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亞玲 張長?!⊥粝驏|
摘要 以“一種兩收”展示試驗的18個雜交秈稻品種為材料,將穗形分成中大穗和中小穗,分別考查結實率,研究在自然條件下孕穗至抽穗階段遇上中等強度高溫對再生稻的影響。結果表明,品種間抗熱性存在差異。在抽穗階段遇上高溫的14個品種中,深優(yōu)粵禾絲苗和甬優(yōu)4901的中大穗和中小穗結實率在85%以上,表現(xiàn)強抗熱性,Y兩優(yōu)911的中大穗和中小穗結實率在80%以上,表現(xiàn)較強抗熱性,其余品種的中大穗和中小穗結實率在80%以下或中大穗與中小穗結實率差距在10百分點以上,表現(xiàn)抗熱性一般或弱;在孕穗階段遇上高溫的4個品種中,僅晶兩優(yōu)華占表現(xiàn)較強抗熱性。隨著高溫熱害的產生,頭季灌漿期縮短,產量降低,再生季抽穗期提前。最后提出了桐城市再生稻減輕高溫熱害措施。
關鍵詞 “一種兩收”;雜交秈稻;高溫熱害;結實率;頭季;再生季
中圖分類號 S551.2+1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4)08-0023-05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08.006
Investigation on High Temperature and Heat Damage of Indica Hybrid Rice in Two Seasons and Its Effects on Regenerative Season
GUO Ya-ling,ZHANG Chang-hai,WANG Xiang-dong
(Tongcheng Seed Management Station,Tongcheng,Anhui 231400)
Abstract With 18 Indica hybrid rice varieties as research materials,ear shape was divided into middle big ear and middle small ear.Seed setting rate was investigated and the effects of moderate high temperature from booting to heading on regenerative season were researched under natural condition.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heat resistance among varieties.Among the 14 varieties,seed-setting rates of middle big ear and middle small ear of Shenyouyuehesimiao and Yongyou 4901 were above 85%,showing strong heat resistance.Seed-setting rates of middle big ear and middle small ear of Y Liangyou 911 was above 80%,showing relatively strong heat resistance.Seed-setting rates of middle big ear and middle small ear of other varieties were below 80%,and the seed-setting rates between middle big ear and middle small ear were above 10 percentage points,showing general or