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梅
閱讀導(dǎo)航
天津衛(wèi)本是水路碼頭,有堿有鹽有硝;居民五方雜處,性格迥然相異,又熱又辣又爽又嘎又不好惹。馮驥才將這些奇人一一寫進書中,一個人物一個故事,構(gòu)成了《俗世奇人》。這些人物性情各異,各不相干,又都極具老天津衛(wèi)的地方性情和精神。書中到底寫了哪些奇人奇事?讓我們打開書一睹為快!
閱讀前
你眼中的“俗世奇人”是什么樣子的?他們應(yīng)該有怎樣異于常人的本領(lǐng)?
精彩片段一
華大夫
天冷了的一天,華大夫真的急急慌慌跑到巡捕房來。跑得太急,大褂都裂了。他說那搶首飾店的家伙正在開封道上的“一壺春”酒樓喝酒呢!巡捕聞知馬上趕去,居然把這黑臉巨匪捉拿歸案了。
偵探說:“華大夫,您怎么認出他來的?”
華大夫說:“當時我也在‘一壺春吃飯,看見這家伙正跟人喝酒。我先認出他嘴角那顆黑痣,這長相是你們告訴我的,可我還不敢斷定就是他,天下不會只有一個嘴角長痣的,萬萬不能弄錯!但等到他咧嘴一笑,露出那顆虎牙,這牙我給他看過,記得,沒錯!我便趕緊報信來了!”
偵探說:“我還是不明白,怎么一看牙就認出來了呢?”
華大夫哈哈大笑,說:“我是治牙的呀,我不認識人,可認識牙呀!”
偵探聽罷,驚奇不已。
老師串講
馮驥才筆下的華大夫奇在哪里?奇在看牙醫(yī)術(shù)高超,病人只要朝他一張嘴,不用說哪個牙疼、哪個牙酸、哪個牙活動,他往里瞅一眼全知道。可是他卻有個毛病,就是記不住人。見過就忘,忘得干干凈凈。昨天剛在他的診所看過牙病,今天在街上碰到,跟他打招呼,他就不認得了。難道是因為他記性太差嗎?
曾有兩位便衣偵探找華大夫捉拿一個剛剛看過牙病的要犯,可是華大夫卻一點都不記得了。沒想到幾天后,華大夫卻在“一壺春”酒樓認出了這個要犯,并協(xié)助巡捕將其捉拿歸案了。你說奇不奇?這位華大夫的記性到底差不差?讀了選段,你瞬間就能明白其中緣由?!暗鹊剿肿煲恍?,露出那顆虎牙,這牙我給他看過,記得,沒錯!我便趕緊報信來了”,從華大夫的這句話中,我們不僅明白了他認出要犯的原因,也見識到他醫(yī)術(shù)的高超。原來,他不是記性差,只是把全部心思都用在了牙上,難怪他的醫(yī)術(shù)會那么高超。看來,出類拔萃的背后是心無旁騖、全神貫注。
閱讀筆記
為了表現(xiàn)華大夫醫(yī)術(shù)的高超,作者主要運用了以下幾種方法。
精彩片段二
蘇七塊
他人高袍長,手瘦有勁,五十開外,紅唇皓齒,眸子賽燈,下巴兒一綹山羊須,浸了油似的烏黑锃亮。張口說話,聲音打胸腔出來,帶著丹田氣,遠近一樣響,要是當年入班學(xué)戲,保準是金少山的冤家對頭。手下動作更是“干凈麻利快”,逢到有人傷筋斷骨找他來,他呢,手指一觸,隔皮截肉,里頭怎么回事,立時心明眼亮。忽然雙手賽一對白鳥,上下翻飛,疾如閃電,只聽“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覺疼,斷骨頭就接上了。貼塊膏藥,上了夾板,病人回去自好。倘若再來,一準是鞠大躬謝大恩送大匾來了。
人有了能耐,脾氣準格色。蘇大夫有個格色的規(guī)矩,凡來瞧病,無論貧富親疏,必得先拿七塊銀元碼在臺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則決不搭理。這叫嘛規(guī)矩?他就這規(guī)矩!人家罵他認錢不認人,能耐就值七塊,因故得個挨貶的綽號叫做“蘇七塊”。當面稱他蘇大夫,背后叫他“蘇七塊”,誰也不知他的大名蘇金傘了。
老師串講
蘇七塊又是一位奇人,奇在哪兒呢?
作者首先描寫了蘇七塊的外貌:“人高袍長,手瘦有勁,五十開外,紅唇皓齒,眸子賽燈……”這些描寫突出了蘇七塊的精明干練。奇人奇貌,必有奇才。他有什么奇才呢?接著,作者又通過一系列傳神的動作描寫為我們介紹。“手指一觸”“上下翻飛”“貼塊膏藥,上了夾板”,動作如行云流水,蘇七塊精湛的醫(yī)術(shù)被展露無遺。描寫過程中,作者還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蘇七塊的接骨過程比作一對白鳥上下翻飛,疾如閃電,生動展現(xiàn)了蘇七塊高超的醫(yī)術(shù)。
蘇七塊的醫(yī)術(shù)讓人欽佩,行為卻讓人們覺得奇怪。他有一個獨特的規(guī)矩,每個來看病的人,不論貧富親疏,也不管有任何理由,“必得先拿七塊銀元碼在臺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則決不搭理”,“蘇七塊”的外號也由此得來。你一定覺得蘇七塊貪財,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到底怎么回事呢?請你到書中去尋找答案吧!
閱讀后
1.《俗世奇人》這本書讀完了,我們發(fā)現(xiàn)作者筆下的人物有在溫飽線上掙扎的老百姓,有擁有一技之長的專業(yè)人員,也有反面的批判對象。請你把書中的人物進行分類,并歸納他們的異同點。
2.書中有這樣一句話:碼頭上的人不強活不成,一強就生出各樣空前絕后的人物,但都是俗世俗人。結(jié)合序言和書中內(nèi)容,談一談你有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