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山西新絳,窯火里閃光

      2024-05-29 04:51:36趙靖含
      南風窗 2024年11期
      關鍵詞:新絳絳州硯臺

      趙靖含

      山西三寶是什么?煤、醋、面?

      非也;是琺華器、推光漆、澄泥硯。很陌生的名字,也有一個很常見的分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人們對山西的誤解至深。這座低調的文物大省,在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之間,歷盡歲月更迭,其中意涵,絕非幾個標簽就能概括完。

      這一次,不妨從山西一角出發(fā),認識一個中國縣城最本真的樣子。

      山西運城,新絳縣絳州澄泥硯生產基地。我在一整面由殘次硯臺堆砌而成的院墻前,仔細觀摩。有一些硯近乎完好,肉眼甚至找不到瑕疵所在。藺濤坦然地笑了:“放在這里,肯定是燒壞了?!?/p>

      藺濤,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也是絳州澄泥硯的第二代傳承人。做一只澄泥硯,最短都需要10個月,但在制作尾聲的入窯燒制環(huán)節(jié),平均成功率卻只有30%。400個耗盡八九個月心血的泥坯送進去,能成200個已是不錯。

      這是真正意義上的匠心手作。但,筆墨紙硯,文房四寶,還有多少人在用?我不敢問。

      國寶第一市,天下好運城。山西運城,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最多的地級市。黃河自此折身東流入海,故稱河東??扇藗儏s很少聽過這個城市,因為它是山西少有的,不靠煤、不產煤的城市。

      2022年出臺的《關于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zhèn)化建設的意見》,明確了一個小目標:到2025年,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zhèn)化建設取得重要進展。《意見》有一句表述:“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縣城建設?!?/p>

      運城新絳縣,藺氏三代,一方硯臺。在上述宏偉的藍圖之下,它只是其中一個閃光的切片;而正是無數個這樣的縣城故事存在,才得以拼起華夏幾千年的完整敘事。

      縣城文脈

      新絳縣委宣傳部的一位干部對我講:“一個城市只要有了水,有了河,看上去就有了人氣。新絳這個地方非常包容,任何人,任何文化,來到這里都可以共同發(fā)展。”

      一條汾河自縣境東北南梁村入境,在新絳穿城而過,拐彎向西,河道漸寬。古時行船,沿汾河逆流而上走到新絳,再往北河床漸淺。于是,各色貨物、商人、能工巧匠都在此集聚,文化的碰撞也隨之發(fā)生。

      這里,便形成了歷史悠久的水旱碼頭,也是晉景公選定的都城。新絳,總被誤解為是近現代的新城,其實這里的“新”,指向的是兩千余年前的新都。

      城中坐落著中國現存最古老的一座官署園林—山西絳守居園池。香港九龍的南蓮園池,就是以此為藍本建造的。從絳守居園池往前是絳州大堂,隋唐名將張士貴在這里設了軍帳,用以招兵買馬,薛仁貴就在此參軍。

      但現在,這里是新絳縣人民看戲的地方。5月的暮夜,“對新絳來說,這是一個普通的夜晚,絳州大堂外的七星坡上坐滿了人,明代的樂樓上演著《貍貓換太子》,歷史與現代在時光的長河里不期而遇”。

      這段生動的描述亦是那位干部所寫,他在考公之前,是一位人民教師,在新絳中學教語文。很多歷史故事,也是由他講給我聽,除了澄泥硯—他說:“這一定要由藺老師親自來講?!?/p>

      他口中的藺老師,便是藺濤。在全身心投入澄泥硯的產業(yè)傳承之前,藺濤也是教師,在當地教美術,也兼任一些其他科目。留在縣城當老師,于世紀之交是一個很普遍的選擇,在年輕人苦于城市內卷的當下,甚至形成了一股新的風潮。

      但對于千年古縣,故事的走向有些不一樣。

      1986年,新絳縣博物館業(yè)務館長藺永茂從古籍中篩出了澄泥硯的資料,決定重現這份從明清之際就失傳了幾百年之久的國寶。

      中國四大名硯,洮硯、端硯、歙硯、澄泥硯,其中只有澄泥硯不是石頭所制。它比其他硯臺多一道燒制工序,失敗率也更高。

      譬如南唐《賈氏談錄》載:“絳人善制澄泥硯,縫絹囊置汾水中,逾年而后取,泥沙之細者已實囊矣,陶為硯,水不涸焉?!绷珯嘣凇墩撗小分袑懀骸靶畛幰郧嘀轂榈谝幻?,絳州次之,后始重端、歙、臨洮?!?/p>