weak heat resistance.With the occurrence of high temperature,filling stage of first season shortened,yield reduced and heading period of regenerative season happened in advance.Finally,measures to reduce high temperature heat damage of regenerative season in Tongcheng City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Two harvesting of one sowing;Indica hybrid rice;High temperature damage;Seed-setting rate;First season;Regenerative season
再生稻是利用水稻的再生能力,通過合理的栽培與管理措施使頭季收獲后稻茬上存活的休眠芽萌發(fā)生長成穗,再收獲一季的水稻種植模式,簡稱“一種兩收”[1]。水稻“一種兩收”不僅可以充分利用溫光資源,提高復種指數,穩(wěn)定糧食生產,而且顯著提高了生產效率、經濟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同時,采用水稻“一種兩收”種植模式,改善了稻米品質,增加了產品附加值。安徽省地屬南北過渡地帶,溫光資源條件較好,再生稻種植歷史悠久,2018年全省種植面積達4 347.8 hm2[2]。2014年桐城市在政府引導下,種植大戶開始種植再生稻,當年再生稻種植面積為220 hm2,2015年發(fā)展到340 hm2[3],隨后再生稻種植面積逐年擴大,2022年統(tǒng)計顯示,桐城市有91個種植大戶種植了再生稻,面積達1 224 hm2。
水稻高溫熱害是指環(huán)境溫度超過水稻適宜溫度的上限,對水稻的生長發(fā)育造成危害,從而導致產量降低的自然災害[4]。水稻在孕穗、抽穗期的適宜溫度為 22 ~ 32 ℃,最適溫度為 25 ~ 30 ℃,抽穗前后 10 d 對溫度特別敏感,氣溫在 32 ℃以上就會產生不利影響。孕穗期如遇35 ℃以上的連續(xù)高溫天,會導致水稻花器發(fā)育不全,花粉發(fā)育不良,活力下降;抽穗揚花期如遇 35 ℃以上高溫就會產生熱害,影響散粉和花粉管伸長,而形成空殼粒[5]。根據安徽省近40年(1981—2018年)氣象觀測數據統(tǒng)計,日最高氣溫≥35 ℃的高溫日大多分布在6—9月,連續(xù)出現(xiàn)的時段主要集中在7月上旬至9月上旬,其中8月上旬出現(xiàn)連續(xù)3 d以上高溫的頻率最高,其次是7月中旬下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8月上旬前發(fā)生連續(xù)高溫的頻率明顯高于8月上旬以后[6]。桐城市“一種兩收”頭季一般于3月下旬播種,7月上中旬抽穗,8月中旬左右成熟。2022年7月10—16日,桐城市出現(xiàn)了連續(xù)7 d日最高氣溫≥35 ℃天氣,此時正值“一種兩收”頭季孕穗至抽穗期,高溫過后許多品種出現(xiàn)熱害特征。為了解高溫對“一種兩收”頭季的影響,筆者以安徽省農業(yè)科學院水稻研究所在桐城市的“一種兩收”品種展示試驗的18個品種為材料,進行高溫熱害調查,觀察品種受高溫后的結實率及對再生季抽穗的影響,以期為水稻“一種兩收”科學避災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試驗在桐城市龍騰街道天泰農業(yè)種植合作社澗橋村田進行,試驗田肥力中等。參試品種共18個,全部為雜交稻,由安徽省農業(yè)科學院水稻所提供。其中,秈型三系品種5個:深優(yōu)粵禾絲苗、野香優(yōu)航1573、桃優(yōu)香占、鵬優(yōu)1269、荃優(yōu)822;秈型兩系品種12個:豐兩優(yōu)香一號、Y兩優(yōu)911、友兩優(yōu)2152、徽兩優(yōu)1898、荃兩優(yōu)2118、隆兩優(yōu)1307、瑋兩優(yōu)534、徽兩優(yōu)898、夢兩優(yōu)534、皖兩優(yōu)1008、晶兩優(yōu)華占、晶兩優(yōu)1212;秈粳型三系品種1個:甬優(yōu)4901。
