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州市天河區(qū)薈雅苑幼兒園 李 春 梁詩琳
幼兒園、家庭、社區(qū)三位一體共育指在一定的社會背景下,由幼兒園及教師、幼兒家庭及家長、社區(qū)及社區(qū)服務人員在幼兒成長的過程,三方都能盡其所責、盡其所能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進幼兒的健康發(fā)展。中班幼兒喜歡接觸大自然,能感知和發(fā)現動植物的生長變化及其基本條件。班級中所開展的種植活動,不僅是幼兒身體力行參與生產勞動、體驗勞動教育,更重要的是幼兒可以透過種植活動,感受一粒種子從發(fā)芽到長大的奇妙過程,觀察和了解植物生長的全過程,豐富自然科學知識,是生命教育的最好途徑之一。
華南植物園作為一個豐富多樣的自然教室,是理想的教育場景,有助于在幼兒園、家庭、社區(qū)三位一體的教育模式下推動幼兒的綜合發(fā)展。
(一)華南植物園的優(yōu)勢。華南植物園位于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qū),地理位置優(yōu)越,緊鄰廣州市中心區(qū)域。這使得園區(qū)在交通便利性方面具有優(yōu)勢,不僅方便市區(qū)居民前來游覽,還吸引了來自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華南植物園以其豐富的植物資源而聞名,擁有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植物品種,包括樹木、花卉、水生植物、草本植物等。這些植物的種類多樣,能夠展示不同生態(tài)系統和植物群落,對于植物學研究、教育和觀賞都具有重要價值。
(二)開闊幼兒視野,積累植物相關經驗。1.豐富自然知識:為幼兒學習植物的特征、生長過程、功能等知識提供了便利,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然界,形成系統的知識結構。2.感受美、欣賞美:身處于自然環(huán)境中,幼兒能夠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萌發(fā)對自然美的欣賞和感悟能力。3.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華南植物園作為自然保護區(qū),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意識。加強對生態(tài)保護知識的宣傳和教育,引導幼兒積極參與環(huán)?;顒樱瑯淞⒄_的環(huán)保觀念。
(三)增進親子關系,攜手共進。1.華南植物園的地理位置方便家長運用周末時間帶領幼兒親近大自然,暫且遠離城市的喧囂。在實踐中滿足幼兒對于植物知識的求知欲望。2.艾里森的理論中強調親子溝通的重要性:親子溝通不僅僅是語言交流,還包括非語言溝通,如面部表情、手勢等。結合華南植物園活動,家長可以與孩子分享觀察、發(fā)現,以及對植物的疑問和好奇。3.美好的回憶對個體的情感和心理健康有積極作用。在華南植物園共同度過的愉快時光,家長不僅為孩子創(chuàng)造了美好回憶,也讓家庭中的關系更加緊密,成為家庭傳承中的一部分。
(一)前期鋪墊,做好充分準備。1.幼兒園:策劃活動進展方案,總結幼兒已有的經驗、分析現狀與幼兒的興趣點,教師以開放性問題激發(fā)幼兒探索華南植物園的欲望,結合班級環(huán)境布置、區(qū)域活動、課程活動初步鋪墊華南植物園,做好家長溝通工作。2.家長:家委需發(fā)動家長積極參與活動,統計參與活動的人數(約定好時間、集合地點等),家長需提前告知幼兒活動的意義、結合調查問卷有目的地開展社會資源活動有助于建立幼兒心中參與活動的期望,更期待在活動中獲得新知識、體驗有趣的事物,從而增加他們的參與動力。3.社區(qū):家委可提前與華南植物園工作人員進行溝通,預約講解員,帶領幼兒初步了解華南植物園的區(qū)域。傳遞專業(yè)知識、激發(fā)興趣,為后續(xù)的探索活動打下基礎,同時確?;顒拥挠行蜻M行。對于幼兒的學習、體驗和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二)多層次探秘,深度學習。第一次探秘:在第一次探秘中,幼兒攜帶教師匯總的調查問卷帶著探索任務并在講解員的引領下,走進華南植物園,看到了各種各樣的植物:有高大的樹木、有絢爛的花朵、有大草坪。講解員為他們介紹了熱門植物的名字、特點,讓幼兒感到新奇和興奮,滿足他們對華南植物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鞏固在幼兒園中教師介紹華南植物園的結構相關認識。第二次探秘:教師匯總幼兒在第一次探秘中的經驗:了解華南植物園的結構,并在系列活動中了解到幼兒接下來的興趣點并設計第二次探秘的活動內容。第二次探秘中他們開始主動觀察植物的生長環(huán)境和特點,已經對植物有了初步的了解。講解員通過與他們互動,鼓勵他們積極提問,從而引導他們深入思考植物的奧秘。幼兒開始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不同植物的特點,展示了對植物的深入興趣。第三次探秘:在第三次探秘中,孩子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植物知識和觀察能力,幼兒開始更加獨立地探索植物園。他們在植物園內自由地漫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植物進行觀察。
(三)多元化支持,促活動開展。1.教師的支持:教師在引導、促進和豐富幼兒的學習和探索經驗。教師通過提出開放性問題激發(fā)好奇心、幼兒的思考,引導他們自主地探索和發(fā)現植物園中的植物和自然現象。在活動前為幼兒提供一些植物的基礎知識,如植物的部位、生長環(huán)境等,以便幼兒更有針對性地觀察和提問。2.鼓勵互動與合作:教師鼓勵幼兒之間的互動與合作,促進他們在觀察、討論和分享中共同構建華南植物園中的相關知識。
(一)通過以上時間我們了解到對于幼兒的學習與教育不能局限于家庭和幼兒園,社區(qū)資源往往不容忽視。社區(qū)是幼兒獲取信息,積累生活經驗的重要場所,它以其豐富的教育資源和人文設施,拓展了幼兒的成長空間;它是三方合作共育的重要參與力量,能夠為合作共育提供必要的場地設施和資源,提升合作共育的質量。幼兒是在與周圍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中,通過獲取經驗不斷發(fā)展的。
(二)社區(qū)是一個集體,幼兒園的活動可以充分利用社區(qū)資源,構建社區(qū)幼兒教育環(huán)境,形成全方位、開放的教育系統,促進幼兒教育的多樣化。同時,社區(qū)具有一定的開放性,有助于提升幼兒的社會適應能力和交往能力,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三)發(fā)揮幼兒主體作用。在整個探秘的過程,教師結合幼兒園地理位置、幼兒的興趣點發(fā)掘華南植物園的社區(qū)活動。在探秘過程中鼓勵幼兒通過與環(huán)境的互動、同伴的互動等獲取學習經驗,提供材料(微景觀)供給幼兒在手工活動中對華南植物園進行回顧與猜想,運用討論、投票的方式生成新的探索方向,鼓勵幼兒從跟著他人觀察學習到獨自觀察學習,把幼兒在探索中的成果運用繪畫日記、照片記錄、調查問卷分享等方式呈現在班級主題墻,讓幼兒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回顧自己的學習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