      乾隆皇帝愛好收集硯臺,稱“汾水之泥,色古質潤”。但那時,這位書法帝王也只能挖來汾河泥沙,找到宮廷造辦處仿制澄泥硯,終究不得其法。

      藺永茂,是藺濤的父親。那一年,藺濤18歲,從稷山縣的一所師范學校畢業(yè)后,按部就班地分到了工作。但藺永茂反復在兒子耳邊念叨,讓藺濤和自己一起鉆研這個只存于記載中的硯臺。

      他們翻遍了能找到的所有書籍,到現在,僅是藺濤的書已經堆滿了一層樓、四個房間。

      中國四大名硯,洮硯、端硯、歙硯、澄泥硯,其中只有澄泥硯不是石頭所制。它比其他硯臺多一道燒制工序,失敗率也更高。

      從制作手法上,澄泥硯屬于陶瓷。但普通陶瓷的坯體只需3~5毫米,硯臺卻需要3厘米,最小的也需要2.8厘米,大硯臺則需要7~8厘米厚。

      因此,做澄泥硯,第一是心態(tài)要好。一方硯臺準備了10個月,從選泥、發(fā)酵、陰干到雕刻,最難的卻是最后入窯燒制的那一關,“一把火,能燒成就成,成不了就拉倒”。

      1995年前后,藺氏父子已經試驗將近10年,做出來了一些頗有名氣的作品,還在北京獲了個金獎。但回來以后,仍然連續(xù)有五六窯都燒破。最苦惱的是,破了以后找不見原因。

      2023年,東方甄選和山西合作,來到絳州澄泥硯研究所選品,對方說播一次,至少要準備1萬~2萬件貨品,要是出貨量跟不上,售后就很難處理,于是合作暫時沒成。藺濤帶我走到澄泥硯的堆放區(qū),攤開手道:“辛苦了一年才給人家存了2000件,還是小硯臺。”

      做了40年,藺濤從來不敢夸口說哪一窯肯定能燒成,一切都聽天由命。他為此寫下座右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除了是否燒得完整,能燒出什么顏色,也要看“命”。前30年,藺濤偶得了幾方綠色的硯臺,但后來照著同樣的手法燒制,卻不再有了。

      藺永茂有一回對藺濤講:“你做了這么多年,就不能控制一點。比方這一窯我要什么顏色,就什么顏色。”藺濤把臉皺成苦瓜:“好老天,要把千百年來古人的偶然性,讓我在幾十年里面把它變成必然性,太難了?!?/p>

      汾水悠悠,經年未絕?!叭≈谒芍诨稹钡某文喑?,入窯一色,出窯萬千。其中,不僅有縣城文脈的賡續(xù),也飽含了無盡的人生哲思。

      非遺產業(yè)化

      單純賣硯臺,在這個時代顯得多少有些脫節(jié)。今天能賣出去一點,明天也行,但后天呢?還有多少人會真正記得硯臺的價值,能觸摸它背后的肌理?

      藺濤曾接過一個電話,來自深圳福田。開出的條件很誘人,去深圳創(chuàng)業(yè)5年,一年補貼120萬,房租另外補助。高額補貼背后唯一的要求,是全職去深圳。條件很誘人,但藺濤拒絕了?!斑€真去不了,離不開新絳。”

      這里是澄泥硯的故鄉(xiāng),藺濤始終想扎根于此,再把澄泥硯以更豐富的形式發(fā)揚出去。

      早在2009年,藺濤就拍下了一塊地,決定將它打造為絳州澄泥硯文化產業(yè)園。2013年左右,他辭去了老師的工作,開始全心投入澄泥硯;十多年過去,直到2023年才將產業(yè)園二期主體完工,今年還在陸續(xù)裝修,已經投入了約7000萬。

      2017年前后,一期陸陸續(xù)續(xù)建好,新絳縣委縣政府的人來看場地,直說這么大的地方,只放一個澄泥硯很可惜,便撮合藺濤把縣里大大小小,一共32家傳統(tǒng)非遺文化企業(yè)都引進來,作集中展示。

      7年過去,藺濤沒問他們要一分房租。“文化要靠養(yǎng),慢慢積累、延續(xù),著急肯定是做不成的?!彼芮宄S多人不投資文化,因為這個產業(yè)真的是見效慢,還有這種情懷的人,被說成“傻子才干這事兒”。

      這種事,藺濤還不止干了一件。在離縣城20公里的光村澄泥硯生產基地,他也幫村里騰了個地方做博物館,展示這座歷史文化古村的村史和古董。

      說起來很輕松,但他的笑容背后明顯有一絲“熬過去了”的釋懷。澄泥硯是一個很慢的產業(yè),現金流的運轉周期,像澄泥發(fā)酵一樣漫長。在這個錢找錢的時代里,光靠情懷,沒有辦法喂養(yǎng)研究所上下幾十人的匠心。