1.2 試驗設計
采用大區(qū)展示對比試驗,大區(qū)面積1 334 m2。頭季采用塑料大棚硬盤基質秧,3月23日播種,按雜交稻要求培育適齡壯秧。4月20日機插到大田,機插行株距25 cm×16 cm。頭季大田基肥為49%(26-8-15)緩釋摻混肥料(緩釋氮≥10%)325 kg/hm2加尿素75 kg/hm2。大田追肥共2次,第1次追施時間為4月27日,用量是尿素75 kg/hm2;第2次追施時間為6月27日,用量是氯化鉀75 kg/hm2。頭季于5月23日和7月8日施藥防治病蟲害。頭季于8月22日收割,留樁高度30 cm左右,收割后灌淺水于8月23日施“發(fā)苗肥”,用量為45%(18-12-15)配方肥300 kg/hm2。再生季于11月5日收割。
1.3 測定項目與方法
1.3.1 生育期。
準確記載頭季播種日期、栽插日期、始穗日期,頭季和再生季的齊穗日期、成熟日期、收割日期。計算頭季、再生季和兩季全生育期。
1.3.2 穗粒性狀及產量調查。
頭季和再生季水稻成熟時,每個品種取有代表性的植株5穴至室內,風干后進行考種??疾槠骄ㄋ霐怠⑵骄克肟偭?、結實率和千粒重,稱取5穴去雜質后的稻谷重量,計算每穴稻谷產量。
1.3.3 頭季不同穗形結實率調查。
因頭季在抽穗階段遇上持續(xù)高溫天氣,許多參試品種穗部出現(xiàn)熱害特征,為了解品種不同穗形在高溫下的結實率表現(xiàn),將取樣的5穴按穗子大小分成中大穗和中小穗2個穗形(友兩優(yōu)2152未分)。遇偶數穗平均分配到2個穗形,遇奇數穗將多出的1穗歸中小穗的穗形??疾楦魉胄蔚慕Y實率。
1.3.4 頭季倒伏和穗芽情況及再生季再生穗萌發(fā)觀察。
在頭季稻抽穗后,觀察各參試品種的植株狀態(tài);在頭季稻考種時,目測各參試品種稻谷的芽谷量;頭季稻收割后,選擇站立的稻樁,觀察各品種再生穗萌發(fā)時期。
1.4 抽穗前后氣溫數據獲取 在電腦上搜索tianqi.2345.com/tongcheng/,在歷史天氣欄目中查詢桐城市歷史天氣,獲取2022年7月1—30日逐日最高氣溫和日最低氣溫數據。
2 結果與分析
2.1 頭季稻的孕穗至抽穗揚花期與高溫吻合程度分析
將桐城市2022年7月1—30日逐日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列于表1。從表1可以看出,30 d中有12 d出現(xiàn)日最高氣溫大于等于35 ℃的天氣,其中7月10—16日出現(xiàn)連續(xù)7 d高溫天氣,且日最低氣溫都在25 ℃以上,已符合中等高溫熱害氣象條件[4,6]。由表2可知,18個參試品種頭季稻于7月5—15日始穗,7月9—19日齊穗。從品種的始穗和齊穗時間可以看出,參試品種的抽穗揚花期或孕穗期與7月10—16日的高溫時段高度吻合。由表3可知,18個品種中,豐兩優(yōu)香一號、深優(yōu)粵禾絲苗、野香優(yōu)航1573和甬優(yōu)4901的抽穗較早,高溫發(fā)生時已齊穗,其揚花盛期在高溫發(fā)生前期(抽穗時期A);Y兩優(yōu)911、桃優(yōu)香占和友兩優(yōu)2152的齊穗期在高溫發(fā)生前期,其揚花盛期在高溫發(fā)生后期(抽穗時期B);鵬優(yōu)1269、徽兩優(yōu)1898、荃兩優(yōu)2118、荃優(yōu)822、隆兩優(yōu)1307、瑋兩優(yōu)534和徽兩優(yōu)898的齊穗期在高溫發(fā)生后期,其揚花盛期在高溫結束后(抽穗時期C);夢兩優(yōu)534、皖兩優(yōu)1008、晶兩優(yōu)華占和晶兩優(yōu)1212 的齊穗期在高溫結束后,其在孕穗期遇上高溫(抽穗時期D)。
