣大青年拼搏奮斗,也能夠成為青年群體抵抗困難和壓力的精神支撐。
因此,新時代加強青年奮斗精神教育就要抓住理想信念這一精神支撐,首先教育者自身要先受教育,要經(jīng)常學習,抵御誘惑,不斷堅定自身理想信念。其次要通過多種途徑加強青年人理想信念的針對性教育,確保青年人理想信念的正確性和堅定性。在理想信念教育的過程中,我們要牢牢抓住習近平總書記這個現(xiàn)實的榜樣,他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經(jīng)歷是青年時期堅定理想信念的真實寫照,體現(xiàn)了矢志不渝的奮斗精神,充分彰顯了“青春是用來奮斗的”[4]這句箴言,利用榜樣的力量勉勵廣大青年面對困難和壓力,更要堅定理想信念,不斷頑強拼搏,在奮斗中描繪青春的美好回憶。此外,堅定理想信念是一輩子的事情,需要經(jīng)常自省,不斷堅定和信守。所以說,堅定理想信念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們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不斷更新、與時俱進。不是說一個人先前理想信念堅定,之后就不會出現(xiàn)理想信念的淡薄,也不是說一個理想信念淡薄的人就永遠不會堅定理想信念。因此,教育者自身以及開展青年理想信念的過程是動態(tài)的,是持續(xù)的。我們的教育不僅要引導青年人不斷堅定理想信念,也要幫助青年人不斷增強抵御風險和誘惑的能力。
三、愛國奉獻是青年奮斗的核心要求
中國共產(chǎn)黨始終是愛國主義的堅定者。百年來,黨依托其凝聚力和感召力激勵著中華兒女積極投身于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yè)。愛國主義教育理應是人生的第一堂課,是青年一代的必修課程?!芭囵B(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5],要廣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把愛國主義教育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讓愛國主義精神在學生心中牢牢扎根,立志扎根人民,奉獻國家”[6],將青年的“奮斗”與“愛國”“奉獻”緊密結合起來。奉獻是對愛國最好的詮釋和最高的體現(xiàn),愛國這一最樸素和真實的情感能夠激發(fā)廣大青年去奮斗、去奉獻,蘊含了愛國奉獻是青年奮斗的基本要義和核心要求,為青年奮斗指明了方向,鼓勵青年在奉獻祖國中實現(xiàn)人生價值。
這一核心要義啟示我們:當前在科技發(fā)展領域我國仍面臨“卡脖子”的難題,青年是社會中最具創(chuàng)新力的群體。當今時代,我們比任何一個歷史階段都更需要將我們的國家建設成為科技強國,這就要求我們要抓好青年教育,引導青年為科技強國的目標不斷地努力奮斗和無私奉獻。如今的青年是伴隨著國家“強起來”的一代青年,他們視野廣闊、思維活躍,對時代的變遷有認同感,對中國夢的實現(xiàn)有強烈的信心,可塑性很強。我們應該抓好這一關鍵時期塑造正確的價值觀,厚植愛國主義情感,激勵廣大青年努力奮斗,增強能力。不斷引導青年一代在熱愛祖國的同時,能夠奉獻祖國;在努力奮斗的同時,能夠不計成本地付出。此外,我們的教育不僅要牢牢抓住青年這一關鍵時期開展教育,也要牢牢抓住愛國奉獻這個青年奮斗的核心要求。只要是圍繞愛國奉獻為主題的奮斗,就不會出現(xiàn)方向性的錯誤,就能保證奮斗方向的正確性。青年人的奮斗一旦脫離了愛國奉獻這個核心要求,就像脫軌的列車一樣,容易出現(xiàn)不可估量的后果。所以說,把握青年奮斗的核心要求也是新時代開展青年奮斗教育十分重要的方面。我們的教育只有掌握了青年奮斗愛國奉獻的核心要求,才能筑牢奮斗的根基。
因此,開展青年奮斗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堅定愛國奉獻這一內涵方向,利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特殊節(jié)日、愛國榜樣加強教育,引導廣大青年在情感上、志向上和實踐中愛國奉獻,使愛國主義成為一種信仰,成為最深沉和最持久的精神力量,自覺將自身價值的實現(xiàn)與愛國主義相結合,將自身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相結合。此外,我們的教育要注意愛國主義不是一句口號,愛國主義教育不只要體現(xiàn)在情感層面,更要體現(xiàn)在實踐層面。青年人的理想只有付諸實踐,才能真正助力中國夢的實現(xiàn)。因此,我們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過程中,要注重知行合一,引導青年人在實干中愛國,增強愛國主義的具體性、實踐性和時代性,不斷探索愛國主義教育的新思路,努力實現(xiàn)愛國主義教育的常態(tài)化,促進廣大青年繼承和弘揚愛國主義,推動青年在新時代的浪潮中熱愛祖國和奉獻祖國,并且為之努力奮斗。新時代高校的愛國主義教育著力點在于要引導學生愛國奉獻,不斷提升師生的愛國情感和奉獻能力,努力營造濃厚的積極向上、努力奮斗的氛圍,以一往無前的姿態(tài)為奉獻祖國而不懈奮斗,展現(xiàn)青年人永不懈怠的精神面貌,讓愛國奉獻奮斗的價值觀念在高校蔚然成風。
四、增強本領是青年奮斗的實踐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是苦練本領、增長才干的黃金時期”[7],“應該把學習作為首要任務,讓增長本領成為青春搏擊的能量,”[4]廣大青年不僅要樹立遠大的理想,更要腳踏實地扎扎實實地增強本領,蘊含了增強本領這一青年奮斗的實踐路徑。此外,習近平總書記十分注重青年將知識轉化為實踐的過程,多次鼓勵廣大青年要積極參與實踐,在實踐中錘煉思想、增強本領,不斷提升自身創(chuàng)新能力和務實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自身就是青年人的學習榜樣,他青年時期雖然身處艱苦的農(nóng)村,但是絲毫不放棄學習,充分利用工作之外的時間閱讀、寫作,持續(xù)增強自身的理論素養(yǎng)和實踐能力,可以說那段時間的經(jīng)歷為之后的人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在與青年人的座談和講話中多次結合自身青年時期的奮斗經(jīng)歷,勉勵新時代的青年一代要熱愛學習、終身學習、持續(xù)奮斗,在學習和實踐中增強本領、奉獻祖國。這不僅是對青年一代的殷切希望,更是對青年一代的基本要求。