      今年4月底,運城市場監(jiān)管局(知識產權局)通知藺濤在內的100多家企業(yè)去開會,專門講解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政策。藺濤意識到“這是可喜的變化”,過去他遇到過很多困難的時刻,但現在“有盼頭了”。

      在產業(yè)園里,藺濤指向一棟藍色的樓。“那是我們員工的公寓樓,員工成本價入住在縣城里,170平方米大,在這里結婚生子沒問題?!?/p>

      員工,也可以說是他的徒弟。主要做澄泥硯的有30多人,其中大部分都是女性。她們學歷不高,留守在縣城,跟著藺濤學做澄泥硯,不僅賺錢養(yǎng)家,還提升了自身的價值感。

      在生產基地,藺濤專門設了一個長桌,用于擺放徒弟們收獲的榮譽。絳州澄泥硯研制所,也是掛牌的“婦女之家”,女工們的榮譽包括但不限于“三晉巧姐”“河東巧姐”“絳州巧姐”等等。

      藺濤還讓她們去清華、北大、同濟這些名校交流學習。徒弟們心慌,擔心自己學歷不高,在山西村縣里待了半生,去了名校宛如“聾啞”,聽不懂。藺濤說:“你們每次學習,聽一句話、記一句話就行了?!?/p>

      他還是把那句話掛在嘴邊,說給她們聽,也說給自己聽:“這是一個慢慢積累的過程。”有20多人,跟著藺濤干了20多年,剛開始只是想賺個錢,現在“把青春熱血都奉獻到事業(yè)上來了”。

      “取之于水而成之于火”的澄泥硯,入窯一色,出窯萬千。其中,不僅有縣城文脈的賡續(xù),也飽含了無盡的人生哲思。

      絳州澄泥硯生產基地,依著福勝寺而建,那里豎立著有“中國最美菩薩”之稱的元代彩色懸塑渡海觀音。駕車前往基地的途中,藺濤告訴我,路邊可見的,皆是古民居。

      藺濤七八歲的時候,在自家門口玩泥巴墩子,從里面敲出了兩頭完好的石獅。他才知道,那是許多年前,爺爺為了保護這個兩百多年的文物不被破壞,所做的努力。如今,藺濤家的門頭,是當地保存最好的民居之一。

      很多事情,也許在許多年前就有了楔子,年深月久,又在今天落下回響。藺氏父子也不清楚,到底是在何時,把文物保護和非遺傳承的擔子,扛了一部分在自己肩上的—盡管那是史書上微不足道的一個角落,他們卻是幾代人全情投入。

      生活在這樣一個書寫了歲月的地方,人們都在潛移默化中有所感知,很多東西,沒有辦法丟掉。忘記歷史,何言未來?

      一代接一代

      藺濤做過一方舜吟南風硯,靈感來源于舜帝為運城所作的《南風歌》。

      他幾乎倒背如流:“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徐徐而來,可以解決老百姓的憂愁。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南風來得剛好,可以給老百姓帶來財富。”

      這一方硯臺也被納入運城的市禮之一,為眾多名人政客所藏。除此之外,藺濤還花費十年制作“一縣一硯”系列,為山西省117個縣(市、區(qū))制作專屬硯臺。

      藺濤所制的硯臺,造型古典,花紋繁美,將山西文化和澄泥硯深度結合。

      但在展臺上還有另一種風格:掌心大小的硯臺,以“水滴”“核桃”“琴”等為造型,沒有贅余的花紋,更接近現代國潮審美,兼具實用和簡約主義。藺濤說:“別人做的,賣得可好了?!?/p>

      他口中的別人,正是自己的兒子藺子麟。2012年,藺子麟前往韓國留學,在首爾國民大學陶瓷工業(yè)專業(yè)學習,2019年回到國內。

      與父親對硯臺所寄予的歷史厚重感不同,藺子麟設計的硯臺尺寸偏小、單價較低,更偏向于年輕的普通消費群體,用他的話說就是:“我們兩個人沒有太多的干擾,走的路子不一樣?!?/p>

      今年春天,藺子麟燒出了許多顏色各異的硯臺,就包括藺濤心心念念的綠色。藺濤驕傲地掏出手機里的照片說:“可漂亮了?!?/p>

      藺子麟同樣也用“別人”來指代父親。藺濤為了產業(yè)園的事情忙忙碌碌,藺子麟說:“管不著別人?!钡粏柤盀楹蜗露Q心回國時,他又脫口而出:“看我爸太累了。一個人做那么多事情。”