2.2 不同品種頭季稻結實率比較
18個參試品種的結實率數值見3和4。水稻在正常情況下生長,結實率通常在80%以上,一般中大穗的結實率高于中小穗,中大穗與中小穗結實率相差不大[7]。表3為除友兩優(yōu)2152外的17個品種的中大穗和中小穗結實率表現(xiàn)。由表3可知,中大穗的平均結實率為78.11%,中小穗的平均結實率為69.45%,中大穗和中小穗結實率都不高,且有3個品種出現(xiàn)中小穗結實率高于中大穗,說明參試品種出現(xiàn)了熱害現(xiàn)象。從表3可以看出,甬優(yōu)4901、深優(yōu)粵禾絲苗、荃優(yōu)822和Y兩優(yōu)911的中大穗結實率在85.00%以上,幾乎沒有熱害現(xiàn)象,徽兩優(yōu)1898、荃兩優(yōu)2118和徽兩優(yōu)898的中大穗結實率低于70.00%,熱害現(xiàn)象較重,其余品種中大穗的熱害表現(xiàn)輕至中等;中小穗結實率的表現(xiàn)與中大穗有差異,只有甬優(yōu)4901和深優(yōu)粵禾絲苗的結實率仍保持在85.00%以上,結實率低于70.00%的品種由中大穗的3個增至中小穗的9個,徽兩優(yōu)1898、隆兩優(yōu)1307、桃優(yōu)香占和鵬優(yōu)1269的結實率低于60.00% ,出現(xiàn)明顯的熱害特征。
由表4可知,參試品種結實率60.47%~89.32%,平均為74.02%,低于正常年份。甬優(yōu)4901和深優(yōu)粵禾絲苗的結實率在85.00%以上,抽穗處在A時期,表現(xiàn)抗熱能力強;Y兩優(yōu)911、荃優(yōu)822和晶兩優(yōu)華占的結實率在80.00%~85.00%,Y兩優(yōu)911抽穗處在B時期,中大穗和中小穗結實率差距較小,表現(xiàn)抗熱能力較強,荃優(yōu)822抽穗處在C時期,中大穗結實率較高,中小穗結實率一般,也表現(xiàn)較強的抗熱能力,晶兩優(yōu)華占抽穗處在D時期 ,中大穗和中小穗的結實率基本無差異,表明對孕穗期高溫有較強的抗性;結實率在70.00%~80.00%的品種中,豐兩優(yōu)香一號和野香優(yōu)航1573抽穗處在A時期,中大穗結實率一般,中大穗與中小穗的結實率相差大于10.00百分點,表現(xiàn)抗熱能力一般。桃優(yōu)香占抽穗處在B時期 ,中大穗與中小穗的結實率均較低且相差達到18.95百分點,表現(xiàn)抗熱能力較弱?,|兩優(yōu)534抽穗處在C時期 ,中小穗的結實率略高于中大穗,表現(xiàn)抗熱能力一般。皖兩優(yōu)1008和晶兩優(yōu)1212抽穗處在D時期,皖兩優(yōu)1008的中大穗結實率高于中小穗達12.07百分點,說明其對孕穗后期高溫增強抗性較弱,因而抗熱能力弱。晶兩優(yōu)1212的中大穗與中小穗的結實率相差較小,表現(xiàn)孕穗期抗熱能力較弱;結實率低于70.00%的品種有7個,表現(xiàn)抗熱能力弱。
2.3 不同品種頭季稻灌漿期比較
由表2可知,參試品種從 8月10日開始陸續(xù)成熟。把齊穗日期至成熟日期的天數視為灌漿期,則參試品種的灌漿期為27~36 d。結實率高的深優(yōu)粵禾絲苗和甬優(yōu)4901的灌漿期分別為36和35 d,與抽穗期未遇高溫年份的灌漿期相近[8],說明灌漿期的溫度對籽粒灌漿影響不大。隨著結實率的降低,參試品種的灌漿期縮短趨勢明顯,鵬優(yōu)1269和徽兩優(yōu)898的灌漿期只有27 d,比深優(yōu)粵禾絲苗短9 d,短于30 d的品種對應結實率大都在70.00%左右。結實率低意味著需要得到灌漿的籽粒減少,而植株葉片制造養(yǎng)分的能力并未減弱,導致受精籽粒養(yǎng)分供應充足,故而灌漿期縮短。
2.4 不同品種頭季稻的產量比較
