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云峰
摘要 應用傳統(tǒng)施工技術進行公路瀝青路面改建施工,容易導致路面彎沉值較大。因此,文章對旅游公路建設工程中瀝青路面改建的施工技術進行了研究。首先在原道路基層表面噴灑適量的水泥凈漿,以提高基層強度及穩(wěn)定性,然后計算瀝青路面層間的受力情況,確定合理施工方案和材料配比,最后采用熱接縫或冷接縫的方法進行橫向接縫處理。結果表明,應用所提施工技術,鋪筑完成時的路面彎沉平均值為0.97 mm,次年路面彎沉平均值為0.87 mm,路面整體強度達到設計要求。
關鍵詞 旅游;公路;建設;工程;瀝青;路面;改建;施工
中圖分類號U416.2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2096-8949(2024)10-0099-03
0 引言
隨著旅游業(yè)的快速發(fā)展,旅游公路的建設工程日益增多,其中瀝青路面由于其舒適、平穩(wěn)、耐久等特點被廣泛采用。然而,隨著使用年限的增加,公路的使用壽命減少和安全性降低。因此,對旅游公路建設工程中瀝青路面進行改建施工十分必要。該文開展旅游公路建設工程中瀝青路面改建施工技術研究。首先,分析瀝青路面損壞的原因和類型,為改建施工提供理論依據(jù)。其次,研究瀝青路面改建施工的技術要點和工藝流程[1]。最后,該文提出瀝青路面改建施工的質量控制措施和管理方法,以確保改建施工的質量和安全。希望通過研究,能夠提高旅游公路建設工程中瀝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延長路面的使用壽命,助力旅游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1 旅游公路建設工程中瀝青路面改建施工設計
1.1 在原基層表面噴灑水泥凈漿
在原瀝青道路基層表面噴灑水泥凈漿是旅游公路建設工程中瀝青路面改建施工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水泥凈漿作為一種結合料,能夠提高基層的整體強度與穩(wěn)定性,同時增強與瀝青面層之間的黏結力,以增強路面的整體性能和延長使用壽命。在進行水泥凈漿噴灑前,對原基層表面進行清理,保證水泥凈漿與基層表面的有效結合。水泥凈漿的噴灑需使用專業(yè)的噴灑設備。設備應具備準確的計量裝置,確保噴灑的均勻性和適量性[2]。同時,噴灑過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噴頭與基層表面的距離和角度,確保水泥凈漿能夠均勻覆蓋基層表面。噴灑水泥凈漿后基層結構如圖1所示。
水泥凈漿的配合比是影響其性能的關鍵因素,應根據(jù)工程需要和試驗結果確定合適的水泥含量和外加劑種類,以確保水泥凈漿的強度、耐磨性和耐久性等性能達到設計要求,設置的配合比如表1所示。
噴灑完水泥凈漿后,需要進行養(yǎng)護和保護。在養(yǎng)護期間,應避免車輛和行人進入作業(yè)區(qū)域,以免破壞剛噴灑完畢的水泥凈漿。同時,需要對路面進行定期澆水保濕,以保證水泥凈漿的強度和穩(wěn)定性[3]。
1.2 計算瀝青路面層間受力
在旅游公路建設工程中,瀝青路面層間的受力情況對于路面的使用性能和壽命有著重要影響。首先,考慮瀝青路面層間的摩擦力。假設路面層間的正壓力為N,摩擦系數(shù)為μ,那么摩擦力F為:
F=μ×N (1)
瀝青路面層間的黏結力是由于瀝青和路面材料之間的黏著作用所產(chǎn)生的力。這個力的大小取決于瀝青的性質和路面材料的表面粗糙度[4]。假設黏結力為T,則黏結力可以表示為:
T=τ×A (2)
式中,τ——瀝青與路面材料之間的黏著系數(shù);A——接觸面積。
綜合式(1)和式(2),計算瀝青路面層間的總受力。假設路面層間的最大受力為Fmax,則總受力可以表示為:
Fmax=F+T (3)
通過以上公式,計算出瀝青路面層間的最大受力,以便設計和施工瀝青路面。路面各層間的溫度變化會影響材料的性質和狀態(tài),從而影響層間受力。
