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福琳
這一幕,如華燈初上;這一幕,如月上柳梢;這一幕,如春花綻放,是如此值得紀(jì)念。
這一天媽媽神神秘秘地買了一大堆東西。我不禁問道:“媽,買什么好東西了,還這么神神秘秘的?”媽媽告訴我:“你奶奶的生日要到了。”“什么?我沒聽錯吧?”“噓——”媽媽看著我瞪大的眼睛,急忙阻止我?!敖o你奶奶一個驚喜。你要保密哦!”“好的?!蔽颐c頭答應(yīng)。
在我的記憶里,過生日永遠(yuǎn)是我們一家四口的事情,奶奶可從來沒過過生日。還記得我上次過12歲生日,七大姑八大姨、爺爺奶奶都來了,爸爸媽媽說十二歲既是本命年,又是過最后一個兒童節(jié),值得好好紀(jì)念一下。當(dāng)生日歌響起來時,大家都愉快地跟著唱了起來,氣氛熱烈得讓我手舞足蹈,我早已不記得當(dāng)時奶奶有沒有羨慕的眼神。
盼著,盼著,奶奶的生日終于到了。媽媽把七大姑八大姨、大叔小叔都請來了,大家齊聚一堂,他們都很疑惑,這不過年不過節(jié)的,請這一大家子干嘛呢?當(dāng)一切布置妥當(dāng),奶奶在媽媽的陪同下下來了。奶奶穿著大紅色的褂子,顯得特別喜慶。奶奶落座,媽媽這才開口:“往常都是咱媽給我們大大小小的一家人過生日,今天是咱媽的生日,咱也給她老人家過一次生日……”大家這才明白媽媽請他們齊聚一堂的原因。
奶奶的臉上瞬間洋溢著幸福的微笑。她笑著說:“這是俺第一次過生日,這都是俺兒媳婦和兒子能想著俺……”說著說著,奶奶的淚水不知不覺流下來了,“這輩子真沒想到還能過個生日……”燈被熄滅,蠟燭燃起,媽媽把蛋糕端到奶奶面前。蠟燭的光倒映在奶奶的眼里,奶奶本來渾濁的眼睛一下子有了光,音樂響起,奶奶輕輕合上眼睛,蠟燭的光芒跳躍在她的臉上,柔和而溫暖。我大聲唱起生日快樂歌,大家都跟著唱起來,氣氛一下子熱烈起來。燭光里的奶奶是局促的,又是幸福的。
此刻,我想起“黃香扇枕”“陸績懷橘”的故事;我想起“百善孝為先”“人之行,莫大于孝”這些教導(dǎo)兒女孝順的話語;想起中華民族尊老侍親的傳統(tǒng)美德。
生日快樂歌還沒有停下,燭光依然在閃爍,奶奶幸福的笑,一大家人開心的唱,這一幕,真的值得紀(jì)念。
【點評】
小作者采用兩個鏡頭:一是“我”過生日時的快樂,一是奶奶過生日時的笑中帶淚。兩個鏡頭形成對比,“我”過生日時快樂是因為已經(jīng)習(xí)以為常,奶奶過生日時笑是因為兒子兒媳為自己過生日而高興,流淚是因為這是自己生平第一次過生日,兒女們的孝順讓奶奶感動得落淚。最后水到渠成生發(fā)出“孝順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中心,行文自然,結(jié)構(gòu)緊湊。
《學(xué)習(xí)方法報》初中升格作文2024年4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