由表4可知,參試品種頭季平均產量為34.12 g/穴,由于頭季稻在抽穗揚花期或孕穗遇上中等強度高溫天氣,而參試品種對高溫抗性表現(xiàn)各異,因而參試品種的頭季產量表現(xiàn)不同。產量最高的品種是深優(yōu)粵禾絲苗,達45.74 g/穴,其次是甬優(yōu)4901,豐兩優(yōu)香一號位居第3。從表4可以看出,18個參試品種產量水平呈現(xiàn)明顯的3個水平檔次。第1水平檔次:產量水平在40.00 g/穴及以上 ,為較高產量水平,品種有深優(yōu)粵禾絲苗、甬優(yōu)4901、豐兩優(yōu)香一號和晶兩優(yōu)華占共3個,對照這3個品種的抽穗時期發(fā)現(xiàn),這些品種是在高溫前齊穗或高溫后齊穗,且深優(yōu)粵禾絲苗和甬優(yōu)4901抗高溫能力強。第2水平檔次:產量水平在30.00~35.00 g/穴,為中等產量水平,共12個品種,其中有10個品種齊穗期在高溫期間。野香優(yōu)航1573齊穗期雖然在高溫開始時,但其為優(yōu)質稻品種,本身產量水平不高,且抗高溫能力一般。晶兩優(yōu)1212齊穗期在高溫結束后,但孕穗期遇上高溫。第3水平檔次:產量水平在30.00 g/穴以下,為低產量水平。品種是鵬優(yōu)1269和徽兩優(yōu)1898,以徽兩優(yōu)1898單穴產量最低,數值為21.12 g/穴,只有最高產量深優(yōu)粵禾絲苗的46.2%,這2個品種抽穗揚花期在高溫期內且抗高溫能力弱。
2.5 不同品種再生季抽穗進程比較
8月22日頭季收割。收割3 d觀察,部分品種出現(xiàn)明顯的再生苗;收割8 d觀察,鵬優(yōu)1269和徽兩優(yōu)1898的再生苗開始抽穗,說明這2個品種在收割前已有再生苗萌發(fā),這與品種在頭季熱害較重相對應;收割后14 d,有10個品種出現(xiàn)不同比例抽穗,抽穗比例較高的品種有鵬優(yōu)1269、徽兩優(yōu)1898、友兩優(yōu)2152、荃兩優(yōu)2118、徽兩優(yōu)898、瑋兩優(yōu)534。這6個品種的頭季抽穗期均在C時期,結實率在70.00%左右,高溫熱害明顯。從表2可以看出,頭季抽穗期相近、熱害明顯的品種再生季齊穗早,從頭季成熟到再生季齊穗大都不足30 d。從觀察結果看,頭季出現(xiàn)熱害后,灌漿期明顯縮短,成熟期提前,在頭季灌漿期間,再生季腋芽開始萌發(fā),導致再生季齊穗期提前,這與段里成等[9]報道一致。
2.6 不同品種再生季產量比較
從表4可以看出,再生季平均產量為12.81 g/穴。再生季產量也呈3個明顯水平檔次。第1水平檔次:產量水平在20.00 g/穴及以上 ,為較高產量水平。品種有豐兩優(yōu)香一號和友兩優(yōu)2152,以豐兩優(yōu)香一號產量最高,達25.72 g/穴。第2水平檔次:產量水平在10.00~15.00 g/穴,為中等產量水平。共11個品種,產量由高到低依次是荃兩優(yōu)2118、Y兩優(yōu)911、隆兩優(yōu)1307、瑋兩優(yōu)534、甬優(yōu)4901、鵬優(yōu)1269、桃優(yōu)香占、晶兩優(yōu)1212、野香優(yōu)航1573、徽兩優(yōu)1898和徽兩優(yōu)898。第3水平檔次:單穴產量水平在10.00 g/穴以下,為低產量水平,共5個品種,分別是晶兩優(yōu)華占、深優(yōu)粵禾絲苗、皖兩優(yōu)1008、荃優(yōu)822和夢兩優(yōu)534,以夢兩優(yōu)534單穴產量最低,為7.48 g/穴,只有最高產量豐兩優(yōu)香一號的29.1%。該試驗栽培中,由于參試品種生育期存在差異,對頭季稻灌漿期的“促芽肥”(頭季抽穗后15 d)沒有施用,只在頭季收割后追施了“提苗肥”,而且,對于成熟期較早的品種而言,“提苗肥”的時間顯得施用過遲,從再生季產量數值看,再生季產量與頭季高溫熱害關系不明顯,主要與品種的再生特性有關。
2.7 不同品種“兩收”總產量比較