1.3 攤鋪瀝青混合料
為達到路面結構要求,對瀝青混合料拌和溫度和出廠溫度[5]要嚴格控制,其施工溫度見表2所示:
在混合料制備時,粗骨料和細粒骨料應進行分級堆放,不同原料來源的骨料應分別堆放。每一種原料都應取樣測試。混合之前,所有的骨料,包括礦物粉末,都要徹底干燥。每一種骨料、礦粉、瀝青都應按照規(guī)定的配合比進行混合[6]。攤鋪瀝青混合料后路面結構圖如圖2所示:
在攤鋪過程中,應在基層表面鋪設瀝青混合料。攤鋪設備一般采用自動攤鋪機或手動攤鋪機,具有自動控制厚度和找平的功能。在攤鋪過程中,需要控制攤鋪速度和攤鋪溫度,確保瀝青混合料不間斷、不堆積、不離析。同時,還需要對攤鋪厚度、平整度和橫坡等進行實時監(jiān)測和調整,確保路面施工質量符合設計要求。在攤鋪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瀝青混合料的溫度應控制在適宜范圍內,以確保其具有良好的流動性和壓實性。
(2)攤鋪速度應均勻、穩(wěn)定,避免中途停頓或變速,以免影響路面的平整度和質量。
(3)攤鋪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避免過厚或過薄,以免影響路面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壽命。
(4)攤鋪時應保持連續(xù)作業(yè),避免留下施工縫或冷接縫,以免影響路面的整體性能。
通過合理的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和準確的施工控制,采取正確的施工方法和養(yǎng)護措施也是保證改建施工質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1.4 處理橫向接縫
在旅游公路建設工程中,瀝青路面的橫向接縫處理是保證路面平整度、強度和壽命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在攤鋪瀝青混合料時,如果因天氣變化等出現(xiàn)施工中斷的問題,再次攤鋪時,就會由于瀝青混合料溫度的變化,在已鋪設的路面和新鋪設的路面之間形成橫向接縫;而如果施工持續(xù)進行,也可能因為不同時間段鋪設的瀝青混合料溫度和性質有所差異,而產(chǎn)生橫向接縫。為確保路面的整體性能和使用壽命,需要對橫向接縫進行處理,具體處理方式如下:
1.4.1 冷接縫處理
在攤鋪瀝青混合料時,如果因施工中斷出現(xiàn)橫向裂紋,則可以采用冷接縫方式處理。在已經(jīng)攤鋪完成且未冷卻的瀝青路面上,用刮板將接縫處多余的混合料刮掉,以便在接縫處重新攤鋪瀝青混合料。然后在接縫處涂抹適量的瀝青,以增加新舊混合料的黏結力。在接縫處放置一塊與新鋪瀝青混合料相同規(guī)格的模板。再補充瀝青混合料,使用刮板將瀝青混合料刮平。最后使用壓路機從接縫處向路面中心碾壓,以確保接縫處的混合料充分壓實[7]。在碾壓完成后,對接縫處進行檢查,以確保瀝青混合料密實、無氣泡。
1.4.2 熱接縫處理
在攤鋪瀝青混合料時,如果因施工連續(xù)進行出現(xiàn)橫向裂紋,則可以采用熱接縫處理。先將攤鋪機的熨平板調整到適當?shù)奈恢?,以確保接縫處的瀝青混合料與前后攤鋪的瀝青混合料平齊,然后鋪設瀝青混合料,將瀝青混合料均勻地鋪設在基層表面上,確保瀝青混合料的溫度和厚度符合設計要求,最后采用壓路機對接縫處進行壓實,確保瀝青混合料密實、無氣泡。
為了確保橫向接縫處理的質量符合要求,需要制定相應的質量控制標準。常見的質量控制標準如表3所示:
通過制定合理的質量控制標準,并嚴格按照標準進行檢測和驗收,可以確保橫向接縫處理的質量符合要求,提高瀝青路面的整體性能和使用壽命。
2 實例分析
2.1 工程概況