      藺濤打心眼里驕傲于藺子麟的回歸,他告訴我:“縣里另一位做青銅的非遺傳承人,兒子不樂意做這個,他發(fā)愁得很。還有安徽涇縣做紙的曹大師,現在也因為后繼無人而犯難?!?/p>

      和藺濤一樣,藺子麟也沒有意識到有一個什么時刻存在,讓他下定決心要去做澄泥硯這件事。好像一切都是順其自然的。

      小時候,藺子麟看見村里人蓋房子,從河里搬來泥沙,蓋房的沙子需要把泥淘洗干凈,他便去把泥撿回來,給父親做試驗。父親也會給他一些泥,讓他自己隨意發(fā)揮做些手工,再把他的作品放進窯里燒制。

      他在首爾念大學時,老師知道他家是做硯臺的,也會刻意讓他往硯臺的方向研究。

      他的又一窯硯臺出爐,顏色精妙:烏金色、蟹殼青、鱔魚黃(偏紅)、豆沙綠、朱砂紅。

      四五年前,藺子麟剛回國時,燒了好幾窯都是破的,“煩躁得不行”。藺濤安慰:“你再多燒破幾窯就好了?!?/p>

      如今,他燒出了令藺濤比之不及的豆沙綠硯臺。藺濤也在這一刻發(fā)現傳承的意義,有時候,一代人做不成的事情,就是需要幾代人來接力做下去。

      藺子麟的很多作品,都來自爺爺藺永茂的啟發(fā)。5月,他的又一窯硯臺出爐,顏色精妙:烏金色、蟹殼青、鱔魚黃(偏紅)、豆沙綠、朱砂紅。

      盡管是第三代傳承人,但藺子麟并沒有將傳承視為自己身上很了不得的標簽,只覺得自己在做一件很喜歡的事情。試驗失敗和燒制成功在生命里反復出現,他不像父親那樣愛笑,總是透過電話那頭深深地嘆氣:“知道澄泥硯的人太少了?!?/p>

      大城市眼界開闊很多,可以看畫展,或者新出的一些設計,但對于藺子麟來說,小縣城更適合安心地做東西。他很崇拜那些為了一個作品可以等上幾年甚至更久的大師,“那不是金錢所能衡量的價值”。

      以前,只有爺爺和父親擁有單獨的印章。今年,藺子麟也有自己的刻印了。在燒出彩色硯臺后的一個清晨,他又發(fā)了一條朋友圈,“夢見燒了一晚上的窯”。

      藺濤和藺子麟,都在這座小小的新絳城中,往自己認定的方向走去。

      臨走時,藺濤得知我要搬家,找來了一些絳州木版年畫,兩幅鐘馗圖,一幅關公像,用信封斂好,囑咐我貼在新房里,可以“驅邪增?!?。

      時代在向前走,向著光亮的地方加速狂奔。

      但總有一些事不會湮沒于塵土,總有一些縣城,一些人,不會忘記來時的路。

      猜你喜歡
      新絳絳州硯臺
      研學傳承中國絳州鼓樂
      科學導報(2023年56期)2023-09-09 11:01:17
      運城新絳:蘋果大豐收 果農喜搶收
      翰墨飄香的硯臺
      少兒美術(2019年7期)2019-12-14 08:06:20
      墨錠和硯臺
      絳州情(鋼琴小品)
      當代音樂(2018年4期)2018-05-14 06:47:13
      絳州木版年畫:追憶民俗味道
      科學之友(2016年12期)2016-12-21 17:10:56
      指尖上的藝術
      戲劇之家(2016年15期)2016-08-15 19:42:03
      西部(2015年3期)2015-11-18 10:35:49
      聽爺爺講硯臺的故事(二)
      新絳近代手工業(yè)發(fā)展分析
      黑龍江史志(2014年5期)2014-11-25 22:26:01
      通榆县| 宣城市| 渝北区| 瑞安市| 堆龙德庆县| 北安市| 玉树县| 含山县| 新源县| 湘潭市| 清镇市| 阳朔县| 湖口县| 枣强县| 新泰市| 通许县| 淳化县| 永善县| 沾益县| 神池县| 开封县| 夏邑县| 永寿县| 谷城县| 通辽市| 襄汾县| 林州市| 页游| 通许县| 兰考县| 英超| 禹城市| 陇川县| 汝南县| 南溪县| 璧山县| 贺兰县| 射阳县| 乌海市| 石台县| 汨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