頭季與再生季產量之和見表4。從表4可以看出,品種間產量水平差值大,兩季產量最高的品種是豐兩優(yōu)香1號,為68.44 g/穴,兩季產量最低的品種是徽兩優(yōu)1898,為32.44 g/穴,產量只有豐兩優(yōu)香1號的47.40%。參試品種兩季之和平均產量為46.93 g/穴,頭季與再生季產量之比為7.3∶2.7。從表4可以看出,總產在50.00 g/穴以上的品種有4個:豐兩優(yōu)香一號、甬優(yōu)4901、深優(yōu)粵禾絲苗、友兩優(yōu)2152。這4個品種中,深優(yōu)粵禾絲苗和甬優(yōu)4901抗熱能力強,頭季產量高,豐兩優(yōu)香一號和友兩優(yōu)2152頭季抗熱能力一般或偏弱,但再生季產量較高。總產在40.00~50.00 g/穴的品種有11個,為晶兩優(yōu)華占、荃兩優(yōu)2118、瑋兩優(yōu)534、Y兩優(yōu)911、晶兩優(yōu)1212、隆兩優(yōu)1307、桃優(yōu)香占、野香優(yōu)航1573、徽兩優(yōu)898、皖兩優(yōu)1008、荃優(yōu)822。這11個品種頭季雖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熱害,但產量在第2水平檔次,頭季與再生季產量比保持在7∶3左右??偖a低于40.00 g/穴的品種有3個:鵬優(yōu)1269、夢兩優(yōu)534、徽兩優(yōu)1898,這3個品種頭季表現(xiàn)抗熱能力弱,熱害重,產量低,再生季產量一般或產量低。
3 結論與討論
18個“一種兩收”參試品種對高溫的抗性存在差異。深優(yōu)粵禾絲苗和甬優(yōu)4901在遇上高溫后,結實率在85.00%以上,頭季產量高,表現(xiàn)抗熱能力強;Y兩優(yōu)911、荃優(yōu)822和晶兩優(yōu)華占在遇高溫后,中大穗和中小穗的結實率差距較小,且群體結實率超過80.00%,表現(xiàn)較強的抗熱能力;豐兩優(yōu)香一號、野香優(yōu)航1573和瑋兩優(yōu)534的中小穗的結實率在65.00%以上,群體結實率超過70.00%,表現(xiàn)抗熱能力一般;皖兩優(yōu)1008、桃優(yōu)香占和晶兩優(yōu)1212在不同生育時期遇上高溫,中小穗結實率低或中大穗雖未遇高溫但結實率不高,群體結實率在70.00%以上,表現(xiàn)抗熱能力較弱;鵬優(yōu)1269、徽兩優(yōu)1898、荃兩優(yōu)2118、隆兩優(yōu)1307、徽兩優(yōu)898、夢兩優(yōu)534和友兩優(yōu)2152的中大穗和中小穗的結實率差距大或中大穗結實率低,群體結實率低于70.00%,表現(xiàn)抗熱能力弱。
選擇生育期適中的優(yōu)質、高產、高抗、再生能力強、適宜機械化種植的品種作再生稻,確保頭季產量高,再生季能安全抽穗[2]。統(tǒng)計桐城市1988—2000年和2011—2022年7月1—20日逐日日最高氣溫資料,25年中有9年出現(xiàn)連續(xù)3 d及以上高溫天氣,上旬和中旬出現(xiàn)的頻率有明顯差異,7月上旬有3次,約為8年1遇,7月中旬有8次,約為3年1遇。從統(tǒng)計結果可以看出,在桐城推廣“一種兩收”,頭季遇上高溫造成熱害的概率較高??紤]到頭季和再生季溫光資源利用,將桐城市“一種兩收”頭季的抽穗揚花期安排在7月上旬末至7月中旬初較為適宜。2022年屬高溫年份,梅雨期雨量偏少,有利于“一種兩收”頭季早生快發(fā),18個品種中,晶兩優(yōu)1212、晶兩優(yōu)華占、皖兩優(yōu)1008、夢兩優(yōu)534、徽兩優(yōu)898、瑋兩優(yōu)534和隆兩優(yōu)1307的齊穗期在7月15日后,不建議在桐城市作再生稻品種選用;該試驗采用機械栽插,在頭季成熟階段,野香優(yōu)航1573最早出現(xiàn)倒伏,表現(xiàn)抗倒性差,不宜作再生稻品種選用,深優(yōu)粵禾絲苗和豐兩優(yōu)香1號在后期出現(xiàn)不同程度倒