該項目為改擴建道路,其中茍角鎮(zhèn)宏興醫(yī)院至魚峰鄉(xiāng)岔路口段(觀紅路)為12.15 km,茍角鎮(zhèn)吉家溝至天平鎮(zhèn)回龍橋段(白勝路)長度為5.86 km,花園鎮(zhèn)貓兒蓋至原鎮(zhèn)龍鄉(xiāng)新街口段(花鎮(zhèn)路)長度為5.18 km,這條線路總長度為23.19 km。地震動最大值為0.05 g,路面設計軸載BZZ-100,以此為基礎開展研究。
2.2 工程準備
在該工程中,公路的直接加鋪段采用的是一種組合結構,包括3.5 cm厚的SBS改性瀝青混凝土AC-13C層和5 cm厚的AC-16C普通瀝青混凝土層。而對于改造路段,則采用了更為復雜的結構,包括3.5 cm厚的SBS改性瀝青混凝土AC-13C層、5 cm厚的普通瀝青混凝土AC-16C層、0.6 cm厚的ES-2稀漿封層,以及20 cm厚的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此外,還對原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損處進行修復。針對該種公路改建,應先加強實驗段路面的調查,做好新舊路路面銜接過渡處理。需要高精度的路面檢測儀器,如激光平整度儀、路面破損檢測儀等,精確檢測路面的平整度、車轍深度、裂縫等路面損壞情況,為改建施工提供準確的數(shù)據(jù)支持。最后應用瀝青攪拌機、攤鋪機、壓路機等設備完成施工。瀝青攪拌機用于混合瀝青和礦料,以生產(chǎn)出高質量的瀝青混合料;攤鋪機則將瀝青混合料均勻鋪設在路面上;壓路機則對鋪設好的瀝青混合料進行壓實,以達到設計要求的密實度。此外,還需要一些輔助設備,如運輸車、發(fā)電機組、灑水車等,以保障施工的順利進行。
2.3 工程結果
選取觀紅路起訖樁號為K5+300~K6+400,對結構新鋪設后的路面及第二年春融時的路面進行了彎沉測設,得到結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以看出,剛鋪筑完成時的路面彎沉平均值為0.97 mm,次年路面彎沉平均值為0.87 mm,該道路的總體強度滿足了設計要求。并且,通過一年多的運行,該實驗路段的路面狀況良好,未發(fā)生任何病害,驗證應用所提的技術進行施工可達到較好的施工效果。
3 結束語
在旅游公路建設工程中,瀝青路面改建施工技術的研究對于提高路面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深入探討瀝青路面損壞的原因和類型,該文為改建施工提供了理論依據(jù)。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動旅游公路建設工程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高路面的使用壽命和增強游客的出行體驗。未來,對于瀝青路面改建施工技術的研究仍需不斷深入,以適應更為復雜多變的工程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喬潤斌. 公路工程瀝青路面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要點研究[J]. 交通世界, 2023(26): 85-87+91.
[2]經(jīng)緯. 公路工程瀝青路面早期破壞的成因與處理措施分析[J]. 科技資訊, 2023(15): 126-129.
[3]周樹賢. 高速公路抗滑降噪瀝青路面施工技術研究[J]. 江西建材, 2023(6): 284-286.
[4]吳劍, 吳虹. 公路改建工程瀝青路面施工技術分析[J]. 江西建材, 2023(5): 344-345+348.
[5]陳勝利. 瀝青路面施工技術在高速公路工程中的實踐[J]. 建筑科學, 2022(7): 164-128.
[6]謝運清. 排水瀝青路面施工關鍵技術分析——以惠州大道東段延長線改建工程為例[J]. 工程技術研究, 2022(1): 68-71.
[7]呂博, 高淑紅. 道路改建中瀝青路面平整度施工技術探析[J]. 黑龍江科學, 2021(14): 128-129.