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在中國廣袤的文化版圖上,曲藝猶如一條蜿蜒流淌的長河,承載著民族記憶,傳遞著時代精神。3月以來,中國曲協(xié)以“藝道馨聲”為主題,在全國11個城市精心策劃并成功舉辦了一系列曲藝名家新秀示范演出與宣講行動,生動詮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力推動曲藝界樹立尊崇榜樣、敬重舞臺、尊師重教、德藝兼修的價值取向,構建起擔當使命、扎根人民、創(chuàng)新求精、健康批評、崇德尚藝的優(yōu)良行風。
“藝道馨聲”,其意深遠。它既是曲藝藝術魅力的詩意表達,亦是曲藝界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情回應。這一系列示范演出與宣講行動,行程上萬公里北至沈陽,南達深圳,東抵上海,西及西藏林芝,猶如一串璀璨的珍珠,散落在華夏大地的不同城市,將曲藝之韻與時代之聲和諧共鳴,共同奏響了新時代曲藝行風建設的又一樂章。
本次行動邀約多位曲藝界翹楚進行主題宣講,這些名家走出鎂光燈的聚焦,走到大眾身邊,用親身經(jīng)歷講述曲藝人生的酸甜苦辣,用肺腑之言詮釋藝德藝品的內(nèi)涵與外延,以自身的藝術實踐與人生感悟,生動闡述了“信仰”對于堅守藝術初心、傳承文化血脈的重要性;“情懷”對于貼近人民生活、抒發(fā)時代心聲的關鍵作用;“擔當”對于推動曲藝創(chuàng)新、服務社會發(fā)展的深遠意義。他們以言傳身教,倡導敬重舞臺、德藝兼修的行業(yè)風氣,宣講如春風化雨,使每一位從業(yè)者更深刻理解到,曲藝人的舞臺不僅僅是技藝的展示之地,更是道德情操的修煉之所,是社會責任的承載之臺;曲藝藝術不僅是技藝的傳承,更是精神的磨礪與人格的塑造。
小劇場雖小卻五臟俱全,是培養(yǎng)觀眾、鍛煉演員、孕育佳作的重要陣地。名家新秀們以示范演出的方式走進小劇場,將理論宣講轉化為直觀的藝術實踐。他們以精湛的技藝、飽滿的情感,或詼諧幽默,或激昂澎湃,或深情婉轉,展現(xiàn)出曲藝藝術的獨特韻味與時代風貌。示范演出以老帶新,以新展藝,帶來的不只是精彩的演出,更是一種精神的鼓舞,一種理念的傳播,一種風尚的引領。不僅為觀眾提供了高質量的藝術享受,更為當?shù)匦鲅輪T提供了近距離觀摩學習的機會,促進了技藝交流與藝術提升,切實體現(xiàn)了尊崇榜樣、敬重舞臺的價值導向。
在行動中,小劇場負責人、青年演員等“兩新”人員匯聚一堂,面對面懇談,探討如何在創(chuàng)作中扎根人民、反映生活,如何在表演中堅守藝術理想、弘揚社會正氣。這樣的互動增強了曲藝界的凝聚力,激發(fā)了從業(yè)者勇于創(chuàng)新、追求卓越的熱情。頒發(fā)《中國曲藝工作者行為守則》宣傳牌,是中國曲協(xié)以制度化方式規(guī)范行業(yè)行為、強化職業(yè)道德的舉措。這一守則如同一面鏡子,映照出新時代曲藝工作者應有的職業(yè)操守與精神風貌,引導廣大曲藝工作者修身守己、立己鑄己,時刻銘記肩上的社會責任與文化傳承重任。
綜觀“藝道馨聲”系列活動,它不僅豐富了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更是一次精神洗禮。它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曲藝的韻律中生根發(fā)芽,讓尊崇榜樣、敬重舞臺、尊師重教、德藝兼修的價值取向深入人心,推動曲藝界形成擔當使命、扎根人民、創(chuàng)新求精、健康批評、崇德尚藝的優(yōu)良行風,為曲藝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注入了強大正能量。這股清新之風,必將引領曲藝界在新的歷史征程中,以更加昂揚的精神風貌,更加嚴謹?shù)男袠I(yè)自律,更加卓越的藝術追求,更好地服務人民、歌頌時代,為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繁榮社會主義文藝事業(yè)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