伏,這可能與該試驗施肥水平較高和水分管理欠佳有關,但也說明品種本身抗倒性不夠強,深優(yōu)粵禾絲苗表現(xiàn)抗熱能力強但再生季產量低,豐兩優(yōu)香1號抗熱能力一般但再生季產量高,這兩個品種要慎重選用;徽兩優(yōu)1898、桃優(yōu)香占、友兩優(yōu)2152、鵬優(yōu)1269和荃兩優(yōu)2118生育期較適宜且抗倒性較強,但抗熱能力差,作“一種兩收”種植時宜適時早播以減少遇高溫幾率,同時加強健身栽培以提高自身抗高溫能力;Y兩優(yōu)911和荃優(yōu)822生育期適宜,抗熱能力和抗倒能力較強,頭季產量一般,再生季產量較高或尚可,可以作“一種兩收”品種選用;甬優(yōu)4901抗熱能力強,抗倒性好,頭季生長清秀且產量高,再生季產量較高,總產量位居第2位,最適合桐城市作“一種兩收”品種選用,但在頭季試驗中芽谷較重,因此,在栽培中注意對芽谷的預防。
在“一種兩收”頭季栽培中,預測在水稻敏感期遇上高溫可能性大時,要加強田間管理,增強植株抵御高溫熱害能力。一是追施以氮鉀肥為主的穗肥。合理的穗肥施氮量可構建良好的植株群體,降低水稻穗葉和冠層溫度,維持較高的凈光合速率和蒸騰速率,從而提高水稻抗熱能力[10];二是在抽穗開花期采用白天灌深水夜間排水( 日灌夜排) 或噴灌措施,以水調節(jié)田間溫度,可改善稻田小氣候環(huán)境,增強植株抗高溫能力;三是當水稻遭遇高溫時,葉面噴施外源物質(根外施肥)可抵御高溫的不利影響[7]。頭季稻出現(xiàn)高溫熱害后,要及時追施“促芽肥”,收割后及時追施“提苗肥”,加強再生季管理來提高再生季產量。
參考文獻
[1] 楊晨,鄭常,袁珅,等.再生稻肥料管理對不同品種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中國水稻科學,2022,36(1):65-76.
[2] 習敏,吳文革,季雅嵐,等.雙季稻北緣區(qū)水稻“一種兩收”綠色增效技術模式探討[J].中國稻米,2019,25(6):36-38,42.
[3] 馮駿.桐城市再生稻生產現(xiàn)狀及發(fā)展對策[J].安徽農學通報,2016,22(14):55-56.
[4] 郭建茂,李淑婷,謝曉燕,等.安徽省一季稻抽穗開花期高溫熱害分布規(guī)律[J].江蘇農業(yè)科學,2018,46( 5):275-280.
[5] 黃崇兵,王剛,朱佳,等.持續(xù)高溫對豫南水稻的危害及應對措施[J].種業(yè)導刊,2019(5):18-19.
[6] 許瑩,王猛,楊太明,等.安徽省一季稻高溫熱害致災指標研究[J].氣象,2020,46(6):857-862.
[7] 黃義德,曹流儉,武立權,等.2003年安徽省中稻花期高溫熱害的調查與分析[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2004,31(4):385-388.
[8] 孔令娟,馮駿,汪永武,等.沿江地區(qū)稻-稻周年種植制度下再生稻豐產增效技術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21,49(22):36-40.
[9] 段里成,郭瑞鴿,蔡哲,等.南方九省再生稻安全生長期及高溫熱害時空變化[J].中國生態(tài)農業(yè)學報,2021,29(12):2061-2073.
[10] 楊 軍,章毅之,賀浩華,等.水稻高溫熱害的研究現(xiàn)狀與進展[J].應用生態(tài)學報,2020,31(8):2817-2830.
基金項目 現(xiàn)代農業(yè)產業(yè)技術體系建設專項資金資助項目。
作者簡介 郭亞玲(1975—),女,安徽桐城人,農藝師,從事種子檢驗和農作物品種試驗示范工作。*通信作者,推廣研究員,從事水稻品種選育、栽培技術研究和種子管理工作。
收稿日期 2023-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