這一核心要義啟示我們,青年一代正值學習知識的黃金時期,也是自身本領進步最快的時期。學習要趁早,如果不抓緊增強自身理論和實踐本領,長此以往青年人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不再,也沒有辦法在社會上立足和生存,更難以承擔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增長本領對于青年人來講十分重要,這是因為它不僅是連接理想和現(xiàn)實的最便捷的途徑,也是解決問題最有效的方法。增強本領將青年奮斗的實踐與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連接起來。換句話說,青年一代在不斷地奮斗中使得自身本領增強,使得奮斗不再是一句空話,而是在實干中增強素質,從而能夠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能夠接得住民族復興的接力棒。新時代國際和國內的形勢仍然復雜多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要矛盾已經(jīng)發(fā)生了改變,對社會的發(fā)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對青年人的能力也做出越來越高的要求,同時意味著給予當代青年人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因此,新時代要鼓勵廣大青年在實踐的各種途徑中增強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和本領。新時代對青年人的新要求無疑會增加青年人的壓力,增強本領亦是應對壓力、克服迷茫的有效途徑,我們應鼓勵青年在面對壓力和迷茫時更要奮起直追、增強本領。
因此,新時代開展青年奮斗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推動增強本領這一現(xiàn)實路徑。新時代廣大青年思維活躍、接受新知識的能力較強、視野較廣,同時實踐經(jīng)歷和社會閱歷較為缺乏。新形勢新任務下,開展青年奮斗思想政治教育要著力在實踐探索中提升青年的綜合能力,尤其是要提升青年的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勇于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的教育不僅要引導青年持續(xù)地增強自身本領,更要引導他們不斷錘煉過硬本領。不僅要提升他們學習的成績,更要青年人在思想道德、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上有所提升,這樣才能跟得上新時代的步伐,才能適應新時代的需要,才能抓住歷史機遇,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困難,解決一個又一個的難題。所以說,我們的奮斗教育要牢牢抓住理論學習和實踐感悟這兩個青年增強本領的著力點。一方面,要引導青年一代努力閱讀和學習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文本,在閱讀經(jīng)典中感悟真理,不斷提升青年人的理論知識和文化素養(yǎng),不斷增強青年人的政治意識,從而更好地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現(xiàn)實。另一方面,要引導青年人用理論知識指導實踐,在實踐探索中提高對具體問題進行分析、處理和總結的能力,在實踐中提高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和感悟。只有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探索相結合,才能真正實現(xiàn)知行合一。所以說,我們的教育要引導青年在奮斗中不斷提升自身本領,在本領增強的過程中持續(xù)努力奮斗,積極投身到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建設中去。
五、結束語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能吃苦、肯奮斗是當代青年一項重要的優(yōu)良品質,發(fā)揮著特定的時代價值。新時代青年要謹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勇于承擔復興使命,堅定理想信念,矢志牢記愛國奉獻,不斷增強自身本領。經(jīng)得住時代的風浪,抵得住萬千的誘惑,自覺摒棄消極心理,執(zhí)奮斗之筆書寫青春的畫卷,為祖國的發(fā)展和民族的復興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05-03(2).
[2]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70.
[3]汪曉東,張煒,段宗寶.總書記這樣話奮斗[N].人民日報海外版,2022-05-02(1).
[4]習近平.在同各界優(yōu)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05-05(2).
[5]新華社.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fā)《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J].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19(33):8-15.
[6]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fā)展道路 ?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報,2018-09-11(1).
[7]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